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1, 2010

Page 207~218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師輯,亦承雲棲之化者.
上將透禪融教律的禪宗之淨,臺教之淨,賢教之 淨,均已略明其概要.然此三系亦非可劃然分界,以均透禪而兼明臺賢教律,特就其較偏顯者略疏別耳.此期禪淨,得六,永明,十二,徹悟兩祖;臺淨,得七,圓 照,九,蕅益,十,普仁,十一,省
菴四祖;賢淨,得八,蓮池一祖.
第四節 奪禪超教律之淨宗門禪乃超教律的.別禪,透禪之淨,對教律均尊之融之而與宗門禪抗.至此期,乘禪之衰,轉由淨土宗承襲其超教律且倚透禪之勢而奪禪,而成為 僅存孤零的念彌陀名號之勢.幻人(印光法師曾與爭辯)法師以「昔玄奘攜所取經,過河落水,晒河岸石上,被一龜食盡,今只存阿彌陀佛四字」譏之.然履霜堅冰 至,非一朝一夕之故,乃溯源竟委,略為分敘.
一 汎源
善導承道綽,高唱一切佛法皆自力難行,唯淨土他力易行.並於釋眾疑惑門,對三階,對 彌勒,對坐禪,對講經,對持戒,對六度,並雲念佛勝百千萬億;又排雜修,以持名記數為專修,已開厥端.後永明亦重記數持名,四偈料揀之無禪有淨與有禪無淨 相別天淵 徑中徑又徑載宋丞相鄭清之曰:「人皆謂修淨土不及禪教律,吾則謂修禪教律法門莫及修淨土.……以禪教律假設方便,使從門而入,俱得超悟;唯無量壽佛獨出一 門,曰修淨土.如單方治病,簡要直截,一念之專,不問緇白皆可奉行.但知為化愚俗淺近之說,其實則成佛至捷之徑.……不由禪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淨土之 一門乎?……不施棒喝而悟圓頓機,不閱大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儀而得大自在.……當是時也,孰為戒定慧?孰為禪教律?我心佛心一無差別,此修淨土極致 也」.他若優曇,妙協,天如,蓮池,蕅益,行策,徹悟等,亦時有此類提倡.徹悟之「淨土一門,最初不待悟門,末後不待發慧 不須懺業!一句彌陀不雜異緣,十念成功,頓超多劫,於此不修,真同木石!捨此別修,非狂即癡」!語更激切.然以上諸德,不過教學者決疑定信,非必令盡廢其 餘也.
二 切因
蕅益學人成時堅密法師,於十要序,出持名三大要:「一者,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獄囚奔託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 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愁莫回.高置身於蓮華,便訂盟於芬利.蛆蠅糞壤,可煞驚慚!二者,參禪不可無淨土,為防退墮,甯不寒心!淨土不可入禪機,意 見稍乘,二門俱破.若夫餘宗,在昔之時不必改行,但加善巧回向;在今之世,祗可助行,必須淨業專修.冷煖自知,何容強諍!三者,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 提,而最愚亦無欠少,倘有些子分別,便成大法魔殃.只貴一心受持,甯羨依稀解悟」!依此自行化他,一,廢萬行,二,廢參禪,三,廢學解矣.
清同, 光間玉峰古崑法師(建杭州彌陀佛寺,刻彌陀經於石.光緒十年,由汶溪西方寺淨果禮請為師終老.余於光緒三十三年始於西方寺閱藏),專奉堅密三要.與其學者 妙能,照瑩等.集淨土隨學,淨土必來,蓮宗必讀,淨土神珠,淨業痛策等書.力主信深願切,專重記數持名;謂不記數持名,即非信深願切.石刻彌陀經,書字之 沈善登居士,亦持其說.沈善登學問通博,集報恩論二卷,答問雜說各二十五則,護教宏淨殊精闢.主儒佛二教,謂道非教;已涉西學,並致書楊文會居士,研求日 文,英文,梵文佛典.其集中附有修改之「玉峰一法治四病說」,亦名「念佛四大要訣」.謂念佛有貪靜境,參是誰,離妄想,求一心四病,治以一法曰出聲記數. 每日定數,開口散念,終身不改,即是信深願切.謂靜境是四禪八定,偈曰:「稱名為動,坐禪為靜,捨動取靜,墮坑落阱」.參誰是騎驢覓驢,偈曰:「念佛為直,參誰是曲,捨直取曲,瞎人 天目」.妄想不須斷,只須散念有恆,偈曰:「帶惑超橫,斷妄出豎,捨橫取豎,彌陀叫苦」.一心不亂,只是出聲散念佛名無間無休,偈曰:「散念為易,一心為 難,捨易取難 過頭狂談」.依此則一,不可修定,二,不可參禪,三,不可伏斷妄想,四,不可攝散歸一;於深信切願下,但長時記數持名,並特重晨朝十念而已.
三 碩果
綜上源因而充盈成熟為碩果,則成蓮宗十三代靈巖印光祖師之淨土(依悟開法師所訂者應為十二祖,以印師在九祖後加行策為十祖,命終後其學人依次 遞推,遂居十
三).印師在
民初五六年間,吾固時挹清話.功潛清季,化著民初.他本習儒書,且嘗闢佛,後皈佛出家,博通教義,兼達宗門,誠 為一大通家也.本身雖是一大通家,而卻教人不學通家.但他對人說話,亦應變而不錮,非玉峰堪及.就其對一般人之倡導,以告李天桂「力敦倫常,精修淨業」之 八字,已盡範圍.其淨土決疑論雲:「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林,隨修一法,皆可證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 知識希少,若捨淨土,則莫由解脫」.又致大興善寺體安書雲:「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法皆備;即今之 世,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澈底之悲心,示眾生本 來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 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以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不求生淨土;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一切著述,末後俱歸向蓮邦」.又每示人以:「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各盡己分,主敬存誠,克己復禮,明因識果,期免輪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要之,則「敦倫善世,念佛往 生」而已.
核其關隘,在「今世人根陋劣」一言,不然,何以以一大通家而專切如是耶?昔三階教亦嘗以末法根劣,致廢所餘一切禪教律.然非不知「法若 當機,皆可成佛」,則他人不能斥其無知矣.然限以今世當機,則除淨土,餘皆可廢.而於世善,復崇儒術,則佛之律儀戒善亦不須弘,而佛法僅存真信切願念彌陀 佛矣.又恆力阻男女出家,雖有鑒僧弊,消極止濫,主由崇儒家倫常為善,但須信願念佛,帶業往生,更不須增上戒定慧也.故充其類而一轉,大可成為在家淨土行 之日本真宗.
四 轉流
承印師之化,而確信彌陀淨土,切願命終往生,定課每日念佛(或僅十念)之士女,雖惑業熾然,在臨終有往生徵驗者,聞 已有多人.然願為無行之空願,行僅稱名之散念,獲徵驗者又多屬在家士女,則依印師所言能起確信,實全恃信任彌陀他力而致此;則日本本願寺所謂「祗信他力」 之真宗,躍然欲出.真宗教義以解行證信為次,信立則心身已全倚任彌陀,安住極樂,更不須願行矣.故彼宗純在乎信,願則屬於彌陀本願,正為信任之他力,非在 人邊,往生不在命終而在信決心安之剎那.此剎那信心常續,即為已生淨土.行則乃已生淨土而再應化於人間之所行,只隨人群所宜以學以教而已.在中國儒化中可 習行儒學,在今科學哲學藝術化中,亦可習行科哲文藝學術,故日本僧徒皆在家化.其大學於宗學教學之外,又能博綜科哲文藝之學術者也.
日本之淨土 宗,傳自中國之善導系.其後分流出之時宗,融通念佛宗,也不越中國臺賢之淨.而一至於從淨土宗演出之真宗,則迥然大異.故楊仁山居士力斥之,然演變至奪禪 超教律之淨,世善遵儒行,而出世僅存信願念佛,其空願散念,只賴純信,殊有進為「純信彌陀他力」之真宗可能.然尚期命終往生,而無真宗「信成已 生,還化利他」之行,則所短遠矣!(光宗,性覺,弘悲,向上合記)

第五章 中國佛學之重建
第一節 略指所依
中國佛學之重建,是中 國佛學的一個結論.其中第一須依我講過的第三期佛法判攝,與中國佛學大綱為基本.
第二節 教史概觀
中國佛教史概觀,是廿年前曾經在武昌佛 學院講過的.中國佛教自東漢從印度傳進後,一直到東晉道安法師這一階段,是為中國的初期佛教.
一,主流 這一期中的佛教,正是源泉渾渾尚未有宗派的成立,至道安法師便奠定了中國佛教的主流基石.把以前的佛學都綜合起來,作了一部綜理眾經目錄,能在諸經中提出 佛法要旨來.而他最大的特點有四:1 本佛,可以說是佛本論.就是在他的直承於佛,推本於佛,而非後來分了派別的佛教.佛是總括行果,智境,依正,主伴的,如道安主張以釋為姓,亦是一個表 徵.2 重經,因他是本佛的,所以其次便重佛所說的經以包括律論,決不以論為主.3 博約,就是他能夠由博覽而約要,一面固須博覽群經,但又要從博覽中抉出諸法的要旨.4 重行,即依所約要旨而本之去實踐修行.由是而即教即禪之主流形成,直承此主流而增長的則為慧遠等;直為根柢滋養者,則為安世高,曇無讖,實叉難陀譯經等. 故天臺,賢首,宗門下及晚期淨土行諸祖,雖疊受旁流的影響,仍還由保持著這主流而演變下來.
二,旁流 其次,另外有兩個輔助的思潮,一為承傳龍樹提婆學系的羅什等;一為承傳無著世親學系的流支,真諦,玄奘等.這二思潮疊曾影響主流起變化,並吸收而又消化在 主流�.如天臺把三論判為通教,並認為不圓滿;但他不能成為主流,不過愈使主流擴大而充實罷了.它有著與道安相反的四個特點:1 本理的,它不像道安的直本於佛,而所本的是空或唯識的理(以整個佛果言,理為境之一分).2 重論的,因為是本理的,所以他們並不直據佛說的經,只以發揮此理的各祖師所著的論典為重.3 授受的,因為重論,因此它們的思想也便拘入幾部論的範圍內,傳授而承受,不能博取佛一切經而發揮偉大的創作.4 重學的,他們平常都孜孜鑽研講說,而不能往經中摘取要旨去修行證果.
三,表攝 這兩支旁流使主流影響而變化.在中國佛教史概觀上,它即是助成主流以成臺賢禪淨之發展的,而主流亦兼攝律與密以佐其行,略表明其大概.如下:

傳學一 羅什......僧朗.....吉藏 ....日照
竺迦安
法 世
護懺高                                                        實叉難陀等
道安........慧遠...慧觀....慧可....慧思....智顗....賢首....慧能
                        覺 賢      求那
                        曇無懺   達摩
                                      傳學二 流支....真諦.....玄奘....窺基

第三節 博究融匯
禪臺賢淨應探究漢文及融攝巴利文藏文日文之教法:中國佛學的所以要重建,因為末流的禪淨已非常貧乏,臺賢也不充實,故必探究漢文 的一切佛典,並融匯巴利文藏文及日文的佛學來充實,這有四段:
一,安般禪五門禪之探攝 初傳安世高等禪數之學,數就是毗曇法數,它即是一切阿毗曇論,而毗曇所本即五阿含,四部律等.如是異部諸論乃至後傳的俱舍,成實等,俱應研究,並融匯錫, 緬所傳的巴利三藏,充實而趣於實踐修行.
二,實相禪天臺教之探攝 實相禪及由演出的天臺教義,應探本於法華,般若,涅槃等諸經及龍樹等論,並貫通小大顯密經論律咒.
三,如來禪賢首教之探攝 如來禪及由演出的賢首教義,應探本於華嚴經論,及馬鳴,堅慧諸論,精研楞伽,深密諸經,無著,世親諸論,並貫通小大顯密經論律咒.
四,念佛禪淨土 行之探攝 念佛禪及由演成別禪透禪之淨土教行,應探本於念佛觀,及淨密各經論咒軌,研究融匯日本淨土真宗及西藏密宗.
這�提到這許許多多方面,以 必如此方使主流之禪臺賢淨不致空虛貧乏,中國佛學乃格外充實擴大,而可為重建的深厚的基礎.

第四節 綜攝重建普融前義開建人乘趣大乘行果之佛學:這就是把前面的重重意義,普遍綜合融通貫持起來,如我第三期判攝佛法所明的.這不但是中國佛學,也是通於世界 的一切佛法.所以由普遍融攝前義,來開建依人乘趣大乘行果的,乃可重建中國佛學,並成為適應現在世界的佛學.因為在這個時代�,如果是脫離現實人生,或否 定他或與他亳無關係而來闡揚佛法,無論在中國在世界都是說不通而且不可能的;必須要講明佛法乃是發達人生的學理,乃可通行.以前我曾說過『仰止唯佛陀,完 成在人格』的話,而一般人或又誤會成佛只不過是完成一般人的人格罷了,因而把佛法低陷到庸俗的人類生活中.其實我說的,乃是說:「從現實人生中去不斷的改 善進步,向上發達,以至於達到圓滿無上的人格」.蓋人格的圓滿,是要到佛纔圓滿.所以在世界上先造成君子賢聖一般人的人格,固未嘗不是人格,惟佛陀的人 格,卻非以此為滿足;必須從完成普通人格中更發大菩提心,實行六度四攝普利有情的菩薩行,不斷的發展向上,以至於成佛乃為圓滿的人格.所以,直接脫離或否 定現實人生固不可以,而絕對地去和世界一般人混在一塊兒,失去發達人生向上的菩薩行,致陷佛學於世俗的人生範圍內,尢為未善.必須不僅有平常做人的標準德 行(人乘),而能依此更趣向大乘的菩薩行,以完成宇宙人格最高峰的佛果.
中國佛學能在新世界中成為世界性的佛學,非但要主持教理的人能夠闡明佛教 發達人生之真理,依之以趣大乘行果;並須在人間實行六度四攝菩薩道,以盡力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業.如果不能這樣,世人必仍目為空談而不能見之於事實者, 便足為佛教衰落之因素.六度四攝的實行,可詳於瑜伽菩薩戒,故我亦嘗說過「行在瑜伽戒本」的話,這尤其是主持佛教者所必須遵依奉行的.
這就是中國 要重建的佛學:一,普遍融攝前說諸義為資源而為中國亦即世界佛教的重新刱建,二,不是依任何一古代宗義或一異地教派而來改建,而是探本於佛的行果,境智, 依正,主伴而重重無盡的一切佛法.其要點乃在(甲)闡明佛教發達人生的理論,(乙)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業.如是,即為依人乘趣大乘行果的現代佛學.(光 宗,性覺,弘悲,向上合記)(註三)
(註一)本章原題「賢首學與天臺學比較研究」,係二十一年秋在世苑圖書館講,法舫筆記,載於海刊十三卷十一 期.此處應講從禪出教之臺賢學,以曾講此章,乃略而不講.承大師意,編入以完成書.
(註二)本章曾改題「中國淨土宗之演變」,載文史雜誌第四卷第 九期.
(註三)本論連續登載海刊二十五卷二十六卷.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十一年在武昌佛學院編──
第一章 總論....................................七七一
第一節 佛說自證法一音無異....................七七一
第二節 佛隨機說故有諸乘差別..................七七一
第三節 佛示寂後結集諸藏差別..................七七二
第四節 小乘大乘之差別........................七七三

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七七四
第一節 教義之分派............................七七四
一 上座大眾之分派..........................七七四
甲 分裂之遠緣............................七七四
乙 分裂之主因............................七七五
丙 分裂後之狀況..........................七七七
二 大眾部之一再分派........................七七八
甲 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七七八
乙 多聞部、說假部........................七七九
丙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七八0
三 上座部之一再分派........................七八0
甲 說一切有部、雪山部....................七八0
乙 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七八一
丙 化地部、法藏部........................七八二
丁 飲光部、經量部........................七八三
四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統系....................七八三
五 諸部法義之對勘..........................七八六
甲 宗輪論諸部本末宗義之同異..............七八六
1.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本七八七
2.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末七八九
3. 大眾部所出餘部之宗義................七八九
4. 說一切有部之宗義....................七九0
5. 襲本上座之雪山部宗義................七九二
6. 犢子部等五部之宗義..................七九三
7. 化地部本末同異宗義..................七九四
8. 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之宗義............七九六
乙 依中土六宗說以總束二十部..............七九六
丙 統論二十部離合之勢....................七九九
第二節 律學之分派............................八00
一 耶舍之矯正非法十事......................八0一
二 傳聞由二部漸分至五百部..................八0二

第三章 東傳之小乘宗派源流......................八0三
第一節 律學之東傳宗派........................八0三
一 諸部律學之翻譯..........................八0三
二 四分律之宏傳............................八0四
三 南山律宗與四分律........................八0五
四 南山宗明小乘律之大綱....................八0七
第二節 教義之東傳宗派........................八0八
一 小乘經論之傳譯..........................八0八
二 成實宗之源流............................八0九
甲 成實宗之原委..........................八0九
乙 成實論乘部之判屬......................八一0
丙 成實論之法相..........................八一0
丁 成實論之宗義..........................八一一
三 俱舍宗之源流............................八一二
甲 俱舍宗之名義..........................八一二
乙 俱舍宗之緣起..........................八一三
丙 俱舍宗之傳衍..........................八一四
丁 俱舍論之文義..........................八一五
戊 俱舍論之法相..........................八一六
己 俱舍論之宗旨..........................八一七
庚 俱舍論之行位..........................八一七

第四章 各地小乘宗派之源流......................八一八

第五章 印度之大乘宗派源流......................八一九
第一節 傳教之大乘宗派........................八一九
一 未分宗派之大乘..........................八一九
二 空宗有宗之大乘..........................八二0
三 顯教密教之大乘..........................八二一
第二節 傳證之大乘宗派........................八二二

第六章 中華之大乘宗派源流......................八二二
第一節 大乘經論之傳譯........................八二二
第二節 三論宗之源流..........................八二三
一 此宗之名義..............................八二三
二 此宗之相用..............................八二四
三 此宗之判攝..............................八二七
四 此宗之行果..............................八二七
第三節 涅槃宗之源流..........................八二八
一 宗名....................................八二八
二 宗史....................................八二九
三 宗旨....................................八二九
第四節 地論宗之源流..........................八三0
第五節 禪宗之源流............................八三0
一 印度之淵源..............................八三0
二 支那之流派..............................八三一
甲 五祖及其旁支..........................八三一
乙 南宗下之二流五家七派..................八三一
三 此宗之名義及宗旨........................八三二
四 唐季來此宗獨盛之故......................八三三
第六節 攝論宗之源流..........................八三四
第七節 天臺宗之源流..........................八三五
一 此宗之得名..............................八三五
二 此宗之傳統..............................八三六
三 此宗之典籍..............................八三七
四 時教之判攝..............................八三七
五 觀法之安立..............................八三八
第八節 南山宗之源流..........................八四0
一 明此宗為大乘宗..........................八四0
二 圓融戒行................................八四0
三 融小歸大................................八四一

四 通受別受................................八四二
第九節 淨土宗之源流..........................八四三
第十節 唯識宗之源流..........................八四四
一 名義之審定..............................八四四
二 經論之依據..............................八四四
三 師資之傳承..............................八四五
第十一節 華嚴宗之源流........................八四六
一 宗名....................................八四六
二 宗史....................................八四七
三 宗義....................................八四八
第十二節 真言宗之源流........................八四九
一 略史....................................八四九
二 大義....................................八五0
第十三節 大乘各宗派合論......................八五0
一 明廢立..................................八五0
二 明差別..................................八五一
三 明融貫..................................八五五

第七章 藏蒙滿之大乘宗派源流....................八五七
第一節 真言宗之蓮華部........................八五七
一 緣起....................................八五七
二 分派....................................八五八
甲 紅衣派................................八五八
乙 黃衣派................................八五九
第二節 毗摩羅密多羅之觀法....................八五九
第三節 甘丹派之戒律..........................八五九
第八章 朝鮮之大乘宗派源流......................八六0
第九章 日本之大乘宗派..........................八六一
第一節 緣起..................................八六一
第二節 傳承於我國之宗派......................八六二
一 三論宗..................................八六二
二 唯識宗..................................八六二
三 華嚴宗..................................八六三
四 天臺宗..................................八六三
五 真言宗..................................八六三
甲 傳承..................................八六四
乙 展發..................................八六四
六 淨土宗..................................八六五
七 禪宗....................................八六五
第三節 日本轉出之宗派........................八六六
一 由淨土轉出之融通宗真宗時宗..............八六六
二 由天臺宗轉出之日蓮宗....................八六七
第四節 綜論..................................八六七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佛說自證法一音無異法界性相,雖本來常住如是,然未成無上正遍知,則終在窈冥恍惚之域。大覺圓明,如日光照了諸色,乃如實而證如證而說,故佛教之一切法流宗派,若直探其起源,則謂皆出釋尊菩提場中之智證可也。稱佛智所自證法界而說,證周圓故,說亦周圓,所謂「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沙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斯則一 音普宣,三際常演,雖有情隨類生解,而佛之所說固初無差異也.
第二節 佛隨機說故有諸乘差別
乘,譬有情依佛法所成運載之功用.謂具因之異 生,聞果教而起信,順信解理,依解修行,行深得證,證圓果滿,故名之曰乘也.既隨有情依佛法所成功用以名乘,則有情之根器性欲差別故,佛逐機而教者亦遂有 諸乘差別,二三四五乃至無量.約其大類言之,一,人天乘以濟無姓,二,小乘以濟聲聞姓,三,中乘以濟緣覺姓,四,大乘以濟如來姓,五,一乘以濟不定姓.此 皆佛住世時,已有差別種姓之人所乘差別行果之教矣.雖或說一性無別,然有情習性,亦應許此差別.
第三節 佛示寂後結集諸藏差別佛為一切教法之本.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後,依佛遺教,佛之遺教,即諸聖弟子所聞持結集之法藏也.然法藏之結集,傳說非一.善 見律傳經藏,律藏,論藏之結集.摩訶僧祇律但傳經藏,論藏;真諦則傳阿難誦經,富樓那誦論,優波離誦律,大迦葉為上首,由七葉窟界內上座眾結集之.其未及 加入窟中者,曰界外大眾,別以婆師婆為上首,結集佛說.此祇及小乘者.四分律則傳經藏律藏論藏之結集;而阿含經外別有雜經藏,兼攝方等諸經,此則兼通大小 乘者.西域記則傳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大迦葉誦論;其不加入窟中之大眾部,別開會誦出經藏,律藏,論藏,雜集藏,禁咒藏.雜集藏攝根本大乘經,禁咒藏攝 陀羅尼,此則兼通大小乘顯密教者.真諦又傳說文殊師利阿逸多等與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或傳大乘經由廣慧菩薩結集;而佛地經論亦言傳法菩薩結集;此三則 專屬大乘者.故雖總唯一佛法藏,或分為聲聞與菩薩之二藏,或分為經律論之三藏,或分為經律論雜之四藏,或分為經律論雜集禁咒之五藏,因結集時已有差別也. 按七葉窟中迦葉阿難優波離(或加富樓那)等界內上座,係當時儀式最嚴正之結集,然僅小乘之三藏(或經律藏) 耳.此外大小乘諸聖弟子之結集其所聞者,應不一而足.文殊彌勒等應亦曾結集.相傳迦葉眾結集已,出至窟外見復有眾弟子之結集,即宣言:『未制者莫制,已制 者我等隨順』,殆結集後曾和合界內外大小乘眾,共相參印.而文殊等或嘗請阿難證其所傳,故有與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之傳說,此讀增一阿含之序分,亦可想 見髣彿.而大乘莊嚴經論,謂大小乘契經原來並行流傳者,深為可憑信也.
第四節 小乘大乘之差別綜上三節所論,則佛從菩提場之自證法界而起,應機說法,已有諸乘差別.示寂後,諸聖弟子結集法藏,復有諸藏差別.此誠佛教一切法流宗派差別 之源海也.然根本唯是小乘大乘而已.在藏即為聲聞與菩薩藏,以緣覺大都出無佛教之世,值遇佛世即攝於聲聞眾,雖智解稍廣,功行稍深,而自利之心生空之果相 同故.人天業果,或為出世階梯,或為利他方便,附屬於小乘大乘故.一乘或為大乘別名,或為由小乘轉入大乘之漸悟菩薩說.故諸乘諸藏之差別,要唯小乘大乘之 差別耳.由小乘大乘乃復流出一切宗派,於下列各章次第分述之.

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
第一節 教義之分派
一 上座大眾之分派
甲 分裂之遠緣今考佛弟子中有上座大眾之部類名稱者,實起於佛示寂後窟內外之結集.彼時雖未分裂為二派,且佛寂百餘年後分裂為上座大眾之二派亦與結集時窟內上 座及窟外大眾無何淵源,但名稱之襲用,未始非一遠緣也.又相傳阿難陀尊者經行林間,聞一沙彌誦伽陀雲:『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 而能得見之』.尊者呵以此非佛說,亟令更正誦雲:『若人生百歲,不了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數日後聞前沙彌誦水潦鶴如故,詢之,乃由彼剃度師謂阿難陀已老耄昏 憒,記憶錯亂,乃令沙彌仍誦如故,尊者嘆息示寂雲雲( 見付法藏因緣傳).亦可見當時已有各宗其所聞之眾矣.復次,佛教初期盛行中印度,至阿育王時遍布五天兼及西域,南洋,混合多數方土風尚各異之民族同為一佛 教徒,其內部自應易起分歧.若耶舍尊者與吠舍離僧會議非法十事,雖義關律學,且仍勒歸一律,要亦僧眾分裂之見端也.設非醞釀已至成熟,則大天縱雄辯,亦何 至遽得大多數僧之宗仰哉?故細察其分裂之緣,所由來遠矣.
乙 分裂之主因按玄奘三藏譯世友菩薩造異部宗輪論雲:「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瞻部感一 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 大德眾.其五事者,如彼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基師述記引大毗婆沙論,敘大天在家時曾烝母,弒父,弒阿羅漢,弒 母.出家後又誑徒,誣佛,乃為一五逆十惡具備之人.五事者:一,阿羅漢為餘魔等所誘,得有漏失不淨之事,頌餘所誘是.二,阿羅漢得有不染汙無知,頌無知 是.三,阿羅漢得有處非處疑,頌猶豫是.四,阿羅漢但由師令證入,不能自知,頌他令入是.七,大天自知罪重,夜呼苦哉,弟子驚問,飾謂聖道須因苦聲起,頌 道因聲故起是.此一頌即大天集其誑徒之說,以誣為真佛教者也.由諍五事,致僧分裂:以無憂王時,高僧多聚居雞園寺;大天出家後,善能講誦三藏,王時請入內 宮說法,臣庶多所歸仰.後雞園寺上座漸歿,布灑陀時輪大天昇座說戒,當眾宣說誑徒之五事,誣稱是真佛教;眾中之有學無學持戒多聞修靜慮者,咸起斥雲:『汝 言非佛教』,於是廣集四眾,分成兩朋,鬥諍紛然,不能和息.無憂王躬至寺中,從大天請,依多數為解決,時附和大天五事之凡眾多,而否認大天五事之賢聖少, 王遂訶伏上座之賢聖眾,僧乃分裂為上座與大眾二部雲.
丙 分裂後之狀祝
無憂王既贊成附和大天五事之多眾,彼否認大天五事諸上座,乃相約捨 離雞園寺,現神通力,同往迦濕彌羅國.無憂王聞之,雖嘗堅請重返雞園寺,卒以上座眾不允,遂就迦濕彌羅造鴿園寺等數百僧伽藍以居之,盛行上座部之化.而無 憂王所居波吒釐城,則相率奉雞園寺內附和大天之大眾部僧,於是上座與大眾之二派,分道揚鑣,各傳所宗.依此二部為本,遂更分裂出下述諸部.然異部宗輪論傳 佛示寂二百年時,更有一名大天者,多聞精進,重提五事,似係一人傳說異詞,論主隨聞兩存耳,又基師瑜伽略纂頗褒譽大天;分別功德論且雲『唯大天一人是大 士』,則若非別有一人名大天者,必出於宗奉大天之大眾部所傳說耳.由是可反證上座部所傳說大天五事及其惡行,未可盡信.而此中所雲大天,必係多聞精進之傑 出人才,為僧中後起之新進派領袖,由之分立為大眾部,可無疑義.抑推其諍論之起,起於上座漸歿,輪大天昇座說戒,可知向來雖未分裂,第因上座猶多,致新進 派無由表見耳,實則其潛勢力積之深矣.
二 大眾部之一再分派
甲 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論雲:「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按述記謂大眾部中凡多聖少,容易分裂, 故不久又出三部.一說部說: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與大眾部本旨不合,遂別分為派.以說唯一假名,故名一說,此依所立義為名者.說出世部說:世間法 但有假名,出世間法則皆真實.與大眾部本旨及一說部皆有不同,因又另成一派.以說出世法實,名說出 世,亦依所立義為名者.雞胤部梵語憍矩胝部,此從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諦三藏譯名灰山住部,述記曾辨其非.此部於三藏中唯宏阿毗達摩不宏經律,謂經律是佛方 便之教,應捨經律為說之心,唯依正理正勤修行,疾斷煩惱.此其主張頗近宗門,故又另立一派.此大眾部第一期所分出之三派也.
乙 多聞部,說假部論雲:「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此為大眾部中第二期第三期所分 出之二派.按述記名多聞部者,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從部主德,立多聞名.又傳佛世有一無學名祀皮衣,入定雪山經二百年,出定至大眾部宏其三藏,多有深義, 超舊所聞,或信不信,遂又分為一派.說假部則說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與大眾部本旨有異,亦不同一說部說出世部,故另名說假部,從所宗之義立名也;或譯 分別說部.
丙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論雲:「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 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中大天即疑與前大天是一人者.然宗輪論於前大天不詳所以,於此則指其先係出家外道,次 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後與彼眾重詳五事,乖諍分為三部.言之鑿鑿,或係同名之另一人亦未可知,以印度人往往同名也.制多此雲靈廟,乃山名也.大概 彼時大眾部僧,多有聚居於制多山者.一日重論大天五事,或然或否,分為三部,佔優勝者仍居制多山;曰制多山部;其餘二部,或遷居制多山之西,曰西山住部, 或遷居制多山之北,曰北山住部,皆以所居之處立名.以上為大眾部之分派.
三 上座部之一再分派
甲 說一切有部,雪山部論雲:「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小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按述 記,上座部傳承迦葉之教,首宏經教,律論次之.造大毗婆沙本論之迦多尼衍子,彼時於上座部中出家,首宏對法,經律為次,與本旨有異.復因上座中有信奉大天 五事者,致稍起乖諍,順迦多尼衍子不信大天五事者,以說有為無為一切法皆有實體故,名說一切有部,即梵語薩婆多部也.復於一法廣為分別說其所以,亦名說因 部.義理深長,人多信奉.於是遵迦葉先經後律論,而復信大天五事之耆舊,雖仍襲用上座之名,以遷避於雪山,故轉名雪山部,雪山部即本上座部.述記取真諦三 藏譯本及文殊問經,辨十八部即二十部,與雪山部即本上座部甚詳.按上座部分為說因部與雪山部之二部時,頗與大眾部流出各部不同,蓋裂成二部後,即無復本上 座部之存在也.
乙 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論雲:「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 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犢子部乃以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諦譯可住子部,述記辨其非是.此部與眾不同,獨說有我,後世多指為附佛法外道 雲.法上,賢冑,大量,密林山之四部,則皆從犢子部流出.據述記法上乃部主之名,法中之上,故名法上.賢亦部主之名,冑指苗裔,此眾皆賢阿羅漢之苗裔,故 名賢冑.量謂衡審刊定,自以所立法義,審定無邪,故名正量.密林之山部主所居,故依居處立名.此四部各釋舍利弗阿毗達磨,義有出入,後又各取經義添著造 論,與犢子部本旨乖異,遂離犢子各成一派.
丙 化地部,法藏部
論雲:「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後於此第三百 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按述記化地部主,先是國王,後於說一切有部中捨國出家,宏宣佛法,化所統地,名為化地.大概因 化盛僧多,別成一派者,即梵音彌沙塞部也.次法藏者是部主名,亦得名為法密,梵音即曇無德.此部中說法藏有五:一,經,二,律,三,論,四,明咒,五,菩 薩.既乖化地,他部亦不信之,遂獨立一派,引大目犍連為師以證.
丁 飲光部,經量部論雲:「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按飲光即迦葉波,乃部主姓也.善歲是稱部主早歲便有賢善之德也.此部即 或存梵音,名為迦葉維部者是也.論雲:「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按述記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 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宗法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言說轉.或說度部,與說轉同.慶喜 即阿難陀,於結集時慶喜宏經,滿慈宏論,近執宏律,今既宗經不宗律論,故以慶喜為師.
四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統系
論雲:「如是大眾部四破或 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冑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 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按所雲大眾部四破或五破者,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五次破裂,若專從大眾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四次破 裂也.所雲上座部七破八破者,亦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八次破裂,若專從上座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七次破裂也.今依各派所從出及破裂之先後,撮 為一表如下:

taixu_217_of_260.jpg

按異部宗輪論所傳印度之小乘宗派,盡此二十部矣.然此論之世友論主,乃佛寂五百餘年間人,後之分派,或容有未及知之者.傳說戒律由二十部轉為五百 部,又安知教宗不分裂為多部哉?第末由考之耳.另真諦傳十八部及錫蘭傳部派, 可參考之.
五 諸部法義之對勘
甲 宗論諸部本末宗義之同異
論雲:「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我今當說」.按述記此中所雲本宗同 義與末宗異義可作兩解:一,假如化地部從說因部流出,初起諍時與說因部所同之義,名為本宗同義.分部後由化地部所增立之義,與本說因部異者,名末宗異義. 二,假如化地部內本所同義,名為本宗同義;後時有異論起,乖所宗義,則名末宗異義.今依此義為表如下:

taixu_218_of_260.jpg

今依宗輪敘二十部本末宗同異義之次序,分目述之.
1.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本宗同義
(一)世尊觀 「謂四部同說: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如來 壽量亦無邊際.佛化有情令生淨信無厭足心.佛無睡夢.如來答問不待思惟.佛一切時不說名等,常在定故,然諸有情謂說名等歡喜踴躍.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 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按此概同大乘,而與薩婆多宗等不同也.
(二)菩薩觀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剌藍,頞部曇,閉尸, 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脅(按上皆說一切最後身菩薩者). 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願能往」.按此說一切第二阿僧祇劫以上之菩薩者,亦與薩婆多等不同.(三)智識觀 「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眼等五識身有染有離染.色無色界具六識身( 按此句在佛法大小乘中為最特別義). 五種色根肉團為體,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覺觸.在等引位有發語言,亦有調伏心,亦有諍作意」.此大都與餘部有異.
(四) 聖果觀 「 所作已辦,無容受法.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為加行,能滅眾苦, 亦能引樂.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說有退.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無記法,入正性離生時,可說斷一 切結.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案此中諸說,與餘部差異者頗多.而大眾部與上座部分部之諍本,亦出於此.
(五)教法觀 「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