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pril 28, 2010

Page 231~242 of 260 源流 |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二九 會昌以前中華佛教三大系, 三0 論中國佛教史

故必溯其淵源於印度.
二 支那之流派
甲 五祖及其旁支
禪 宗自迦葉至慧能稱三十三祖,達摩以前皆印度之祖,達磨傳慧可,可傳僧璨,璨傳道信,信傳弘忍,忍傳慧能,自慧可以下,是為此土之五祖.但信祖下曾旁出牛頭 山嬾融禪師一支,遽傳數代而絕 忍祖下旁出大通神秀禪師一支,行於北地,對能祖之宏於南,號稱南北二宗.然北宗不久亦即消息,唯南宗由南及北,盛行全國,溢及日本,高麗雲.
乙 南宗下之二流五家七派
達摩初授慧可,嘗傳衣表信,至能祖止不傳,以門下得法傳心印者,各為一方師匠,非止一人故.當時若荷澤神會等,分傳甚盛,第 至唐季莫不寥落,唯南嶽懷讓與青原行思二流,獨繁衍於後世.蓋能祖門下之善知識,本以讓,思二師為最優越也.讓傳馬祖道一,一傳百丈懷海,海下分出二家, 一,為黃檗希運,運傳臨濟義玄,是為臨濟宗之開祖.二,為溈山靈祐,祐傳仰山慧寂,是為溈仰宗之開祖.思傳石頭希遷,遷後有天皇道悟及藥山惟儼,儼之法孫 名洞山良價.價之法子名曹山本寂,是為曹洞宗.而道悟後有龍潭崇信,信傳德山宣鑑,鑑傳雪峰義存,存下又分二家,一,雲門文偃,是為雲門宗.二,玄沙師 備,備之法孫法眼文益,是為法眼宗.此即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之五家是也.至宋時臨濟分出二派,曰楊岐派,曰黃龍派,合前五家號為七派,但晚明來 溈仰,雲門,法眼皆失傳,而臨濟下黃龍一派,亦數傳即絕,仍復臨濟舊稱.故遞流及今,只有臨濟及曹洞二家耳.
三 此宗之名義及宗旨
此宗雖 傳說釋尊拈花示眾,迦葉悟旨微笑以為起源,但其事不見經傳.宋王安石雲,嘗見此事載於秘府大梵王問佛決疑經,顧今考藏經中乃並此經而無之.故此宗全不依經 教為根據,號教外別傳.傳佛心印,不立文字,唯證相應,正名為佛心宗,通稱禪宗,以禪那為宗故.梵語禪那,此雲靜慮,由淨妄凝念以窮明心源故.要之,此宗 以直指人人本心,俾見性成佛為主旨,而脫然無所留滯於名言義相之間者也.余以尊祖庭故,嘗名之為少室宗.五代來宏通既盛,革律挾淨,與餘依教義者相對立, 稱餘為教下,自稱為宗下或宗門.故明清來支那之佛教,可即稱教下三家宗下二家之佛教,而律與淨則附焉而已.
四 唐季來此宗獨盛行之故
唐季 世遭武宗滅佛之危,又經歷五代之亂,佛教大小乘各宗莫不衰息.唯此宗專務清簡,不必寺宇,不須經典,不拘儀制,不擇壇場,不需器物,不重像設,窮山冷谷渡 口亭邊,隨便可安身行道,結眾說法,開地墾田自食其力,蓄養智德以待時機.抵宋初,國內澄平,帝王尊信,起而興復者,皆此宗之禪侶.禪宗之風,風靡全國, 不獨佛教之各宗派皆依以存立,即儒道二家亦潛以禪為底骨,此其故一.其餘各宗皆依據譯傳來之經律論,辭既高而,義復艱奧,學者皆難之,獨此宗用通俗話之語 錄及詩文以播其化,既平易近人,又裕興味,傳之自能擴充,此其故二.小乘教義多從反外道而立,大乘教義多從反外小而立,此土既本無外道小乘之心理思想為基 礎,頗不易得解;天臺,賢首雖融通變化,仍未脫其窠臼.獨此宗竟全脫經律等羈絆,間借用儒道二家之言以利化導,對於第一義諦,則唯引人之鑽究自悟,而與人 言者,不過樸素之平常話,而與國人之心習鄰近,人喜相就,則易發達,此其故三.第元明已成末流,而有清一代尤鮮哲匠,二三規模尚好之叢林,亦同餼羊之僅存 而已.
第六節 攝論宗之源流
攝論宗者,以專宏講攝大乘論得名.此論之論本,乃阿僧伽菩薩別釋阿毗達磨經之攝大乘品者.世親,無性二師各作 釋論,以解阿僧伽之本論.真諦三藏譯阿僧伽之本論為三卷,世親釋論為十五卷,為今宗所宗依.沙門惠曠親從真諦三藏聞講攝大乘論,同時有法常,智儼諸德互相研究之.其後道嶽 惠什,僧辨,靈潤,惠遠,法祥諸師,師資相承於陳隋間,此宗極為昌盛.至唐玄奘重譯此論三部以張顯唯識宗,乃無別立攝論宗者.蓋攝大乘論固成唯識論所依十 一部論之一也.
第七節 天臺宗之源流
一 此宗之得名天臺乃山名也.陳宣帝建德七年,此宗大祖智顗即智者,入此山為終身道場,一宗之教觀二門皆依以成立,後代尊稱天臺大師 故名天臺宗也.或名法華宗,則由此宗依法華經以判一代時教,且最尊崇法華經故也.但伊人法師義例雲:「一家教門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 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織成部帙,不與他同」.余嘗謂天臺為隋時集佛法之大成者,故不唯法華是宗 也.宋以來亦有稱為性具宗者,法華是此宗特重之本經,性具是此宗特立之主義,以之名宗,雖無不可,然不若名為天臺宗尤善,故今仍之.
二 此宗之傳統
此宗雖以天臺為大祖,然始由北齊慧文大師讀中論,智論,悟一心三觀之旨;以傳南巖慧思大師依之悟法華三昧,登六根清淨位;智者大師從以 修習,得法華三昧之前方便,乃傳其觀法;依法華廣宣教義,由門人章安集錄其說,始卓然成一家言.然中論,智論皆造自龍樹,故溯此宗之遠源,莫不尊龍樹為初 祖,慧文為二祖,慧思為三祖,而智者乃為第四祖也.智者傳章安灌頂,頂傳法華智威,威傳天宮慧威,慧傳左溪玄朗,朗傳荊溪湛然,作諸部疏釋,發揚宗義以焜 耀唯識,華嚴,禪那諸宗之間,使天臺之學萎而復振.然傳道邃,智雲等.八傳至四明知禮,於經唐末五代諸宗皆頹廢之餘,此宗藉以中興,而山家,山外二流亦分 於是.山家乃四明之徒所自稱,以妄心為觀境及許有事造三千者也.山外乃四明之徒所貶稱,始於慈光悟恩,恩傳奉先源清,清傳梵天慶照及孤山智圓,以真如為觀 境及不許事造三千者也.其後以山家為正宗,廣智,神照,南屏等傳受不絕.山外雖有仁岳,從義等相繼,不久消息.逮明季幽溪傳燈盛宏正宗,傳為靈峰蕅益,頗 引唯識宗禪宗之言以資發其教觀,而以持名念佛往生淨土為歸宿,清代所傳,乃依此為指南焉.
三 此宗之典籍
天臺宗之學,當以法華玄義,法華 文句,摩訶止觀為根本.玄義以判教相,文句以解名義,止觀以示觀行,三部相須不可缺一.他若南嶽大乘止觀,覺意三昧,天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及六妙門等諸 部止觀,天臺維摩玄義及疏,金光明玄義及疏,章安涅槃疏,荊溪釋籤,疏記,輔行,四明妙宗鈔等諸部疏鈔,以及荊溪之金匕義例,四明之十不二門指要,幽溪之 生無生論等著述,皆學此宗所必知者.至諦觀之四教義與蕅益之教觀綱宗,則此宗入門之要徑焉.
四 時教之判攝
此宗立化法四教,化儀四教及五 時五味以判攝世尊一大法藏.化法四教者:一,三藏教,正化二乘,旁化菩薩,大致依俱舍論三乘賢聖品而立,間兼採成實論.二,通教,諸大乘中三乘共教屬之, 用般若中之三乘共十地.三,別教,諸大乘中不共二乘獨被菩薩之教法屬之,用信,住,行,向,地,等,妙各大乘教行位.四,圓教,諸大乘中生佛相即,染淨無 礙等圓融教法屬之.十信前加立五品位,而初住即同別初地.判法華經為純圓教,此宗所重正在於圓,餘則方便所施之權耳.此四教猶藥品焉.化儀四教者:一,頓 教,頓教部若華嚴等,頓教相遍在諸經.二,漸教,漸教部若阿含,般若等,漸教相亦遍在諸經.三,祕密教,祕密教部若諸真言等.祕密教相,若一會中聞大聞小 互不知等.四,不定教,若一會中聞大聞小互相知等.唯法華都非此之四教,而此四教猶世藥方焉.五時五味有通別,通則無定,別則以華嚴等為第一時乳味,阿含為第二時酪味,方等為第三時生酥味,般若為第四時熟酥 味.法華涅槃為第五時醍醐味,以之判攝一代時教,古今用之.
五 觀法之安立
此宗大義,教觀二門盡之.教如上述,觀亦隨之有析空,體空,次 第,一心之異;然所主者,唯在與圓教相應之一心三觀耳.此觀觀蘊妄之一念,當念絕相無相即是空,當念三千宛有即是假,當念絕待不二即是中.能觀為即空假中 之一心三觀,所觀為即真俗中之一法三諦,能所不二,同唯一念而已.所雲三千宛有者,謂從地獄至佛之十法界,各有性 相,體,力等之十如是,而一界又互含九界,所含九界具十如是亦同,則成千法;又分為依報與正報及五蘊各一千,則成三千法矣.此三千法一念中現,性相,假 實,色心,主伴,依正,生佛,因果,染淨,莫不交徹融攝於一念中,不壞不雜,此天臺圓觀之要也.三觀與真俗中之三諦相當,他若迷中之惑,業,苦三道,見 思,塵沙,無明三惑;悟中之般若,解脫,法身三德,一切,道種,一切種三智,以及三佛性,三菩提,三解脫,三法身等,皆三觀相應之法門.而同居,方便,實 報,寂光之四土,理性,名字,觀行,相似,分證,究竟之六即,亦此宗法海之瀾也.
第八節 南山宗之源流
一 明此宗為大乘宗若言四分律宗,雖曰義通大乘,究屬小乘,已如前小乘中所述.而此言南山宗者,本由道宣律師恆居終南山紵麻蘭若得名.此師所立宗在大乘,攝小 於大而非局大於小,後世傳此宗者若宋之元照,允堪,明清間之慧雲,亦無不以大乘為歸,故當屬之大乘也.按宣師為奘三藏譯場上首,又嘗精修般若三昧,德崇業 廣,實為融小歸大之律宗開祖.其判如來一代所說法門也,約分三教:一,性空教,一切小乘即此中攝.二,相空教,一切大乘淺教悉攝.三,唯識圓教,一切大乘 深教悉攝.攝四分律宗僅性空教中之一分,而宅心所在,則為唯識圓教三學圓融之無礙行,其談教蓋與唯識宗同也.
二 圓融戒行
宣師業疏中明諸 宗所談戒體.出有宗,空宗,性宗三教之宗義,而以唯識教攝圓教妙禮.謂大小二宗各立三學.且大乘圓教之三學.戒者,即護三聚淨戒,藏識種子以為其體.定慧 者,即唯識妙行,止觀並運以為其相.戒即定慧,無一法而非定慧;定慧即戒,無一法而非戒,此名圓融三學行相.言三聚淨戒者:攝律儀戒,一切諸惡皆悉斷捨 故.攝善法戒,一切諸善悉皆修行故.攝眾生戒,荷負眾生遍施利益故.此之三聚,亦圓融行故三聚互攝,諸戒融通.如不殺生即具三聚,乃至一切諸戒皆爾.隨持 一戒三聚全具,雖是一行廣攝萬行.故雖一念頓經三祇,不壞三祇而立一念,不退一念而經三祇,長短無礙,生佛平等,諸法互遍,相即無盡,則佛華玄旨亦攝於是 矣.
三 融小歸大
嘗就三聚中攝律儀戒以論之,攝律儀戒有三:一,別解脫戒,二,定共戒,三,道共戒.初別解脫中,有身語意三業所持戒,身 語二戒有共不共,意業之戒唯是不共.而聲聞所受唯此身語一分共門之分齊耳,四分律等所說戒相,即此分齊.但四分律分通意戒,由此義故有小乘戒.今大乘宗, 此共門戒,入三聚中會為大乘,故小乘律所說戒行,皆是三聚圓頓大戒,更無別相,純一圓極.彼七眾軌則全同小律,乃律儀戒中建立之相應然也,則法華之開顯亦 攝於是矣.今更攝為一表以見流出融歸之意:

taixu_233_of_260.jpg

四 通受別受
通受別受,語出瑜伽菩薩戒本.通受三聚 雲通,別受律儀曰別.此宗依之立白四羯磨,所受圓意比丘戒法,即別受也.七眾通受菩薩戒法,即通受也.故今律宗學者通別二受遍納壇場,四分梵網並護戒相, 蓋亦源遠流長矣.設非此會小歸大之南山律宗者,則吾華既不行小乘,而戒律或致隨小乘而澌滅,故宣律師之有功中華佛教非鮮也.
第九節 淨土宗之源流
淨 土宗者,以樂求往生阿彌陀佛之極樂淨土為宗旨得名.所宗依者,則曹魏康僧鎧所譯無量壽經,劉宋疆良耶舍所譯之觀無量壽佛經,姚秦鳩摩羅什所譯之佛說阿彌陀 經,及菩提流支所譯之往生淨土論,號稱此宗之三經一論者是也.他若華嚴,法華等大乘經,暨馬嗚起信論,龍樹十住毗婆沙論等大乘論,亦往往稱揚之.而此土始 於廬山慧遠大師,結蓮社專修習之.約可分為二流:一,為慧遠之流,後之慈雲,元照等師屬之.二,為善導之流,後之懷感,法照,少康屬之.然淨土之確然建 興,實由長安光明寺善導大師也.師初誦法華,維摩,忽思教門非一當求契機,投大藏信手探得觀無量壽佛經,專精誦習.後謁西河道綽禪師,益喜入道津要,莫過 於是.遂上承曇鸞道綽二師之意,作觀經四帖疏及大疏淨土法要等,大宏於長安,道俗並從其化,故此當依以為高祖也.然吾國明清來相承以廬山遠公為初祖,至雲 棲蓮池為八祖,昔者嘗論為尊祖庭,當稱此宗為廬山宗雲.
第十節 唯識宗之源流
一 名義之審定
此宗論尊祖庭,當名慈恩宗,以奘師, 基師多居大慈恩寺.而宋明來所稱教下三家,亦舉慈恩與天臺賢首並稱故.然大都就所詮理,依判決諸法性相或闡明諸法本相之義,名之為法相宗.夫判決諸法性 相,或闡明諸法本相,乃磨怛理迦循環研覈之大小乘對法藏通義,殊不足以名此宗.或以此宗明一切法皆應理圓實故,名應理圓實宗,此在餘宗亦可引稱,餘大乘宗 未嘗不應理圓實故.或以此宗所重之第三時教,為發趣一切乘者說故,名普為乘教,此說教則可,而非教言所尚之宗也.故今依此宗所詮之旨,定名唯識.此明大義 在唯識故.以唯識義統諸法故,性相行果皆唯識故,諸法性相不離識故,諸法本相即是識故.若明諸法唯識則應理圓實故,則能正被大乘普被一切乘故.
二 經論之依據
此宗所本之經有六:華嚴,深密,如來出現功德莊嚴,大乘阿毗達磨,楞伽,密嚴是也.就中如來出現功德莊嚴與大乘阿毗達磨未譯來華.至 此宗所依彌勒,無著,世親,陳那,護法諸論,殆不勝繁舉.但以瑜伽師地論為本,奘基師資所糅護法等十家言之成唯識論為綜合.故百法明門論等為瑜伽之十支, 而瑜伽,因明,成業等,為成唯識論之十五依也.其判攝如來一代時教,漸則依解深密經第一時法有我空教攝諸小乘教,第二時諸法皆空教攝諸大乘般若教,第三時 應理圓實教攝諸大乘中道教,由我空而法空而中道故.頓則若佛華嚴經等頓入中道不歷時階.此其所據經論之大致焉.其五位,百法,四重二諦,三身,四智,五 事,三性等,茲不具述.
三 師資之傳承
此宗乃由玄藏三藏,從中印度那爛陀寺承學戒賢論師,傳至奘抵印時,戒年已高,罄其所持盡傳奘,奘更 參學於龍智,勝軍,眾稱等,號大遍覺.回國後廣譯經論,般若經尤夥,殆非一宗可限.至慈恩大師窺基,從奘稟受瑜伽唯識宗旨,請奘公將法等十師之世親三十頌釋論,合糅為成唯識論,依奘公之口授,作述記二 十冊發其蘊奧.又大善因明,廣疏經論,此宗始卓然特立而不撓也.同時有西明寺沙門圓測,講成唯識,其學無稟承,往往自出私義而亂正宗,慈恩弟子淄州慧沼, 乃著了義燈以伏邪顯正,慧沼弟子濮陽智周復作演祕以解釋述記.慈恩於述記未盡之義,又著之樞要.故欲通成唯識論必由述記,欲通述記必由樞要,了義燈,演 祕,餘若慈恩之唯識料簡,唯識別抄等,智周之了義燈記,如理之義演,道邑之義蘊等,皆此宗之正典.若隨疏,學記等,則未可依憑.而元以來以記疏等既遺失, 凡所纂述往往有誤.若華嚴宗之清涼圭峰等,禪宗之永明等,其所引稱者亦間違異.故此宗在吾華以大遍覺為初祖,慈恩為二祖,慧沼為三祖,智周為四祖,而厥後 之傳統即不甚明瞭矣.
第十一節 華嚴宗之源流
一 宗名華嚴宗者,依大方廣佛華嚴經立宗故名.此經由龍樹菩薩傳出,有廣中略三本,略本亦十萬偈,支那有三譯不同,東晉義熙年中佛陀跋陀羅三藏譯六十卷;至唐 武後朝,實叉難陀共菩提流志等譯八十卷;唐德宗貞元年中般若三藏譯四十卷.然唯八十卷者為全經也,故古今講誦依之.此宗觀門教相至賢首國師法藏始宏備,亦 名賢首宗.後以今所行之八十華嚴疏鈔,是清涼國師澄觀所作,故亦名清涼宗.或依其所詮之旨,亦名法界宗也.
二 宗史
此宗遠承印度,依馬鳴 龍樹為祖.此土以賢首為高祖,而上承至相尊者帝心尊者.初帝心尊者杜順居終南山,依六十華嚴精修觀行,製華嚴法界觀及五教止觀,十玄章等;傳至相寺智儼禪 師,著六相章等;傳賢首國師法藏,著六十華嚴疏,又嘗同譯八十華嚴,此宗宏揚始盛.他若大乘起信論義記及五教章,金獅子章等,著述宏多.其說歿後為弟子慧 苑叛亂,經百年得清涼國師澄觀遙承其意旨,著疏鈔百餘卷;圭峰大師宗密復傳而宏之.故自杜順至宗密,稱華嚴宗此土之五祖.唐季遭會昌之厄,此宗遺風掃地, 入宋長水子璿,及其弟子晉水源淨出,始保存餘緒.傳及明季,有續法法師,著賢首五教儀詳註等;清代有通理法師等,尚承流未泯也.
三 宗義
此 宗大義,其判攝法藏則三時,五教,十宗也.三時者:初照時即華嚴等,轉照時即阿含,般若等,後照時即法華等.五教者:一,小教,攝小乘.二,始教,攝大乘 空教.三,終教,攝大乘不空教.四,頓教,攝禪宗等.五,圓教,攝華嚴等.十宗者:前六即小乘宗;七,一切皆空宗,即是始教;八,真德不空宗,即是終教; 九,相想俱絕宗,即是頓教;十,圓明具德宗,即是圓教:於諸教法,攝無不周.其建設法義,立四法界:一,事法界,色心情器.二,理法界,真如體性.三,事 理無礙法界,上二事理融即.四,事事無礙法界,上三事事融即.統名一真法界,依之立法界觀.泯事入理,一,二,即真空絕相觀也,三即理事無礙觀也,四即周 遍含容觀也.更有十玄,六相等義,茲不繁述.
第十二節 真言宗之源流
一 略史此依祕密真言為宗故名.所據之經,則大毗盧遮那成佛經,金剛頂經,蘇悉地經,及諸部儀軌是也.溯印度之傳承,則釋迦真身之毗盧如來於法界心殿開理智之 祕密, 是密教始祖.金剛薩埵親受灌頂之職位為二祖.薩埵承持祕法,於南天竺鐵塔待人傳弘,至龍猛乃開塔親禮薩埵受傳法儀軌,是為三祖.龍猛傳龍智為四祖.龍智壽 七百歲,傳善無畏胎藏界,金剛智金剛界,先後來華.善無畏未開宗立教,傳一行等不久消息.惟金剛智三藏,攜不空三藏同來,傳弘密教,蔚興一時,為中華密教 初祖.不空三藏後回印度,重遇龍智菩薩秉受兩界祕密,再入支那廣譯經論,大弘祕教,為中華密教之二祖.其門下有惠果等八阿闍黎,是此宗之全盛時代.過此 以後,則入唐季衰運,而流為市井歌唄矣.然開元間善無畏,金剛智,不空肩隨行化,時人稱為開元三大士,故吾嘗稱之為開元宗雲.
二 大義
此 宗大義,則六大為體,四曼為相,三密為用,兩界為部是也.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為理體,識大為智體.曼荼羅是壇場義,輪圓具足義.一,大曼荼羅是 總體,二,法曼荼羅是名字,三,羯磨曼荼羅是作用,四,三昧耶曼荼羅是形式.三密為用者,謂本尊之三密與行者之三密交相加持,則成不思議之妙用也.三密 者:一,身密結印契,二,口密誦真言,三,意密觀字義,三密相應,即此宗之要旨.
第十三節 大乘各宗派合論
一 明廢立
綜前所述大 乘各宗共有十一.然地論歸入華嚴,攝論歸入唯識,涅槃歸入天臺,則唯八宗而已.嘗論震旦之佛法,以隋唐為全盛,六朝以往發端而微,五代以降殘廢而偏.於隋 唐諸宗,大別為南山,少室,開元,廬山,嘉祥,慈恩,天臺,清涼之八宗.在此則可附益而不可移植,在餘則可含攝而不可別樹.能使中華之佛教徒眾,皆不出於 八宗之外,常不蔽於八宗之一.始從八最初方便學,門門入道,終成一圓融無礙行,頭頭是道.如八楞寶,唯一金剛,則震旦佛教之特色已.
二 明差別
前 述十一宗皆依成立之歷史先後為次,今立為八宗,且用七對義門為次第,以略明其差別義相之一斑.先表如下,後附釋之.


taixu_236_of_260.jpg

由豎觀之,可見順序之則前南山而後清涼,逆序之則前清涼而後南山.由橫觀之,可見順序之則前清涼而後南山,逆序 之則前南山而後清涼.蓋逆順皆次第,橫豎悉通達也.初分道基一對:戒為佛道之基.就三學論.亦為定慧之基.七眾戒及菩薩戒既概歸此宗,一切修佛道者,其基 礎不出七眾戒及菩薩戒.若五戒不守一,且不得具人格,遑能修佛道乎?故以基義獨配南山.所基之道,則即餘之七宗.由道次分教證一對:華嚴疏鈔依親光菩薩十 地論釋十地品,列十對門明可說不可說分齊,教證即第四對,謂阿含(譯言淨教)可說,證智不可說.四卷楞伽明宗通,說通,宗通離言,說通施教,此即後世分宗 下教下之所本.然十卷七卷楞伽皆譯宗通為自證聖智,故宗通即證智別名,皆有離言不可說議,以不可說為說,所謂無門為法門也.少室宗以世尊拈花,初祖傳法之 時寥廖數語以為根本宗旨,一曰教外別傳,一曰不立文字,(須知一念纔興早落顯境名言即屬阿含即屬文字),蓋全超阿含,直顯證智也.畔此根本宗旨雖曰無宗門 可.寂音作智證傳,亦明斯意,故以證意獨配少林,餘六宗則皆言教攝.由言教門次分顯密一對:獨配開元宗為密教易知,餘五宗則皆顯教攝.由顯教門次分法信一對:大小乘論皆說有二種行,一,隨法行,二,隨信行.隨法行 者,謂由了解法義而起行也.隨信行者.謂由諦信師教而起行也.此二行人,非關利鈍,以各有利鈍故.隨法行者,以利根故,善能分別一切法義;以鈍根故,心多 疑惑,必須究窮一切法義乃能斷疑生信起行.隨信行者,以利根故,一聞即信,把得便行;以鈍根故,無由自知一切法義,但能仰信師教依之精懇修行.念佛法門普 攝諸根,尤以持名念佛為最要妙,但堅信心,發願專念,七日一心不亂,命終決生極樂,既見彌陀,何愁不悟?能宗通說通者固佳,即不悟解者亦無害.然非信之極 堅,則雖往生亦墮疑城.夫信為道元功德母,固諸宗之所同,而此宗為尤要,故以信行獨配廬山.餘四宗則必大開圓解,而後能相應起圓觀行,故屬隨法行攝.由法 行教次分性相一對:性相通則互易(如曰實相曰異生性,則相為性而性為相),局則性教融攝圓通,渾然無所間隔,相教分別深細,秩然不容假借.慈恩宗以楷定明 了故為無諍,不同餘宗以變動不居為無諍.雖遣情之門哉,而遣情之門貴在此,故以相教獨配慈恩,餘三宗則皆性教攝.由性教門次分智慧一對:智慧通則一義,局 則智約十波羅蜜善分別後得智,慧約六波羅蜜無分別根本慧.大智度論曰:「別則般若為因,至佛心則變名一切種智,通而為論,俱通因果」.般若多就即善分別之 無分別慧說,故以慧門獨配嘉祥.華嚴顯毗盧遮那智(即一切種,種種明光遍照義),法華入佛知見,皆重在即無分別之善分別智,故智門攝.由智度門次分始終一 對:華嚴根本法輪為始,猶娑竭羅龍王於大海中一念遍興四天下雲雨.法華會歸佛乘為終,猶四天下江河溝瀆皆朝宗乎大海.二經固一佛化儀之始終也,而清涼天臺 實宗之,故以配也.況天臺又兼攝涅槃者哉!然此七對義門分別,亦據八宗少分偏顯之相以為言耳.
剋體論之,全基是道,全道即基,乃至全始貫終,全終 徹始,無不一具一切,一切攝一者也.然有一言不得不聲告者 ,此之八宗皆實非權,皆圓非偏,皆妙非麤;皆究竟菩提故,皆同一教乘故.清涼判法華兼終教非純圓教,天臺判華嚴兼別教非純圓教,此乃獨標自宗殊勝,令學者 死盡偷心以起行趣證等.亦猶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之談.然師家須善於應用,無一物是藥,無一物不是藥者,此可深長思焉.
三 明融貫
問曰:分 河飲水,佛祖所戒,真源一本,何須張為八宗啟乖諍乎?答曰:初學貴在一門深造,乃能精義入神;久修自知殊塗同歸,甯慮局道相斫.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 二路」者也.數百年來,學者病在汗漫,唯汗漫乃適成紛拏.佛法深廣,人智淺狹,取舍莫定,茫昧無歸.以故學不精察,心不明了;不精滯跡,不明封情;滯跡封 情,闇生疑諍,此正好為顢頇儱侗之調和所致也.今者欲袪斯病,則端在分宗專究耳.
問曰:古者嘗分禪教律三,以各修戒定慧三學之一,或又列之為禪教 律淨密,則亦五種法門而已,何取乎又裂教為三成八宗乎?答曰:戒定慧乃一貫之道,八宗有一能偏廢戒定慧學乎?無不以淨佛國土為本修行,萬善同歸;無不以密 嚴果海為因地心,三業相應;八宗孰非淨與密乎.唯八宗莫不具三增上學,二遍行門,此所以各各澈法源底,各各究竟菩提也.若以三學五門區別,則真分河而飲水 矣.
問曰:嘗見有論十三宗者,南山僅屬小乘,嘉祥,慈恩亦是權教,今乃並崇而無所高下乎?答曰:此蓋祕相之談,未是通方之說.「有名同而實異者, 如佛言道謂三種菩提,老言道謂虛無自然,儒言道謂五常五倫,未可同語也.有名異實同者,如臺宗謂之一心三觀,賢宗謂之一真法界,相宗謂之勝義唯識,禪宗謂 之向上一著,未始少異也.譬一帝都,曰北京,曰燕都,曰順天,有盛談北京鄙燕都為陋劣,或盛談帝都鄙順天為陋劣,吾知其必被嗤也.彼性相分河,南北豎黨 者,何以異此」!乃晚明靈峰大師之言也.吾今請廣之曰:南山宗曰圓教戒體,嘉祥宗曰無得正觀,開元宗曰本不生菩提心,廬山宗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則亦一而已矣.小乎大 乎?權乎實乎?偏乎圓乎?幸勿為承虛接響之言哉!

第七章 藏蒙滿之大乘宗派源流
第一節 真言宗之蓮華部
一 緣起蒙滿之佛教皆自西藏流派,而變為西藏特殊之佛教者,與其居地之峻寒,民性之奇奧,關係頗深.佛教未傳入前,有舊教曰■薄,惟利用咒詛以制止雪雹禽蟲諸 害,無何教理.迨佛教入,逐漸改革.第西藏佛教之所以必為真言宗者,亦由是定焉.相傳當周赧王時佛教已輸進西藏.至東晉時藏汗多裡隆贊立,有天雨四箱之 瑞.嗣印度有五僧至,汗以為師,開四箱得四門教法:一,百拜懺悔經,二,舍利金塔,三,六字大明之玉刻,四,法教軌則,則密教蓮華宗之法也.至唐初,藏汗 蘇朗司登娶唐文成公主及尼波羅王女為妃,二妃皆崇佛,汗建大昭寺,小昭寺及布達拉宮,佛事益盛.至蘇朗司登第五世時,藏地雪雹為患,命使請北印度蓮華生上 師入藏.上師為憍賞彌羅國人,與來吾國傳密教之開元三大士,皆受法於龍智菩薩.既入藏現諸神異,除諸災害,藏人靡不尊奉.後藏汗因毗摩羅之說,乃明定秘密 中道蓮花部為西藏唯一不不二之國教,而尊蓮華生為國教之開祖焉.
二 分派
甲 紅衣派
紅衣派即蓮華生上師之徒裔,以皆衣紅衣故名. 國教成立未幾,即遭藏汗朗格達磨之厄,得毗囉母吉魯贊繼立,乃興復如故.逮南宋高宗時,有密拉日巴,修習苦行,嚴持戒律,咸頌稱為最勝苦行尊者,擴張紅教 頗力.元初有芟思巴上師,年十五,聞元世祖名德,馳見深契,尊為大元帝師,依梵文製蒙古字.晉封大寶法王,統攝諸國佛教.上師乃廣遣其弟子傳布紅衣派之佛 教,東漸海,西及歐羅巴,南至南洋群島,北括西北利亞,無不遐被,而蒙古之佛教,實興起於是.然紅衣派以極盛之後,教域遼闊,教徒雜濫,亦隨元代而淪替 矣.
乙 黃衣派
黃衣派以衣黃衣故名.其教旨別無差異,唯以矯正紅衣派末流之弊,極注重於戒律德行,與甘丹派結合為一耳.此派開祖曰宗喀 巴,元末明初人,出家學蓮華部法,入雪山苦行,又學於甘丹派.洞知紅衣派之流弊,發願改革,藏之智者相率興起以從之.教化既盛,令染黃衣以別紅.五百餘年 來,前後藏內外蒙殆皆在黃衣派教權支配之下,而滿族之文教,亦胥出於是,可謂盛已.
第二節 毗摩羅密多羅之觀法
西藏於認定密教蓮華部為國 教之際,毗摩羅密多羅(無垢友)盛傳入龍猛中觀法門,以四無作十緣生明一切即空假中,而破妄執根本,頗能與蓮華生所傳龍猛祕密教相得益彰,故所定國教,即 含此中道觀法於蓮華部也.此派於後時雖無特立之傳布,要其輔成紅黃二派者,其功亦非淺鮮.
第三節 甘丹派之戒律
有迦濕彌羅國高僧阿底峽 者,藏汗毗羅母吉魯贊之師也.懲朗格達摩毀教之難,乃與其高弟部隆提倡淨戒,以有部律二百五十條以佐密宗之持驗,藏人稱之曰甘丹派,謂教律合一也,僧紀為 之一整.至宗喀巴乃完全融合為黃衣教,以成革除紅衣派流弊之大功也.此中國古傳如是.

第八章 朝鮮之大乘宗派源流
朝鮮乃包括高勾 麗,新羅,百濟之三國者.而此三國佛教傳入不一,最早為高勾麗,始於秦王苻堅,遣沙門道順送佛經像與麗王小獸林,刱建肖門寺以居道順.後十二年,始由天竺 沙門摩羅難陀傳入百濟.後五十年,始由高勾麗傳入新羅,未即施行.過一百餘年至法興王乃大興之,後百年當武後間,新羅文武王滅麗濟統 而為一,元曉等傳華嚴教,碩德輩出,佛法大興.逮唐明宗之世,王建興,滅新羅復號高麗.時中國經五代之亂,而高麗佛法轉盛,天臺章疏,華嚴經論,皆自彼回 復.宋初,有高麗沙門三十餘人,詣杭從永明寺智覺禪師稟受宗鏡錄,歸國各化一方,是為朝鮮禪宗之始.宋真宗時,又刻有麗藏,最稱善本.入明初,有李成桂 者,滅王氏朝而建號朝鮮,傳續迄今,儒道二教當權,佛法蕭寥已極.然按朝鮮佛法,要皆傳承自吾國,別無宗派可言,有之,則教下賢首宗與宗下之法眼宗而已. 今僅存二派:一曰漸派,持戒誦經以種佛因,即賢首教宗之末流也.二曰頓教,一心念佛以生淨土,即永明心宗之末流也.

第九章 日本之大乘宗派
第一節 緣起日本佛教,皆直接傳自中華,或間接傳自朝鮮者.雖大小乘靡不承受,且俱舍論迄今尤講敷不絕,然俱舍,成實附屬於三論,唯識,皆不成宗派;四分律宗雖弘 傳頗久,但今亦寂然無聞矣.故日本之律宗,皆屬於大乘雲.
第二節 傳承於我國之宗派
一 三論宗唐時傳入日本之三論宗有三次:一,由高麗沙門惠觀傳入,弘布於元興寺.二,由智藏僧正入唐承學以傳之.三,由道慈律師入唐總學六宗,傳入日本而以三 論為主,弘於大安寺.於是名哲踵繼,西大寺玄叡律師,法隆寺道詮律師等最為翹楚.至中古唯傳東大寺,今則全無矣.
二 唯識宗
此宗之傳日 本,初,由元興寺沙門道昭入唐就學於玄奘三藏,歸國後弘於其寺,謂之南寺傳.二,由智通,智達入唐,就奘,基二師學歸傳布.三,由新羅僧智鳳,智鸞,智雄 奉敕學於唐濮揚大師,弘演於日.四,由玄昉入唐亦學於濮揚,歸弘於興福寺,謂之北寺傳.就中以北寺傳為此宗之正義,數百年獨榮於南都,以對峙叡山之天臺, 野山之真言.中世已微漸衰滅,明治間再興之.今以法隆寺,興福寺為本寺,寺院凡存五十二所.
三 華嚴宗
唐道璿律師傳華嚴章疏至日,後因良 辯法師之請,由新羅審詳法師,開宗講說,以東大寺為本寺盛弘之,千餘年傳承不替,高僧接踵.著八宗綱要之凝然大德,亦此宗之人也.後衰微附入他宗,明治十 九年重興本寺,統末寺二十三寺.
四 天臺宗
日本沙門最澄,即著名之傳教大師也.入唐學天臺宗於國清寺之道邃和尚,又謁越州順曉阿闍黎傳受 真言宗,及唐興縣翛然和尚稟承禪宗.歸國後,受詔弘天臺宗,故為日本天臺宗開祖.但末流分成三派:奉傳教大師為開祖之延歷寺,有末寺三千五百七十所.奉傳 教法孫智澄大師為開祖三井園城寺,有寺院六百五十三處.奉叡山真盛上人之江■■戾本西教寺,兼弘念佛,有末寺四百二十二所.
五 真言宗
甲 傳承
日僧空海即弘法大師,入唐從惠果阿闍黎受真言灌頂,並傳一切有部律,歸日本至嵯峨朝大興密教.嗣法十師,第十號源仁,仁門下一名益信,開仁 和寺為廣澤派始祖.二名聖寶,開醍醐寺為小野派之始祖.廣釋小野又各分六派,然皆事相上之區別,非教旨上之分派也.後分古義新義二派:古義屬高野山派;新 義乃興教大師覺■廣澤六派中,於紀州根來寺開出,別成一派,智山,豐山繼之.明治間嘗合併以東寺為本寺,共轄一萬二千二百七十四寺院雲.
乙 展發
日本於傳自我國諸宗派,歸國後流布無何展 發,獨空海殊為傑出,既造日本假字,有關其一國文化.而依大日經造十住心論,判攝大小乘諸教,頗有吾國天臺賢首之氣象.十住心者:一,異生羝羊心,攝三惡 道.二,愚童持齋心,攝人乘.三,嬰兒無畏心,攝天乘.四,唯蘊無我心,攝聲聞乘.五,拔業因種心,攝緣覺乘.六,他緣大乘心,攝唯識.七,覺心不生心, 攝三論及禪.八,一道無為心,攝天臺.九,極無自性心,攝華嚴.十 秘密金剛心,為密教.前九皆權破情執,唯十為實顯德相,駕密教於一切教之上,當時大惹起一番諍論雲.
六 淨土宗
日本圓光大師源空,唱專修 念佛,承善導之一流盛弘之,為此宗在日本之開祖.空之高弟四人,分為四派.一,普阿於筑後善導寺開之,曰鎮西派.二,證空於西山栗生野建光明寺弘之,曰西 山寺派.三,隆寬建圓山長樂寺別出之,曰長樂寺派.四,覺明於洛北九品寺別開之,曰九品寺派.九品,長樂已亡,鎮西,西山尚盛.西山又分為四派;鎮西則分 關東三派,京都三派,而以關東三派中之白旗派為最盛.明治間各派合併,以知恩院為本院,所管寺院凡七千二百二十八處雲.
七 禪宗
禪宗於宋 時始傳入之,凡分三宗:一,榮西禪師於天童寺依靈庵敬禪師受臨濟宗之傳,歸日本遂為此宗之開祖.今分十本寺,總有六千二百二十三寺.二,道元禪師於天童寺 受曹洞宗之傳,歸日本遂為此宗之開祖.今以永平及總持二寺為本寺,總有一萬三千七百四十二寺,近年開建益多.三,黃檗宗,明黃檗山隱元禪師至日本於萬福寺 弘通之,有六百四十八寺.
第三節 日本轉出之宗派
一 由淨土轉出之融通宗真宗時宗日本由淨土宗轉出之宗派有三:一曰融通念佛宗,由良忍上人用華嚴之理,融通自他,因果,一多,染淨以念佛生西者是也.今以大念 佛寺為本寺,有末寺三百五十七所.二曰真宗,自謂弘彌陀真實之教故名,稱純他力教.以回向之信心作往生淨土之真因,以信後相續稱名為報答佛恩之行業.由親 鸞即見真大師所創,許蓄妻食肉悉同常俗.共分十派,以本願寺派大谷派為最盛,其寺院總數有二萬餘,佔日本佛教之半雲.三曰時宗,以平時念佛要同臨終時真 切,臨終時念佛要同平時從容,專為提倡故名,今傳不盛.
二 由天臺宗轉出之日蓮宗
天臺於法華分地湧品前為跡門,地湧品起為本門.而日本之 日蓮上人,因之專提倡本門法華,奉久遠實成本地三身之釋迦牟尼佛為本尊,上行等為法眾,畫之為曼荼羅,赴各地布教,恆擊大鑼大鼓,高唱南無大乘妙法蓮華 經,以驚覺眾生睡夢中之法身,則所謂日蓮宗是也.其教勢與天臺宗亦略相埒.
第四節 綜論
日本弘傳之大乘教派,以今察之,其盛況當以淨土宗 (總括淨土宗,融通念佛宗,真宗,時宗)為第一,次之為禪宗,又次之為密宗,又次之為天臺宗(包括日蓮宗);以三論,唯識,華嚴,皆等於附庸而已.然細按 其根底,則雖謂皆屬於密宗可也.以真宗,日蓮宗於密宗色彩皆極濃厚,而日本之天臺向來兼傳臺密;獨禪宗為富有支那之遺傳性耳.日本之佛教以密宗為內心,與 吾國中唐來之佛教以禪宗為內心同.以支那人根習深在本有之儒道教,唯禪宗最能與之融洽.日本人根習深在本有之神道教,唯密宗最能與之融洽故也.但唯識,三 論等,在今而後西洋科學哲學瀰漫之世界,或能與大乘各宗同吐萬丈之光焰歟?非所預知矣.

二九 會昌以前中華佛教三大系
中華所有佛教歷史,僅詳事實,關於教理變遷之原因與程序,猶少系統之研究.如高僧傳,傳燈錄等,皆一個人一宗派之傳記耳.至於學派盛衰之跡,尚難 明也.余今提出此問題,亦為研究佛教史者,聊備方案而已.若詳細考察,則非短時間所能奏功也.
我國佛法當以隋唐為全盛,六朝以往具體而微,五代以 降缺殘難堪.故會昌前後,為佛教盛衰一大樞紐.向別為淨土,天臺,賢首,涅槃,成實,三論,地論,攝論,俱舍,唯識,禪,律,真言之十三宗,雖涅槃歸附天 臺,地論屬隸賢首,攝論併入唯識,然就其學派系統觀之,亦各互有時間之關係焉.玆特據會昌以前之宗派分三系而略述之:
一,道安重行系 晉道安法師者,佛圖澄禪師之高弟也.澄師以神通化世,其深行密證可知.先有安世高從事律禪,故道安之所傳譯,亦注意於律部及諸禪經.苦當時世亂已極,人思 超俗,況老莊之學風靡一時,亦與般若空相適應,慧遠承之;持律嚴肅,致力觀行,當時認為修最上禪之念佛三昧,漢地淨土法門遂濫觴於茲.而最先來漢土傳禪之 佛陀跋陀羅亦附此焉.北齊慧文禪師創一心三觀,為天臺宗之祖,亦以修禪為主.慧思禪師,智者大師,從修觀行而得法華三昧等,皆由禪定而開發教義者.此宗所 依經論,乃法華,涅槃諸經,及智度,中百等論,是天臺與四論,涅槃尤有影響關係矣.禪宗開創亦極茫昧,五祖以前授受尚鮮知者,神秀,慧能而後宗風始盛.少 林佛陀扇多,為中國最古之傳大乘禪者,菩提達摩殆係佛陀扇多之訛歟?道房,慧光繼之,遂演成禪宗.但慧光受戒律於道覆,乃轉為傳四分律之光統律師,復宏十 地論及華嚴,開杜順華嚴宗之先河.賢首國師則又收唯識之義以宏恢之,故後世以賢首名華嚴宗也.
二,傳龍樹學系 羅什乃遠承龍樹之學說,傳入中國之第一人.以一身而兼譯師及講師,俾大乘般若之教理遂得弘大發展.且姚秦以前教義未判,羅什而後宗學始分.如初宗四論,繼 傳成實,後宏三論.大小乘宗漸以盛行,而三論則由興皇傳至嘉祥乃大成焉.
三,傳世親學系 傳世親學說於中國者,其主要人物有三:一,覺愛三藏,即菩提流支,彼先譯世親之十地論而創立地論一宗.光統,惠順諸師相繼宣講,在隋唐初其傳猶盛.迨華嚴 宗興,此宗遂屬之矣.與覺愛同時之佛陀扇多及勒摩那提三藏,其翻譯雖亦傾重於世親系,然不及覺愛之宏富.故菩提流支當與羅什相對,而為傳譯世親學說之第一 人也.二,為陳真諦三藏,廣譯法相經論,如攝論,俱舍諸宗,皆興起於斯時焉.三,唐初玄奘法師,譯傳最富且精,依所糅成唯識論而唯識宗確然成立.其餘俱 舍,宣律諸宗,亦藉以盛行光大矣.然道宣律師者,誠融小乘律於大乘律之開祖也.觀其判唯識為大乘甚深圓教,而表示其推崇唯識態度,可知其談教與唯識宗同 也.
復有涅槃與真言二宗,涅槃為中國所新創,印度無源可尋.道生惠觀諸師盛講斯經於南方,惠靜,曇斌等人亦宏此宗於北地,而介於慧遠,羅什二系之 間,遂為構成天臺宗之一要素.密教,在中國十三宗中最為晚出.由顯教進轉為密教,亦由教理而進於行果也.蓋顯密二教相為表�,顯教是依佛之聲教以彰學理 者,密教是依佛之果德以軌觀行者.故密教之秘密多用顯教而詮表,如胎藏界之教理依般若,金剛界之教理依唯識,是顯教之二宗,與密教之二界,其相應一貫之跡 尤顯然可見矣.且一行阿闍黎之大日經疏,其說明與天臺之釋法同.蓋一行本天臺學者,其趨勢自應如是.故一行禪師之受密教,其立足處則為天臺之教義;不空三 藏之受密教,其立足處則在華嚴之理論.今日本之東密,臺密二派,即一行及不空之所傳也.
由前三系,可以概括諸宗.但慧遠一系,是依自己修證而宏揚 佛法,乃以中國人依佛經律修證之所得為主,根底下潛伏有中國思想之特質,非專傳印度之學 說者.唯羅什一派,則為傳龍樹之空宗:覺愛一系,則為傳世親之有宗.或以佛陀跋陀羅禪師對羅什另列為一系,不甚恰當.以跋陀羅傳禪中國,雖不無影響於重行 之道安慧遠系,其譯僧祇律與華嚴經等,其主要則在他人也.
如上記述,殊多脫略,謹列表以明其概要:

taixu_242a_of_260.jpg


此三系中,尤以道安,慧遠一系為有特色.蓋流衍蕃變,而有中國思想潛注其底間也.試再為一表以見其概──

taixu_242b_of_260.jpg


此中國晚唐以來之佛教,所由行證不出禪,淨,教理不出賢,臺歟! (觀空記)(見海刊六卷五期)


三0 論中國佛教史
──三十三年春在漢藏教理院為妙欽說──
我在十多年前曾作「中華佛教三大系」一文,刊在第六卷海潮音上,對中國佛教歷史教理變遷之因都原與程序,稍作有系統的提示.這個提示,直到現在` 還有重提的意義.
我在那篇文章�面,分會昌以前的中國佛教為三大系.一,道安重行系:自慧遠的承道安修持律淨,覺賢的傳禪,慧文的修實相禪出天臺 一宗;光統的持律與杜順的修法界觀出賢首一宗;乃至慧能以後的禪宗都是.二,傳龍樹學系:自羅什傳龍樹論入中國,到興皇,嘉祥的集三論宗之大成.三,傳世 親學系:菩提流支,真諦,玄奘三人,相次的傳世親論入中國,而演出地論,攝論,唯識的三宗(附俱舍).在這三系�面,道安重行系永遠是中國佛教思想的主動 流.傳龍樹學系與傳世親學系,只是兩種外入流.它從印度傳入,而興盛的時期雖曾影響到主流,但不久即被融攝而至衰歇..........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unday, April 25, 2010

Page 219~230 of 260 源流 |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緣起之性,九,聖道支性.心性本淨,客塵隨煩惱之所雜染,說為不淨. 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過去未來非實有體.一切法處非所知非所識,是所通達.都無中有(此句 義亦特別).諸預流者亦得靜慮(其不同處,與下說一切有部對勘可知).如是等是本宗同義」.
2.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末宗異義
此 四部之末宗異義者:「如如聖諦,諸相差別,如是如是,有別現觀.有少法是自所作,有少法是他所作,有少法是俱所作,有少法從眾緣生.有於一時二心俱起.道 與煩惱各俱現前.業與異熟有時俱轉.種即為芽.色根大種有轉變義,心心所法無轉變義.心遍於身,心隨依境卷舒可得.諸如是等末宗所執,展轉差別有無量 義」.
3. 大眾部所出餘部之宗義
多聞部之宗義:「謂佛五音是出世教:一,無常,二,苦,三,空,四,無我,五,涅槃寂靜,此五能引出離 道故.如來餘音,是世間教」;及大天五事之一偈.「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說假部本宗同義:「謂苦非蘊.十二處非真實.諸行相待,展轉和合,假 名為苦,無士夫用.無非時死,先業所得.業增長為因,有異熟果轉.由福故得聖道,道不可修(此句特義),道不可壞.餘義多同大眾部執」.
制多山部 西山住部北山住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不脫惡趣.於■堵波興供養業,不得大果」.餘義同大眾部.
4. 說一切有部之宗義(一)總法觀 「 一切有部諸法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及所通達.生,老,住,無常相,心不相應行蘊所攝.有為事有 三種,無為事亦有三種.三有為相別有實體.三諦是有為,一諦是無為」.
(二)雜法觀 四聖諦漸現觀,依空無願二三摩地,俱容得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生,十五心頃說名行向,第十六心說名住果.世第一法一心三品,世第一法定不可退,預流 者無退義,阿羅漢有退義.非諸阿羅漢皆得無生智.異生能斷欲貪瞋恚,有諸外道能得五通.亦有天中住梵行者,七等至中覺支可得,非餘等至.一切靜慮皆念住 攝.不依靜慮得入正性離生.亦得阿羅漢果.若色界無色界身,雖能證得阿羅漢果,而不能入正性離生.依欲界身非但能入正性離生,亦能證得阿羅漢果.北俱盧洲 無離染者,聖不生彼及無想天.四沙門果非定漸得,若已先入正性離生,依世俗道有證一來及不還果可說.四念住能攝一切法.一切隨眠皆是心所,與心相應,有所 緣境,一切隨眠皆纏所攝,非一切纏皆隨眠攝.緣起支性定是有為,亦有緣起支隨阿羅漢轉,有阿羅漢增長福業.唯欲色界定有中有.眼等五識身有染無離染;但取 自相唯無分別.心心所法體各實有,心及心所定有所緣.自性不與自性相應,心不與心相應,有世間正見,有世間信根,有無記法,諸阿羅漢亦有非學非無學法.諸 阿羅漢皆得靜慮,非皆能起靜慮現前.有阿羅漢猶受故業,有諸異生住善心死,在等引位必不命終.佛與二乘解脫無異,三乘聖道各有差別.佛慈平等不緣有情,執 有有情不得解脫.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地未名超越,有情但依現有執受相續假立.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 後世,但有世俗補特伽羅說有移轉.活時行攝即無餘滅,無轉變諸蘊.有出世靜慮.尋亦有無漏.有善是有因.等引位中無發語者」.
(三)教法觀 「八支聖道是正法輪,非如來語皆為轉法輪.非佛一音能說一切法.世尊亦有不如義言.佛所說經非皆了義,佛自說有不了義經」.「此等皆為本宗同義,末宗異義 其類無邊」.案依此與前大眾等四部之宗義,一一對勘,猶並峙之二峰也.


5. 襲本上座之雪山部宗義
雪山部之本宗同義:「謂 諸菩薩猶是異生,菩薩入胎不起貪愛.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及大天之五事一偈,餘義同說一切有部」.按大天五事,本為上座部與大眾部所由之 起諍而分立者.乃事過未及百年,上座部因分出說一切有部而轉為雪山部,遂至數典忘祖反認大天五事,則此襲稱上座之雪山部,已不啻投降於大眾部.而此後上座 部之正宗,遂在說一切有部而不在雪山部矣.
6. 犢子部等五部之宗義犢子部本宗同義:「謂補特伽羅非即蘊離蘊,依蘊界處假施設名.諸行有暫住亦有剎那滅.諸法若離補特伽羅,無從前世轉至後世,依補特伽羅 可說有移轉.亦有外道能得五通.五識無染亦非離染.若斷欲界修所斷結,名為離欲,非見所斷.即忍,名,相,世第一法,名能趣入正性離生,若已得入正性離 生,十二心頃說名行向,第十三心說名住果.有如是等多差別義」.
四部異義:次「因釋一頌執義不同,從此部中流出四部,謂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 密林山部.所釋頌言:已解脫更墮,墮由貪復還,獲安喜所樂,隨樂行至樂」.茲據述記列四部四釋不同如下:

taixu_220_of_260.jpg


(一)化地部本末同異宗義
(一)化地部本宗同義 「謂過去未來是無,現在無為是有.於四聖諦一時現觀,見苦諦時能見諸諦,要已見者能如是見.隨眠非心亦非心所,亦無所緣,與纏異.隨眠自性心不相應,纏自 性心相應.異生不斷欲貪瞋恚.無諸外道能得五通,亦無天中住梵行者.定無中有.無阿羅漢增長福業.五識有染亦有離染.六識皆與尋伺相應.亦有齊首補特伽 羅.有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出世靜慮,亦無無漏尋.善非有因.預流有退,諸阿羅漢定無退者.道支皆是念住所攝.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 三,虛空,四,不動,五,善法真如,六,不善法真如,七,無記法真如,八,道支真如,九,緣起真如.入胎為初,命終為後,色根大種皆有轉變,心心所法亦有 轉變.僧中有佛,故施僧者便獲大果,非別施佛.佛與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脫.說一切行皆剎那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二後世」.
(二) 化地部末宗異義 「謂說實有過去未來.亦有中有.一切法處皆是所知,亦是所識.業實是思,無身語業.尋伺相應.大地劫住.於■堵波興供養業所獲果少.隨眠自性恆居現在,諸 蘊處界亦恆現在.此部末宗,因釋一頌執義有異,如彼頌言:五法定能縛,諸苦從此生,謂無明貪愛,五見及諸業」.
8. 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之宗義
(一) 法藏部之宗義 「謂佛雖在僧中所攝,然別施佛果大非僧.於■堵波興供養業獲廣大果.佛與二乘解脫雖一而聖道異.無諸外道能得五通.阿羅漢身皆是無漏.餘義多同大眾部 執」.
(二)飲光部之宗義 「謂若法已斷已遍知則無,未斷未遍知則有.若業果已熟則無,果未熟則有.有諸行以過去為因,無諸行以未來為因.一切行皆剎那滅.諸有學法有異熟果.餘義多 同法藏部執」.
(三)經量部之宗義 「謂說諸蘊有從前世轉至後世,立說轉名.非離聖道有蘊永滅 有根邊蘊,有一味蘊.眾生位中亦有聖法 執有勝義補特伽羅.餘所執多同說一切有部」.
乙 依中土六宗說以總束二十部
1.我法俱有宗 此中有二:一,人天乘,二,小乘.謂犢子,法上,賢冑,正量,密林山五部,彼立三聚法,初二是法,後一是我.又立五法藏:一,過去,二,現在,三,未來, 四,無為,五,不可說.第五是我,以不可說是有為無為故.然此五部,餘大小乘共推不受,呼為附佛法外道,以諸外道所計雖殊,皆立我故.此亦等取經量部之勝 義我之少分.
2.法有我無宗 謂薩婆多,上座,多聞三部.彼說諸法二種所攝,一,名,二色.或四種所攝,謂三世及無為.或五種所攝,謂一,心,二,心所,三,色,四,不相應,五,無 為.故一切法皆悉實有.於諸法中並不立我,以無我故,異外道計.又於有為之中,立正因緣以破外道邪因無因.此亦兼攝末化地部少分,實為最純正之小乘宗也. 支那所傳之小乘俱舍宗,亦依此為本宗,調和經量部而進化之者.
3.法無去來宗 謂大眾,經量,雞胤,制多,西山,北山,法藏,飲光之八部,等取本化地部一分.唯說現在諸有為法及無為法為有故,以過未之法,體用俱無故.成實論依此為本 宗.
4.現通假實宗 謂說假部.就前現在有為法中,在五蘊為實,在界處為假,隨應諸法假實不定.其成實論末經部論皆是此類.5.俗妄真實宗 即說出世部.謂世俗法皆假,以虛妄故;出世法皆實,非虛妄故.此義可通大乘三論宗之少分.
6.諸法但名宗 即一說部.謂一切我法,但有假名無實體故.此亦能攝大乘三論宗之少分.
案此六宗乃依從有入空為序,從我法俱有而我空,而過未法空,而現法一分空, 而世法空,而一切法空也.今將六宗攝二十部,列表如下:

taixu_221_of_260.jpg

丙 統論二十部離合之勢
此小乘二十部之漸次分裂.起 自第二百年至第四百年,為時最多亦不過二百年耳.此三百年中,小乘宗派之蔚起,乃呈此波譎雲詭之觀,亦可見印度於阿育王後,小乘佛法之盛行一時矣.然自第 二百年至第三百年間,可視為大眾部最發達之時代,以大眾部八派皆在彼時分出故.自第三百年至第四百年間,可視為薩婆多部(上座部代表)
最發達之時 代,以上座部十派皆自彼時分出故.進至第五百年,則漸為大乘代興之時代矣.統觀此二十部離合之勢,初諍大天五事分為大眾上座之二部,比一大變矣.後上座部 分為薩婆多雪山之二部,襲稱上座之雪山部反奉持大天之五事為宗義,此亦一大變遷矣.後大天重詳五事而分制多山等三部,此一小變也.本從大眾部流出之多聞 部,其宗義乃多同說一切有部.本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之法藏部,飲光部,其宗義乃多同大眾部,此亦一小變也.回互交絡,其經緯組織之奇,殆五光十色燦爛同霞錦 矣!
第二節 律學之分派按印度小乘律學之分派,今可考稽者無多.律藏及付法藏因緣傳等,雖略曾敘及,未有專史詳其事焉.佛曾稱「吾弟子中持律第一者優波離」,是故佛示 寂後 窟內上座皆推優波離結集律藏.且律唯佛制,弟子唯有嚴守,此於律學固應一味無異也.然當時窟外大眾既曾別為結集,難保無稍有出入之處.雖迦葉宣言窟外眾 『未制者莫制,已制者我等隨順』;窟內外眾仍一味和合無間,而罅隙之痕即留此矣.今就其顯著者略述如下.
一 耶舍之矯正非法十事佛寂百年時,跋耆種族於吠舍離城出家者頗多,其眾於吠舍離左近,唱非法十事而自行之(見五分律卷三十,十誦律卷六十,善見律毗婆沙卷 一).非法十事者:一,薑之鹽漬者得貯至異日,二,得間食,三,雖既一食得復就座取食,四,雖一在寺內食入市邑時得再取食,五,酪得和酥油石蜜食之,六, 得飲闍樓枷酒,七,座席敷物得大小隨意,八,出家前雖屬俗士之所習而於出家後不妨行之,九,說戒之法會得一部僧眾各別行之,事後求全體僧眾之承諾,十,得 受金銀錢貨貯藏之.
彼眾於每月說戒之日,參觀者多時,盛水於缽,至俗士群集處而告之曰:『願施錢於僧眾』.俗士或施錢或鄙棄之.時有高僧耶舍.見 其狀且驚且悲,誠令勿如是非法求施.彼眾誤會耶舍之意,各分錢耶舍.耶舍知不可化,轉勸諸俗士勿非法施,施受俱無利益.彼眾大憤,乃宣告公逐耶舍.厥時中 印東部多新進之僧,西部多耆舊之僧,耶舍乃或親身往,或遣徒訴其事於西部諸耆舊.而彼眾亦邀東部諸新進,東西兩部新舊對峙.阿育王患之,乃集二派僧於吠舍 離重閣講堂,開誦律會以論決之.兩派各舉四高僧為審辨委員,東派為一切去,沙留屈闍,須毗多沙,薩婆伽眉,西部為薩婆多,修摩那,三摩三浮陀,耶舍.推薩 婆多為委員長,向一切去逐事責問,一切去逐事答辯,又互審檢律部.會議七月,結果判決吠舍十事為非法.其時中印之僧眾,形式上雖仍統為一,而實質上則已離 而為二也.相傳佛示寂一百年後漸分二部,恐即指此.不然,則僧因教義之諍分為大眾上座之二部,律亦屬之分為二部歟.
二 傳聞由二部漸分至五百部
傳 說如來在五十年,隨事制宜,滅後,弟子結集為一部八十誦律.佛寂百年,五師瓶瀉,純是一味,未分異見.一百年後漸分二部,五部,及二十部乃至 五百.今按律分五部,相傳由優婆鞠多(疑即大天等師)弟子五人異見所分.至二十部大約即前由教義而分之二十部,各誦一部律耳,若今所傳曇無德律等.故古 雲:「異見競鼓,猶如浩波,經律論藏,悉成分裂」也.以律之分成五百部,更可推知經論之所分者亦也.但考今所傳者,則僅四律五論及毗奈耶有部諸律耳.詳下 律學之東傳宗派.


第三章 東傳之小乘宗派源流
第一節 律學之東傳宗派
一 諸部律學之翻譯佛教東來,其初譯皆小乘之經.曹魏時法時尊者雖創受戒,律論末度;晉釋道安等以僧伽闕儀律,頗憂及之.至羅什漸出大部經論,並與弗若多羅三 藏共譯薩婆多部之十誦律,事半未就;得曇摩流支及卑摩羅叉續成之,共六十一卷,是支那有廣律之始也.次由佛陀耶舍譯出曇無德部之四分律,共六十卷;彼時由 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僧祇律得四十卷,而罽賓佛陀什共智勝譯彌沙塞部之五分律亦成三十卷.當譯出時四並傳行,唯後代則獨宏曇無德部耳.至迦葉遺律,唯傳戒 本,其廣律未傳也(按戒本梵名波羅提木叉,廣律梵名毗尼即毗奈耶).至唐時義淨三藏譯根本說一切有部律甚多(應即十誦律之別譯).此外若毗奈耶律,至趙宋 時猶有翻譯,然束之大藏,未有宏傳者也.嘗觀各部之廣律,所述律文及緣起之跡,大致從同,出入甚少,足見其是從一本轉鈔,各宗派分誦耳.至其造論解說,則 各彰宗義,異同者多.各宗釋律之論,東傳者凡五:一,毗尼母論,二,摩得勒迦論,此二是宗薩婆多律立論者.三,善見論,此解四分律者.四,薩婆多論,此亦 釋薩婆多之十誦律者.五,明了論,則依正量部律立論.四律五論,為東土從古所傳稱之小乘律也.
二 四分律之宏傳
四分律乃佛寂第三百年時, 由法藏部主(即曇無德羅漢,或譯法正尊者是)集誦而出,既來東土,化緣獨深,於諸部律獨宏此論.先由慧光律師作略疏四卷,稍後相部(即法礪)律師作中疏十 卷,智首律師作廣疏,名三要疏.厥後除南山道宣律師外,更有嵩岳律師作相部大疏飾宗記十卷,東塔律師四分開宗記十卷,玄惲律師毗尼討要三卷,蓋唐時已不下 二十餘家矣.此皆依六十卷之四分廣律,及宗釋四分律之善見論,以廣為宏揚者也.
中國在初傳,四律雜宏,未有定習,迨終南山道宣律師承智首律師之 統,尊依四分律以明受體而談隨行,漸成專尚.然當時與之並宏四分律者,尚有相部法礪律師及東塔懷素律師之二家,宗義相差,門徒互諍,謂之唐朝四分律之礪, 宣,素三派.其律義不同之處,今不能詳考矣.而不久之間,諸家概廢絕不行,唯終南山道宣律師一派獨傳,自爾以來,遂號南山律宗.以南山宗義,受隨相稱,行 相備足,大小途和,解行相應,故古今諸德,俱競歎美,中日各宗並承依學.其所著行事鈔,作記解者且百數家,可想知其盛矣.
三 南山律宗與四分律
東 土四分律之宏,本不始於南山律師,而此師於四分律之遺傳後世,實有大因緣也.一,因此師建立化制二教故(亦名化行二教).謂化教者,經論所詮定慧法門,四 阿含等大小乘經論是也.制教者,律教所詮戒學法門,四分律等大小乘律教是也.今此宗部即律藏教,以戒為宗,戒行清白,定慧自立,故先持戒制禁業非,然後定 慧伏斷煩惱.為道制戒,本非世福,三乘聖道,唯戒為基,能判攝如來一代遺教故也.二,因此師融通大小乘故.四分一律,慧光雲是大乘,法礪玄惲雲是小乘.南 山律師獨雲義通大乘.業疏中立五義分通,謂沓回心,施生成佛(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識了塵境,相召佛子,捨財用輕.遙超餘部,實為深義.又謂此教所 依,本是小乘四分律本,元被小乘故;然義當大乘,根機漸進故.當分小乘,故小乘無不 兼,分通大乘,故大乘無不攝.三,因此師束諸戒為四科故.謂一者,戒法,如來所制法通萬境故.二者,戒體,受者所發,心府領納故.今四分宗依成實論非色非 心為體.三者,戒行,受者隨持,三業廣運故」四者,戒相,美德外彰,持相可軌故.故南山律宗雖為融小歸大之一乘律宗,而實為四分律宗傳統之祖.自曇無德尊 者,曇摩迦羅尊者,法聰律師,道覆律師,慧光律師,道雲律師,道洪律師,智首律師,以至於師,稱為四分律宗九祖也.
四 南山宗明小乘律之大綱南山律師於小乘戒學,曾著有章疏五大部:一,行事鈔三卷,二,戒疏四卷,三,業疏四卷,四,釋毗尼義鈔三卷,五,比丘尼鈔三卷.此外 若戒本羯磨註解及小部律章,諸文部帖,皆律宗之北辰,戒學之南針也.其大綱不出止作二持,略表如下:


taixu_224_of_260.jpg

止作二持,別律攝學,廣攝一切佛法.二具足戒,其比丘戒廣則無量,中則三千威儀,六萬細行,略則二百五十.比丘 尼戒廣亦無量,中則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略則三百四十八戒.以比丘比丘尼受具戒時,並得如此無量無邊等戒,故名具足戒也,其五戒,八戒,十戒,六法皆攝 於具戒.漸誘機根以為具戒方便,故戒總有五位.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式叉摩那受六法戒,沙彌,沙彌尼受十戒,優婆塞,優婆夷五戒,八戒則為在家眾授暫時之出 家戒也.
第二節 教義之東傳宗派
一 小乘經論之傳譯自漢明帝夜夢金人,派蔡愔等十八人迎得摩騰竺法蘭白馬馱經像來後,支那佛法即增高繼長,迄今流衍不絕.但摩騰等僅於小乘經中摘譯若干條法義 以示於人而已,若今所謂之四十二章經,八大人覺經之類.其次漸抽譯阿含等一品數品或其頗小部之經,大概皆小乘經也.嗣乃漸譯般若法華等大經,然未譯論也. 已而漸有傳譯毗曇者.至鳩摩羅什始譯小大乘論,成實論即譯於其時者.其後小大乘經及論,翻譯漸備.真諦三藏譯論頗多,俱舍論曾由一譯,復由玄奘三藏重譯. 按譯傳來之小乘經論未嘗不多,然以支那人根習相遠,不成宗尚,故成為宗派者僅小乘中最進步之成實論與俱舍論傳宏一時,然唐宋來亦早銷沉矣.
二 成實宗之源流
甲 成實宗之原委
宗成實論立教之宗派,故名為成實宗.造成實論者,相傳佛寂九百年時,薩婆多宗學者鳩摩羅陀有高足訶黎跋摩 者,嫌師見解疏淺,簡取小乘諸部之長,以譯成如來所說三藏之實義,故名成實論也.論主述懷雲:「故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即其命名之意,亦其作論之故.姚 秦時羅什三藏翻譯且弘講之,其門下釆承師說,製造章疏,自是講習頗盛,乃與大乘之三論宗,同為中國最早所成之宗派也.唐代 傳至日本,亦無何進步,漸歸寂落,古德章疏,早皆散滅,今殆無從得之矣.宗此論者,大都兼習三論般若,故無嚴正之傳承宗系雲.
乙 成實論乘部之判屬
成實論是大乘乎抑小乘乎?若係小乘,則於二十部屬何部乎?頗成六朝隋唐間諸古德討論之一問題.此論梁時最為盛弘,大概與諸部般若 及中論等並視,故光宅法雲法師,開善智藏法師,莊嚴僧旻法師,皆判為大乘也.至攝山,天臺,嘉祥,始判為小乘.後南山律師,靈芝律師,復雲與四分律同,教 是小乘,義通大乘.然天臺之後,大都評定為小乘論中之長耳.既判歸小乘,當屬於小乘二十部中之何部,說亦不一.或雲依多聞部,或雲依化地部,或雲依曇無德 部,或雲取諸部之長.然由奘師基師考定,係屬末經量部,兼取諸部之長,為六宗中之現通假實宗.其義分通大乘般若宗,為從小乘進入大乘之一塗徑雲.
丙 成實論之法相
此宗立八十四法以攝教理,立二十七賢聖以攝行果.所雲二十七賢聖者:一,隨信行,在聞思位.二,隨法行,在四善根位.三,無相行, 即前二人入見道故.此三位人名預流向.四,須陀洹果.五,一來向.六,一來果.七,不還向.不還果中開十一人: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無行 般,五,樂慧,六,樂定,七,轉世,八,現般,九,信解,十,見得,十一,身證.並前七人合成十八,名有學人.自下九人,並是無學:一,退法相,二,守護 相,三,死相,四,住相,五,可進相,六,不壞相,七,慧解脫,八,俱解脫,九,不退相.並前十八有學位,合成二十七賢聖.所談行果不出小乘,故屬於小乘 教也.
丁 成實論之宗義此宗得諸部小乘中最長之義者,即以其具明人法二空也.論中立二種觀以觀二空:一者,空觀,如瓶中無所盛之水,五蘊之中無人我故,此即人空觀 也.二者,無我觀,如瓶體相無實,五蘊諸法皆假名故,此即法空觀也.然此宗雖具觀二空,唯在斷見思惑,證空滅理,故不能具斷二障,以證二空真如也.若依賢 首家義,成實論雖義通中論,仍是析空拙度,不同中論體空巧度;但以利根智解深故,未析空前先見其空,實則仍須析而後空.若依天臺家義,可是體空巧度.實 法,既堅情冰釋,假有,亦幻象林森,三乘同以無言說道而出生死;以鈍根故,僅見於空未見不空,故止於小乘涅槃耳.
三 俱舍宗之源流
甲 俱舍宗之名義宗俱舍論立教之宗派名俱舍宗.然俱舍論,具雲阿毗達磨俱舍論,阿毗譯對,達摩譯法,俱舍譯藏,今雲對法藏論.對法藏即論藏總名,以此論總為決 擇評論對法藏之義故,別得名為對法藏論也.對法體即無漏慧境.對有二義:一者,對向涅槃故,二者,對觀四諦故.法有二義:一,勝義法,即是涅槃;二,法相 法,通四聖諦;謂無漏慧對向對觀涅槃四諦境故.藏有包含,所依二義.包含義者,此論包含發智論等諸勝義言,故名為藏.對法之藏,依主釋也.所依義者,此論 依彼發智論等而造,故全取本論對法藏名.有對法藏故名對法藏,是有財釋.略釋論名其義如是.
乙 俱舍論之緣起
此論於佛寂九百年時世親菩薩 初學小乘時所造,源出婆沙,勢插諸教.婆沙本於發智六足.如來示寂第四百年後,迦溼彌羅國王迦膩色迦敬信佛法,往往請僧入宮供養,王因問道,僧說不同.怪 問脅尊者曰:『佛教同源,理無異趣,諸德宣唱,何其有異』?脅尊者曰:『諸說皆正,隨修得果,佛既懸記如折金杖』.王問:『諸部立範,孰為最善?我欲修 行,願聞指示』.脅尊者曰:『諸部之中,莫越有宗.王欲修行,宜遵此矣』.王即歡喜,令集有宗法藏.有德之僧四方雲集,簡凡留聖,簡有學留無學,於無學內擇果滿六通,智圓四辯,內閑三藏,外達五明者,唯得 四百九十九人;遂推世友尊者為首,足成五百聖眾.初集十萬頌釋素怛纜藏,次集十萬頌釋毗奈耶藏,後造十萬頌釋阿毗達摩,即大毗婆沙論是也.五百聖眾既結集 已,刻石立誓,唯聽自國,不許外國,敕夜叉神守護城門,不令散出.世親尊者初習有宗,後學經量,將為當理,於有宗義懷取捨心.欲定是非,潛名重往,時經四 歲,屢破有宗.時有宗阿羅漢悟入尊者,入定知之,告曰:『此眾未離欲者,知長老破必相致害,長老可速歸還本國』.時世親還至本國已,講毗婆沙,日造一頌, 刻赤銅葉成六百頌,攝毗婆沙其義周盡.標頌香象,擊鼓宣令,誰能破者,吾當謝之,竟無一人能破斯頌.使■往迦溼彌羅國,時彼國主及諸僧眾聞皆歡喜,謂弘己 宗,悟入獨非,遂請造釋.世親應請造釋成八千頌,果如悟入尊者所言.於是悟入弟子眾賢,造論破俱舍,名俱舍雹論,世親見之,讚改順正理論,今藏中譯成八十 卷.眾賢論師又造一顯宗論,譯四十卷,後世稱新薩婆多宗.此俱舍論與說一切有宗大毗婆沙論前後之關係,亦即俱舍論之緣起也.
丙 俱舍宗之傳衍
此 論成後,印度內外道大小乘俱習學之,稱聰明論.陳朝真諦三藏初譯成二十卷,並造疏五十卷以弘講之,一時學者頗多,惜其疏早亡逸不傳.至唐遍覺三藏玄奘,永 徽年中於慈恩寺重譯成三十卷,傳之門人普光法師及法寶法師,各作疏釋,號俱舍宗.故此宗以世親為祖,玄奘三藏,普光法師以相傳承.唐後此宗雖絕不傳,且少 研鑽於此論者.然為從小乘法相轉進大乘法相之大關鍵.而天臺之三藏教,賢首之小教,其義亦皆取之於是.傳於日本,雖與成實宗同無傳統之宗徒,至今大乘各派 猶多研習之雲.
丁 俱舍論之文義
此論三十卷文,總有九品:一,界品,二,根品,三,世間品,四,業品,五,隨眠品,六,賢聖品,七,智 品,八,定品,九,破我品.其頌卷數雲:「界二,根五,世間五,業六,隨三,賢聖四,智二,定二,破我一,是名俱舍三十頌」.此九品中初之二品,總明有漏 無漏,後之六品,別明有漏無漏.就總明中,初界品明諸法體,次根品明諸法用.別明六中,初之三品別明有漏,後之三品別明無漏.明有漏中,世品明果,業品明 因,隨品明緣.明無漏中,聖品明果,智品明因,定品明緣.其破我品明無我理.今撮錄為一表如下:



戊 俱舍論之法相
此宗立五位七十五法以撮一切法.表其名數如 下:

taixu_227_of_260.jpg


空宗,有宗,已隱含其分派之兆於龍猛,無著,且須上溯乎妙德,慈氏矣.
二 空宗有宗之大乘
沿龍樹一系之大乘義而至清辨,沿無著一系之大乘 義而至護法,佛寂已千數百年矣.於是時大乘始分宗派,謂清辨論師遠尊文殊,宗本龍猛,提婆造大乘掌珍論等,為欲極顯畢竟空義故,破斥兼及護法等師.而護法 論師遠尊彌勒,宗本無著,世親造成唯識論等,為欲極彰如幻有義故,破斥兼及清辨等師.然空宗正名般若宗,顯空即彰妙有;而有宗正名唯識宗,彰有即顯真空, 故雖相破,實以相成.智光承清辨之學(據賢首傳),戒賢承護法之學,門徒既眾,宗派斯嚴.故大乘空宗確立於清辨,守持於智光;大乘有宗確立於護法,守持於 戒賢.茲後則轉為大乘密教之胎金二界,此二宗於印度幾等附庸矣.
三 顯教密教之大乘
嘗察顯密之異,異在能詮言對所詮義之或顯或密而已.義 顯之言曰顯教,唯影像假智詮.義密之言曰密教,為本質真智境,故亦名真言也.復次,顯教是依佛之教聲以彰學理者,密教是依佛之果德以軌觀行者.由教理而進 於行果,既為適當之程序;而胎藏界之教理依般若,金剛界之教理依唯識,顯教之二宗與密教之二界相應一貫,尤顯然可見.故印度之大乘佛教,在吾華盛唐之際, 由顯教進轉為密教,其跡可依來吾華傳教者得之.自唐善無畏至宋法天等所譯多為密教,即其明證也.然印度於小乘教根習較深,雖幾經大乘掩抑,而俱舍,成實, 順正理等論,皆盛行於佛寂千載間,有部,經部等,卒未嘗衰息焉.今印度佛教所僅存之餘喘,亦唯小乘.故大乘之化,在印度似至密教而寢滅.
第二節 傳證之大乘宗派
此派相傳,釋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人天罔措,獨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佛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密法門,今付 於汝,汝善護持』雲雲.於是由迦葉傳阿難,由阿難遞傳至馬鳴為十二代,龍猛為十四代,世親為二十一代,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代即傳入吾華,於印度無復傳者.菩 提達摩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的為此派宗旨.蓋不依教理知解,唯悟心者印證相傳,故別於傳教而曰傳證焉.然在印度祇一代一代密為傳證 而已,其顯於言行者,仍不外小大乘之經律.故其二十八代相傳承者,即是小大乘統法諸祖,而別無宗派可雲也.

第六章 中華之大乘宗派源流
第 一節 大乘經論之傳譯
佛教自傳入吾華,迨後漢西晉間,支謙,竺法護,支婁迦讖等,始稍稍翻譯般若,法華等經,而未能盛宏也,大乘論則猶無傳譯之 者.逮鳩摩羅什始廣譯大小乘經律論,且宏講之.嗣後佛陀跋陀羅,曇無讖,菩提流支輩,翻傳涅槃,華嚴,地持,十地等經論,流通頗盛.至真諦漸譯講唯識諸經 論,入唐初,玄奘譯傳最富,義淨所譯亦間及唯識.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專從事譯密教.實叉難陀重譯華嚴.趙宋初,施護,法天等所譯,大乘密部居多,此皆其 表表可知者.今綜合觀之,童壽為法性經論之大譯師,玄奘為法相經論大譯師,不空為密部經論大譯師,而覺愛,真諦,善無畏,亦其次焉.
第二節 三論之源流
一 此宗之名義三論宗者,依三論立宗故名.三論者:一,中觀論,二,十二門論,此二論皆龍樹造,但中論係青目長行也.三,百論,提婆偈頌,世親長行也.三論皆 羅什譯,若加大智度論,亦名四論宗;而三論為通申大小乘諸經之通論,智度為別申大般若之別論也.或亦稱為法性宗,破相宗,空宗.然此宗以文殊為高祖,龍樹 為二祖.龍樹下分二派,一,龍樹,龍智,清辨,智光,師子光之傳.二,龍樹,提婆,羅■羅多,空宗,有宗,已隱含其分派之兆於龍猛,無著,且須上溯乎妙德,慈氏 矣.
二 空宗有宗之大乘
沿龍樹一系之大乘義而至清辨,沿無著一系之大乘義而至護法,佛寂已千數百年矣.於是時大乘始分宗派,謂清辨論師遠 尊文殊,宗本龍猛,提婆造大乘掌珍論等,為欲極顯畢竟空義故,破斥兼及護法等師.而護法論師遠尊彌勒,宗本無著,世親造成唯識論等,為欲極彰如幻有義故, 破斥兼及清辨等師.然空宗正名般若宗,顯空即彰妙有;而有宗正名唯識宗,彰有即顯真空,故雖相破,實以相成.智光承清辨之學(據賢首傳),戒賢承護法之 學,門徒既眾,宗派斯嚴.故大乘空宗確立於清辨,守持於智光;大乘有宗確立於護法,守持於戒賢.茲後則轉為大乘密教之胎金二界,此二宗於印度幾等附庸矣.
三 顯教密教之大乘
嘗察顯密之異,異在能詮言對所詮義之或顯或密而已.義顯之言曰顯教,唯影像假智詮.義密之言曰密教,為本質真智境,故亦名真言 也.復次,顯教是依佛之教聲以彰學理者,密教是依佛之果德以軌觀行者.由教理而進於行果,既為適當之程序;而胎藏界之教理依般若,金剛界之教理依唯識,顯 教之二宗與密教之二界相應一貫,尤顯然可見.故印度之大乘佛教,在吾華盛唐之際,由顯教進轉為密教,其跡可依來吾華傳教者得之.自唐善無畏至宋法天等所譯 多為密教,即其明證也.然印度於小乘教根習較深,雖幾經大乘掩抑,而俱舍,成實,順正理等論,皆盛行於佛寂千載間,有部,經部等,卒未嘗衰息焉.今印度佛 教所僅存之餘喘,亦唯小乘.故大乘之化,在印度似至密教而寢滅.
第二節 傳證之大乘宗派
此派相傳,釋尊於靈山會上拈花示眾,人天罔措,獨 摩訶迦葉破顏微笑,佛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密法門,今付於汝,汝善護持』雲雲.於是由迦葉傳阿難,由阿難遞傳至馬鳴為十二代,龍 猛為十四代,世親為二十一代,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代即傳入吾華,於印度無復傳者.菩提達摩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的為此派宗旨.蓋不依 教理知解,唯悟心者印證相傳,故別於傳教而曰傳證焉.然在印度祇一代一代密為傳證而已,其顯於言行者,仍不外小大乘之經律.故其二十八代相傳承者,即是小 大乘統法諸祖,而別無宗派可雲也.

第六章 中華之大乘宗派源流
第一節 大乘經論之傳譯佛教自傳入吾華,迨後漢西晉間,支謙,竺法護,支婁迦讖等,始稍稍翻譯般若,法華等經,而未能盛宏也,大乘論則猶無傳譯之者.逮鳩摩羅什始 廣譯大小乘經律論,且宏講之.嗣後佛陀跋陀羅,曇無讖,菩提流支輩,翻傳涅槃,華嚴,地持,十地等經論,流通頗盛.至真諦漸譯講唯識諸經論,入唐初,玄奘 譯傳最富,義淨所譯亦間及唯識.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專從事譯密教.實叉難陀重譯華嚴.趙宋初,施護,法天等所譯,大乘密部居多,此皆其表表可知者.今綜 合觀之,童壽為法性經論之大譯師,玄奘為法相經論大譯師,不空為密部經論大譯師,而覺愛,真諦,善無畏,亦其次焉.
第二節 三論之源流
一 此宗之名義
三論宗者,依三論立宗故名.三論者:一,中觀論,二,十二門論,此二論皆龍樹造,但中論係青目長行也.三,百論,提婆偈頌,世親長行 也.三論皆羅什譯,若加大智度論,亦名四論宗;而三論為通申大小乘諸經之通論,智度為別申大般若之別論也.或亦稱為法性宗,破相宗,空宗.然此宗以文殊為 高祖,龍樹為二祖.龍樹下分二派,一,龍樹,龍智,清辨,智光,師子光之傳.二,龍樹,提婆,羅■羅多,沙車王子,羅什之傳.羅什三藏為吾國此宗之高祖,三藏既譯三論,高弟 各敷講之,其中道生,曇濟(或僧肇),道朗,僧詮,法朗,吉藏諸師,次第傳承.吉藏即嘉祥大師也,於隋朝盛宏三論,製作繁多,難以具舉,三論之盛者,由此 師也.然其宗義至嘉祥略變,於是嘉祥以前名古三論,亦名北地三論;嘉祥以後名新三論,亦名南地三論.唐惠遠,智拔,惠喻,法影諸德,皆盛汲其流者也.唐後 竟成絕學,今欲復興,當於嘉祥之學求之.故余以尊祖之義,曩者曾名此宗曰嘉祥宗.復按三論或四論,皆依能詮之言教立名,法性,破相,空,皆依所崇之義旨立 名.第余意依所崇之義旨立名,當名以般若宗,或法性空慧宗雲.
二 此宗之相用
此宗蓋以真俗二諦為法相,破顯二門為法用者也.中論正破小 乘,傍破外道等顯大乘義,百論正破外道,傍破其餘顯大乘義,十二門論並破小乘外道,正顯大乘深義.由破邪顯正之妙門,成下救上弘之大用,故此亦名破顯妙 宗.然破邪者,總破一切有所得見,約之為四:一,破外道實我之邪見,二,遣毗曇實有之執見,三,斥成實偏空之情見,四,摧大乘有所得見.內外盡破,大小遍 斥,故莫不被責也.言顯正者,破邪既盡,無有所得,所得既無,言慮無寄,無別顯正,然對破邪,強言顯正.一源不窮則戲論不滅,毫理不盡則至道不顯;無源不 窮故戲論斯滅,無理不盡故玄道是通.寄言談正,莫不顯明,直至離四句絕百非而強名顯正耳.或謂言慮俱絕,有無齊遣,即是空義,何關顯正?不知既遣有無,甯 復住空,湛湛寥寥,無寄無得而已.復次,有無無寄,諸法緣生,緣生諸法即是假有,假有即無所得,真俗二諦依之以立.以俗諦故,不動真際,建立諸法.以真諦 故,不壞假名而說實相,故空宛然而有,有宛然而空也.二諦唯是教文,不關事理,以機緣故立二諦,以理實故泯二諦.有是空之有,故言有非有,空是有之空,故 言空非空.非有談空,非空說有.諸佛說法,常依二諦,故此宗所顯,即無得正觀而已.無得正觀,即是空慧,即是般若,即是宗之真宗旨也.然此宗依中論則立八 不中道,即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也.依嘉祥師別立四重二諦,以對破外道,毗曇,成實有得之執見.茲表於下.

taixu_229_of_260.jpg


八不亦可有此四重.即如生滅一重,不生不滅二重,非不生非不滅三重,非非不生非非不滅四重,為此宗建法之大綱.
三 此宗之判攝中土開立教宗,皆注重評判統攝一大藏教法.此宗依大智度論立二藏:一,聲聞藏,攝諸小乘法盡.二,菩薩藏,攝諸大乘法盡.依法華立三轉法輪: 一,根本法輪,是華嚴;二,枝末法輪,是阿含以至般若;三,攝末歸本法輪,是法華.依此以攝盡釋尊一代之時教,復從而融會之.大小二乘,顯理同一,隨機故教異. 諸大乘經,顯道無二,對緣故有別.評判諸大乘經,各立等勝劣三,為此宗判教之大綱.
四 此宗之行果此宗既以無所得為本旨,故以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自寂滅,無迷無悟,有何行因證果可論.故論迷悟及成佛不成佛,皆假名耳.依假名門,人根有利 鈍,成佛有遲速.一念頓起是短,三祇成佛是長,一念不礙三祇,三祇不妨一念,一念即三祇,三祇即一念.如一夕眠夢百年事,事雖百年眠祇一夕.經三祇故萬行 積成,在一念故佛果速疾.而三祇積行之菩薩,經五十一位而至於妙覺,故此宗立五十二位,以統括大乘行果也.但此宗以覺即本體,由迷故有生死,返本還源,拂 除客塵,本有覺體宛爾即顯.對迷立悟,對悟有迷,悟發則無迷,無迷亦無悟,無迷無悟,迷悟本無,染淨諸法,本來寂滅.無得正觀,即至極妙道也.
第 三節 涅槃宗之源流
一 宗名
此宗依涅槃經立故名涅槃宗.梵語般涅槃那,略雲涅槃,或雲泥洹,或雲泥曰皆音之轉變.古譯曰滅,亦譯不生不 滅,亦譯寂滅.依基師謂,具雲波利匿縛[目+男],譯曰圓寂,乃圓滿體寂滅之義,隨俗以如來示世息化為涅槃.此經於佛示涅槃時所說,廣談如來究竟安住之涅 槃義,名涅槃經.但通於大小乘有之,今依以立宗者,屬大乘涅槃經.
二 宗史
此宗於印度無何淵源之可尋,故即依北涼高祖元始十年創譯此經之 曇無讖三藏為開祖也.但此經有二譯:一,曇無讖所譯四十卷一十三品,僅得元本三分之一,以傳於北方,號北本涅槃.二,宋文帝時,敕道場寺惠觀,烏衣寺惠嚴 及謝靈運更加補定,得三十六卷二十五品以傳於南方,名南本涅槃.本經既譯,在宋則有惠靜,曇無成,僧莊,道汪,靜林,慧定,曇斌,超進,法瑤,道登,曇 度,道成等諸師,製疏作章,敷揚甚茂.在隋則有淨影,智徽,法礪,道綽等宏講.在唐則有南山,法寶等宣講,南山,法寶雖兼宏別業,志則在於涅槃.迨及天臺 宗盛,此宗遂屬於彼,別無講涅槃者矣.惠靜等古章疏,今皆無可考.續藏有隋慧遠義記,吉藏遊意殊略.正藏中唯存有天臺大師門人灌頂所著之涅槃疏,故此宗益 可附歸天臺也.
三 宗旨
此宗古疏既失,判攝時教等均無稽考.唯知其以佛性常住為宗,謂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佛性即不生不滅,常住不變之涅 槃而已.
第四節 地論宗之源流
此宗依十地論立宗故名.十地論者,華嚴第六會十地品別行十地經之釋論也.是經有堅慧,金剛軍,世親諸論,傳 譯來華者為世親之十地論.此論於粱天監七年,即北朝魏宣武帝永平元年,詔菩提流支及勒那摩提諸三藏於太極殿翻譯,帝親筆受,凡經四年始譯竣.故此宗在東土 即以菩提流支為開祖,於印度則遙承世親者也.譯竟,光統律師即盛為宣講,惠順,道慎諸師繼之.在隋有靈祐,惠藏,慧遠,智炬,在唐有道宗,法侶,靈幹,辨 相,皆為地論之哲匠.迨及中唐華嚴宗勃興,清涼澄觀國師著華嚴疏鈔,將十地論完全融納於疏內,此宗遂屬之,別無以地論名宗者矣.
第五節 禪宗之源流
一 印度之淵源粱大通元年南天竺菩提達摩泛海到廣州,帝迎之問法不契,遂渡江往魏止嵩山少林寺,終日面壁而坐.魏孝明聞之,三召不到,九年得慧可傳以心印,於 大同元年示寂,是為吾華禪宗之開祖,即印度大乘傳證一流之二十八祖也.此宗師資傳承極嚴,..........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Wednesday, April 21, 2010

Page 207~218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師輯,亦承雲棲之化者.
上將透禪融教律的禪宗之淨,臺教之淨,賢教之 淨,均已略明其概要.然此三系亦非可劃然分界,以均透禪而兼明臺賢教律,特就其較偏顯者略疏別耳.此期禪淨,得六,永明,十二,徹悟兩祖;臺淨,得七,圓 照,九,蕅益,十,普仁,十一,省
菴四祖;賢淨,得八,蓮池一祖.
第四節 奪禪超教律之淨宗門禪乃超教律的.別禪,透禪之淨,對教律均尊之融之而與宗門禪抗.至此期,乘禪之衰,轉由淨土宗承襲其超教律且倚透禪之勢而奪禪,而成為 僅存孤零的念彌陀名號之勢.幻人(印光法師曾與爭辯)法師以「昔玄奘攜所取經,過河落水,晒河岸石上,被一龜食盡,今只存阿彌陀佛四字」譏之.然履霜堅冰 至,非一朝一夕之故,乃溯源竟委,略為分敘.
一 汎源
善導承道綽,高唱一切佛法皆自力難行,唯淨土他力易行.並於釋眾疑惑門,對三階,對 彌勒,對坐禪,對講經,對持戒,對六度,並雲念佛勝百千萬億;又排雜修,以持名記數為專修,已開厥端.後永明亦重記數持名,四偈料揀之無禪有淨與有禪無淨 相別天淵 徑中徑又徑載宋丞相鄭清之曰:「人皆謂修淨土不及禪教律,吾則謂修禪教律法門莫及修淨土.……以禪教律假設方便,使從門而入,俱得超悟;唯無量壽佛獨出一 門,曰修淨土.如單方治病,簡要直截,一念之專,不問緇白皆可奉行.但知為化愚俗淺近之說,其實則成佛至捷之徑.……不由禪教律而得戒定慧者,其唯淨土之 一門乎?……不施棒喝而悟圓頓機,不閱大藏而得正法眼,不持四威儀而得大自在.……當是時也,孰為戒定慧?孰為禪教律?我心佛心一無差別,此修淨土極致 也」.他若優曇,妙協,天如,蓮池,蕅益,行策,徹悟等,亦時有此類提倡.徹悟之「淨土一門,最初不待悟門,末後不待發慧 不須懺業!一句彌陀不雜異緣,十念成功,頓超多劫,於此不修,真同木石!捨此別修,非狂即癡」!語更激切.然以上諸德,不過教學者決疑定信,非必令盡廢其 餘也.
二 切因
蕅益學人成時堅密法師,於十要序,出持名三大要:「一者,六字洪名,念念之間欣厭具足,如出獄囚奔託王家,步步之間欣厭具 足.是故萬緣之唾不食,眾苦之愁莫回.高置身於蓮華,便訂盟於芬利.蛆蠅糞壤,可煞驚慚!二者,參禪不可無淨土,為防退墮,甯不寒心!淨土不可入禪機,意 見稍乘,二門俱破.若夫餘宗,在昔之時不必改行,但加善巧回向;在今之世,祗可助行,必須淨業專修.冷煖自知,何容強諍!三者,一句彌陀,非大徹不能全 提,而最愚亦無欠少,倘有些子分別,便成大法魔殃.只貴一心受持,甯羨依稀解悟」!依此自行化他,一,廢萬行,二,廢參禪,三,廢學解矣.
清同, 光間玉峰古崑法師(建杭州彌陀佛寺,刻彌陀經於石.光緒十年,由汶溪西方寺淨果禮請為師終老.余於光緒三十三年始於西方寺閱藏),專奉堅密三要.與其學者 妙能,照瑩等.集淨土隨學,淨土必來,蓮宗必讀,淨土神珠,淨業痛策等書.力主信深願切,專重記數持名;謂不記數持名,即非信深願切.石刻彌陀經,書字之 沈善登居士,亦持其說.沈善登學問通博,集報恩論二卷,答問雜說各二十五則,護教宏淨殊精闢.主儒佛二教,謂道非教;已涉西學,並致書楊文會居士,研求日 文,英文,梵文佛典.其集中附有修改之「玉峰一法治四病說」,亦名「念佛四大要訣」.謂念佛有貪靜境,參是誰,離妄想,求一心四病,治以一法曰出聲記數. 每日定數,開口散念,終身不改,即是信深願切.謂靜境是四禪八定,偈曰:「稱名為動,坐禪為靜,捨動取靜,墮坑落阱」.參誰是騎驢覓驢,偈曰:「念佛為直,參誰是曲,捨直取曲,瞎人 天目」.妄想不須斷,只須散念有恆,偈曰:「帶惑超橫,斷妄出豎,捨橫取豎,彌陀叫苦」.一心不亂,只是出聲散念佛名無間無休,偈曰:「散念為易,一心為 難,捨易取難 過頭狂談」.依此則一,不可修定,二,不可參禪,三,不可伏斷妄想,四,不可攝散歸一;於深信切願下,但長時記數持名,並特重晨朝十念而已.
三 碩果
綜上源因而充盈成熟為碩果,則成蓮宗十三代靈巖印光祖師之淨土(依悟開法師所訂者應為十二祖,以印師在九祖後加行策為十祖,命終後其學人依次 遞推,遂居十
三).印師在
民初五六年間,吾固時挹清話.功潛清季,化著民初.他本習儒書,且嘗闢佛,後皈佛出家,博通教義,兼達宗門,誠 為一大通家也.本身雖是一大通家,而卻教人不學通家.但他對人說話,亦應變而不錮,非玉峰堪及.就其對一般人之倡導,以告李天桂「力敦倫常,精修淨業」之 八字,已盡範圍.其淨土決疑論雲:「藥無貴賤,愈病者良,法無優劣,契機者妙.在昔之時,人根殊勝,知識如林,隨修一法,皆可證道;即今之世,人根陋劣, 知識希少,若捨淨土,則莫由解脫」.又致大興善寺體安書雲:「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法皆備;即今之 世,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澈底之悲心,示眾生本 來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 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以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不求生淨土;由祇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一切著述,末後俱歸向蓮邦」.又每示人以:「父慈子 孝,兄友弟恭,夫倡婦隨,各盡己分,主敬存誠,克己復禮,明因識果,期免輪迴.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信願念佛,求生西方」.要之,則「敦倫善世,念佛往 生」而已.
核其關隘,在「今世人根陋劣」一言,不然,何以以一大通家而專切如是耶?昔三階教亦嘗以末法根劣,致廢所餘一切禪教律.然非不知「法若 當機,皆可成佛」,則他人不能斥其無知矣.然限以今世當機,則除淨土,餘皆可廢.而於世善,復崇儒術,則佛之律儀戒善亦不須弘,而佛法僅存真信切願念彌陀 佛矣.又恆力阻男女出家,雖有鑒僧弊,消極止濫,主由崇儒家倫常為善,但須信願念佛,帶業往生,更不須增上戒定慧也.故充其類而一轉,大可成為在家淨土行 之日本真宗.
四 轉流
承印師之化,而確信彌陀淨土,切願命終往生,定課每日念佛(或僅十念)之士女,雖惑業熾然,在臨終有往生徵驗者,聞 已有多人.然願為無行之空願,行僅稱名之散念,獲徵驗者又多屬在家士女,則依印師所言能起確信,實全恃信任彌陀他力而致此;則日本本願寺所謂「祗信他力」 之真宗,躍然欲出.真宗教義以解行證信為次,信立則心身已全倚任彌陀,安住極樂,更不須願行矣.故彼宗純在乎信,願則屬於彌陀本願,正為信任之他力,非在 人邊,往生不在命終而在信決心安之剎那.此剎那信心常續,即為已生淨土.行則乃已生淨土而再應化於人間之所行,只隨人群所宜以學以教而已.在中國儒化中可 習行儒學,在今科學哲學藝術化中,亦可習行科哲文藝學術,故日本僧徒皆在家化.其大學於宗學教學之外,又能博綜科哲文藝之學術者也.
日本之淨土 宗,傳自中國之善導系.其後分流出之時宗,融通念佛宗,也不越中國臺賢之淨.而一至於從淨土宗演出之真宗,則迥然大異.故楊仁山居士力斥之,然演變至奪禪 超教律之淨,世善遵儒行,而出世僅存信願念佛,其空願散念,只賴純信,殊有進為「純信彌陀他力」之真宗可能.然尚期命終往生,而無真宗「信成已 生,還化利他」之行,則所短遠矣!(光宗,性覺,弘悲,向上合記)

第五章 中國佛學之重建
第一節 略指所依
中國佛學之重建,是中 國佛學的一個結論.其中第一須依我講過的第三期佛法判攝,與中國佛學大綱為基本.
第二節 教史概觀
中國佛教史概觀,是廿年前曾經在武昌佛 學院講過的.中國佛教自東漢從印度傳進後,一直到東晉道安法師這一階段,是為中國的初期佛教.
一,主流 這一期中的佛教,正是源泉渾渾尚未有宗派的成立,至道安法師便奠定了中國佛教的主流基石.把以前的佛學都綜合起來,作了一部綜理眾經目錄,能在諸經中提出 佛法要旨來.而他最大的特點有四:1 本佛,可以說是佛本論.就是在他的直承於佛,推本於佛,而非後來分了派別的佛教.佛是總括行果,智境,依正,主伴的,如道安主張以釋為姓,亦是一個表 徵.2 重經,因他是本佛的,所以其次便重佛所說的經以包括律論,決不以論為主.3 博約,就是他能夠由博覽而約要,一面固須博覽群經,但又要從博覽中抉出諸法的要旨.4 重行,即依所約要旨而本之去實踐修行.由是而即教即禪之主流形成,直承此主流而增長的則為慧遠等;直為根柢滋養者,則為安世高,曇無讖,實叉難陀譯經等. 故天臺,賢首,宗門下及晚期淨土行諸祖,雖疊受旁流的影響,仍還由保持著這主流而演變下來.
二,旁流 其次,另外有兩個輔助的思潮,一為承傳龍樹提婆學系的羅什等;一為承傳無著世親學系的流支,真諦,玄奘等.這二思潮疊曾影響主流起變化,並吸收而又消化在 主流�.如天臺把三論判為通教,並認為不圓滿;但他不能成為主流,不過愈使主流擴大而充實罷了.它有著與道安相反的四個特點:1 本理的,它不像道安的直本於佛,而所本的是空或唯識的理(以整個佛果言,理為境之一分).2 重論的,因為是本理的,所以他們並不直據佛說的經,只以發揮此理的各祖師所著的論典為重.3 授受的,因為重論,因此它們的思想也便拘入幾部論的範圍內,傳授而承受,不能博取佛一切經而發揮偉大的創作.4 重學的,他們平常都孜孜鑽研講說,而不能往經中摘取要旨去修行證果.
三,表攝 這兩支旁流使主流影響而變化.在中國佛教史概觀上,它即是助成主流以成臺賢禪淨之發展的,而主流亦兼攝律與密以佐其行,略表明其大概.如下:

傳學一 羅什......僧朗.....吉藏 ....日照
竺迦安
法 世
護懺高                                                        實叉難陀等
道安........慧遠...慧觀....慧可....慧思....智顗....賢首....慧能
                        覺 賢      求那
                        曇無懺   達摩
                                      傳學二 流支....真諦.....玄奘....窺基

第三節 博究融匯
禪臺賢淨應探究漢文及融攝巴利文藏文日文之教法:中國佛學的所以要重建,因為末流的禪淨已非常貧乏,臺賢也不充實,故必探究漢文 的一切佛典,並融匯巴利文藏文及日文的佛學來充實,這有四段:
一,安般禪五門禪之探攝 初傳安世高等禪數之學,數就是毗曇法數,它即是一切阿毗曇論,而毗曇所本即五阿含,四部律等.如是異部諸論乃至後傳的俱舍,成實等,俱應研究,並融匯錫, 緬所傳的巴利三藏,充實而趣於實踐修行.
二,實相禪天臺教之探攝 實相禪及由演出的天臺教義,應探本於法華,般若,涅槃等諸經及龍樹等論,並貫通小大顯密經論律咒.
三,如來禪賢首教之探攝 如來禪及由演出的賢首教義,應探本於華嚴經論,及馬鳴,堅慧諸論,精研楞伽,深密諸經,無著,世親諸論,並貫通小大顯密經論律咒.
四,念佛禪淨土 行之探攝 念佛禪及由演成別禪透禪之淨土教行,應探本於念佛觀,及淨密各經論咒軌,研究融匯日本淨土真宗及西藏密宗.
這�提到這許許多多方面,以 必如此方使主流之禪臺賢淨不致空虛貧乏,中國佛學乃格外充實擴大,而可為重建的深厚的基礎.

第四節 綜攝重建普融前義開建人乘趣大乘行果之佛學:這就是把前面的重重意義,普遍綜合融通貫持起來,如我第三期判攝佛法所明的.這不但是中國佛學,也是通於世界 的一切佛法.所以由普遍融攝前義,來開建依人乘趣大乘行果的,乃可重建中國佛學,並成為適應現在世界的佛學.因為在這個時代�,如果是脫離現實人生,或否 定他或與他亳無關係而來闡揚佛法,無論在中國在世界都是說不通而且不可能的;必須要講明佛法乃是發達人生的學理,乃可通行.以前我曾說過『仰止唯佛陀,完 成在人格』的話,而一般人或又誤會成佛只不過是完成一般人的人格罷了,因而把佛法低陷到庸俗的人類生活中.其實我說的,乃是說:「從現實人生中去不斷的改 善進步,向上發達,以至於達到圓滿無上的人格」.蓋人格的圓滿,是要到佛纔圓滿.所以在世界上先造成君子賢聖一般人的人格,固未嘗不是人格,惟佛陀的人 格,卻非以此為滿足;必須從完成普通人格中更發大菩提心,實行六度四攝普利有情的菩薩行,不斷的發展向上,以至於成佛乃為圓滿的人格.所以,直接脫離或否 定現實人生固不可以,而絕對地去和世界一般人混在一塊兒,失去發達人生向上的菩薩行,致陷佛學於世俗的人生範圍內,尢為未善.必須不僅有平常做人的標準德 行(人乘),而能依此更趣向大乘的菩薩行,以完成宇宙人格最高峰的佛果.
中國佛學能在新世界中成為世界性的佛學,非但要主持教理的人能夠闡明佛教 發達人生之真理,依之以趣大乘行果;並須在人間實行六度四攝菩薩道,以盡力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業.如果不能這樣,世人必仍目為空談而不能見之於事實者, 便足為佛教衰落之因素.六度四攝的實行,可詳於瑜伽菩薩戒,故我亦嘗說過「行在瑜伽戒本」的話,這尤其是主持佛教者所必須遵依奉行的.
這就是中國 要重建的佛學:一,普遍融攝前說諸義為資源而為中國亦即世界佛教的重新刱建,二,不是依任何一古代宗義或一異地教派而來改建,而是探本於佛的行果,境智, 依正,主伴而重重無盡的一切佛法.其要點乃在(甲)闡明佛教發達人生的理論,(乙)推行佛教利益人生的事業.如是,即為依人乘趣大乘行果的現代佛學.(光 宗,性覺,弘悲,向上合記)(註三)
(註一)本章原題「賢首學與天臺學比較研究」,係二十一年秋在世苑圖書館講,法舫筆記,載於海刊十三卷十一 期.此處應講從禪出教之臺賢學,以曾講此章,乃略而不講.承大師意,編入以完成書.
(註二)本章曾改題「中國淨土宗之演變」,載文史雜誌第四卷第 九期.
(註三)本論連續登載海刊二十五卷二十六卷.


二八 佛教各宗派源流
──十一年在武昌佛學院編──
第一章 總論....................................七七一
第一節 佛說自證法一音無異....................七七一
第二節 佛隨機說故有諸乘差別..................七七一
第三節 佛示寂後結集諸藏差別..................七七二
第四節 小乘大乘之差別........................七七三

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七七四
第一節 教義之分派............................七七四
一 上座大眾之分派..........................七七四
甲 分裂之遠緣............................七七四
乙 分裂之主因............................七七五
丙 分裂後之狀況..........................七七七
二 大眾部之一再分派........................七七八
甲 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七七八
乙 多聞部、說假部........................七七九
丙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七八0
三 上座部之一再分派........................七八0
甲 說一切有部、雪山部....................七八0
乙 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七八一
丙 化地部、法藏部........................七八二
丁 飲光部、經量部........................七八三
四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統系....................七八三
五 諸部法義之對勘..........................七八六
甲 宗輪論諸部本末宗義之同異..............七八六
1.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本七八七
2.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末七八九
3. 大眾部所出餘部之宗義................七八九
4. 說一切有部之宗義....................七九0
5. 襲本上座之雪山部宗義................七九二
6. 犢子部等五部之宗義..................七九三
7. 化地部本末同異宗義..................七九四
8. 法藏部飲光部經量部之宗義............七九六
乙 依中土六宗說以總束二十部..............七九六
丙 統論二十部離合之勢....................七九九
第二節 律學之分派............................八00
一 耶舍之矯正非法十事......................八0一
二 傳聞由二部漸分至五百部..................八0二

第三章 東傳之小乘宗派源流......................八0三
第一節 律學之東傳宗派........................八0三
一 諸部律學之翻譯..........................八0三
二 四分律之宏傳............................八0四
三 南山律宗與四分律........................八0五
四 南山宗明小乘律之大綱....................八0七
第二節 教義之東傳宗派........................八0八
一 小乘經論之傳譯..........................八0八
二 成實宗之源流............................八0九
甲 成實宗之原委..........................八0九
乙 成實論乘部之判屬......................八一0
丙 成實論之法相..........................八一0
丁 成實論之宗義..........................八一一
三 俱舍宗之源流............................八一二
甲 俱舍宗之名義..........................八一二
乙 俱舍宗之緣起..........................八一三
丙 俱舍宗之傳衍..........................八一四
丁 俱舍論之文義..........................八一五
戊 俱舍論之法相..........................八一六
己 俱舍論之宗旨..........................八一七
庚 俱舍論之行位..........................八一七

第四章 各地小乘宗派之源流......................八一八

第五章 印度之大乘宗派源流......................八一九
第一節 傳教之大乘宗派........................八一九
一 未分宗派之大乘..........................八一九
二 空宗有宗之大乘..........................八二0
三 顯教密教之大乘..........................八二一
第二節 傳證之大乘宗派........................八二二

第六章 中華之大乘宗派源流......................八二二
第一節 大乘經論之傳譯........................八二二
第二節 三論宗之源流..........................八二三
一 此宗之名義..............................八二三
二 此宗之相用..............................八二四
三 此宗之判攝..............................八二七
四 此宗之行果..............................八二七
第三節 涅槃宗之源流..........................八二八
一 宗名....................................八二八
二 宗史....................................八二九
三 宗旨....................................八二九
第四節 地論宗之源流..........................八三0
第五節 禪宗之源流............................八三0
一 印度之淵源..............................八三0
二 支那之流派..............................八三一
甲 五祖及其旁支..........................八三一
乙 南宗下之二流五家七派..................八三一
三 此宗之名義及宗旨........................八三二
四 唐季來此宗獨盛之故......................八三三
第六節 攝論宗之源流..........................八三四
第七節 天臺宗之源流..........................八三五
一 此宗之得名..............................八三五
二 此宗之傳統..............................八三六
三 此宗之典籍..............................八三七
四 時教之判攝..............................八三七
五 觀法之安立..............................八三八
第八節 南山宗之源流..........................八四0
一 明此宗為大乘宗..........................八四0
二 圓融戒行................................八四0
三 融小歸大................................八四一

四 通受別受................................八四二
第九節 淨土宗之源流..........................八四三
第十節 唯識宗之源流..........................八四四
一 名義之審定..............................八四四
二 經論之依據..............................八四四
三 師資之傳承..............................八四五
第十一節 華嚴宗之源流........................八四六
一 宗名....................................八四六
二 宗史....................................八四七
三 宗義....................................八四八
第十二節 真言宗之源流........................八四九
一 略史....................................八四九
二 大義....................................八五0
第十三節 大乘各宗派合論......................八五0
一 明廢立..................................八五0
二 明差別..................................八五一
三 明融貫..................................八五五

第七章 藏蒙滿之大乘宗派源流....................八五七
第一節 真言宗之蓮華部........................八五七
一 緣起....................................八五七
二 分派....................................八五八
甲 紅衣派................................八五八
乙 黃衣派................................八五九
第二節 毗摩羅密多羅之觀法....................八五九
第三節 甘丹派之戒律..........................八五九
第八章 朝鮮之大乘宗派源流......................八六0
第九章 日本之大乘宗派..........................八六一
第一節 緣起..................................八六一
第二節 傳承於我國之宗派......................八六二
一 三論宗..................................八六二
二 唯識宗..................................八六二
三 華嚴宗..................................八六三
四 天臺宗..................................八六三
五 真言宗..................................八六三
甲 傳承..................................八六四
乙 展發..................................八六四
六 淨土宗..................................八六五
七 禪宗....................................八六五
第三節 日本轉出之宗派........................八六六
一 由淨土轉出之融通宗真宗時宗..............八六六
二 由天臺宗轉出之日蓮宗....................八六七
第四節 綜論..................................八六七

第一章 總論
第一節 佛說自證法一音無異法界性相,雖本來常住如是,然未成無上正遍知,則終在窈冥恍惚之域。大覺圓明,如日光照了諸色,乃如實而證如證而說,故佛教之一切法流宗派,若直探其起源,則謂皆出釋尊菩提場中之智證可也。稱佛智所自證法界而說,證周圓故,說亦周圓,所謂「毗盧遮那佛,願力周沙界,一切國土中,恆轉無上輪」.斯則一 音普宣,三際常演,雖有情隨類生解,而佛之所說固初無差異也.
第二節 佛隨機說故有諸乘差別
乘,譬有情依佛法所成運載之功用.謂具因之異 生,聞果教而起信,順信解理,依解修行,行深得證,證圓果滿,故名之曰乘也.既隨有情依佛法所成功用以名乘,則有情之根器性欲差別故,佛逐機而教者亦遂有 諸乘差別,二三四五乃至無量.約其大類言之,一,人天乘以濟無姓,二,小乘以濟聲聞姓,三,中乘以濟緣覺姓,四,大乘以濟如來姓,五,一乘以濟不定姓.此 皆佛住世時,已有差別種姓之人所乘差別行果之教矣.雖或說一性無別,然有情習性,亦應許此差別.
第三節 佛示寂後結集諸藏差別佛為一切教法之本.佛應世時,親聞佛說,佛示寂後,依佛遺教,佛之遺教,即諸聖弟子所聞持結集之法藏也.然法藏之結集,傳說非一.善 見律傳經藏,律藏,論藏之結集.摩訶僧祇律但傳經藏,論藏;真諦則傳阿難誦經,富樓那誦論,優波離誦律,大迦葉為上首,由七葉窟界內上座眾結集之.其未及 加入窟中者,曰界外大眾,別以婆師婆為上首,結集佛說.此祇及小乘者.四分律則傳經藏律藏論藏之結集;而阿含經外別有雜經藏,兼攝方等諸經,此則兼通大小 乘者.西域記則傳阿難誦經,優波離誦律,大迦葉誦論;其不加入窟中之大眾部,別開會誦出經藏,律藏,論藏,雜集藏,禁咒藏.雜集藏攝根本大乘經,禁咒藏攝 陀羅尼,此則兼通大小乘顯密教者.真諦又傳說文殊師利阿逸多等與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或傳大乘經由廣慧菩薩結集;而佛地經論亦言傳法菩薩結集;此三則 專屬大乘者.故雖總唯一佛法藏,或分為聲聞與菩薩之二藏,或分為經律論之三藏,或分為經律論雜之四藏,或分為經律論雜集禁咒之五藏,因結集時已有差別也. 按七葉窟中迦葉阿難優波離(或加富樓那)等界內上座,係當時儀式最嚴正之結集,然僅小乘之三藏(或經律藏) 耳.此外大小乘諸聖弟子之結集其所聞者,應不一而足.文殊彌勒等應亦曾結集.相傳迦葉眾結集已,出至窟外見復有眾弟子之結集,即宣言:『未制者莫制,已制 者我等隨順』,殆結集後曾和合界內外大小乘眾,共相參印.而文殊等或嘗請阿難證其所傳,故有與阿難在鐵圍山結集大乘經之傳說,此讀增一阿含之序分,亦可想 見髣彿.而大乘莊嚴經論,謂大小乘契經原來並行流傳者,深為可憑信也.
第四節 小乘大乘之差別綜上三節所論,則佛從菩提場之自證法界而起,應機說法,已有諸乘差別.示寂後,諸聖弟子結集法藏,復有諸藏差別.此誠佛教一切法流宗派差別 之源海也.然根本唯是小乘大乘而已.在藏即為聲聞與菩薩藏,以緣覺大都出無佛教之世,值遇佛世即攝於聲聞眾,雖智解稍廣,功行稍深,而自利之心生空之果相 同故.人天業果,或為出世階梯,或為利他方便,附屬於小乘大乘故.一乘或為大乘別名,或為由小乘轉入大乘之漸悟菩薩說.故諸乘諸藏之差別,要唯小乘大乘之 差別耳.由小乘大乘乃復流出一切宗派,於下列各章次第分述之.

第二章 印度之小乘宗派源流
第一節 教義之分派
一 上座大眾之分派
甲 分裂之遠緣今考佛弟子中有上座大眾之部類名稱者,實起於佛示寂後窟內外之結集.彼時雖未分裂為二派,且佛寂百餘年後分裂為上座大眾之二派亦與結集時窟內上 座及窟外大眾無何淵源,但名稱之襲用,未始非一遠緣也.又相傳阿難陀尊者經行林間,聞一沙彌誦伽陀雲:『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 而能得見之』.尊者呵以此非佛說,亟令更正誦雲:『若人生百歲,不了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見了之』.數日後聞前沙彌誦水潦鶴如故,詢之,乃由彼剃度師謂阿難陀已老耄昏 憒,記憶錯亂,乃令沙彌仍誦如故,尊者嘆息示寂雲雲( 見付法藏因緣傳).亦可見當時已有各宗其所聞之眾矣.復次,佛教初期盛行中印度,至阿育王時遍布五天兼及西域,南洋,混合多數方土風尚各異之民族同為一佛 教徒,其內部自應易起分歧.若耶舍尊者與吠舍離僧會議非法十事,雖義關律學,且仍勒歸一律,要亦僧眾分裂之見端也.設非醞釀已至成熟,則大天縱雄辯,亦何 至遽得大多數僧之宗仰哉?故細察其分裂之緣,所由來遠矣.
乙 分裂之主因按玄奘三藏譯世友菩薩造異部宗輪論雲:「如是傳聞:佛薄伽梵般涅槃後百有餘年,去聖時淹,如日久沒.摩竭陀國俱蘇摩城,王號無憂,統攝瞻部感一 白蓋,化洽人神;是時佛法大眾初破,謂因四眾共議大天五事不同,分為兩部.一,大眾部,二,上座部.四眾者何?一,龍象眾,二,邊鄙眾,三,多聞眾,四, 大德眾.其五事者,如彼頌言:餘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是名真佛教」.基師述記引大毗婆沙論,敘大天在家時曾烝母,弒父,弒阿羅漢,弒 母.出家後又誑徒,誣佛,乃為一五逆十惡具備之人.五事者:一,阿羅漢為餘魔等所誘,得有漏失不淨之事,頌餘所誘是.二,阿羅漢得有不染汙無知,頌無知 是.三,阿羅漢得有處非處疑,頌猶豫是.四,阿羅漢但由師令證入,不能自知,頌他令入是.七,大天自知罪重,夜呼苦哉,弟子驚問,飾謂聖道須因苦聲起,頌 道因聲故起是.此一頌即大天集其誑徒之說,以誣為真佛教者也.由諍五事,致僧分裂:以無憂王時,高僧多聚居雞園寺;大天出家後,善能講誦三藏,王時請入內 宮說法,臣庶多所歸仰.後雞園寺上座漸歿,布灑陀時輪大天昇座說戒,當眾宣說誑徒之五事,誣稱是真佛教;眾中之有學無學持戒多聞修靜慮者,咸起斥雲:『汝 言非佛教』,於是廣集四眾,分成兩朋,鬥諍紛然,不能和息.無憂王躬至寺中,從大天請,依多數為解決,時附和大天五事之凡眾多,而否認大天五事之賢聖少, 王遂訶伏上座之賢聖眾,僧乃分裂為上座與大眾二部雲.
丙 分裂後之狀祝
無憂王既贊成附和大天五事之多眾,彼否認大天五事諸上座,乃相約捨 離雞園寺,現神通力,同往迦濕彌羅國.無憂王聞之,雖嘗堅請重返雞園寺,卒以上座眾不允,遂就迦濕彌羅造鴿園寺等數百僧伽藍以居之,盛行上座部之化.而無 憂王所居波吒釐城,則相率奉雞園寺內附和大天之大眾部僧,於是上座與大眾之二派,分道揚鑣,各傳所宗.依此二部為本,遂更分裂出下述諸部.然異部宗輪論傳 佛示寂二百年時,更有一名大天者,多聞精進,重提五事,似係一人傳說異詞,論主隨聞兩存耳,又基師瑜伽略纂頗褒譽大天;分別功德論且雲『唯大天一人是大 士』,則若非別有一人名大天者,必出於宗奉大天之大眾部所傳說耳.由是可反證上座部所傳說大天五事及其惡行,未可盡信.而此中所雲大天,必係多聞精進之傑 出人才,為僧中後起之新進派領袖,由之分立為大眾部,可無疑義.抑推其諍論之起,起於上座漸歿,輪大天昇座說戒,可知向來雖未分裂,第因上座猶多,致新進 派無由表見耳,實則其潛勢力積之深矣.
二 大眾部之一再分派
甲 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論雲:「後即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流出三部:一,一說部,二,說出世部,三,雞胤部」.按述記謂大眾部中凡多聖少,容易分裂, 故不久又出三部.一說部說:世出世法唯一假名,皆無實體.與大眾部本旨不合,遂別分為派.以說唯一假名,故名一說,此依所立義為名者.說出世部說:世間法 但有假名,出世間法則皆真實.與大眾部本旨及一說部皆有不同,因又另成一派.以說出世法實,名說出 世,亦依所立義為名者.雞胤部梵語憍矩胝部,此從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諦三藏譯名灰山住部,述記曾辨其非.此部於三藏中唯宏阿毗達摩不宏經律,謂經律是佛方 便之教,應捨經律為說之心,唯依正理正勤修行,疾斷煩惱.此其主張頗近宗門,故又另立一派.此大眾部第一期所分出之三派也.
乙 多聞部,說假部論雲:「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復出一部,名多聞部.次後於此第二百年,大眾部中更出一部,名說假部」.此為大眾部中第二期第三期所分 出之二派.按述記名多聞部者,廣學三藏,深悟佛言,從部主德,立多聞名.又傳佛世有一無學名祀皮衣,入定雪山經二百年,出定至大眾部宏其三藏,多有深義, 超舊所聞,或信不信,遂又分為一派.說假部則說世出世法中皆有少分是假,與大眾部本旨有異,亦不同一說部說出世部,故另名說假部,從所宗之義立名也;或譯 分別說部.
丙 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論雲:「第二百年滿時,有一出家外道,捨邪歸正,亦名大天,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居制多山.與彼部僧重詳五事,因 茲乖諍,分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北山住部」.此中大天即疑與前大天是一人者.然宗輪論於前大天不詳所以,於此則指其先係出家外道,次 於大眾部中出家受具多聞精進,後與彼眾重詳五事,乖諍分為三部.言之鑿鑿,或係同名之另一人亦未可知,以印度人往往同名也.制多此雲靈廟,乃山名也.大概 彼時大眾部僧,多有聚居於制多山者.一日重論大天五事,或然或否,分為三部,佔優勝者仍居制多山;曰制多山部;其餘二部,或遷居制多山之西,曰西山住部, 或遷居制多山之北,曰北山住部,皆以所居之處立名.以上為大眾部之分派.
三 上座部之一再分派
甲 說一切有部,雪山部論雲:「其上座部經爾所時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小乖諍,分為兩部:一,說一切有部,亦名說因部.二,即本上座部,轉名雪山部」.按述 記,上座部傳承迦葉之教,首宏經教,律論次之.造大毗婆沙本論之迦多尼衍子,彼時於上座部中出家,首宏對法,經律為次,與本旨有異.復因上座中有信奉大天 五事者,致稍起乖諍,順迦多尼衍子不信大天五事者,以說有為無為一切法皆有實體故,名說一切有部,即梵語薩婆多部也.復於一法廣為分別說其所以,亦名說因 部.義理深長,人多信奉.於是遵迦葉先經後律論,而復信大天五事之耆舊,雖仍襲用上座之名,以遷避於雪山,故轉名雪山部,雪山部即本上座部.述記取真諦三 藏譯本及文殊問經,辨十八部即二十部,與雪山部即本上座部甚詳.按上座部分為說因部與雪山部之二部時,頗與大眾部流出各部不同,蓋裂成二部後,即無復本上 座部之存在也.
乙 犢子部,法上部,賢冑部,正量部,密林山部論雲:「後即於此第三百年中,從說一切有部流出一部名犢子部.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犢子部流出四部:一,法上 部,二,賢冑部,三,正量部,四,密林山部」.犢子部乃以部主之姓立名者,真諦譯可住子部,述記辨其非是.此部與眾不同,獨說有我,後世多指為附佛法外道 雲.法上,賢冑,大量,密林山之四部,則皆從犢子部流出.據述記法上乃部主之名,法中之上,故名法上.賢亦部主之名,冑指苗裔,此眾皆賢阿羅漢之苗裔,故 名賢冑.量謂衡審刊定,自以所立法義,審定無邪,故名正量.密林之山部主所居,故依居處立名.此四部各釋舍利弗阿毗達磨,義有出入,後又各取經義添著造 論,與犢子部本旨乖異,遂離犢子各成一派.
丙 化地部,法藏部
論雲:「次後於此第三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化地部.次後於此第三百 年,從化地部流出一部名法藏部,自稱我襲採菽氏師」.按述記化地部主,先是國王,後於說一切有部中捨國出家,宏宣佛法,化所統地,名為化地.大概因 化盛僧多,別成一派者,即梵音彌沙塞部也.次法藏者是部主名,亦得名為法密,梵音即曇無德.此部中說法藏有五:一,經,二,律,三,論,四,明咒,五,菩 薩.既乖化地,他部亦不信之,遂獨立一派,引大目犍連為師以證.
丁 飲光部,經量部論雲:「至三百年末,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飲光部,亦名善歲部」.按飲光即迦葉波,乃部主姓也.善歲是稱部主早歲便有賢善之德也.此部即 或存梵音,名為迦葉維部者是也.論雲:「至第四百年初,從說一切有部復出一部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自稱我以慶喜為師」.按述記此師唯依經為正量,不依律 及對法,凡所援據,以經為證,即經部師,從所宗法名經量部.亦名說轉部者,此師說有種子,唯一種子現在相續轉至後世,故言說轉.或說度部,與說轉同.慶喜 即阿難陀,於結集時慶喜宏經,滿慈宏論,近執宏律,今既宗經不宗律論,故以慶喜為師.
四 印度小乘二十部之統系
論雲:「如是大眾部四破或 五破,本末別說合成九部:一,大眾部,二,一說部,三,說出世部,四,雞胤部,五,多聞部,六,說假部,七,制多山部,八,西山住部,九,北山住部」. 「如是上座部七破或八破,本末別說成十一部:一,說一切有部,二,雪山部,三,犢子部,四,法上部,五,賢冑部,六,正量部,七,密林山部,八,化地部, 九,法藏部,十,飲光部,十一,經量部」.按所雲大眾部四破或五破者,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五次破裂,若專從大眾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四次破 裂也.所雲上座部七破八破者,亦連根本之分為大眾部上座部,則有八次破裂,若專從上座部所分出者以言,則但有七次破裂也.今依各派所從出及破裂之先後,撮 為一表如下:

taixu_217_of_260.jpg

按異部宗輪論所傳印度之小乘宗派,盡此二十部矣.然此論之世友論主,乃佛寂五百餘年間人,後之分派,或容有未及知之者.傳說戒律由二十部轉為五百 部,又安知教宗不分裂為多部哉?第末由考之耳.另真諦傳十八部及錫蘭傳部派, 可參考之.
五 諸部法義之對勘
甲 宗論諸部本末宗義之同異
論雲:「如是諸部本宗末宗同義異義,我今當說」.按述記此中所雲本宗同 義與末宗異義可作兩解:一,假如化地部從說因部流出,初起諍時與說因部所同之義,名為本宗同義.分部後由化地部所增立之義,與本說因部異者,名末宗異義. 二,假如化地部內本所同義,名為本宗同義;後時有異論起,乖所宗義,則名末宗異義.今依此義為表如下:

taixu_218_of_260.jpg

今依宗輪敘二十部本末宗同異義之次序,分目述之.
1. 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之本宗同義
(一)世尊觀 「謂四部同說:諸佛世尊皆是出世,一切如來無有漏法.諸如來語皆轉法輪,佛以一音說一切法,世尊所說無不如義.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如來 壽量亦無邊際.佛化有情令生淨信無厭足心.佛無睡夢.如來答問不待思惟.佛一切時不說名等,常在定故,然諸有情謂說名等歡喜踴躍.一剎那心了一切法,一剎 那心相應般若知一切法.諸佛世尊盡智無生智恆常隨轉乃至般涅槃」.按此概同大乘,而與薩婆多宗等不同也.
(二)菩薩觀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剌藍,頞部曇,閉尸, 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脅(按上皆說一切最後身菩薩者). 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願能往」.按此說一切第二阿僧祇劫以上之菩薩者,亦與薩婆多等不同.(三)智識觀 「以一剎那現觀邊智,遍知四諦諸相差別.眼等五識身有染有離染.色無色界具六識身( 按此句在佛法大小乘中為最特別義). 五種色根肉團為體,眼不見色,耳不聞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覺觸.在等引位有發語言,亦有調伏心,亦有諍作意」.此大都與餘部有異.
(四) 聖果觀 「 所作已辦,無容受法.諸預流者心心所法能了自性.有阿羅漢為餘所誘,猶有無知,亦有猶豫,他令悟入,道因聲起.苦能引道,苦言能助.慧為加行,能滅眾苦, 亦能引樂.苦亦是食.第八地中亦得久住.乃至性地法皆可說有退.預流者有退義,阿羅漢無退義.無世間正見,無世間信根,無無記法,入正性離生時,可說斷一 切結.諸預流者造一切惡,唯除無間」.案此中諸說,與餘部差異者頗多.而大眾部與上座部分部之諍本,亦出於此.
(五)教法觀 「佛所說經,皆是了義.無為法有九種:一,擇滅,二,非擇滅,三,虛空,四,空無邊處,五,識無邊處,六,無所有處,七,非想非非想處,八..........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Monday, April 19, 2010

Page 192~206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所以到了荊溪大師的時候,對於法相學有很多的評論,尤其是對於窺基大師的法 華玄贊,抗論最甚,曾提出五百問來質難.
復次,他對於賢首學的華嚴教義亦有辨論,傳清涼曾依荊溪先學天臺學,後方弘華嚴,其教義多有取仿天臺者, 故後來天臺學者多抗辨之.復次,他對於當時流行的禪宗風尚,本著智者大師的一心三觀禪及各種止觀,而予以嚴格的批判;因此他對於禪宗,也有多種的辨論.所 以荊溪在天臺宗上佔著復興的地位,而他的學說,都是從批評以上三宗顯揚自宗而成立的.
乙 宋代山內山外與華嚴及禪之辨
天臺學到了宋朝,有 四明法智尊者大弘天臺學,但是即由之而天臺學分山內( 即名山家)和山外的兩派.山內派自稱為天臺的正統,即四明一派;山外為慈光等一派.至於這兩派的內爭,時期頗久,加入論戰的人數也很多,所討論的問題更不 一致.大約的說,山內派的人特別舉揚天臺之獨殊學說,如性具義,佛果具惡義,以妄心為觀境義,而絕對不茍同附合華嚴禪宗等說,且據其特殊義以評破之;至於 山外派人的學說,則頗與華嚴,禪宗等義相融,而不許以妄心為所觀境義等.
丙 蕅益援禪法相入天臺
蕅益是明末盛弘天臺的大師,他對於禪宗, 法相宗,律宗,淨土宗各方面都有著述,他雖是宗在天臺,其實他的學說並不限於唐宋來天臺傳統的思想.他的修行,初於禪律,後歸於淨土.他當時因為天臺學者 和禪宗,華嚴宗,法相宗的學者,各持異見不相和合,頗不以為然,他的意思是佛教各宗各派的學說,雖稍有不同,但是本源和目的皆是一樣,不應自相攻毀,應當 一致的發展,這在他的各種著述中常見到的.他又將佛教分為禪教律的三大系,綜合此三始為完全的佛教.因此他對於禪宗,法相宗學說援之入於天臺,例如法相宗 的二世緣起義,天臺家向未引用,蕅益則引用之.
五 天臺學之述要
天臺學之大略已如上述,現在把天臺宗的幾個重要點再略為敘述:天臺所判的 五時八教等,現在覺得不十分重要,而考察天臺學對於佛法最重要的幾個貢獻,是一心三觀,十法界,六即,性具.
甲,一心三觀 一心三觀前面已經略為說過.略而言之,是由一境三諦起一心三觀,以一心三觀之智,證一境三諦之理,可謂得佛法之大總持及一切禪觀法門之綱要者.如此一心三 觀,為佛法中最普遍義,亦即佛教的根本,就是天臺宗第一宗要.乙,十法界 十法界在天臺教義之前沒有具體的組織,到了天臺宗成立以後才組織成立,而且十法界每界互具九界而成百法界,重重涉入猶如帝網.後來華嚴宗的十玄和密宗的曼 陀羅等,皆援引天臺十法界互具互融之義相助發揮,這是天臺學之第二宗要.
丙,六即 六即義前已說過.簡單的說,六即義可以使人明白一切眾生即身是佛,於無上菩提不生退屈心;然性德雖是如此,如不起修德則仍為眾生,因此有即而常六的四教階 位之判,使修學者不生增上慢.密宗的即身成佛,只得到六而常即的一面,不逮天臺六即之圓滿,這是天臺學的第三宗要.
丁,性具 性具義是觀察十法界的有情,不但具一切善而且具一切惡;如到佛果仍可現地獄,餓鬼,畜生之惡相而施教化,這不但就體性說是如此,就是依行相上去說亦是如 此.如果佛現金剛藥叉明王等忿怒貪癡像,於諸暴惡造罪有情行諸惡事,這是惡事善用;在平常世間眾生之惡相,是業感的幻化相,而到了佛果亦可幻現這種惡相的 行事來度化眾生.天臺宗特別發揮這性具的道理,所以有人稱天臺宗為性具宗的,這是天臺學第四宗要.
六 天臺學與禪律淨密之關係
甲,天臺學 與禪宗的關係 天臺學和禪宗關係頗深,創始的慧文,慧思二師都是修禪的禪師.到了智者成立教義的時期,禪宗尚未十分興起,而當時一般佛弟子所修的禪定,要算天臺之一心三觀的禪為最高的禪定了.後來禪宗盛行,到了荊溪大 師抗禪宗而宏一心三觀之禪,其弟子粱肅有刪定止觀等.宋朝四明大師還是依著天臺禪觀而和當時的禪宗對抗,不相上下.元明以來,實習天臺禪觀者甚少,就是學 天臺的人,也多半流為淨土宗,而不能與禪宗抗衡了.
乙,天臺學與律宗之關係 天臺與律宗關係亦殊深厚,天臺大師得法華三昧,以諸法實相普遍建立禪觀教律攝受一切徒眾,於律當然重視;故智者於四分律有疏,並疏梵網經等.到宋朝靈芝律 師,依天臺教義闡揚律宗,立圓頓戒體.在先戒體之解釋,多依法相,自此以後則宗天臺.
丙,天臺學與淨土宗之關係 智者大師之弘淨土,曾著十疑論等.命終有說生兜率淨土者,而多數則說生極樂淨土.其次,天臺宗弘淨土最力者為蕅益大師,教宗天臺而行歸淨土,以至現在天臺 宗學者,皆循行之.
丁,天臺學與密宗之關係 天臺學成立時,密宗尚未興起.唐以來而弘傳密宗者,如一行之大日疏,多依天臺教義;而天臺大師對於古來所傳雜密經咒,皆融攝無遺;故其修持的行法,多與密 教相倚.今所盛行之大悲懺儀軌,水陸等儀軌,皆出於天臺學者.因此日本之傳教大師,既傳天臺宗,復學密宗而建立臺密;故日本密教分兩派,一為臺密,一為東 密.其學天臺者,兼傳密法.

第三節 如來禪演出賢首教
一 賢首學之根據先說賢首學所依據的經論.本來賢首宗所引用的經論很多,但是作為真正的根本依據者,即為華嚴經,因此賢首宗大多數稱為華嚴宗.又賢首宗的初祖 杜順和尚和二祖智儼和尚都依華嚴修觀判教,賢首,清涼亦專講華嚴,就是到了圭峰,雖然以略攝廣來偏弘圓覺經,而是以圓覺經為華嚴經一部分的.由此故說賢首 宗的宗本所依祇是華嚴經.至於賢首雖亦疏法界無差別論,十二門論,而判教則多依大乘起信論.總說一句,賢首宗的根據,經為華嚴經,論則起信論.
二 賢首學之先河賢首學的先河大約可以說有兩系:一是地論宗的慧光系,二是攝論宗的真諦系.地論就是華嚴十地經論,十地論的翻譯,在北魏時有三師,一勒為那摩 提,二為菩提流支,三為佛陀扇多.自十地論譯出以後,研究華嚴者極盛.這三人譯本,稍有異同;而參與譯事者慧光法師,將異譯會通為一而弘揚之,遂建立為地 論宗.相傳為華嚴第二祖的至相寺智儼法師,就是出於慧光系之下,由此可以知道慧光地論宗與賢首宗之關係了.至於杜順和尚的所承雖不可考,而杜順之修禪誦華 嚴亦與慧光相近.後來到了賢首大師的時候,華嚴盛宏,以十地經論本屬華嚴經之一品,無須別立,因此地論慧光系遂歸入華嚴了.
其次,說到攝論真諦 系,攝論最初譯者是真諦法師,所譯攝論雖與唐玄奘所譯文義有異,然亦為傳世親之學者.真諦攝論,說第八識通於染淨曰無沒識,這種說法卻和起信論說阿黎耶識 有覺不覺的意義相當.起信論也是真諦所譯,又為賢首所依宗,其義與舊攝論又頗多相似,因此說攝論真諦系亦是賢首學的先河之一.不過,後來玄奘重譯攝論,真 諦攝論遂歸入法相宗而不弘了.
其次,若天臺之學說,於賢首學影響尤大.但天臺學迄今與賢首學並存,因此留待天臺學與賢首學比較中再說.
三 賢首學之成立
賢首宗學的根本建立和天臺不同,天臺學雖發端於慧文繼傳以慧思,但是教觀具體組織的成立,全在智者大師;而賢首學的根本建立,則在 杜順和尚和二祖智儼和尚,賢首不過繼承其說,重為結合補充而已.
甲 杜順之法界三觀及十玄杜順和尚的傳承不得而知,傳華嚴者向稱為初祖.他有二種著述:一為五教止 觀,二為法界觀門.在法界觀門建立三觀:(一)真空絕相觀,(二)理事無礙觀,(三)周遍含融觀.這三觀和天臺的空假中三觀相等,真空絕相觀就是空觀,理 事無礙觀就是假觀,周遍含融觀就是中觀,但內容不同.杜順三觀每一觀門中有十門,其含融觀中的十門,即有名的十玄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因陀羅網境 界門,三,秘密隱顯俱成門,四,微細相容安立門,五,十世隔法異成門,六,諸藏純雜具德門,七,一多相容不同門,八,諸藏相即自在門,九,唯心迴轉善成 門,十,託事顯法生解門;此十玄為賢首宗較天臺宗一心三觀更充實更殊勝之義.其次,五教止觀也就是五種觀門 一,我無法有門,二,生即無生門,三,事理圓融門,四,語觀雙絕門,五,華嚴三昧門;這五種觀門即為賢首宗五教的根據.但有人說此五種觀門,不出杜順而出 於智儼,今未考定.
乙 智儼之六相五教
智儼為賢首學之第二祖,他有華嚴搜玄記,孔目章等.所說明者,除闡揚杜順十玄無盡之理外,其最顯著 者為五教之建立,所以此宗的五教可歸為智儼的建立.次為六相的弘闡:一同,二異,三總,四別,五成,六壞.相傳此六相觀係一梵僧教智儼修習的.這六相說, 具見在地論中,而廣為說明和注重,則始於智儼大師.
丙 賢首之三時十宗賢首大師雖說是集華嚴學之大成者,但他多分是承傳前兩師之學說;如三觀,十玄,五教,六相等,在賢首之所說中,僅曾略為變更組織.而此外賢 首之所立者,為十宗與三時十儀.
1.十宗 十宗者:一我法俱有宗,二法有我無宗,三法無去來宗,四現通假實宗,五俗妄真實宗,六諸法但名宗,七一切皆空宗,八真實不空宗,九相想俱絕宗,十圓明具德 宗.這十宗的建立,其實賢首是根據於法相唯識宗所傳而建立的.此十宗的前七宗,完全同於玄奘窺基之所傳,至第八宗則賢首另開為八九十三宗了.因此,十宗說 為賢首所立.但是這十宗後來又約為六宗,即將前六合為一宗,名隨相法執宗;第二為唯識法相宗,此全為對法相唯識而立者;第三真空無相宗,即是一切法空宗; 第四藏心緣起宗,即真德不空宗;第五真性寂滅宗,即相想俱絕宗;第六法界圓融宗,即圓明具德宗.茲將法相唯識的八宗和賢首十宗,六宗,表攝如次:

taixu_194_of_260.jpg


2.三時 三時也是賢首創立的:一先照時,二轉照時,三還照時.先照時謂佛先說華嚴度大乘根,如日出先照高山;轉照為度三乘人說三乘法,令漸次證入佛之菩提;三還照 時,謂說法華等會三歸一,如日沒時仍照高山.這三時義,同金光明經中之所說.又三論宗之吉藏法師立三種法輪,亦同此三時義.而開轉照時為三時,即同天臺的 五時;不過分兩種三時以說,其組織較為善巧,內容仍是相同的.玆將吉藏三時,賢首三時和天臺五時表列如次:

taixu_195_of_260.jpg

此賢首三時等於天臺之別五時,仿通五時而有一念一化等十時建立,此十時亦為賢首所立十法門中勝義之一.
3.十儀 在天臺有化儀四教,賢首擴充之以立十儀,較天臺的四儀更為圓滿.言十儀者:一本末差別門,二依本起末門,三攝末歸本門,四本末無礙門,五隨機不定門,六顯 密同時門,七一時頓演門,八寂寞無言門,九該通三際門,十重重無盡門.此十儀和四儀的比較,至後再說.其他若十身,十對,十門懸談等,茲亦從略.
四 賢首學之演變
甲 慧苑之刊定慧苑為賢首的高足弟子之一,賢首的弟子本來很多,但是後來很少真正能傳承賢首的學說者.慧苑不但不傳承其學,且批駁之.慧苑對於賢首之五教不滿 意,作刊定記以辨之,以為五教是依天臺四教立的,五教之中除了頓教,就全同四教,然而頓不應立為教,何以故呢?以頓為所詮之理,不應指為能詮的教法.因此 他另立了四教:一迷真異執教,二真一分半教,三真一分滿教,四真具分滿教.因其叛逆師說,後來賢首宗人把他擯出宗外,其實慧苑之義未可厚非.
乙 清涼之恢宏
賢首學之弟子中,既然沒有親承弘傳者,且為慧苑刊定說所亂,遂不昌明.後至第四祖清涼國師,始全盤接受,整個宏揚,且於義理不足者補充 之,作華嚴疏鈔及懸談.前三祖弘揚的華嚴為六十卷譯本,至清涼乃依八十華嚴,其鈔統攝一切經論,提綱教海,綱目全張,故欲得賢首學的大全者,須研究清涼的 懸談疏鈔,故余有稱華嚴宗為清涼宗之議.清涼國師所處的時代很好,三論,唯識,天臺,淨土,律宗,禪宗,密宗,均極其發達,清涼國師於唯識,三論,天臺, 禪宗等義,多有能融攝於華嚴中者,故為於賢首學能發揚光大之一大師.
丙 圭峰之斂削
圭峰為賢首宗第五祖,雖承傳清涼之學,但其自身是出於 禪宗,所以他趨重於禪曾著有禪源都詮序.其次,則捨華嚴而力宏圓覺,既以禪宗為宗要,同時又宏圓覺,均有斂削圓教而就頓教之勢也.
丁 宋以來之衰落
賢首學在唐時經過會昌之難,甚為衰落.雖宋朝有長水,源淨諸師之宏揚,但其勢仍微,僅對於起信論等稍有纘述,抱殘守缺而已.戊 明清來與天臺之對抗明朝天臺宗有幽溪,蕅益等宏演,對於賢首五教每譏其不如天臺四教之有斷證位次等;因此明清間之賢首學者續法大師等,仿天臺四教儀有賢首 五教儀及五教開蒙等之組織,遂為明清來所傳之賢首學.
五 賢首學之述要
已說賢首學的成立和演變,則可知其宗學的大略,今復將其學之要點略 為述之.甲,五重法界 五重法界者: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無礙法界,四事事無礙法界,五一真法界.這五重法界說,為賢首宗開立之說.約言之,前四是相對 的,有差別的,可安立的,第五一真法界則是絕對的,無差別的,不可施設,不可安立,不可言說的.又可以說全是相,則前四法的相,完全是別依於一真法界的相 而起的,即是性起,雖四一不同,而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一不外四,四亦不離於一.然此五重法界說,頗近唯識宗的四重真俗諦說.智者應詳.
乙,六相 六相也是華嚴賢首學的要義.一同相,就是同類;二異相,就是異類;三總相,即一法之全體,如一屋相為總相,四別相,如戶窗等是屋的別相,五成相,總合則 成;六壞相,別具則壞.這六種相,無論何法均可依之以觀察.
丙,十玄 十玄為杜順所立,已如前說.不過賢首後來對於十玄稍有變動,因此講十玄的有新舊兩說.玆列表如次:


taixu_196_of_260.jpg


對於每一法一事皆可作十玄觀,此十玄義不能廣釋.如一多相容不同門,謂一能攝多,多復攝一,雖復互攝,而仍各具本位不礙不壞.舉此一門,餘可例 釋.十法門中若賢首宗之說十身,亦為殊特.十身有兩種,一種就佛身明十身,二就有情世間器世間正覺世間融合而為十身.就總義,一切法皆為佛法身,他宗皆有 此義;若分別說國土身,虛空身等,則為此宗勝義也.
丁,性起 天臺宗有性具義,華嚴宗對之說性起義.性起就是十玄緣起,亦名法界無盡緣起.如清涼懸談序雲:「大哉真界,萬法資始」;萬法資始於真界,即性起義.賢首學 者謂天臺性具只具而已,此宗說性起,則不但性具而且即性起為事實,故又勝於天臺.

六 賢首學與禪律淨密之關係賢首學和禪,律,淨,密的關係,與天臺和禪,律,淨,密關係不同.在淨,律,密三宗之中,雖多引用華嚴賢首學為他的依證,而賢首宗 本身則對於淨,律,密未生多大之關係,唯對禪宗則很有關係;如智儼判頓教就是專為攝入禪宗,後來清涼亦習禪宗,至圭峰則本出於禪宗,故後之賢首學者亦近禪 宗.

第四節 賢首學與天臺學之比較前面已將天臺學和賢首學的大概略為說明,現在將這二種學派作一比教,共有四段.
一 五教與化法四教賢首五教為小,始,終,頓,圓,天臺化法四教為藏,通,別,圓.天臺四教成立在前,賢首五教成立在後,說五教是仿四教立的,在慧苑法師已有 批判.說小,始,終,頓,圓五教,除了頓教,小,始,終,圓就是天臺的藏,通鄉別,圓,不過改個名目又加上個頓教罷了.但是慧苑說頓教是所詮之理,不應立 為能詮的教法,因此說五教即是四教,五教和四教的比較,無甚殊勝.且在天臺宗雖不立頓教,而四教各說有離言諦,此離言諦就是頓教理而在四教之外,反顯天臺 學者的善巧.然清涼對慧
苑之說,曾為賢首辨護,謂頓教者,一言頓詮勝義,此一言,就是頓教.這說雖 極有理,而此隻言單語總攝一切要義的言句,是散在各種經論之中,仍不能指定那一部經論是頓教,故其頓教義仍不能成立.然考賢首之立頓教,全為攝入當時之禪 宗,故只有禪宗的語錄可以判為頓教.復次,須注意者,天臺化儀四教的頓教和這五教的頓教,字雖同而意極不同;天臺頓教屬設化的形式,賢首頓教為能詮教體.

taixu_197a_of_260.jpg


二 十儀與化儀四教
賢首的十儀,雖然說是仿天臺四儀建立的,但是十儀比較四儀確是完善得多,其建立的旨 意,深遠奧妙,大有勝進,茲表攝之.


taixu_197b_of_260.jpg

十儀中的第二門,就是天臺的漸教,第五門即天臺的不定教,第六即秘密教,第七門即頓教.其餘各門,則超出天臺的 四儀了.
三 三時與五時賢首三時和天臺五時的組織雖不同,而內容是同的.賢首的第二時就攝了天臺的第二,第三,第四三時.其次,天臺有通五時,賢首依之立十時.一一念 時,二一化時,三三際時,四同劫時,五異劫時,六念攝時,七重劫時,八異界時,九相攝時,十收末時.這十時所觀之境,更為廣大深玄,實勝於天臺通五時之 義.茲表如次:

taixu_197c_of_260.jpg

四 同別圓與兼純圓
賢首判華嚴為別教的圓一乘,而稱法華為同教的圓 一乘,以法華雖為一乘圓教,而其中實攝有各種方便,而華嚴則為根本的純粹的圓教一乘也.可以說華嚴為特別整個的圓教一乘,因此論天臺所宗的法華為同教一 乘,不及華嚴的別教一乘.但是,在天臺說華嚴雖本是圓教一乘,而兼有別教之法.圓教是實,別教為權.華嚴既兼別教故帶有權法,而不及法華為純圓至實之教.
然 兩宗之爭點,於吉藏法師之根本法輪和攝末歸本法輪稍可釋之.假若直從佛智的自證境界而說,佛的自證境界到最圓滿者,實為華嚴;若從佛的大悲方便以言,佛的 教化之圓滿當屬法華.又天臺法華之圓,可以說是側重於覺他方便之法;賢首華嚴之圓,可以說是側重於自覺究竟之境.若總佛陀的全體大用以觀,必須總攝二宗之 圓義,方是智悲雙足的佛法.
第五節 結論
天臺智者大師在中國佛學史上為最博大圓融之一人.因此智者大師在當時,實集隋以前中國佛學的大 成,其智力非其他祖師所可及;然而有可惜者,在當時雖亦有攝論,地論等譯書,因其傳宏不廣,智者未多引用.其他若淨土,禪宗,法相,真言等,或因印度未 傳,或因弘傳未廣,因此其學未能廣攝!又大師於三藏多弘於經而少弘論,亦一缺憾!
賢首時代,一切教法漸備;至清涼益為完備,兼其才智卓倫,大可綜 貫佛法而建立一完備之中國佛學系統.可惜者,以其專弘一經,雖判釋全藏佛教,而仍側重於專弘揚己宗,排斥他宗!至對於佛教中世出世善法及小大性相顯密等, 未能組成一各如其分齊的安立!
復次,二宗歷代祖師,皆各重自宗主觀,而尚缺平視等量之客觀的精神和態度.換言之,即對於釋尊教法未能平等的觀察和 組織.因此,以今觀之,反不及西藏宗喀巴菩提道次第之組織圓滿.對於全部佛教既未能有圓滿完善之組織,故結果祗成為一家之學,一宗之義,而與他宗不能容攝 也!
又天臺於四教各論斷證位次,其實聖教論中只有小乘與大乘各別之教理行果;於藏教之上另立通教之位次,於別教之上另立圓教位次,及說四教之菩薩 位次與佛果等,皆無確實根據!而賢首五教更仿四教為各別之斷證位次等,皆只可自成其說,而不能以佛法之根本聖教為衡量者!故吾人今後應從全藏佛教,更為根 本的研究.(法舫記)

第四章 禪臺賢流歸淨土行(註二)
中國佛學,一向稱為臺賢禪淨,或禪淨臺賢;意謂臺賢為教義,禪淨是行門, 故作如此分列.現在根據中國佛學分佔的時代先後,次序為禪臺賢淨.因為此處講的禪,不單是後來禪宗的禪,而是佛教傳入中國最初即注重修禪的禪.由中國佛學 所重在禪,依此重禪之特質而演變為臺賢的教義,後來又匯歸淨土行,故成為禪臺賢淨的次第.蓋中國佛學重心,從開始到今,一直在禪,而天臺教觀盛於陳,隋, 賢首教觀盛於唐初,宋,元後禪臺賢俱衰,餘流匯歸淨土而轉盛.茲溯念佛禪為淨土行之濫觴,分四段來講.
第一節 依教律修禪之淨念佛就是修禪,故有所謂念佛禪.不過依教修禪,起初是安般禪和五門禪,而念佛禪的興起,要稍微遲一點.依教修心禪中的念佛禪,是淨土宗的根 源,這是無可疑的,這就是現在講的依教律修禪之淨.此又分三節闡述之.
一 無量佛剎漢時支婁迦讖譯出般舟三昧經,般舟即「一切佛現立在前」之義.此一切佛,也 就是阿彌陀佛,因為阿彌陀佛譯為無量,無量與一切是相通而不相違的.故說一切佛立在前,即阿彌陀佛立在前.在五門禪�說:多貪眾生修不淨觀;多瞋眾生修慈 悲觀;多癡眾生修緣起觀;多散亂眾生修數息觀;最後多慢眾生修無我觀,也有說為多障眾生修念佛觀的.平常說三寶,說六念,也都是佛列在前.眾生生死流轉, 煩惱業障深重,而佛則已功德清淨圓滿;故以此清淨圓滿功德,可以對治眾生的惑業重障.我們如依佛陀的功德莊嚴為加持,即易生起歸向清淨佛剎之心.即密宗亦 由念佛觀發生,因為密咒等於佛名,都是果上的功德.以佛果的依正功德為歸向,即演成淨土宗;攝佛果依正功德為自己,即轉為密宗.
般舟三昧經所說的 念佛,是念一切佛無量佛,念佛的相好,功德,法性.由此念佛的功德成就,即可感得一切諸佛皆現在前.以佛果依正功德為觀,不但是般舟三昧經說到,如觀佛相 好功德海等,其他經論亦多有其義.如法華經中說:『臨命終時,千佛授手,十方淨土隨願往生』.這就是說,只要念經中的諸佛功德,即可感得諸佛前來接引.此 所謂十方諸佛,就是無量佛剎的佛.這無量佛剎,修念佛觀的眾生,都可以隨願往生.
二 彌勒內院
在中國佛教史上,遠在慧遠以前就有修彌勒淨 土的.彌勒淨土,就是兜率內院.雖十方諸佛的淨土皆可往生,而彌勒內院最為切近,因為它就在娑婆──本土,而且在欲界──本界.故從彌勒上生經翻譯出來以 後,道安法師即專修此法而求生兜率內院.印度來華傳教的高僧,亦有修此法門者.唐時的玄奘與窺基,以彌勒淨土為行持及依歸.後來主張彌陀淨土的大德們,多 說彌勒淨土不易修且不易生,或說不及彌陀淨土殊勝,如智者的十疑論,道綽的安樂集,迦才的淨土論等,都如此說.加以開示彌勒淨土的經論比較少,修者亦不 多,所以奘,基以後,彌勒淨土即不大盛行了.而彌陀淨土,則恰巧相反.不過,他們的辯論,都是從生兜率天而論,不是對於彌勒內院說的.若從內院說,如彌勒 上生經說生兜率內院者,皆是發大乘心而不退轉的;且說有三品修,如有犯戒而懺悔者,臨命終時彌勒亦來接引.華嚴普賢行願導歸極樂,法華普賢勸發亦指歸內 院.故彌勒淨土法門的不流行,不在勝劣或難易,而是唐以後的修者少,宏揚者少的原故.
三 彌陀淨土
般舟三昧經中說的一切佛,也就是無量 (阿彌陀)佛.無量壽經,於漢魏就已有翻譯.故在慧遠法師以前的僧顯禪師,已由修習禪定,見阿彌陀佛而得往生極樂.但真正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的宗風,創於 廬山慧遠的蓮社.慧遠法師的德業,本不限於淨土,如翻譯經律,宏揚教義,修持戒定,及守護僧制等.但約創蓮社於廬山來說,中國淨土宗的初祖,卻非他莫屬! 當時的蓮社中人,六時行道,一意西歸,如劉遺民著有淨土發願文,王喬壽曾作念佛三昧詩.遠公序雲:「念佛三昧者何?思專想寂之謂也.思專則志一不分,想寂 則氣虛神朗.……又諸三昧其名甚眾,功高易進,念佛為先!何者?窮玄極寂,尊號如來;體神合寂,應不以方」.他極力讚嘆念佛三昧.但此種念佛三昧,不同後 來與禪別行的專稱名號的念佛,也是觀佛相好,功德,依正莊嚴的.如遠公定中三見淨土,即是由念佛而得的三昧境界.故遠公以前,雖有五門禪中的念佛禪,但專 以念佛為修禪的,則創始於廬山蓮社.
「依教律修禪之淨」,即遠公所謂「功高易進,念佛為先」者是.蓋當時以念佛觀為諸禪觀中之最高者,所以念佛即 是修習最上禪觀.修持者都精依教義,嚴遵戒律,如慧遠法師至死不飲蜜漿等,與後來脫離教義戒律之達摩禪不同,所以說為「依教律」.又既以念佛為最高之禪 觀,故不同於後人以修禪為難行道,別重持名念佛的淨土為易行,所以說是「修禪之淨」.
這種即是修禪的念佛法門,由廬山蓮社便風行於南方,後由曇鸞 法師又弘傳於西北.但曇鸞已開別禪的兆端,故修禪的淨,正以遠公為代表.慧遠法師以後,至 唐初之善導,尤力事宏揚,朝野從化.於是這種法門,不惟普遍於全中國──中國人幾至以「阿彌陀佛」四個字代表整個佛法──,而且播及於高麗,日本,安南等 地.由這樣看來,就可知道華文佛教區和其它文字的佛教區大大不同.如藏文教區�佛陀的代表,是「唵嘛呢叭咪吽」而不是阿彌陀佛;巴利文區的錫蘭緬甸等,不 但沒有修行淨土法門的,連阿彌陀佛的名字也不知道.所以這種淨土法門,可以說完全是由中國倡行的,是華文佛教區的特殊標幟.故講中國佛學,不能不講到淨土 行;而淨土行之弘傳者,尤不能不說到慧遠法師.
第二節 尊教律別禪之淨
從不立文字不拘律儀專以無相無名悟心為要的達摩禪風行以後,禪者不 尊重教義與律儀,而修淨土(此下皆約彌陀淨土言)者則皆流為尊教律而別異於禪的淨土行了.此時的淨土行,已與慧遠法師者異.慧遠法師等認念佛為最高禪觀, 故此念佛即修禪;而此期所修淨土,則別異於禪,不但力斥禪宗之禪,即其餘依教律所修諸禪觀,亦皆簡別為仗自力的難行道,而獨以淨土法門為依他力的易行道. 總之,此尊教律別禪之淨之「別禪」,不僅反對達摩禪,而又示別於其餘的諸禪定.
關於這一類淨土法門流下來的著作,以曇鸞法師的「略論安樂淨土義」 為最早.論明西方淨土非三界攝,淨土二十七種莊嚴,九品往生,解釋「胎生」疑義及十念往生等,皆係依三經一論而立義者.
其次有道綽法師的「安樂 集」.綽師比天臺智者稍遲,後曇師數十年.原是講經的,後因慕曇師之風,轉歸淨土.他特別注重持名念佛,教人用豆記數以念佛名.他在安樂集中分十二門,第 三門即根據龍樹菩薩的十住毘婆沙論而辨難行道和易行道,確立淨土教義的宗本.西方淨土離娑婆世界十萬億土,且又是極樂淨土,娑婆人欲生西方,豈非很難?道 綽在安樂集中,很巧妙的解釋,袪除這樣的疑惑,他以為娑婆世界是穢土中的最後,而極樂世界是淨土中的最初,後初相接,所以往生不難.我在北京講普賢行願品 時依華嚴所說娑婆一劫為極樂一日夜義,說極樂為淨土之初.等到閱道綽法師的安樂集,始知不期而一分相合.綽師在安樂集�,又引大阿彌陀經偈,多有非今無量 壽佛經所有,似另有別本.又第十二門中,引十念往生經甚詳,而這些經文都是現在所不傳的.智者的觀經疏,淨影慧遠的無量壽經疏,亦出於此時.
唐 時,與懷輝同為善導門人的懷感法師 著「釋淨土群疑論」,共有七卷.立說廣而細密,且常涉及相宗教義.與懷師同時的迦才法師,著有「淨土論」,亦多依相宗立義.這幾種書,對於淨土教義,講的 都很深細.懷感法師宗本道綽,善導,如說西方淨土非三界攝等.迦才法師卻隨自意發揮,如謂西方淨土亦容是三界所攝.這因為若就佛果講,雖是無漏非三界攝, 而就所攝眾生講,則可是欲界攝.──二師同用相宗義,主張亦略有差異.
上來就教義的順次講,故先說到懷感,迦才;若就時間上講,善導為早(日本以 曇鸞,道綽,善導,懷感,少康為支那五祖),是唐高宗時人,故中國以善導為二祖,繼有三祖承遠,四祖法照,五祖少康,皆以感應神異著於世.
善導為 淨土宗之光大者,為中國最推崇之祖師;即在日本,亦以其為淨土宗之主要人物.據僧傳所記,善師見綽師的淨土九品道場,喜雲:「修餘行業,迂僻難成,唯此法 門,速超生死」!遂勤篤精修,晝夜禮誦.後至京師(即西安),激發四眾,恆長跪朗誦佛名,非力竭不休.不念佛時,即為人宣揚淨土法義.他教人專持佛名,不 須作觀.他以為「眾生障重,境細心粗,識颺神飛,觀難成就.是以大聖直勸專稱名號,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 生」!後來專持名號之念佛法門,即奠基於此.他又教人臨命終時相助念佛往生法,叮嚀懇切.故善導法師實為中國淨土宗風範之確立者.所著「念佛鏡」,為宋楊傑及明 蓮池等所推重,以於淨土教義,確有精要的發揮!
善導法師的著作,除念佛鏡外,還有「觀無量壽佛經四帖疏」,「觀念阿彌陀佛相好功德法門」等,說到 觀想念佛的修法.可知他亦兼觀想,不過提倡時偏重持名罷了.
從曇鸞法師以後,即有淨土三經一論疏,道綽,善導等承之,便為淨土宗的根本教典.而日 本淨土宗真宗等大學,莫不尊為淨土宗學.尤其是善導法師的四帖疏等著述之於淨土,猶智者著述之於天臺.
與善導同時,還有窺基法師,著有「西方要 決」與「彌陀通讚」.西方要決與「彌勒上生經疏」義,每有不同,故有人懷疑此書不是窺基作的.
其時,高麗的元曉法師,到中國來,雖專弘賢首宗,而 於淨土法門亦曾著「遊心安樂道」以讚揚之.
日本所傳淨土宗的中國祖師,曇鸞為初祖,道綽為二祖,善導為三祖,懷感為四祖,少康為五祖.少康為五 祖,與中國淨土宗同,但前面的幾祖,卻與中國的所傳不同.
少康法師是善導法師後一百餘年的人.在洛陽白馬寺見有經函放光,檢視之即善導的「淨土發 願文」,因之就往西安禮善導法師的祖堂,感得善導法師現身空中勸導,遂專修淨土.並遵示至浙江新定.初以錢誘小兒念佛;後以念佛一聲即現一佛之靈異,受化 導者甚眾.臨終時,口中念佛出光──見光者為真弟子,必得往生.後人多謂其為善導法師的再來.少康本係直接遙承善導者,也在中國後代的推尊上,卻於善導二 祖之下,繼以承遠三祖,法照四祖.
承遠法師,由宋石芝宗曉法師的「樂邦文類」,敘列為淨土宗第三祖.承遠與善導,本無如何淵源,而列之為第三祖 者,蓋以其苦行念佛,精誠感通,從化者極眾之故.教義方面,無可稽考,但知其為南岳祝聖寺的開山.
法照法師本為修禪定者,因在定中見到西方佛座前 有一襤褸僧人,詢知為南岳承遠法師,因至南岳禮以為師,轉修淨土.後代宗皇帝奉法照為國師,遂推遵承遠,封南岳為般舟道場,故後人禮祖師時稱為三祖般舟承 遠法師.
此善導稍後,有一位慈愍法師.宋高僧傳謂:「釋慧日,唐高宗永隆二年生.出家後,見義淨回國而有感,遂至印度.開元十年返長安,為玄宗說 法,賜號慈愍.善導,少康,異時同化」.可知慈愍實為唐時淨宗之重要人物,第以著作遺失,故後人對之不甚明了.日僧小野玄妙在所著「慈愍三藏之淨土教」中 雲:「然我慈愍三藏,為偉大之淨土祖師,而後世一部分淨土教徒,舉曇鸞,道綽,善導,懷感,少康五人,稱為支那淨土五祖而不列慈愍三藏之名,蓋以同一淨土 宗,而慈愍三藏之淨土教,與善導一流之淨土教不相容耳」.此舉日本淨土五祖,不以慧遠法師為初祖,又無承遠,法照;而中國則併曇鸞,道綽,懷感皆未列入. 蓋中國淨土祖師,是依宋朝宗曉法師所推定的.宗曉以慧遠為初祖,以善導,法照,少康,省常,宗賾繼為五祖.淨土指歸集則以善導,承遠,法照,少康,永明, 省常,宗賾為七繼祖.然明朝蕅益等,亦有議其未周者.要之,淨土宗之被列為祖師者,大抵依其弘化之功為標準,非前祖後祖之有何傳承關係.元朝大佑法師依宗 曉所傳,以宗賾為八祖;則易宗賾而以蓮池為八祖者,殆又出之明清之際.茲因小野之論,乃附述淨宗諸祖之所傳有異如是.慈愍法師留學印度時,曾感觀音菩薩現 身說法雲:「汝欲傳法自利利他,莫過西方極樂世界彌陀佛國.乃勸令念佛誦經發願往生,到彼國已,見佛及我得大利益.汝自當知淨土法門勝過諸行」.因之即決 定專修淨土,回國後,唯以淨土法門自行化他.不過 慈愍法師並非但持名號者,雖認念佛為諸三昧之最易修者,亦兼綜教律禪行.故於偏執金剛經「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等義者,曾有詳晰之評論.且持論多依唯識教義,故謂無相是依 理言,事上則有因果;果位上無相,因位中有相;聖證無相,凡心有相:金剛經之說,乃遣遍計執耳.此可見慈師之深明唯識義 故見解與善導法師稍有不同.在他的「慈悲集」�,大斥離教律之禪,而讚揚依教律之禪,並謂依教律之禪與淨土一致.故慈師為禪教一致,禪淨合行,淨律雙修 者.淨土固為仗他力之易行,但念佛並非廢除餘行.故慈愍在「慈悲集」中,曾謂:「聖教所說,正禪定智,制心一處,念念相續,離於惛掉 平等持心.若睡眠覆障,即須策勤念佛,誦經,禮佛,行道.講經說法教化眾生,萬行無廢.所修行業,回向往生西方淨土.若能如是修習禪定者,是佛禪定,與聖 教合,是眾生眼目,諸佛印可.一切佛法等無差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此所說義,與善導所倡專持名號異,頗同後來之永明.但此仍是尊教律別禪之淨,而未 是永明透禪之淨,蓋尚在力斥宗門禪也.
法照法師比慈愍稍遲,亦以靈異化眾為淨宗祖師.未專修淨土前,已於教義禪定有根柢;後又嘗苦修般舟行.至五 臺山感得文殊,普賢為現身說法:「汝今念佛,今正是時!諸修行門,無過念佛!供養三寶,福慧雙修,此之二門,最為徑要!……故知念佛諸法之王!……此世界 西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汝當繼念令無間斷,命終決定往生」.此感通中,教以福慧雙修,念佛求生淨土,頗近慈愍所行.且慈愍於印度,法照於五臺,同感得觀音 與文殊,普賢說法,後人亦聯稱為三聖開示之淨土法語雲.還要講到的,就是在此一時期中,如道綽,善導,懷感,慈愍等祖師,對於離教律而別傳的宗門禪,莫不 痛加駁斥.在唐初又盛行三階教.此教主要之理論,謂佛所說的一切法門,皆已不能適於此時之根機,唯有學法華經中所說的常不輕菩薩的苦行,方能成佛.此種理 論,善導,懷感二師均闢之,懷感駁斥尤詳.唐時的僧寺中,往往分設有三階院,禪院,可想見其流行之盛.但不久息滅,宋時已鮮有知者.宋明後盛傳之「念佛寶 王三昧論」,係唐飛錫法師所作.上卷說念未來佛,中卷說念現在佛,下卷說念過去佛.上卷的理論全與三階教同,中卷所說則為淨土,足見此論係調和淨土與三階 教而作.但宋明以後的人,不知三階教,故亦尊為淨土宗的要典,把它收入淨土十要中.
還有兩位居士,也應該說及:第一是與韓愈同時文起八代之衰的柳 子厚,他著「東海若」一文,久為淨土宗奉為重要文獻.其次為白樂天,他是晚唐的大詩人.老年專修淨土,有一首關於念佛的詩:「余年七十一,不復事吟哦,看 經費眼力,作福畏奔波.何以度心眼?一句阿彌陀.行也阿彌陀,坐也阿彌陀,縱饒忙似箭,不廢阿彌陀.日暮而途遠,吾生已蹉跎,旦夕清淨心,但念阿彌陀.達 人應笑我,多卻阿瀰陀;達又作麼生!不達又如何!普勸法界眾,同念阿彌陀」!由這首詩,可見他對於淨土法門是如何誠信而篤行了.白居易曾參禪有悟,本可入 於透禪融教律之淨,但因他是在透禪之淨的時代還未開始之間的人物,故仍歸此期末尾.

第三節 透禪融教律之淨
透禪與前別禪,有何分 別?第一,在五代以後,依教律修禪者很少,僅有宗門禪獨盛.第二,此時的淨土行,必須是透過宗門禪而融攝教律的淨土行.不透宗門禪,已不能修任何行,因此 與前期斥禪修淨者不同.它不但透禪,而且還要融攝一切教律.故真正能成為中國佛教主潮的淨土禪,即在此一期.因為第一期即是修禪,第二期別禪修淨,那兩個 時代的中國佛法主潮是禪,臺,賢各宗,唯此第三期方可稱為代表中國佛法的淨土宗時代.此期修淨土行的祖師,均為透宗門禪而又能融通教律者.關於透禪不透禪 之別,這�引一段文即可知道.蓮池竹窗二筆雲:「道鏡,善導二師念佛鏡,以念佛對種種法門,皆斷雲百千萬億不及,可謂篤信明辯!獨對禪宗,亦謂觀心觀無生 者千萬不能及,學人疑焉.予以為此正四料簡所謂有禪無淨土者,但執觀心不信有極樂淨土,但執無生不信有淨土往生,則未達即心即土,不知生即無生,偏空之見,非圓頓之禪也.反不如理性雖未大明,而念佛已成三昧者,何足怪 乎!若觀心而妙證自心,觀無生而得無生忍,此已與念佛人上品上生者同科,又誰軒輊之有也」?善導為未透禪而修淨土,蓮池之為透禪而修淨土,其意昭然可見. 蓋蓮池說明禪之最高境界,即與念佛上品上生同,已攝禪同淨,更不煩排禪矣.此期茲分三段明之:
一 禪宗之淨
淨土宗遠奉慧遠法師為初祖,而 透禪修淨期亦必尊永明壽禪師為開始者.因他力行念佛,其淨土著述有「神棲安養賦」及「萬善同歸集」,「六重問答」等.為淨宗奉作準繩者,有四料簡偈,如 雲:「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跎,陰境忽現前,瞥爾隨他墮.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 佛祖.無禪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此四偈亦有疑為後人偽託者,但無論是否出於永明之手,是這個時期之作品,則不成問題.在永明壽 以前,中國佛教的禪宗,以演進到五家宗派的興起為頂點;法眼為五家中最後創立之宗派,而永明壽為法眼第三傳,亦即法眼宗最後一人.因為從它透禪融教律而攝 歸於修淨土行,其門徒都歸宗淨土,致法眼宗失傳.其傳於高麗者,今尚流傳為一心念佛的頓門.
次有長蘆慈覺宗賾禪師,它曾一度被尊為淨土宗第八祖, 有關於淨土的著作頗多.其蓮花勝會序雲:「以念為念,以生為生者,常見之所失也;以無念為無念,以無生為無生者,邪見之所惑也;念而無念,生而無生者,第 一義諦也.是以實際理地,不受一塵,則上無諸佛之可念,下無淨土之可生;佛事門中,不捨一法,則總攝諸根蓋有念佛三昧,還原要術,示開往生一門.所以終日 念佛而不乖於無念,熾然往生而不乖於無生,故能生佛各住自位而感應道交,東西不相往來而神遷淨剎」.由此可見其為一透禪融攝教律之淨土行者.
真歇 清了禪師,是普陀後寺的禪門開祖,為曹洞宗的大老,亦曾以兼提淨土著名.其淨土宗要雲:「彌陀不離眾生心,是二無別,極樂遍在一切處,舉一全收.……聖人 善巧,示人專念阿彌陀佛.……見一佛即見十方佛及九界眾生,微塵剎海,一印圓了……」.其要義如此,可見其為透禪而融貫賢首教者.
中峰明本禪師, 為宋末元初臨濟宗鉅匠.融通禪教律密淨,晚年專修淨土.現在流行的淨土懺,即是他的遺著.他對於淨土法門,不但自己篤行實踐,尤能廣以此法化他.三時淨土 繫念文,傳亦係彼所作.還有許多關於淨土的詩偈,其懷淨土詩雲:「藕池無日不花開,四色光明映寶臺,金臂遙伸垂念切,眾生何故不思來」?又雲:「清月黃昏 禮懺摩,低頭泣告老彌陀:輪迴六趣知多少,誓願今番出網羅」.即此可窺一斑.
天如惟則禪師,係明初禪哲,其被選入淨土十要之天如或問中有答雲: 「良由淨土教門至廣大,修法至簡易,故聞者不能不疑.廣大謂一切根機收攝都盡,上至等覺中一生補處亦生淨土,下至愚夫愚婦五逆十惡無知之徒,臨終但能念佛 悔過,歸心淨土者,悉獲往生也.簡易謂初無艱難勞苦之行,又無違誤差別之緣,但持阿彌陀佛四字名號,由此得離娑婆往生極樂,得不退轉,直至成佛」.此雖只 寥寥數語,然對淨土法門之要義,幾概括無遺矣.
楚石梵琦禪師,亦是明初臨濟宗匠.自幼每日清晨修十法念佛,求生淨土;主持天甯時,築室西偏,專修 淨業,默觀極樂依正莊嚴.作有西齋淨土詩,為後世所傳頌,被選入淨土十要.臨終時,對他的師兄噩曰:『我去矣』!噩曰:『子去何之』?曰:『西方』.曰: 『西方有佛,東方無佛耶』!師振聲一喝而寂.
憨山德清禪師,德業著述甚廣,其夢遊集中開示淨土行法亦多.有念佛切要雲:「念佛求生淨土一門,元是 要了生死大事,若不知生死根株,畢竟向何處念!若念佛的心斷不得生死根株,如何了得生死?古雲: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是知愛乃生死根株,以眾生受生死皆愛之過耳」.這是開示斷愛出生死的念佛法 門.他晚年游雲棲,深讚蓮池,轉趨匡廬專修淨土.
還有被奉為淨土十一祖或十二祖的徹悟禪師,清乾,嘉間人.初參禪,兼達臺賢教理,主持廣通禪寺, 禪風大振.後因病而歸修淨土行,禪者多依之修淨土.他的徹悟語錄中有攝教義之百偈,每偈都冠以「一句彌陀」四字.茲錄一二,明其概要,如雲 一句彌陀 我佛心要,豎徹五時,橫該八教.一句彌陀 白牛駕勁,其疾如風,行步平正.一句彌陀,第一義諦,尚超百非,豈落四句!一句彌陀,是無上禪,一生事辦,百劫功圓」.可謂極其以透禪融攝教律而修淨土行 之能事,足為禪宗之淨之殿軍.
以上是這一期中禪宗之淨的幾個代表人物,以下敘述到幾部書:一,蓮宗寶鑑,是宋東林優曇禪師作.他志承遠公,專弘淨 土.蓮宗寶鑑,分正因,正教,正宗,正派,正信,正行,正願,正訣八卷,為淨土宗重要典籍.二,淨土簡要錄,明初道衍或即姚廣孝集,不愧簡要二字.三,寶 王三昧念佛直指,明妙協集,被選入淨土十要.四,歸元直指集,分二卷,宗本禪師集;本號一元子,內收重要文獻甚多,亦為淨宗要典.五,淨宗要語,係鼓山永 覺元賢禪師,就念佛淨行及戒殺慈行而作,文分二卷.他承永明壽昌禪師之傳,為明季曹洞宗之禪匠.六,淨土旨訣,清初道霑和尚,乃承永覺而作.七,角虎集, 取永明猶如戴角虎義,錄各宗禪師淨土語要.八,淨土紺珠,為光緒初年虛舟濟能所集;其有可取者,為用法數增一編纂,如由一心增至四十八願,有如增壹阿含之 編纂法.
這裡還得講到的,是有很多居士:如宋文潞公彥博,悟禪修淨,專念阿彌陀佛.嘗發願曰:「願我常精進,勤修一切善!願我了心宗,廣度諸含 識」!在京師與淨嚴等集十萬人舉行盛大之念佛會.如如居士贈詩雲:「知公膽氣大如天.願結西方十萬緣,不為一生作活計,大家齊上度人船」.此可想見其盛 況.復有給事中馮楫,號濟川,亦徹禪修淨,作有倣陶淵明的「西方安養兮胡不歸」之歸去來辭.
宋無為子提刑楊傑次公,得悟宗於天衣懷禪師,晚年修淨 土,命終坐化.有偈雲:「生無可戀,死無可捨,太虛空中,之乎者也」.或有問公『何往』?曰:『西方』.曰:『若生西方,則又錯也』.曰:『將錯就錯,西 方極樂』.時有王古居士,作淨土指歸決疑集,公為序之.王古又為圓澄禪師序淨土寶珠集,此二書均已失傳.宋進士王虛中,號龍舒,為淨土宗著名的居士.所作 的龍舒淨土文,流傳最廣,自行化他,不曾稍怠,為後代居士宏揚淨土宗各種著述之源泉.這是大家所熟知的,無須多講.
明季袁宏道亦通禪修淨,是當時 有名的居士.他們三弟兄傳為三蘇後身,均善文章,在當時另成一公安派.晚年修淨土,俱生極樂.中郎所著淨土合論,其透禪融教律之意,上徹永明,已選入淨土 十要.雖教義似宗華嚴,然實本禪悟.其中以明西方淨土為攝十方眾生不可思議土為最勝.然在他以前,懷感亦曾發此義.還有淨土全書,清俞行敏著,本龍舒淨土 文義而廣之.徑中徑又徑,是清道咸間蘇撫浙人張師誠著,亦龍舒淨土文之類.故均附此.
二 臺教之淨
談到臺教之淨,應該仰追到高祖智者大師 所著的淨土十疑論和觀經疏,因為這是臺教修淨的最大根據.然而這還是鄰於修禪別禪之淨之間者,而透禪以後的臺教之淨,應該首推被尊為蓮宗七祖的昭慶省常大 師,因為他是先修天臺止觀而後來纔專修淨土的.大概在宋淳化中,他在杭州昭慶寺仿廬山蓮社而刱立淨行社,當時加入他的淨行社的,有比丘千餘人,公卿士大夫 百二十人.這些公卿士大夫,都是一時的顯貴,如為首的王文正公旦,是做過宰相的.另有一位文章很出名的蘇易簡翰林,為作淨行社序雲:「當布髮以承其足,剜 身以請其法」,可想見省常大師是怎樣的受人傾信了.他領眾念佛,精勤不懈,數十年如一日.到六十二歲時,厲聲謂佛來了,隨之 而化.建塔於烏窠禪之側,被封為圓淨法師.
次講到四明知禮大師,平常都稱為四明尊者法智大師.他是北宋中興天臺教觀的人.他也宏揚淨土,曾根據智 者大師觀經疏而著妙宗鈔,亦為淨土宗要典.現時流行的大悲懺法,出於大師,係師率眾所常修者.又嘗念佛剋期棄壽生西.當時的大文學家楊億,函請留世,並問 答淨土要義.後數十年,有自稱私淑弟子的待制陳瓘,號瑩中,入臺教室,著三千有門頌,亦讚揚淨土.他在延慶寺淨土院記中雲:「明州延慶寺住持比丘,每有講 席,以天臺觀行為宗.自法智大師知禮,行學俱高,聽徒心嚮,繼其後者,又皆得人.……普融無礙,然後空假俱中;分別未忘,不免權實互諍」.亦能扼臺淨之要 旨.四明下天臺分為南屏,廣福,神照三家.至於修淨土的,要算神照下所出的宗曉法師為最著.
和法智同時同師的,有杭州下天竺的慈雲懺主遵式法師. 著有淨土,金光明,觀音等諸懺儀,所以稱為慈雲懺主.他常精勤念佛,發願往生,被他化導的人非常多,可說是臺淨傳入民間的一個有力者.他的著作,有往生淨 土決疑行願二門,及淨土懺法,都被選入淨土十要�.又著有晨朝十念法,提倡十念法門尤力.
再講到靈芝圓照律師,他是宋代重興律宗的祖師,不過他的 律宗與南山道宣律師稍異,而是宗天臺教義,又以淨土為歸的.所以律宗從此便與臺淨相倚了,故為臺淨之巨擘.而民國以來的弘一法師,可為其嗣音.照師初持慧 布『方土雖淨,非吾所願,若使十二劫蓮花中受樂,何若三途極苦處救眾生也』之見,後遭重病,在病中覽天臺十疑論,始轉崇淨土.又由善導專雜二修的分辨,乃 專持名號,常懺悔初時反對淨土的過非,發願宏揚淨土,普度眾生.
以上都是宋朝的.至明朝萬歷年間的幽溪傳燈法師,又為明代重興天臺教觀的人.著述 甚富,尤力宏淨土,要旨見於他所著的生無生論──蕅益也收入淨土十要�.論立十門:一,一真法界,二,身土緣起,三,心土相印,四,生佛不二,五,法界為 念,六,境觀相吞,七,三觀法爾,八,感應任運,九,彼此恆一,十,現未互在.洵能攝天臺圓境觀於一句彌陀中者!有淨土法語,亦甚剴切!可謂臺淨之極則. 靈峰蕅益大師,名智旭,他和蓮池,紫柏,憨山,稱明末四大師.他理解閎深,學問豐富,行願專在念佛往生.起初,他所學不拘於一宗,後來卻承天臺的嫡傳,同 時亦為淨土宗的第九祖.關於他宏揚淨土的著作,以彌陀要解為最,稱為絕唱.曾選彌陀經要解以至袁中郎淨土合論為淨土十要,後由弟子成時堅密法師評點敘述精 刻行世,號為淨土宗最精粹之寶典.
虞山普仁寺行策截流法師,是清初順,康間人.其初亦曾習天臺教觀,後來專修淨土,精勤修持,不遺餘力,因而信從 者甚眾.留有淨土警語與七期規式各一卷,雖文字不豐而簡潔精警.其謂禪淨二門,宜各專務,不必兼修.七期規式,為清代以來打念佛七的濫觴.近由印光法師推 為淨土十祖,不無卓見.
杭州梵天寺省庵思齊法師,他為清雍,乾間人,在天臺宗的傳承上,他是靈峰下第四代.由彭二林居士集其語錄並序之,文義亦甚 精約.尤其傳誦於佛教緇素者,為所作「勸發菩提心文」.其第九「為求生淨土故」有雲:「在此土修行,其進道也難,彼土往生,其成佛也易.……下菩提種,耕 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長.乘大願船,入於淨土之海,西方決定往生」.闡發淨土宗旨,最為扼要.並在甯波阿育王寺倡設涅槃供佛舍利會,用勝美的供品,多有 陳列金銀珠寶為供的,直到現在,這種供佛會仍續行未衰.後亦被尊為淨土宗祖師.
關於臺淨的書籍,首應提到淨土十疑論註,此是智者大師宏揚淨土的要 論.宋初,有澄彧法師所撰的十疑論註,修續高僧傳的贊甯僧正為之作序,現存續藏中.還有樂邦文類,共五卷,是南宋間四明石芝宗曉法師撰.首卷,採集經論要 義;二卷,集序跋文讚等;三卷,集記傳,關於淨土宗初祖以及五繼祖傳亦在其中, 四卷,集雜著;五卷,集賦銘偈頌詩詞.更續以遺稿兩卷,摭拾前五卷所遺漏的.洵為南宋以前,除各大經論疏註外之淨土文獻集成.卷二中:錄存南宋初崑山子元 法師之十門告誡中的圓融四土選佛圖.子元號萬事休,專修淨業.高宗乾道二年,召至德壽殿演說淨土法門,賜「勸修淨業白蓮導師慈照宗主」之號.
淨土 指歸二卷,義分十門,乃元,明間蘇州北禪寺大佑法師集.大佑亦臺教而修淨者.其指歸集之第一原教門,蓮社立祖條,曾載宗曉立慧遠至宗賾為淨宗八祖,餘所錄 亦俱扼要.永明四料簡偈,亦載其第三法相門內.且與歸元直指,同有破斥性命雙修等類之仙道邪說,可見其時先天道等已有萌芽也.
西方直指,乃淥田一 念居士編,自序有雲:「袁中郎撰西方合論為參禪未悟者告,余著此書則為未聞西方者告」.直敘念佛行法,及經論祖師指歸,證驗持戒等,平實簡明.
還 有道光間的悟開法師,居靈岩山下寶藏寺,以淨土法門自行化他,撰淨土知津,一名念佛百問,頗便初機.蓮宗正傳,以遠公至徹悟為十一祖,亦其所著.
三 賢教之淨
賢首宗唐季衰歇,宋時雖復興不盛.古傳有圓澄法師著華嚴念佛三昧無盡燈,宋范成大居士嘗為之序行,其書已佚.故由賢教修淨土,須至雲棲 蓮池祩宏,始卓然為一代大師.明季研講賢首教義者漸多,如雪浪等,五教儀亦在蓮池前後編集出來,故蓮池彌陀疏鈔,即專奉華嚴疏鈔為家法.蓮池重律,後寶華 律宗亦近賢淨.師固曾參禪悟入,然未據禪席,但開雲棲專修念佛.雲棲法彙百餘卷,皆教宗賢首行專淨土而融通禪律及各家教義之至文.不惟明季來淨土宗風之暢 盛得力於師,亦為淨土宗上下千古最圓純的一人.念佛七禮祖,至今亦多僅禮至八祖雲棲者,對師從無間然.淨土發願文及註,四十八願問答,淨土疑辨,尤為切 要.
彭際清名紹升,就是二林居士,堪稱以華嚴教義宏揚淨土之繼起者.以僧眾之研賢首者,多近禪宗,不弘淨土,故清代僧林雖每講彌陀疏鈔,而絕鮮賢 教兼修淨土之宗師為繼.然居士中則大不乏人,尤以二林居士稱古近之最.居士宗教均徹,著述宏富,而無不綸貫以宗本華嚴倡行淨土之意.著居士傳,善女人傳, 一乘決疑論等,而重訂西方念佛警策,往生傳,尤為淨土要典.其他二林居士詩文集非一.同行有汪大紳,羅有高等,不逮公之專勤.公乾隆時進士,文章亦著於 時.嘗函袁隨園論佛法,護教宏法甚殷.省菴語錄亦其所編.淨土宗為中國佛法主潮,亦至蓮池,省奄,二林達其極.
楊文會仁山石埭居士,刻行日本傳歸 佛典,並擬復興印度佛教,設祇洹精舍,吾亦預學其間.居士功名早著同,光間,而設金陵刻經處專弘佛法,則在光,宣間.今之支那內學院等,即從此流出,故為 中國近代佛學重昌關繫最鉅之一人.嘗自言「教宗賢首,行在彌陀」,篤修淨土數十年無間斷.一時居士之受其化者,遐至英,法,印,日.所著等不等觀中,與幻 人法師辨法華義,與日僧辨真宗義,均甚精徹.彭二林至楊石埭間,有魏默深,王耕心等.同時者,有編淨土報恩論之桐鄉沈善登,亦曾通書問.還有袁兆鸞蓮修起 信錄,頗蕪雜,但悟本法師傳尚佳.
賢淨典籍,則淨土資糧全集,為親承蓮池之莊廣還復空居士所集,文豐而寡要.淨土晨鐘十卷,清順治間周克復居士 集,亦遙承雲棲之化者,可為淨土宗巨著,文義較資糧集為周正.西歸直指,即印光法師印行甚廣之安士全書中之一種.安士姓周名夢顏,清康熙間人,著欲海回狂 以止淫,萬善先資以戒殺,而此書則直以西方淨土為歸,文義簡易,不愧直指.另有啟信雜說一卷,亦使人於淨土斷疑啟信者.淨土切要,道,咸間真益願居士著, 於淨土宗固為切要;而內有勸從根本處修一條.著重君仁,臣忠,父慈,子孝等人倫道德,後為印光法師所本.修西輯要,光緒時杭州復菴法..........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Monday, April 12, 2010

Page 189,190,191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他們的思想完全是由於自修禪觀內證三昧以後,各引大乘經論為印證以開發出來的.
由此故說這兩宗學說是中國佛學.
三 臺賢皆以禪為源
這 兩宗學說,在宋明來雖與慈恩宗皆稱為教下三家,然地論,攝論,三論,慈恩,成實,俱舍等各宗,皆是傳承印度的學說將其發揚光大而已,獨這兩宗的學說,雖亦 依經論為印證,而不是承傳其學系者,乃是由自修禪定得成就後發展出來的.譬如慧文禪師並沒有著作行世,只留幾句簡單的禪語,杜順亦祗有法界觀與幾首禪偈; 故這兩宗的學說,是以修禪為源泉的,所以中國佛法之骨髓,在於禪.這兩宗之學,既由先得禪定而後印以經論才建立為宗,故其初祖多分是一向修行禪定的禪師, 到了第二代祖師才向教理方面漸為解釋,至第三代遂集其大成,而宗學由此確定.後世不察其禪源而僅講其教相,因稱教下.假若這兩宗的第二代第三代的傳承者不 向教理方面發展,則其學必歸為禪宗矣.
第二節 實相禪布為天臺教
一 天臺學之根據天臺宗根據的經論,以法華經為最要,故有稱天臺宗為法華宗者.然此宗實不完全依據法華.何以故?譬如天臺初祖慧文禪師,他最初引為證明的是大 智度論與中觀論,而鮮有稱其以法華為宗者.到了慧思大師,禪定之餘,雖常誦法華,修安樂行三昧,但他最注意的還是大品般若.至天臺智者大師,始全重法華 經,誦藥王品,親見靈山,得法華三昧,故彼一生重在法華經;同時他於涅槃經亦甚重之.故天臺宗根據之經,是法華涅槃和大品般若.根據的論,為大智度論,例 如慧文禪師說明一心三觀,他是根據智論所說的三智一心中得( 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此三種智於一心中同時具得).次為中論,此宗所修空假中一心三觀,由觀一境真俗中三諦而發,中論雲:「因緣所生法」,就是一 境:「我說即是空」,就是真諦發空觀;又雲「亦說為假名」,就是俗諦發假觀,又雲「亦名中道義」,就是中諦發中觀.因此天臺宗一心三觀,亦是依據中論的因 緣所生法一偈而開演的.有為法無論心色假實都是因緣所生,凡是緣生就是空,空即是假,假空不二就是中道.而天臺之立四教,亦依中論,此偈初句因緣所生法, 對治凡外,建立小乘,即是藏教;次句觀緣生即是空,利通大乘,鈍不離小,是通教義;三句觀因緣所生即空而亦即為假,乃為別教;因緣所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道, 為圓教義.隨拈一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道故.以上是天臺宗所根據的幾種重要的經論,其次尚有維摩,金光明經等,成實與舊譯俱舍論等,茲不繁演.
二 天臺學之先河
智 者大師依法華開立宗教,但在智者之先,就有光宅法師等大弘法華,光宅所說,在智者大師著述中嘗引辨之.其次慧觀,慧嚴諸法師涅槃宗的立論,以法華為同歸 教,而以涅槃為常住教,加於法華之上;後來由智者大師運用其博大天才融合法華涅槃為一時,涅槃宗遂歸入天臺.其次,天臺一境三諦既然是依據中論,故三論宗 或四論宗諸師之所說義,亦皆為智者大師收歸其或通或別或圓之教.復次,成實論亦為天臺所取,此論在梁朝宏傳最盛,所以當時有成實宗之建立,且有判為大乘 者,僧朗法師弘三論以破之,始判為小乘;智者大師的通教教義,多取成實論意.復有地論宗,攝論宗諸師之教義,智者大師雖不多依據,但在摩訶止觀所講菴摩羅 識等,亦嘗汲取於二論.復次,俱舍有新舊兩譯,智者大師的藏教教義,則多取材於舊俱舍論.由這多方面的先河,遂集成了天臺宗的廣大學海.
三 天臺教之成立
甲 慧文慧思之創發
天臺學胚胎於慧文禪師,長養於慧思禪師,至智者大師集其大成,而判釋佛陀一代時教.慧文禪師本來是修禪定的,故向稱為禪師.但在慧文禪師以前,平常修禪定的人,或依坐禪要法經等修習禪觀,未有一心三觀之禪;天臺之一心三觀,為慧文禪師所悟而印證於智度論等者.其次,一境三諦之說,至慧思和智者根據法華諸法實相的十如是義,廣為發揮,妙理重重,尤稱絕唱!這種的悟境,多出於禪觀而得的自證境界.
天 臺宗到了慧思禪師,基礎更建立的好了.慧思禪師嘗誦法華經,修安樂行三昧.他的著述,傳說有好幾種,但是現在存著的,只有「安樂行義」, 諸法無諍三昧法門」,「發願文」,「大乘止觀」四種.前三種是思禪師敘述禪定用功方法等,重在實行;大乘止觀之關於教理者,多接近起信論的思想.由此有人 說大乘止觀不是慧思禪師所著的,理由是:大乘止觀中所引用的起信論文句,在後於慧思的弟子智者大師的著作中尚不見引用,而已先為慧思引用,實屬可疑!但是 依我的研究,這大乘止觀還是慧思禪師作的,理由是:傳譯起信論的真諦法師,來華在粱朝武帝末年,這時思師猶在.適逢世亂,真諦法師亦不能安處,遂遍遊南方 各地,曾到過衡州,起信論即在衡州時譯.衡州即南嶽山之所在地,所以當時慧思禪師可以見到起信論,因此可以依起信論作大乘止觀.而智者大師其時已到江浙去 了,和衡州相距很遠,交通困難,況梁陳間又是個亂世,起信論未遍流通,因此他未必能見到起信論,他沒見到起信論,他的著作中,也不能引用起信論了.從此可 以推定大乘止觀是慧思禪師的著作,並不是後人的假脫.
慧思禪師居住湖南的南嶽山,世人嘗叫他南嶽大師,他對於天臺宗是第二代祖師,他雖受持法華安 樂行三昧,然而他也專重習禪,且在他的發願文中,尤極推重般若.安樂行三昧是依法華經的,他說修法華三昧而得六根淨,當具足四種之妙安樂行.他又解法華經 的譬喻,依般若三論等發明天臺的一乘義,謂之一華成眾果,一時而具足.談到慧思禪師的禪定,雖說是修法華安樂三昧,而他是以禪為根本的,因此他於法華祇是 修法華禪.修法華三昧行有二種:一種是有相行,即受持法華經而求得禪定;一種是無相行,就是說日常四威儀要常住在定中的意思.以上是說明慧思禪師的解行大 概,但是他對於慧文禪師的一心三觀,一境三諦之思想,並未十分發揚,到了智者大師才發揚光大.
乙 智者之完成
說到智者大師,他是天臺宗第三代的祖師,天臺宗學到了智者大師才成立.他的歷史,如史傳中說.茲將他的思想學說和建立天臺學的幾個重要意義一說.智者大師建立教觀的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是最偉大的了,他以八教五時等來判釋釋尊的一代教法.
1. 建立八教 以八教來判決全佛法藏.八教分做二種:一種是化法四教:一藏教,二通教,三別教,四圓教.這四種教,是實質的分判,也可以說是事實的分判.從受教的眾生方 面觀察根機而分別施藥,這樣就可以將釋尊無量教法分判得有條不紊了.其次,化儀四教是說明佛陀應機說法的各種方法儀式:一頓教,對上根利智直說成佛之法 者,如華嚴經等;二漸教,是對普通的三乘人說從小入大法門者,這有初中後的分別:漸初者,如阿含,中者,如方等諸經,上者,如般若經等;三秘密教,秘有二 種:一種是同在一法會中,聞法彼此各不相知秘密,二是陀羅尼秘密,現在的密宗還是天臺二種秘密中之一種;四不定教,說法不定,或聞法得益不定,就是除上三 種說法儀式之外,餘式為不定教.
化儀四教的建立,是智者大師學說中一種最殊勝義.在他以前,雖有頓漸和半滿的說法,但是沒有法與儀的分類,到了智者大師始建立.化儀四教,化法四教的意義和組織很繁廣,在這短時間中不能有詳明的敘說,不過大約可以用大小乘來分配一下以見其大概.如表:
taixu_191_of_260.jpg
照上表觀之,雖然前二是小乘,後二是大乘,但是可以互相相通的,一研究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圖表,就可明白了.
2. 五時 第二智者大師建立天臺教義,有五時的分判.五時者:一華嚴時,二鹿苑時,三方等時,四般若時,五涅槃時.這五時,是說明釋尊說法的時代前後所說的各別不 同;但釋尊的說法,本沒有限定,所以天臺於此別五時以外,又有通五時之說.別五時就是說法聽法別有齊限,通五時就是可通前後的.
3.一念三千 第三為智者大師建立天臺教觀中最特勝之點:所謂一念三千.五時分判:是根據涅槃五味,法華窮子喻等.此一念三千,為一心三觀所觀真俗中三諦所託之法.一念 三千簡單的說明 就是一剎那心念中具足三千諸法,包羅一切有情法和非有情法.天臺教中分宇宙萬法為三類:一曰有情,即正報;二曰非情,即依報;三曰五蘊,即情與非情所共依 之法.這三類法,各具有十種差別,所謂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佛,的十法界.又皆可互通攝,就是說地獄界具有佛等九界,乃至 佛界也具有地獄等九界,這樣十界互具,就成了百界.在這百界之中,每界又各具有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的十如是,謂之百界千如. 依,正,五蘊三類,各具百界千如,就成了三千了.這三千諸法,一一法皆是真俗中三諦,三諦圓融互攝,照之即成一心三觀.一心三觀中,具足三千諸法,謂之一 念三千.一念心中具足曰理具,事實顯現曰事造,理具事造兩重三千諸法互攝互融,乃為天臺智者大師依法華諸法實相義,充實慧文一心三觀之微妙觀境.
4. 六即 第四是天臺智者大師建立的六即義.言六即者:一,理即,就是三千諸法在一心中具有,則一切眾生即同諸佛,無二無別,當體即佛,因此說一切眾生本皆是佛. 二,名字即,名字謂教理,依教理而開圓解,解齊諸佛,曰名字即佛.三,觀行即,謂依前理解,觀行相印也.四,相似即,六根清淨相似於佛也.五,分證即,於 佛法身次第分證.六,究竟即,謂於佛果圓滿證得.這六即義依圓教立,而藏通別教亦得各論淺深,就是說:藏教人有藏教的六即,乃至圓教人也有圓教的六即,凡 聖階位,又有互齊各殊之義,茲不繁述.此外還有惑,業,苦之三道,見思,塵沙,無明之三惑,般若,解脫,法身之三德,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之三智, 法,報,化之三身四土,以及三佛性,三菩提,三解脫等,這些和三觀三諦相應而說的三法門,亦為此宗教義之特點.
四 天臺學之演變天臺學之成立,歸功智者大師,但是智者大師的學說,統統是由章安尊者記錄而成.他的著述,向稱三大部為根本教典,就是法華玄義,法華文句,摩 訶止觀.此外還有五小部及禪波羅蜜,六妙門等.但天臺學成立後,當時因時地交通的關係,只能在天臺山的一方面弘傳,其他的地方,並不十分發達.可是到了後 代就漸漸弘傳到各方,因此天臺之學就有很多的演變了.
甲 荊溪與法相華嚴及禪之對抗天臺學自智者大師去世後百餘年的時候,有荊溪大師承傳斯學.在這個時期中間,中國佛學界曾經過慈恩之法相唯識的弘揚,當法相學盛興的時候,天臺宗頗受掩抑.........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unday, April 11, 2010

Page 186,187,188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然門下之十今,皆明末遺老出家,粵中建大剎多處;四川之破山門下如昭覺,大雪等,亦未提敘.這或者是當時川,粵的交通阻隔原故.然清代天臺宗所從出之靈峰蕅益亦未說到,不無缺點.
現 在中國佛教僧寺的一般倩形,要遠推於明太祖的五種寺制.他把僧寺分做五大類,即:禪寺,講寺,律寺,淨寺,教寺.這�所謂教寺,就是密宗的寺院.這種分 法,其實在元時已有雛形,不過明太祖把它顯明化罷了.然而到了明末清初,講律淨教四種寺廟,漸漸地興起來,均混合於禪寺,故後來禪寺�,講經,開戒,念佛 堂都兼有.而教寺因為墮落俗化,民間不信,應赴經懺及做水陸道場等,也混入了禪寺.考其所以混合的原因,是因為明末時,各僧寺宗法制度嚴格施行,是曹洞宗 寺即永成為曹洞宗寺,臨濟宗寺即永成為臨濟宗寺.在那時還是以禪法為主,代代傳承;然至清中葉後,則反以寺廟產業為主,故其開戒,傳法的目的,反而成為續 承寺產的接代人了.由於這種宗法制度的組織,演成現在寺僧常套.禪寺混合成「內則禪,講,律,淨,外則經,懺,齋,焰」.據我所知,在清朝末年,金山,高 旻是不做經懺的,然至民國以來,也做水陸放燄口了.我十三年在天童講的楞伽義記,淨心老和尚序之說:「禪講律淨以究真,經懺齋焰以應俗,天童實具備之」. 此即說明清季以來僧寺之一班的常套.一方面參禪,講經,傳戒,念佛,另一方面念經,拜懺,設齋,放焰,應世俗一般人的要求.徒子法孫相承,而禪林反成一個 空殼,正是只存告朔的餒羊而已.
中國佛學特質在禪,至此講完.但還有旁附於禪宗而出現的兩種,亦順便一談.
九 仙道之旁附
此種仙 道,是旁附空默之觀照而流出的.他們作仙佛合宗等,亦講明心見性,回光觀照.大抵謂性即光,能清淨其心,如明鏡不著微塵,性光自現.反照者,要在動中時時 照顧,日常之間,事來應付過,物來識破他,在塵出塵,不動一毫人我相.回光即回攝性光,以目為機,在天為日,在人為目.天之陽光,日所射入;人之神光,以 目洩漏,漏盡則陽竭而死.要將一身精華造化之真氣,仍賴二目逆視而攝回.人之聰明智慧,皆此性光之流轉,此光最是活潑難定,須用諦觀,守中,調息,聽息等 法靜之定之,光自透入.不過百日,慧光充盈,神光普照,久之通天澈地,無所不到,所謂收之則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也.見得長生之性,始可修長生之命.所以 他們稅煉心為成仙一半工夫.他們又說:佛經詳性功而略命功,道書詳命功而略性功,修性功可以得漏盡通,修命功可以得天眼,天耳等五通.這種旁附於禪的仙 道,影響很大故雍正亦極重張紫陽,把他的悟真外篇選入於御選語錄中.
還有柳華陽唱性命雙修,他說:單修性功,難免投胎奪舍;單修命功,不過卻病延年.他引古語雲:「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修命不修性,猶有家財無主柄」.他並以在北京與一禪師入定出神至揚州觀花,禪師只能觀見,他能取花一枝而回的故事為證.
然 仔細考之,秦漢以來,仙家以內丹練氣,外丹採藥,無所謂性功.而性命雙修之始祖,乃係呂純陽受黃龍禪師感化後而來者.他取禪宗為修性以作修長生之基礎,亦 猶儒者取禪悟以為求功名之資本耳.西藏經教所傳大圓勝滿法,其所用之名字雖有不同,然其主張有似性命雙修者;所謂即身成佛,亦略同即身成仙也.
傳 燈錄記載呂純陽受黃龍的點化;一日,黃龍山晦機禪師上堂,呂純陽出眾問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時如何』?黃龍斥曰:『你這守尸鬼』!呂曰: 『只奈堂有長生不死藥乎』?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飛劍斫之不入,乃拜求指歸,龍反問他:『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大悟,說偈 曰:『撇卻瓢囊撇瓢琴,而今不煉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悟從前錯用心』.由此可見呂翁固已棄仙入禪矣.故雍正謂張紫陽取性功為悟真之外篇,其以此為 外,乃以真亦不立為外;而以命功所成之仙,猶在三 界之內也.故紫陽曰:「世人根性遲鈍,執其有身,惡死悅生,卒難了悟.黃老悲其貪著,乃以修生之術,順其所欲,漸資導之」.由這幾句話看來,則張紫陽亦以 仙非究竟,禪宗乃為究竟.仙佛合宗等書,以此為呂張性命雙修之道,不惟失禪宗,亦棄呂張之意矣.
十 儒理之推演
儒理之推演,乃從語錄纂研 得少分理解而還從儒家倫理道德而起.歷來士大夫與禪宗發生關係者甚多:如韓愈,白樂天,歐陽修,蘇子瞻,富弼,王安石,黃山谷,陸游,宋濂,張居正,龔定 菴等文學家或政治家,這裡且不談;如陸象山,楊慈湖,王陽明,王龍溪等心學派,不立異於佛門者,亦非此所論;至其本為禪師如劉秉忠,姚廣孝,及入居士傳者 如張商英,張九成,耶律楚材,袁中郎,錢牧齋,彭紹升等,固不須說;再如帝王方面,如唐宣宗,明洪武曾為沙彌,唐僖宗之太子及明建文皆由帝王而終為禪師, 及作家皇帝梁武帝,清雍正等,這�亦一概不說.現在所要演講的,是依禪錄纂研悟理而另張儒理,卻又反據儒理而排斥佛教的一些人.
唐李翱之復性書 說:「人之所以為聖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他本禪學主張止情而復性,方可成功聖人.但他回到儒家倫理及華夏文化與重農業經濟,遂謂儒家之倫理為 中道,佛家必離父母出家修行則非中道,故佛教祗宜印度而非中國所宜,並以重農而反對不耕而食.他從這一,倫理道德,二,中夏文化:三,農業經濟之三點得來 的結論,即成為依佛張儒而又反攻佛教的宋儒學派的遠源了.
周濂溪也是一個受禪法而又為後來立異的理學派所本的人.但他本人卻無何斥佛之表現.中峰 門下之胡長孺居士的大同論曰:「孟子沒一千四百年而周子出」,周子就是指周濂溪.「周子之傳,出於北固山鶴林寺壽涯禪師」,則周濂溪固出於禪統.程子,朱 子皆得之周子,朱子復得張敬夫講究此道,方覺瞭然.元來此事,禪學十分相似,學不知禪,禪不知學,互相排擊,都不曾搔著癢處,真可笑也.還有與周子同時的 劉興朝簽判,也由參東林總,慧林英,智海泉諸禪師得悟,而著「明道諭儒篇」曰:「明道在乎見性,余之所悟者,見性而已.……佛曰大覺,儒曰先覺,所覺此 耳.………然孔子之道傳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既沒,不得其傳,而所以傳於世者特文學耳!故余之學,必求自得而後已」.又曰:「是道也,有其人則傳,無 其人則絕.余既得之矣,誰其傳之乎?終余之身而有其人耶?無其人耶?所不得而知也」!興朝所說,徒遺空文,無人傳其道.若如周濂溪有程,朱一類的人崇奉 之,豈非又一傳孟子以來之道統.
天童文禮禪師邃於易,諸儒大闡道學,師與之遊.朱晦菴參師時,問「 毋不敬」,師以手示知.楊慈湖問「不欺之力」,師說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幾人知?欲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階正笏時」.又野錄載朱熹少年赴試 時,書籠中惟帶大慧杲之語錄全部,亦見其曾專心禪學.蓋理學始自程朱,而程明道亦近心學;據其理學與佛禪立異者,係程伊川及其門下,而朱晦菴則集其大成者 也.
近人馬一浮,馮友蘭亦究禪宗語錄以張理學.二人皆纂研語錄,而馮氏之新理學尤常引禪宗語錄資講說.茲略敘馮氏說:『在哲學中,以負的方法講形 上,最合乎空靈的標準者 是唐宋的禪宗.禪宗自以所講的是超佛越祖之談,其所用超越兩字甚有意思.他們以佛學各宗為「教」,而自以為「教外別傳」,他們是從高一層觀點以看各宗對於 實際有所肯定的理論.教外亦曰教上,即是超越的意思.禪宗要義有四點:一,第一義不可說,二,究竟無得,三,佛法無多子,四,擔水砍柴無非妙道.此四點 中,「佛法無多子」是禪宗所單提,餘三點佛家,道家雖略及,但禪宗特重之』.馮氏於第一義不可說及究竟無得,引臨濟,雲門,圓悟,南泉,雲岩,洞山,百 丈,大慧,法眼,曹山,首山,慧忠,龐蘊,藥山,馬祖,佛眼,法演,舒州,黃龍等古尊宿語,說得口漉漉地,但於『佛法無多子』,則未說出所以.於擔水砍柴 皆妙道的龐居士偈,及曹山之三種墮即明超聖之意,而說為超聖入凡亦可;但新原人中,以此斥佛 學要出家,學戒,入山,坐禪等為不如儒家之敦人倫盡人事,則仍執宋儒偏見.不知運水搬柴無不是,出家入山亦何不是?講學從政無不是,受戒坐禪亦何不是?蓋 依事解理,雖解得如是,而先入習見如故,仍觸事泥滯.大慧杲示劉敦濟雲:「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淨,不變不動,無減無增.若當人日用逢緣處,頭頭上明,物 物上頭,取之不得,捨之長存.蕩蕩無得,了了空虛,如水上葫蘆,拘牽他不得,惹伴他不得.古來有道之士,得之自生死海中頭出頭沒,全體受用,無欠無餘,不 睹生死塵勞之狀.……昔李文利都尉在富貴叢中參得禪,大澈大悟;楊文公參得禪,身居翰苑;張無盡參得禪,作江西轉運使:只遮三大老,便是個不壞世間相而證 實相的樣子也.又何嘗要去妻孥,罷官職,咬菜根,苦形劣志,避囂求寂,然後入枯禪鬼窟�作忘想,方得悟道」?從此一則話看來,誰謂禪家一定要教人舍世住 山?只是理學者未免要戀著家俗,妄生是非而已!故依佛張儒而反斥佛者,實在不免偏見之過.
從古今纂研語錄而講理學的,實未能參禪入門也.三峰禪師 雲:「十河九洛,眾教總持,須從無文字處求之」.乃著四書,五經參同.一日憮然曰:「宗乘中事,自問理會也理會得,說亦說得,只一事未在,敵他生死不 得」.此雲理會也理會得,說也說得,不過有一事,就是煩惱生死不能解脫.後放下一切,力參數年乃大悟.故宋儒及今新理學者,雖能在禪錄鑽點道理出來,至多 不過如三峰的未悟以前;且如已悟之三峰,亦不過才破本參而已.鑽研語錄,在力參透悟,說理,則去鑽研語錄之意亦遠矣.(光宗,性覺,弘悲記)

第三章 禪觀行演為臺賢教(註一)
第一節 緒言
今講賢首學與天臺學,分為五節.先講敘論又為三.
一 賢首學與天臺學名義之審定
賢 首學與天臺學之名義,須先為審定.賢首二字,為華嚴宗第三代法藏大師受於皇帝之賜號,但賢首學乃代表華嚴宗學以言,以華嚴宗由此師成立,所以即用此師的賜 號為宗名,曰賢首宗.故現所講者,並不是賢首大師一人的學說,而是講明賢首宗之學也.天臺為山名,此山為天臺宗第三代智顗大師居住,因名天臺大師;此宗至 大師始成立,因此就名為天臺宗了.由此現今所講亦非專講智者一人的學說,而是天臺宗一宗之學也.雖不是專講賢首和智者二師之學說,而今亦即以此二人為代表 來說明這兩宗的學說的大概,因這兩宗的學說,確是由這兩位大師所發揮綜合而成立的,故以這兩位大師為代表來說明這兩宗的學說,也就是說明華嚴宗學與天臺宗 學.
二 臺賢為中國特創之佛學
這兩宗的學說皆是中國創興的佛學.因這兩宗的學說,雖然也依據著印度傳來的經論,而這兩宗學說的特點,並不 是由於印度傳來的佛教思想系統而成立的,乃是在中國所傳的印度佛學上為一孤起獨唱的學說.譬如天臺學的創始者為慧文禪師,慧文禪師之思想,雖說是出於般 若,智度,中觀,而並不是承傳智度,中觀之學者,乃由其自修禪觀功力之所得,而印證於智度,中觀耳!其師承源流則不能明其底細也.賢首宗之開創為杜順大 師,其思想學說,雖有其所依的經論,而亦是以自證得華嚴三昧創建華嚴宗,而並無傳承之學統.因此,這兩宗在中國佛教史上,是最重要的兩個宗派;也可以說是 大乘佛教思想史上的兩個特異的奇峰.中國佛教雖尚有淨土宗,禪宗等的特殊發展,然而淨土宗有三經一論和印度菩提流支的傳授,至今弘揚不斷,這是依印度傳承 的經論宏揚的.禪宗也有印度的傳統,例如達摩東來,並傳楞伽經印心等.況且禪宗又有西方二十八祖,東土六祖之說,東土的初祖,就是印度末祖,禪宗發展到現 在,也還是一代一代的承著印度的祖系.而這兩宗的思想學說可不是這樣的,..........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Page 186,187,188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然門下之十今,皆明末遺老出家,粵中建大剎多處;四川之破山門下如昭覺,大雪等,亦未提敘.這或者是當時川,粵的交通阻隔原故.然清代天臺宗所從出之靈峰蕅益亦未說到,不無缺點.
現 在中國佛教僧寺的一般倩形,要遠推於明太祖的五種寺制.他把僧寺分做五大類,即:禪寺,講寺,律寺,淨寺,教寺.這�所謂教寺,就是密宗的寺院.這種分 法,其實在元時已有雛形,不過明太祖把它顯明化罷了.然而到了明末清初,講律淨教四種寺廟,漸漸地興起來,均混合於禪寺,故後來禪寺�,講經,開戒,念佛 堂都兼有.而教寺因為墮落俗化,民間不信,應赴經懺及做水陸道場等,也混入了禪寺.考其所以混合的原因,是因為明末時,各僧寺宗法制度嚴格施行,是曹洞宗 寺即永成為曹洞宗寺,臨濟宗寺即永成為臨濟宗寺.在那時還是以禪法為主,代代傳承;然至清中葉後,則反以寺廟產業為主,故其開戒,傳法的目的,反而成為續 承寺產的接代人了.由於這種宗法制度的組織,演成現在寺僧常套.禪寺混合成「內則禪,講,律,淨,外則經,懺,齋,焰」.據我所知,在清朝末年,金山,高 旻是不做經懺的,然至民國以來,也做水陸放燄口了.我十三年在天童講的楞伽義記,淨心老和尚序之說:「禪講律淨以究真,經懺齋焰以應俗,天童實具備之」. 此即說明清季以來僧寺之一班的常套.一方面參禪,講經,傳戒,念佛,另一方面念經,拜懺,設齋,放焰,應世俗一般人的要求.徒子法孫相承,而禪林反成一個 空殼,正是只存告朔的餒羊而已.
中國佛學特質在禪,至此講完.但還有旁附於禪宗而出現的兩種,亦順便一談.
九 仙道之旁附
此種仙 道,是旁附空默之觀照而流出的.他們作仙佛合宗等,亦講明心見性,回光觀照.大抵謂性即光,能清淨其心,如明鏡不著微塵,性光自現.反照者,要在動中時時 照顧,日常之間,事來應付過,物來識破他,在塵出塵,不動一毫人我相.回光即回攝性光,以目為機,在天為日,在人為目.天之陽光,日所射入;人之神光,以 目洩漏,漏盡則陽竭而死.要將一身精華造化之真氣,仍賴二目逆視而攝回.人之聰明智慧,皆此性光之流轉,此光最是活潑難定,須用諦觀,守中,調息,聽息等 法靜之定之,光自透入.不過百日,慧光充盈,神光普照,久之通天澈地,無所不到,所謂收之則藏於密,放之則彌六合也.見得長生之性,始可修長生之命.所以 他們稅煉心為成仙一半工夫.他們又說:佛經詳性功而略命功,道書詳命功而略性功,修性功可以得漏盡通,修命功可以得天眼,天耳等五通.這種旁附於禪的仙 道,影響很大故雍正亦極重張紫陽,把他的悟真外篇選入於御選語錄中.
還有柳華陽唱性命雙修,他說:單修性功,難免投胎奪舍;單修命功,不過卻病延年.他引古語雲:「修性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修命不修性,猶有家財無主柄」.他並以在北京與一禪師入定出神至揚州觀花,禪師只能觀見,他能取花一枝而回的故事為證.
然 仔細考之,秦漢以來,仙家以內丹練氣,外丹採藥,無所謂性功.而性命雙修之始祖,乃係呂純陽受黃龍禪師感化後而來者.他取禪宗為修性以作修長生之基礎,亦 猶儒者取禪悟以為求功名之資本耳.西藏經教所傳大圓勝滿法,其所用之名字雖有不同,然其主張有似性命雙修者;所謂即身成佛,亦略同即身成仙也.
傳 燈錄記載呂純陽受黃龍的點化;一日,黃龍山晦機禪師上堂,呂純陽出眾問道:『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鐺內煮山川時如何』?黃龍斥曰:『你這守尸鬼』!呂曰: 『只奈堂有長生不死藥乎』?龍曰:『饒經八萬劫,終是落空亡』.呂飛劍斫之不入,乃拜求指歸,龍反問他:『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呂於言下大悟,說偈 曰:『撇卻瓢囊撇瓢琴,而今不煉汞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悟從前錯用心』.由此可見呂翁固已棄仙入禪矣.故雍正謂張紫陽取性功為悟真之外篇,其以此為 外,乃以真亦不立為外;而以命功所成之仙,猶在三 界之內也.故紫陽曰:「世人根性遲鈍,執其有身,惡死悅生,卒難了悟.黃老悲其貪著,乃以修生之術,順其所欲,漸資導之」.由這幾句話看來,則張紫陽亦以 仙非究竟,禪宗乃為究竟.仙佛合宗等書,以此為呂張性命雙修之道,不惟失禪宗,亦棄呂張之意矣.
十 儒理之推演
儒理之推演,乃從語錄纂研 得少分理解而還從儒家倫理道德而起.歷來士大夫與禪宗發生關係者甚多:如韓愈,白樂天,歐陽修,蘇子瞻,富弼,王安石,黃山谷,陸游,宋濂,張居正,龔定 菴等文學家或政治家,這裡且不談;如陸象山,楊慈湖,王陽明,王龍溪等心學派,不立異於佛門者,亦非此所論;至其本為禪師如劉秉忠,姚廣孝,及入居士傳者 如張商英,張九成,耶律楚材,袁中郎,錢牧齋,彭紹升等,固不須說;再如帝王方面,如唐宣宗,明洪武曾為沙彌,唐僖宗之太子及明建文皆由帝王而終為禪師, 及作家皇帝梁武帝,清雍正等,這�亦一概不說.現在所要演講的,是依禪錄纂研悟理而另張儒理,卻又反據儒理而排斥佛教的一些人.
唐李翱之復性書 說:「人之所以為聖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他本禪學主張止情而復性,方可成功聖人.但他回到儒家倫理及華夏文化與重農業經濟,遂謂儒家之倫理為 中道,佛家必離父母出家修行則非中道,故佛教祗宜印度而非中國所宜,並以重農而反對不耕而食.他從這一,倫理道德,二,中夏文化:三,農業經濟之三點得來 的結論,即成為依佛張儒而又反攻佛教的宋儒學派的遠源了.
周濂溪也是一個受禪法而又為後來立異的理學派所本的人.但他本人卻無何斥佛之表現.中峰 門下之胡長孺居士的大同論曰:「孟子沒一千四百年而周子出」,周子就是指周濂溪.「周子之傳,出於北固山鶴林寺壽涯禪師」,則周濂溪固出於禪統.程子,朱 子皆得之周子,朱子復得張敬夫講究此道,方覺瞭然.元來此事,禪學十分相似,學不知禪,禪不知學,互相排擊,都不曾搔著癢處,真可笑也.還有與周子同時的 劉興朝簽判,也由參東林總,慧林英,智海泉諸禪師得悟,而著「明道諭儒篇」曰:「明道在乎見性,余之所悟者,見性而已.……佛曰大覺,儒曰先覺,所覺此 耳.………然孔子之道傳子思,子思傳之孟子,孟子既沒,不得其傳,而所以傳於世者特文學耳!故余之學,必求自得而後已」.又曰:「是道也,有其人則傳,無 其人則絕.余既得之矣,誰其傳之乎?終余之身而有其人耶?無其人耶?所不得而知也」!興朝所說,徒遺空文,無人傳其道.若如周濂溪有程,朱一類的人崇奉 之,豈非又一傳孟子以來之道統.
天童文禮禪師邃於易,諸儒大闡道學,師與之遊.朱晦菴參師時,問「 毋不敬」,師以手示知.楊慈湖問「不欺之力」,師說偈曰:「此力分明在不欺,不欺能有幾人知?欲明象兔全提句,看取升階正笏時」.又野錄載朱熹少年赴試 時,書籠中惟帶大慧杲之語錄全部,亦見其曾專心禪學.蓋理學始自程朱,而程明道亦近心學;據其理學與佛禪立異者,係程伊川及其門下,而朱晦菴則集其大成者 也.
近人馬一浮,馮友蘭亦究禪宗語錄以張理學.二人皆纂研語錄,而馮氏之新理學尤常引禪宗語錄資講說.茲略敘馮氏說:『在哲學中,以負的方法講形 上,最合乎空靈的標準者 是唐宋的禪宗.禪宗自以所講的是超佛越祖之談,其所用超越兩字甚有意思.他們以佛學各宗為「教」,而自以為「教外別傳」,他們是從高一層觀點以看各宗對於 實際有所肯定的理論.教外亦曰教上,即是超越的意思.禪宗要義有四點:一,第一義不可說,二,究竟無得,三,佛法無多子,四,擔水砍柴無非妙道.此四點 中,「佛法無多子」是禪宗所單提,餘三點佛家,道家雖略及,但禪宗特重之』.馮氏於第一義不可說及究竟無得,引臨濟,雲門,圓悟,南泉,雲岩,洞山,百 丈,大慧,法眼,曹山,首山,慧忠,龐蘊,藥山,馬祖,佛眼,法演,舒州,黃龍等古尊宿語,說得口漉漉地,但於『佛法無多子』,則未說出所以.於擔水砍柴 皆妙道的龐居士偈,及曹山之三種墮即明超聖之意,而說為超聖入凡亦可;但新原人中,以此斥佛 學要出家,學戒,入山,坐禪等為不如儒家之敦人倫盡人事,則仍執宋儒偏見.不知運水搬柴無不是,出家入山亦何不是?講學從政無不是,受戒坐禪亦何不是?蓋 依事解理,雖解得如是,而先入習見如故,仍觸事泥滯.大慧杲示劉敦濟雲:「此事如青天白日皎然清淨,不變不動,無減無增.若當人日用逢緣處,頭頭上明,物 物上頭,取之不得,捨之長存.蕩蕩無得,了了空虛,如水上葫蘆,拘牽他不得,惹伴他不得.古來有道之士,得之自生死海中頭出頭沒,全體受用,無欠無餘,不 睹生死塵勞之狀.……昔李文利都尉在富貴叢中參得禪,大澈大悟;楊文公參得禪,身居翰苑;張無盡參得禪,作江西轉運使:只遮三大老,便是個不壞世間相而證 實相的樣子也.又何嘗要去妻孥,罷官職,咬菜根,苦形劣志,避囂求寂,然後入枯禪鬼窟�作忘想,方得悟道」?從此一則話看來,誰謂禪家一定要教人舍世住 山?只是理學者未免要戀著家俗,妄生是非而已!故依佛張儒而反斥佛者,實在不免偏見之過.
從古今纂研語錄而講理學的,實未能參禪入門也.三峰禪師 雲:「十河九洛,眾教總持,須從無文字處求之」.乃著四書,五經參同.一日憮然曰:「宗乘中事,自問理會也理會得,說亦說得,只一事未在,敵他生死不 得」.此雲理會也理會得,說也說得,不過有一事,就是煩惱生死不能解脫.後放下一切,力參數年乃大悟.故宋儒及今新理學者,雖能在禪錄鑽點道理出來,至多 不過如三峰的未悟以前;且如已悟之三峰,亦不過才破本參而已.鑽研語錄,在力參透悟,說理,則去鑽研語錄之意亦遠矣.(光宗,性覺,弘悲記)

第三章 禪觀行演為臺賢教(註一)
第一節 緒言
今講賢首學與天臺學,分為五節.先講敘論又為三.
一 賢首學與天臺學名義之審定
賢 首學與天臺學之名義,須先為審定.賢首二字,為華嚴宗第三代法藏大師受於皇帝之賜號,但賢首學乃代表華嚴宗學以言,以華嚴宗由此師成立,所以即用此師的賜 號為宗名,曰賢首宗.故現所講者,並不是賢首大師一人的學說,而是講明賢首宗之學也.天臺為山名,此山為天臺宗第三代智顗大師居住,因名天臺大師;此宗至 大師始成立,因此就名為天臺宗了.由此現今所講亦非專講智者一人的學說,而是天臺宗一宗之學也.雖不是專講賢首和智者二師之學說,而今亦即以此二人為代表 來說明這兩宗的學說的大概,因這兩宗的學說,確是由這兩位大師所發揮綜合而成立的,故以這兩位大師為代表來說明這兩宗的學說,也就是說明華嚴宗學與天臺宗 學.
二 臺賢為中國特創之佛學
這兩宗的學說皆是中國創興的佛學.因這兩宗的學說,雖然也依據著印度傳來的經論,而這兩宗學說的特點,並不 是由於印度傳來的佛教思想系統而成立的,乃是在中國所傳的印度佛學上為一孤起獨唱的學說.譬如天臺學的創始者為慧文禪師,慧文禪師之思想,雖說是出於般 若,智度,中觀,而並不是承傳智度,中觀之學者,乃由其自修禪觀功力之所得,而印證於智度,中觀耳!其師承源流則不能明其底細也.賢首宗之開創為杜順大 師,其思想學說,雖有其所依的經論,而亦是以自證得華嚴三昧創建華嚴宗,而並無傳承之學統.因此,這兩宗在中國佛教史上,是最重要的兩個宗派;也可以說是 大乘佛教思想史上的兩個特異的奇峰.中國佛教雖尚有淨土宗,禪宗等的特殊發展,然而淨土宗有三經一論和印度菩提流支的傳授,至今弘揚不斷,這是依印度傳承 的經論宏揚的.禪宗也有印度的傳統,例如達摩東來,並傳楞伽經印心等.況且禪宗又有西方二十八祖,東土六祖之說,東土的初祖,就是印度末祖,禪宗發展到現 在,也還是一代一代的承著印度的祖系.而這兩宗的思想學說可不是這樣的,..........

The Society for Buddhist Education for Modern Time 佛教現代教育學會

↑ Grab this Headline Animator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aturday, April 10, 2010

Page 183,184,185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亦作法界三觀頌等.此諸德均或引教屬宗,或伸宗融教,極盡教禪配合之妙.迨明 之紫柏,憨山,皆精研教義,加以註釋,所發揮更多了.明季居士中,如曾鳳儀,錢謙益等,亦以禪發揮教義,曾作有多部宗通,如楞伽宗通即是其一.清雍正帝根 據他的自敘,亦由禪悟入,最崇拜永明延壽禪師之偉業,師永明集涅槃經等成經海一滴,亦曾致力於教禪和會.以上乃宋,元,明,清來宗教和會之概況.實際上也 只是或引教通宗,或以宗融教─ 引教通宗則近於慧忠等,以宗融教則近於永明等──;雖已難能可貴,然未能基教律而建宗乘,卻是最可惜的!永明時教義衰微,雖能以禪恢教,而雍正紹其風,但 均未能如西藏之宗喀巴派,在菩提道次顯教上更安密宗,修學五部教律,於三士道次第為基,上士道之上穩建密宗.中國古時雖能會教明禪,然未能從教律之次第 上,而穩建禪宗,致末流頹敗,一代不如一代也.宗喀巴以教律而建密宗,密宗猶如一箇花盆,而教律則如一箇花架,以其花架堅牢,故花盆高顯.我以為若非宗喀 巴之教義戒律上重建西藏密宗,則其密宗當反不如今日中國之禪林也.所以從這種關係上看來,中國當時雖有能融會禪教者,但惜無有次第之建立.攷之古德,亦不 無能基教律以建禪宗者 如永明壽便是已能嚴戒律精教義而建禪宗者.然其所以未能如是者,以礙於時節因緣耳.因永明之世,雲門宗等方盛興;且時主各據一方而易分道揚鑣,故永明未能 為禪宗奠下萬世叵搖之基石.
又如明末之靈峰蕅益,雖亦能為此,不過他似乎還看不起當時一般禪者,故不置身禪門而棲心臺教.自居如是,所以當時之禪 者對之亦不傾誠,自更不能以教建宗.然此種教上之宗之建立,仍必教與宗分,不過以教義戒律為基址而高置禪宗於上也.再就帝王方面,這也皆有可能者,第一是 明太祖,他對宗教頗通達而又很想振興佛教,他分佛剎為「禪講律淨教」五門,禪居於首,教即是密,亦不無層次.惜古時無大徹大用之有力高僧,故卒未能有系統 的組織建立.第二是清世宗,雍正通宗亦明教,曾發願十年治國,十年興教.就其行事言,均極確當.惜他十年後正開始宏宗演教,逾年即死.且其時亦無高僧,遂 亦無補於衰腐.比之藏地,這可雲是中國佛教之不幸!(弘悲記)
五 空默之觀照
「空默之觀照」,亦是宋元來的禪宗一派.大抵似牛頭融未見四 祖前之類,在禪宗下大抵認為不澈底.所以北宋真淨文禪師闢此禪法雲:『宗下事參須實參,悟須實悟,若纖亳不盡,總落魔界.豈不見古人道:「平地上死人無 數,過得荊棘林是好手」!如今多是得個身心寂滅,前後際斷,一念萬年去,休去歇去,似古廟香爐去,冷湫湫地去,便為究竟.殊不知卻被勝妙境界障蔽自己正知 見不得現前,神通光明不得發舒.或執一切平常心是道,以為極則,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大盡三十日,小盡二十九,依草附木,不 知不覺一向迷將去』.此其所闢,固佔曹洞宗一分,實指同出黃龍下之東林總淨派.南宋初,大慧杲師對於這種禪法,更是嫉惡如仇!故雲:『士大夫多是掉舉,而 今諸方有一般默照邪禪,見士大夫為塵勞所障,方寸不寧帖,便教他寒灰枯木去,一條白練去,冷湫湫地去.將這個休歇人,你道還休歇得麼?殊不知這猢猻子不 死,如何休歇得來!來為先鋒去為殿後底不死,如何休歇得!此風往福建路極盛,妙喜紹興初入閩住菴時,便力掩之,謂之斷佛慧命,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又 答曾天游雲:『今時有一種剃頭外道,自眼不明,只管教人死獦狙地休去歇去.若如此休歇,到千佛出世,也休歇不得!轉使心頭迷悶耳!又教人隨緣管帶,忘情默 照,照來照去,帶來帶去,轉加迷悶無有了期!又教人歇到木石相似,不是冥然無知?又教人隨緣照顧,莫教人惡覺現前,又教人曠放自在,莫管生心動念,皆瞎眼 宗師錯指示人!
在文,杲二師痛加呵責情形上看來,可知禪宗確有不少修這種「空默觀照」的不澈底的禪法者.或謂此係臨濟宗指責曹洞宗者,則不盡然,以曹洞宗固多窮究力參而澈悟者.而臨濟宗之從參話頭入者,亦仍多參到風吹不入,雨打不濕成一片處,認為大休歇地,從此休歇地;或專以提提話頭杜絕妄想為事者.而乾嘉後,則並此空默觀照有些相應的,亦不可多得矣.
六 語錄之纂研
禪 宗既不依經論,所以參學者全靠於師家語句之開示與行動之指點.宗師門徒集錄其師之言行,是即謂之語錄;故語錄非僅錄其師之語,亦且紀其師之行也.六祖之 前,集錄的很少,自六祖之所謂法寶壇經出世後,遂大開集錄語錄之風.所以六祖以下,各家多有語錄.將六祖以下之語錄集之一處,當不下數千卷,幾可另立一禪 藏!較之密宗咒軌之禁咒藏,當不或少.
除各家個別之語錄外,還有統貫性之語錄.此統貫性之語錄,最早者當為寶林傳,此書宋初雖有,惜久已不傳.然 其中可以採錄者,大部已採入於景德傳燈錄,所以除寶林傳外,要算景德傳燈錄最早.景德傳燈錄係宋神宗年間所集出.後四十餘年,有明教嵩的傳法正宗記.次 後,北宋百年間,有弘覺範之智證傳;清初之三峰派,曾專提此書以堅宗風.景德傳燈錄記至永明即止,故至南宋又有續傳燈錄,然續傳燈錄亦僅記到南宋之大慧杲 即止.之後,又有五燈會元等,則一直記到明清間者.此外還有古尊宿語錄,與大慧杲的正法眼藏.前者記諸古德之語句,後者則隨意而談,不依次序.另還有宗門 統要與續宗門統要.而語錄之編篡與研究,則始備於瞿幻寄的指月錄,然指月錄亦僅至大慧杲即止.清時有聶樂讀之續指月錄,乃記至康熙十八年間.此外還有祥符 陰的宗統編年記,編至康熙三十年間.不過此書注重宗派傳承之年代,於諸古德與旁歧之言行,每多不錄.所以語錄纂研之較完備者,還要算是指月錄及續指月錄. 到雍正時,雖尚有御選語錄,然僅選錄數十人而巳,故亦不如指月錄之為統貫性.
語錄纂研之要,在於鑽研古錐之語句.到鑽研不通處,即疑而參之,則即成參話頭.故篡研語錄之要,在通不過處而力究之!
纂 研語錄之總要,無過於三關句.此三關句,古德所垂示的殆非一種.且如黃龍南之三句:黃龍見人即伸手問雲:『我手何如佛手』?假如你答了他這一問,他又伸出 腳問雲:『我腳何如驢腳』?接著又問:『阿那個是上座生緣』?又如兜率悅之三句雲:「撥草瞻風,祗圖見性,即今上人性在甚麼處」?這是第一句.第二句雲: 「識得自性方脫生死,眼光落地時怎麼生脫」?第三句雲:「曉得生死便知去處,四大分離,向甚麼處去」?三關句固不止此,不過這兩種乃是宗門所特重而常提 者.但是真明白的要算是雍正所說的,雍正在御選語錄序�說:「學人初登解脫之門,乍釋業繫之苦,覺山河大地十方虛空並皆銷隕,不為從上古錐舌頭之所 瞞!……澈底清淨,不掛一絲,名前後際斷者」;這是破本參的頭一關.再進一步,即為「破本參後,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虛空者……地水火風 者……乃至無明者……煩惱者……色聲香味觸法者……盡是本分,皆是菩提」.這是破本參後即見「無一物非法身,無一物非自己」,至此即是破重關的「大死大 活」者.第三是「透重關後,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離家舍.明頭也合,暗頭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體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無生故長 生,無滅故不滅.……踏末後牢關」.又雲:「雖雲透三關,而實無透者,不過如來如是,我亦如是.從茲修無修,證無證,妙覺普明,圓照法界」.在一般的修證 經歷上,可以說有此三關,如上上根利智,則一悟悟澈,亦無三關之階次.不過後來宗門禪普遍提倡,則參禪者不必皆上上機,故三關遂為旨要.
此三關 義,據楞嚴經看,佛與阿難之問答,先雲心在何處,又問心是什麼,此心在何處與心是什麼,即是話頭的參究.三卷末阿難大悟,遂「返觀自身如湛巨海漂一浮 漚」;並讚佛雲:「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這就是破本參的境界.到富樓那與佛問答時,阿難又因「多聞習氣」而起疑問,佛遂因而示圓通門.本來 大力者無須此第二段,第未能乘悟圓徹者,故不得不 修圓通而對治「微細惑」.此即所謂「那邊悟得,這邊修證」,因之便有所謂「頓悟漸修」之說.選觀音從耳根獲圓通二種殊勝,這就達破重關的境界.其後由五十 五位之真菩提路而到「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即是破了末後牢關.不過禪宗尤重在破本參,因為不破本參,則根本談不上後二關.然破本參而不知有重關須破,則 易落於天然外道;破重關而不知透末後牢關,亦易安於小乘涅槃.所以必須透過三關,始可真實達到佛祖的境地.從語錄之篡集而研究者,不可不知此三關之義.今 之所講,亦略同語錄之篡研也.
七 坐跑之兼運
修禪之法,有所謂常行三昧,常坐三昧,半行半坐三昧.而般舟三昧,就是常行三昧,古人修此法 者很多.南岳慧思禪師,尤推重修此法門,嘗謂「如有十人修般舟三昧,吾即願護持而不入滅」!常坐三昧.則通常坐禪都是.半坐半行三昧,可說是現在禪林的一 種禪法,現在一般的禪堂(古名僧堂),大抵皆是半坐半行的.這種行法,倡始於何時不明.不過我在日本曾參觀過曹洞宗的永平寺,這個寺的建築法,是仿照於宋 時天童寺的,完全是古僧堂制.在他的僧堂�,不設床鋪,祇有一個大板座;這個板座,白天做坐位,晚上做床鋪.他們是面向壁坐的,這是遵照達摩面壁之遺制. 臥時則頭向外腳向�.堂中亦無跑的設備,坐疲倦了,即拿著錫杖出外經行.這大概是宋時的制度,中國早不行了.現在中國這種坐跑兼運的制度,最早不過在明末 清初間.明時有練魔場,魔就是昏睡,練魔場就是對治昏睡的場所.清初又有禪門鍛鍊說,此為取大慧杲之法而以坐行調身心者.後來合併練魔場為禪堂而鍛鍊,遂 有半坐半跑之行法.這種半跑半坐之成為定制的,據宗下傳說,係始於雍正.雍正最佩服玉琳國師,所以他以帝王之威,取消漢月藏之三峰派而承續玉琳之宗派.他 當時求玉琳之嫡嗣,眾推舉高旻寺天慧澈禪師以應.及澈見雍正,雍正問雲:『你是國師嫡嗣,還識國師宗旨否』?澈答雲:『我有癩痢頭在(蓋澈是個癩痢 頭)』!雍正乃以劍擬之雲:『割卻你癩痢頭時又如何』?在這種威逼之下,澈驚不能答.雍正謂:『君無戲言,我宮中有禪堂,限你七天,如答不出此語,必割卻 癩痢頭』!澈乃進禪堂去參究,而雍正又派人天天在禪堂門外報時,謂『已過一日,還有六日在』!乃至『已過六日,還有一日在』!在這種警戒之下,澈乃不遑寧 坐而急跑,到了第七天,因跑急撞在柱上,遂豁然大悟!求見雍正,雍正謂之曰:『且喜你已識國師宗旨』!由這段公案,高旻遂定禪堂內半坐半跑之制度.而此種 法制,亦確能調適身心,且有助於參究.由此看來,故知宋,元,明,清禪到了清代,遂有坐跑兼運的禪法.
八 僧俗之常套所謂僧俗之常套,就是明清以來中國禪宗叢林�一般的情形.關於這,清康熙年間祥符陰的宗統編年中有幾句話,可以說明大概的情形.他說:「自宋高 宗丁已紹興七年,至明神宗甲寅萬歷四十一年,凡四百七十八年,其間正宗法脈,時隆時汙,大道機宜,若顯若晦……高峰,中峰之冷嚴而蹈晦,萬松,雪庭之圓敏 以精特,皆所以深培厚蓄而啟隆振之緒于未艾」!此明南宋至明之禪統,又雲:「啟禎(天啟崇禎也)間禪風以天童,三峰兩祖而大振,為先後左右者,雲棲,紫 柏,憨山三大士而外 有真寂印,鵝湖心,儀峰象,無念有諸公,為之防閑提擎,所以數十年來, 行吳越,幾復追唐宋之盛」.又雲: 萬歷四十三年至康熙間七十五年,其間天童,磬山廓龍池,禹門之緒,而臨濟之道以興;雲門,博山振清涼,壽昌之業,而洞上之宗聿起;三峰力闡綱宗.善繼述 者,有靈岩之廣大精微,宏覺丕承帝眷,相唱和者,有福嚴,古南之卓立瀟灑,雲棲之淨業普攝三根,寶華之戒範廣弘三聚.皋亭,天谿,曲水,蓮居之間,臺教之 輪傳持絢爛;秣陵,金閻,普德,中峰之際,相宗之席講貫繽紛」.此種敘述,可謂略得概要.然當帝眷之雍正時,對宏覺加以種種的批駁,而專崇玉琳國師,尤力 斥三峰為魔,宗統編年亦未曾敘到.如曹洞雖及澹歸,而與澹歸同出天.........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Friday, April 9, 2010

Page 180,181,182 of 260 源流 | 二七 中國佛學

第六節 宋元明清禪
今講「宋元明清禪」.宋,元,明,清,是 四個朝代.前講之「越祖分燈禪」,溈仰宗在唐武宗滅法前興起,傳至四五代即滅於唐末,所以說宋前溈仰已熄.宋前之其餘四宗中,臨濟,曹洞尚興盛,而宋初最 興的是雲門,法眼,尤以法眼為最.但法眼之興,為時亦促,只三四傳也就不傳了;所以北宋百餘年,雲門為盛.宋初雲門宗,如大覺璉國師,雪竇山明覺國師等皆 是.不過到北宋末葉,雲門亦即由衰而滅了.既法眼滅於宋初,雲門滅於北宋,故從北宋之末至南宋以及元,明,清綿延不絕的,不外臨濟與曹洞兩宗.在二宗相傳 流衍之下,南宋初天童宏智覺盛弘曹洞,元,明有萬松秀禪師繼之.宋末元初,有個最著名的宰相,叫做耶律楚材,依中國姓蘇名劉楚材.他對中國民族所施的恩惠 很大,因當時元帝欲盡滅漢人,使中國成為游牧草地,全賴劉楚材之力方得幸免,不然中國人已無■類矣.劉楚材是個深契禪旨的真正佛教徒,出於萬松門下.他一 面用中國之儒術化民,一面自己深入佛法之修證,故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宰相.他在未做大官以前,即參萬松秀禪師:屏絕俗務,不問寒暑,天天參禪,甚至廢 寢忘餐,為佛門弟子,自號湛然居士.他自敘其參學萬松秀之際:「機鋒罔測,變化無窮!巍巍然若萬仞峰,莫可攀仰;滔滔然若萬頃波,莫能涯際.瞻之在前,忽 焉在後,回視平昔所學,皆塊礫耳」!故在元初,曹洞頗盛.當明朝末葉曹洞之復興,也有江西壽昌寺無明慧經崛起,其門下出人甚多,如博山無異,永覺元賢皆有 力.永覺賢,即開始以福卅鼓山為曹洞派的.江西,福建,廣東及普陀後寺等,迄今都是曹洞宗.
臨濟宗盛於南北宋間.前面講過大慧杲與虎丘隆.大慧杲 雖盛行一時,而其後都出於虎丘隆相傳之下.至元初,有高峰妙,中峰本,明初有壁峰金等為臨濟鉅子,尤以中峰為傑出.元末明初,壁峰金初在五臺,後為明太祖 請入南京,大弘臨濟.明中葉衰落.至明末萬歷年間,龍池幻有禪師門下,出天童悟,磬山修,此二人都是龍池所披剃,大興臨濟於明清之際.故清初禪法所興,大 都為天童,磬山以下之人.天童之門人,如四川之破山明,湖南之想山海,差不多一人即興了一省的佛法禪林.又如清初之玉琳國師.今金山,高旻,天甯,天目, 皆出於磬山門下.此為宋,元,明,清臨濟相傳之概況.茲分十小段講之.
一 公案之拈頌公案之拈唱,乃五宗分燈後繼起者提倡宗乘之一種法門.有所謂拈古,頌古,出古等風尚.禪宗著述部中之頌古百則,頌古聯珠,圓悟,萬松頌古評唱 等,今存續藏者很多.頌古直注序上說:「禪宗頌古有四家焉,天童,雪竇,投子,丹霞是已,而竇嗣響於汾陽」.天童覺,投子青,丹霞淳皆出於曹洞 雪竇顯出於雲門,汾陽昭出於臨濟,這幾位都是拈古,頌古的.不過頌古必先拈古,拈古之後方有頌古.拈古最早的,當推雲門禪師,他最初即出拈「釋迦初降生, 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顧四方雲:天上天下唯吾獨尊」.接著說:「老僧當時若見,一棒打煞與狗子吃,貴圖天下太平」.此即先拈出一段古事,言外 參異,不但一棒打死,而且還要與狗子吃,其語句是何等刻毒!無怪乎能震動當時參學者的人心不安.後瑯琊覺乃著語雲:「雲門可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 佛恩」!古德對此著語者甚多.頌之者,如洞山聰,佛印元等,不下數十家,則拈古可雲倡自雲門矣.
汾陽昭頌臨濟三玄,三要等,開頌古之風.如頌二祖 侍初祖得悟雲:「九年面壁待當機,立雪齊腰未展眉.恭敬願安心地決,覓心無得始無疑」.此拈二祖初祖之古事,再加以頌唱,遂成為頌古.然頌古尤以雪竇顯, 天童覺為最,因其頌文最為特出.從而評唱者,則推昭覺圓悟勤與萬松秀,玆引二則,以見一斑.
圓悟所評唱者為雪竇之拈頌,萬松秀所評唱者為天童之拈頌.雪竇拈梁武帝問達摩:「如何是聖諦第一義」?達摩雲:「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摩曰:「不 識」.帝不契,摩遂渡江至魏.誌公雲:「陛下還識此人否!乃是觀音大士來傳佛心印」.帝遣使去請,誌公曰:「闔國人去,他亦不回」.頌曰「聖諦廓然,何當 辨物?對朕者誰,還雲不識.因茲暗渡江,豈免去荊棘!闔國人追不再來,千古萬古空相憶!休相憶,清風兩地有何極」?顧左右雲:「這�還有禪師麼?喚來與老 僧洗腳」.末後一句,就是顯超佛越祖之禪的.圓悟本此加以評唱雲:『雪竇一似善舞太阿劍的,向虛空盤薄,自然不犯鋒鋩.若是無這般手段,纔拈著便傷鋒犯 手.開頭道「聖諦廓然,何當辨物」,不妨奇特,畢竟作麼生辨的!直饒鐵眼銅睛,也摩索不到.所以雲門道:「如擊石火,如閃電光」,等你作計較,鷂子過新羅 矣』.他所評很長,現在不能盡舉,其最後雲:『他不怕人執在這�,再加方便,高聲雲:「這�還有祖師麼」?自雲「有雪竇到這�,不妨為人赤心片片」;又有 雲「喚來與老僧洗腳」,太煞減人威光,當時也好與本分手腳』.圓悟此種評唱既多,其座下弟子皆能仿學而應付如流,大慧杲呵為一種禪病.然圓悟評唱以令契悟 為則,故不可習為口頭滑利.天童曾拈世尊一日陞座,文殊白椎雲:「諦觀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頌曰:「一段真風見也麼?綿綿化母理機梭,織成 古錦合春象,無奈東君洩漏何」.萬松秀評雲:『天童「一段真風見也麼」,為復世尊陞座處是一段真風?天童舉頌處是一段真風?萬松秀請益處是一段真風?怎麼 卻成三段也,如何是一段真風?況諸人各有分也』.這是評其第一句的,文長得很.其最後雲:『文殊也與折倒,卻道「無奈東君洩漏何」.文殊白椎世尊便下座, 乃至迦葉白槌便現百千萬個文殊,一等是怎麼時節,為甚收放不同?你道那個是東君泄漏處?殷勤為解丁香結,放出枝頭自在春』.此為萬松秀評天童之拈頌者,如 上「拈頌評」,亦成宋以後宗門下之提示與參究之一種法門.
二 話頭之疑參
從參話頭言:禪宗徹頭徹尾就是一個大話頭,如粱武帝語達摩曰: 「對朕者誰」,這一「誰」字,便是「參誰」之祖.當時直逼得達摩答雲「不識」,潛去少林面壁九年.而達摩對慧可曰:「將心來與汝安」;慧能對惠明曰:「不 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黃檗曰:「大唐國�無禪師,不是無禪,只是無師」;這豈不都是一個大話頭.不過成為後來參話頭的模範 的,還要推溈山下的香嚴罷了.溈山告香嚴閑:「將汝學得記得者的一概不談,如何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逼得智閑去香嚴寺,一個人苦參數年,始由大疑深 疑而獲得大悟深悟.此即是參話頭的第一個模範,那時不過還沒有普遍提倡,而學者亦未專門以參話頭為參禪.至大慧杲,始力提倡參話頭,所參「狗子有佛性否? 趙州曰無」;及「手拈竹篦,喚竹篦則觸,不喚竹篦則背,如何始得」的話頭,遂成為後來專參話頭之參法.此後臨濟下的高峰妙,中峰本等,已從參話頭得悟,亦 專教人參話頭.如中峰參高峰時,高峰問:「汝日間作得主麼?」答:「作得主」.又問:「夢中作得主麼」?答:「作得主」.又問:「睡到無夢無想時,主在何 處」!中峰不能答,乃力參數年,始得開悟.故大慧,中峰之後,參話頭即大流行了.而在元,明間,大抵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明季天琦瑞禪師,提倡參 「誰」字,故有曰:「但向二六時中一一處回光返照,看是阿誰?不得執定祇在一處,須是一切處.起大疑情,將高就下,將錯就錯,一絲一毛,毋令放過.行時便 看行的是誰,住時便看住的是誰,坐時便看坐的是誰,臥時便看臥的是誰;乃至你道不會,只看不會的是誰,現今疑慮,看這疑慮的是誰:如是看來看去,看到豁然 爆地一聲,方知非假他求」.天琦禪師倡參「誰」字話頭,當時普遍地蔚成風尚.
明末清初蓮池之後,淨土宗的念佛之風大盛.行住坐臥皆不離一句阿彌陀佛,故入清則又以參「念佛是誰」為最普遍了.如至各處寺院�,皆可見到貼著「念佛是誰」的條子.有人以為參話頭是臨濟禪,而曹洞禪則惟默照,實則非然.前說過禪宗始終是參話頭,不能以力倡者多是臨濟宗人,便謂曹洞宗不參話頭!曹洞宗之大徹大悟者,亦未始非由參話頭而成.比如明時振興曹洞宗之無明經禪師,亦從力參「大好山」話頭三年乃悟淨.
三 禪淨之合修
禪 淨合修,遠在安般禪已有淵源,不過達摩,慧可來後,久成隔絕,至於永明延壽始大為提倡之.因為達摩傳「自心是佛」,煩惱妄想若息當下即如如佛,不立文字之 頓悟禪旨.如曹溪說法,皆不認有西方淨土.此外,不但禪淨隔絕,而禪教之分亦莫不然.但至永明壽禪師,提倡禪淨合修,他不但是禪宗的大祖師,亦博精三藏, 尤以禪淨合修極力注重.他以數萬聲佛為每日常課,住杭州南屏山頂,山下聞其念佛之聲,好似天樂鳴空.這種修行風靡一時,學人皆遵順以行.當時高麗派二十僧 來從永明學,分傳為高麗頓宗.然法眼宗自永明之後,在中國一傳即絕而成淨土.他作有萬善同歸集,回向極樂;並留傳「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之淨土四料揀 偈.永明禪師後,繼起禪淨雙修者甚多.楚石琦禪師有西齋淨土詩,他是臨濟宗下的大宗師.中峰本禪師有淨土懺儀,他對「禪講律淨密」皆有調和;中峰所倡,為 明清後之一般所尚.彼重禪淨雙修之淨土懺,辭甚淵美.還有天如則禪師作有淨土或問,亦明悟禪修淨.命終時有人問他末後一著?答:『西方去』.又問:『難道 東方沒有佛』?他擲枕而寂.又明末憨山德清禪師,亦多念佛開示,並在廬山專修淨業,亦係由禪而淨者.專倡淨土之蓮池,也是由禪而淨.在當時居士中,如袁中 郎,乃至清時之羅有高,汪大紳,以及楊仁山居士等,皆承其風,今不具說.而成就最高得大受用者,當推紅螺山徹悟禪師.他的語錄對禪淨一貫,卓特獨到;不過 紅螺山後來成為天臺教念佛法門.如最近的印光法師,即繼紅螺而起.
四 宗教之合會
宗謂宗門,教即教下,非近由西洋翻來之「宗教」一名辭 也.以起初通教而修禪,本是一致的,不過達摩後慧可等始為分開了.然慧可傳楞伽,弘忍,慧能亦皆誦金剛經以印頓悟,故仍不離教.不過,楞伽所分之宗通說 通,實即為宗門教下之分的濫觴.如楞伽雲:『大慧!宗通者,謂緣自得勝進相,遠離言說文字妄想,趣無漏界,自覺地自相,遠離一切虛妄覺想,降伏一切外道眾 魔,自覺趣光明輝發,是名宗通相.雲何說通相?謂說九部種種教法,離異不異有無等相,以巧方便隨順眾生如應而說,令得度脫,是名說通相』.又雲:『大慧! 彼諸癡人作如是言:義如言說,義說無異,所以者何?謂義無身故言說外更無餘義,惟止言說.大慧!如來不說隨文字相,法離文字,故佛菩薩不說一字不答一字; 但為欲饒益眾生亦非不說教法,如為愚夫以指物,愚夫執指不得實義』.此即說明宗通說通之義.在楞伽之意.即以自覺智證為宗;為他說法為教.根據這點,即為 後來分宗與教之焦點;如以佛法言,實不分所謂宗之與教.達摩來以專傳親證心法名宗門,惟以親證為準則,以心印心,不立文字,始成教外別傳之頓宗.若不專傳 證法,雖曰無宗門可也.
宗與教之分,既以楞伽為根據,而達摩宗門禪之特點,即在專提宗通,否則即不能成其為宗門禪了.前已說過,慧可高唱教外別 傳,宗與教乃對峙,然曹溪,慧忠,大珠等之所說,未嘗不融會經論妙義.而分後再來和會者,當推圭峰,但其禪源論只可通於六祖以前,六祖後超佛越祖便非所 及.故分宗之極再和會教義者,則從法眼開始.法眼頌六相,既近華嚴;德韶禪師住天臺山國清寺,傳是智者大師的後身,而天臺教義之能重興,尤賴德韶之力.至 於永明延壽,更是把宗下教下大為和會.他之宗鏡錄,會臺,賢,慈恩三家經論教法,宗歸一心,遂成禪宗以來未有之鉅著.他又精通唯識義,如雲:「夫禪宗者, 真唯識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故能融貫禪教者尤以永明為最.
北宋之明教嵩,洪覺範,大慧杲等,皆能引經教之精義而發揮禪旨;又如真淨文..........

http://revtwt.com/index.php?id=67984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