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9, 2010

太虛大師全書 目次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太虛大師全書編印緣起
佛法為東方文化重鎮,影響我國文化特深,此固盡人知之,然能闡微抉祕,暢佛本懷以適應現代人生需求者,惟於太虛大師 見之!大師本弘教淑世之悲願,以革新僧制,淨化人生,鼓鑄世界性之文化為鵠.故其論學也,佛法則大小性相顯密,融貫抉擇,導歸於即人成佛之行.世學則舉古 今中外之說,或予或奪而指正以中道.其論事也,於教制則首重建僧;於世諦則主正義,道和平;愛時護國,論列尤多.大師之文,或汪洋恣肆,或體系謹嚴:乃至 詩詠題敘,無不雋逸超脫,妙語天然!然此悉由大師之深得於佛法,稱性而談,未嘗有意為文,有意講說,蓋不欲以學者自居也.文字般若,未可以世論視之.平日 所有撰說,或單行流通,或見諸報章雜誌,時日不居,深恐散佚;為佛法計,為中國文化計,全書之編纂自不容緩.同人等擬編行全書,奉此以為大師壽;舉凡部別 宏綱,編纂凡例,悉遵大師指示以為則.且將編印矣,不圖世相無常,大師竟忽遽示寂也!昔雙林息化,賴王舍結集,乃得色相雖邈,而法身常在;則是本書之編纂 流通,彌足顯大師永壽之徵矣!全書都六百萬言,勒為四藏二十編,次第印行,若此勝舉,吾文化先進,佛教耆德,當必將樂予指導以贊助其成矣.

法 藏
一 佛法總學
二 五乘共學
三 三乘共學
四 大乘通學
五 法性空慧學
六 法相唯識學
七 法界圓覺學

制 藏
八 律釋
九 制議
一0 學 行

論 藏
一一 宗依論
一二 宗體論
一三 宗用論
一四 支論

雜 藏
一五 時論
一六 書評
一七 酬對
一八 演講
一九 文叢
二0 詩存

佛法總學目次
概論
一 佛學概論 1
二 佛理要略 71
三 佛法導言 88
四 佛乘宗要論 109
五 佛陀學綱 229

太虛大師全書 | 編印緣起 | 目次 | http://buddhaway.net/index04.html | T01-01.pdf, Page 1 of 260

六 甚麼是佛學 257
七 佛學講要 269
八 佛法僧義廣論 287

判攝
九 佛藏擇法眼圖 317
一0 佛學大系 318 一一 佛法之分宗判教 327
一二 佛法大系 334
一三 佛法一味論之十宗片面觀 342 一四 佛法悟入漸次 345
一五 律禪密淨四行論 355
一六 性釋 367
一七 諸法眾緣生唯識現 372
一八 萬有皆從因緣所生 382
一九 諸法有無自性問題 394
二0 漢藏教理融會談 413
二一 幾點佛法的要義 439
二二 新與融貫 444
二三 佛教的教史教法和今後的建設 458
二四 世界佛學苑之佛法系統觀 486
二五 世苑圖書館館員之修學方針 497
二六 我怎樣判攝一切佛法 509

源流
二七 中國佛學 531

太虛大師全書 | 第一編佛法總學 | 目次 | http://buddhaway.net/index04.html | T01_260.pdf, Page 2 of 260

第一章 佛學大綱. 539
第二章 中國佛學 特質在禪 549
第三章 禪觀行演為臺賢教 679
第四章 禪臺賢流歸淨土行 715
第五章 中國佛學之重建 754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761
二九 會昌以前中華佛教三大系 869
三0 論中國佛教史 875
三一 中國之佛教 881
三二 佛教史略 894
三三 亞歐美佛教之鳥瞰 917
三四 佛學之源流及其新運動 926

概 論
佛學概論(註一)
──十九年一月在閩南佛學院編述──

緒言 5

學史 10
第一章 釋尊略傳 10
第一節 釋尊出於印度之背景 10
第二節 未成正覺前之釋尊 11
第三節 成正覺後之釋尊 12
第二章 印度佛學略史 13
第一節 佛滅後結集諸藏差別 13
第二節 小乘盛行與分成各部 14
第三節 大乘繼興與其派別 17
第三章 中國佛學略史 18
第一節 經律論之翻譯 18
第二節 宗派之成立 20
第三節 唐末以來之變遷 21
第四章 各地之佛學略史 22
第一節 錫蘭緬甸暹羅等處之佛學 22
第二節 西藏尼泊爾蒙古等處之佛學 23
第三節 朝鮮日本臺灣安南之佛學 24

學理 26

太虛大師全書 | 第一編佛法總學 | 目次 | http://buddhaway.net/index04.html | T01_260.pdf, Page 3 of 260

第一章 因緣所生法──五乘共學 26
第一節 總論 26
第二節 無始流轉 31
一 心之分析 31
二 煩惱業生 34
三 有情本死中生 36
四 器界成住壞空 37
第三節 業與界趣 37
第四節 異生與聖 41
一 煩惱伏與斷42
二 斷之差別 43
第五節 成聖之道 44
一 有情種姓 44
二 佛教增上 45
三 人天階梯 45
四 出世三乘 45
第六節 再論業與界趣之流轉 46
第二章 三法印──出世三乘共學 50
第一節 諸行無常 50
第二節 諸法無我 51
第三節 涅槃寂靜 52
第三章 一實相印──大乘不共學 54
第一節 諸法畢竟空 54
第二節 五法三自性 55
第三節 八識二無我 59
第四節 法界無障礙 60
第四章 約略指廣 61
結論 62
第一節 解釋對於佛學之誤會 62
第二節 佛學的本質 64
第三節 佛學的方法 66
第四節 佛學的應用 67
第五節 怎樣研究佛學 69

緒言
『佛 教』,平常都以寺菴中之僧尼為代表,以為不過一種禮拜式之宗教,何學之可言!此曰佛學,未免有所未喻,故先將學字解釋之.學字常義有二:一,是動詞,如學 習學作,凡有所摹效練習,均可名學,如小兒學語學行等.二,是名詞,如學理學說,凡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前後相應,有精深詳密之條理者,如科學哲學等,方 可名學.今稱佛學,亦指有精密條理之學理而言.
向來佛徒有所謂學佛與佛學之二語.學佛者,謂實踐修行;而佛學則講求明確精密之學理.其實學佛與佛 學非二,凡學佛必先了解佛學之真理,然後始能貫徹實行.故欲實行學佛,必先究明佛之學理,佛之學理,尤貴實證.如依佛典固可得其理解,然所求之理解乃是佛 智所實證之境,若僅作為一種研究,則實際上仍未能證得.故講學應期於實證,期實證則須學佛之所行.
佛教何以有學?通常佛典內多稱佛法.有人言佛法即哲學,佛法及宗教.有人言佛法非哲學亦非宗教,只能稱佛法.今將佛法分為四種,即教理行果是也.教者,即

太虛大師全書 | 第一編佛法總學 | 目次 緒言 | http://buddhaway.net/index04.html | T01_260.pdf, Page 4 of 260

佛現身於世間所說之法,遺留於後世教化有情者.在當時僅有言說,未留文字,故無書籍.其所說之語言,以音聲為體.依聲之高下長短成為名,集名成為 句,名句依於文.多名多句多文之積聚,在佛學上謂之名句文身,此多名句文身,在佛當日以聲為主,聞者依佛所教修證,無文字之必要.及至佛說法度人事終,滅 度之後,弟子因佛去世,恐後無所宗依,故將大眾所聞於佛之教法,就憶持多聞者傳誦所聞,由大眾證明錄成經典,此即佛之遺教.此佛之遺教,與通常之學理學說 不同.蓋通常之學說,乃依半明半昧之常識推究所成,以所已知者推所未知,如科學方法,在其推究之中,得一番經驗加一層知識;若昔言天圓地方,後知地本球 形,則說無確定,義時變動.佛之教法與餘學來源不同,乃是純由聖智中所流出之至教.故於教法上言,不能不用信力領受之,此點與信宗教無異.佛法非宗教亦非 不是宗教,故欲講佛法必先信有佛.佛者,乃佛陀之簡稱,係覺者之義,覺者指已得無上正遍覺之人,此界中已得無上正遍覺者,曾有釋迦牟尼佛現身世間,說法度 人,因有教法遺傳人世.然又不同其餘宗教者,則吾人能實行實證到於無上正覺,吾人亦即成佛,故吾人於佛終可平等.惟在未成佛以前,欲求成佛,不可不先信受 佛之教法.然此信亦非盲從之信,蓋吾人若信有法界諸法之真實理,則覺悟此真理至於圓滿者,即是無上正覺.在佛之無上正覺中,無一剎那間不徹上徹下徹內徹外 完全明了覺知者,非前念知一後念又知一也.在佛自覺已到圓滿地位,更不須學說學理及學習學作之學,故曰無學.然佛證入究竟覺悟境界,如虛空,如大圓鏡無不 含照,而一切眾生未能證入法界萬有之真實相,所以迷昧顛倒生出許多煩惱痛苦,佛悲憫之,故施設名句文身之教法使之覺悟.
佛之教法有兩方面.一者符 契真理,佛一念中普遍照了法界萬有之真實理,時時相應,無有一毫謬誤,故所說法皆契真理.一方面又符契根機,聞法者是何等根器,何種機感,即為之方便解 說.此之兩方似相衝突,以眾生心智不與佛齊,隨順眾生則不契理.然隨機說法乃佛行化之權巧,漸次皆令通到佛之境界,所謂皆令入佛知見,此為無上正遍覺中施 設流出之教法.惟此種施設,必係應機而起,佛與佛則不用此也.此所施設流出之教法,依萬法唯識言之則有兩方面:一,無漏清淨之名句文身,自無上正遍覺之佛 心中流出,此由眾生機感乃自佛心中流出,謂之本質教.二,佛心所流出之名句文身,吾人不能直接親緣,祗能以有漏心依之為增上緣,在自心中生一種影象,謂之 影象教.推此影象歸於本質,則佛教中所謂聖教或至教,乃為歷千古而不變,推四海而皆準之常法,無學可言.所以佛有學者,則在第二理法.其能詮理之影象教, 係以佛說為增上緣,聞法者對於所聞之教法,思惟觀察得有了解,乃有佛教學理.凡稱為經者,皆是佛所說之法.後來又有依佛教法詳細申論推闡者,則稱之曰論. 在論之成為精密詳確之學理者,如大毗婆沙論,瑜伽師地論等是也.推其根源,皆自佛所遺留之教法來者.佛之教法,本由得無上正遍覺而出,故吾人欲知佛教之真 理亦必須證得無上正遍覺,如何始可證之.又必講求修行方法,故第三者須講行.而行中有三增上學,即戒定慧是也.所謂如何持戒,如何修禪定,如何得大智慧. 如此修行,則可得無上正遍覺,即是大菩提果,證知法界諸法實相,此即第四所謂果也.既得以後,亦可以此開示覺悟他人.
然教理行果亦非截然隔別者, 蓋思惟觀察即是行,因行而理愈明,理解與行同時並進,如行路然,目之與足同時發生作用.且雖少明理解未達究竟果位,然亦己成效果,雖少有效果不以自足,故 能終達無上正遍覺也,常人思想知識皆不離我執法執,故所謂各種學理,不免妄情卜度推測,不能認為究竟真理.欲求真理,不能不依佛之教法,或古來大德之學理 為研究時之根據.然則佛之學理,一為得聖果三乘有學之學理,半依聖教半依自證而成;一為初學者外內凡之學理,全依聖教聞思而成.佛學一名,大略如是.

學 史(註二)

太虛大師全書 | 第一編佛法總學 | 概論 | 一 佛學概論 | http://buddhaway.net/index04.html | T01_260.pdf, Page 5 of 260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