南嶽的懷讓﹐初會六祖時﹐在對話中便得到六祖肯定﹐証明了他的境界和自己一樣﹐同時說他將來會培訓出良駒﹐使佛法拓展至波瀾洪闊的。後來他在南嶽般若寺教育習禪的僧侶﹐大概距離現在約一千二百數十年間﹐有一位年青小和尚﹐到來習禪﹐他不閱讀文獻﹐亦不到法堂聽演講﹐終日單獨在禪堂打坐。懷讓禪師問他來的目的﹐只答了希望成佛﹐便不願多說一句﹐懷讓禪師於是在他打坐的時間﹐便拿一塊青磚﹐在他面前磨﹐起初小和尚是不理睬的﹐但日子多了﹐終於忍不住開口問﹐你每天拿著這塊磚﹐磨個什麼呢﹗懷讓說﹕我要磨它成一面鏡子。小和尚﹕磨磚是 可以成鏡嗎﹖懷讓說﹕你知道磨磚不可能成鏡﹐難道你坐著就可以成佛﹖終於在對答中﹐使他徹悟到本來面目。懷讓教育下有六位高手﹐他說有一位得到他的心﹐便是這小和尚道一﹐他在家時姓馬﹐後來的人都稱他馬祖道一﹐又是英雄出少年啊﹗他曾經說過兩句話﹕自從胡塗後﹐三十年來煮食、都沒有忘記放點鹽和調味醬。這是說出他對真現實徹底明白﹐活學活用﹐得心應手的意思。禪宗拓展的教育﹐方法有點特別。他們一方面不依佛遺留下的三藏文獻﹐直捷向內心探討﹐另一方面又說﹐離經一字即同魔說。在六祖時代﹐仍然是有佛經作為根據 ﹐以後就演變了﹐因此有所謂超佛祖師禪的出現﹐六祖自己不認識文字﹐但他聽到金剛經一句話﹐而得到成功的﹐而且演講了不少佛經﹐由他人讀出經文。他便敷演其中的意義。其實禪宗的禪﹐亦是從佛傳下來的﹐佛法平等﹐沒有高下的﹐祖師禪不過是禪師們、為了除去每個人自我中心深重執著﹐善巧地打破他們的疑網吧﹗從馬祖教育出來傑出成績的﹐竟達一百數十位﹐其中輔助他最有力的便是百丈懷海了。 馬祖對佛教﹐貢獻實在不少﹐在教理方面的改革﹐除了不像傳統依文演義﹐對當時大部份學佛的僧侶來說﹐是一大沖激事。因為他們都是高級的智識學者﹐因為要鑽探佛學的哲理和神秘﹐才投入僧團。現在吃了這一記悶棍﹐真的是丈八金剛﹐摸不著頭腦啊﹗馬祖除了在平常話中提示﹐有時更說些不能理解的話﹐或用動作來施教。如百丈的開悟﹐是被他痛扭鼻子﹐掙脫了跑回寮房痛哭﹐同學們告訴馬祖﹐馬祖說﹕他明白了。這些莫明其妙的禪機﹐是開始了教育的新模式﹐後來丹霞燒佛像 ﹐雲門的呵佛罵祖﹐德山棒﹐臨濟喝﹐趙州茶﹐都陸續出現。 在教產方面﹐佛在世時是沒有問題的﹐因為僧侶們和佛一樣﹐全體乞食﹐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其他時間﹐全部投入學習和實踐﹐到什麼地方﹐有腳便可以了﹐沒有經濟掛累的。不過在中國﹐情形完全不同﹐初期傳入的時間﹐人數有限﹐都由王室供給﹐而他們工作主要是翻譯佛經和演講﹐後來高級文化界人士﹐都被吸引進去﹐ 因此僧侶們都是領導社會群眾的領袖﹐人數越來越多。除了王室供養外﹐富有的貴族和達官貴人﹐也加入布施支持的行列。因此在佛寺中﹐對應酬護法﹐是浪費不少時光的﹐而且在當時的道教﹐為了飯碗問題﹐無不用盡心機﹐希望得到統治者的信任﹐華夏之爭﹐便不斷重演。有皇帝接受道教的﹐便實行高壓手段﹐拆毀佛寺﹐焚燒經典﹐強迫出家人還俗﹐否則格殺勿論。唐朝幾百年間﹐便發生三武一宗四次佛教的大災難。馬祖深感當時從學的青年﹐在佛寺和一般僧侶雜居﹐是不免要隨眾生活﹐不能專心﹐而且多與護法接觸﹐更易影響道念﹐於是帶領數百追隨他的學僧﹐到遠遠的深山叢林中﹐伐樹蓋屋﹐開墾土地﹐實行農禪生活﹐自給自足﹐解決生活問題﹐屏絕應酬﹐專意學習﹐蓋搭的房屋﹐最大的是禪堂﹐演說亦在同一地方﹐房內並沒有供奉佛像的。其他的寮房﹐也就是宿舍﹐學僧沒有自己的床﹐是廣單式安排﹐打坐和休息是同一地方使用的。他這種改革和傳統戒律是相違的﹐他的首座百丈﹐同時修改了傳統的規則﹐簡約適中﹐務使符合他們最低限度生活根本需要﹐更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律的規定。這改革使其他學系的大眾﹐非常不滿認為是破壞儀規﹐連佛也遺忘了﹐是佛教的叛徒﹐千古罪人。不過事實上是剛好相反﹐馬祖的叢林制度﹐不是在今天唯一留下來的律儀嗎﹖因為當年教難發生時﹐他們 因為沒有佛像佛經﹐身上穿的海青﹐也是當時平常百姓的衣服﹐同時學習是說話和動作啟發的﹐實踐是內心探討的﹐同時亦得到真現實教育的效果﹐這班好小子﹐教難沒有被殃及的﹐到了平反暴政後﹐還是由他們出來﹐復興佛教事業哩﹗由上看來﹐馬祖不但在經濟上改革了﹐連僧團的共同遵守規矩﹐亦同時修正更新哩﹗這簇新的局面﹐對新一輩更適合﹐年青人思想上是對現實多有不滿的﹐怪不得六祖早就對懷讓說出來﹐在馬祖的足下果然龍象輩出了。道一禪師別有一則有趣的佚聞﹐他原是四川的什邡人﹐在懷讓禪師處畢業後﹐對故鄉仍未忘懷﹐便回到什邡的羅漢寺去回報。小時候他在鄉中﹐很勤勞地為家中經營的山貨店工作﹐因為他體形自小就很發達﹐鄉人經過他家的店﹐都會見到他用竹簏編織載物的筲箕﹐鄉人習慣叫他做筲箕仔。他回鄉了﹐現在是南禪很有名氣的道一禪師﹐於是大眾便一窩蜂湧到羅漢寺﹐瞻仰有道的高僧。他出來和鄉親父老講話的時候﹐大眾發現原來是姓馬山貨店的兒子 ~筲箕仔~。於是你一言我一語﹐還沒聽完講話﹐都走得七七八八了﹐馬祖亦知道人心的執著﹐年紀越長就越固執﹐既然無辦法在家鄉推行教育﹐便回到江西開創的叢林龔公山。一生多駐山中拓展佛的真現實教育。後來有人說出這樣的兩句話﹕有道莫還鄉﹐還鄉道不香。
Sunday, February 7, 2010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