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ddhaway.net | buddhaway.org |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 hi.baidu.com/buddhawaynet |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 friendfeed.com/buddhawaynet | buddhaway.net/blog | buddhawaynet.xanga.com/weblog | buddhawaynet.livejournal.com | buddhawaynet.typepad.com | buddhawaynet.wordpress.com | buddhawaynet.tumblr.com | buddhawaynet.blogebay.com | buddhawaynet.blogetery.com | buddhawaynet.pixnet.net/blog | buddhaway.blog.35.cn
Friday, December 18,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九講 前五識頌
一 首頌詮釋 <八識規矩頌> 講記,為了解釋頌文中許多專用名詞,佔用了八次的時間。但是以往的時間並沒有浪費,如果我們已經瞭解講過的名詞,現在來讀頌文,大半的涵義都能讀得懂了。由這一講開始,進入十二首頌文的講解,現在先講前五識頌。 八識規矩頌頌文的組織,十二首頌文分為四章,分別為前五識頌、第六識頌、第七識頌、第八識頌。每章頌文三首十二句,前八句頌凡夫位,後四句頌聖賢位。現在來分析前五識頌,在凡夫位的八句頌文中,前四句分為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後四句分為依緣、業用兩個主題; 在聖賢位的四句頌文中,包括智力、轉依、果德三個主題。現在先看前四句頌文: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在首頌四句頌文中,包括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緣境: 性境,是三境之一。經云:「法不孤起」,又說:「心因境有」。心識生起,要因緣具足,而境,就是四緣中的所緣緣。境有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前五識所緣的,只是性境,不緣獨影境和帶質境。因為前五識是感覺器官,只緣「色法」,不緣「心法」。色法,是第八識中實種所生,有實體之相,且得境之自相者。此如鏡之鑒物,故為性境。 二、識量: 量指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五識緣境,是根、境對照而生識 (即五遍行心所的觸,觸者三和。) 這是直接感覺,初一剎那,無籌度心,不帶名言,所以是現量而非比量; 到墮入第二念,種種分別生起 (即第六識五俱意識生起),這時就有比量和非量了。 三、性別:性別是指善、惡、無記三性,心王生起,與善心所相應者,就是善; 與煩惱心所相應者,就是惡;與善或煩惱心所均不相應者,就是無記。五識是感覺器,本來沒有善惡,但以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之俱起,五俱意識隨著前五識緣境而瞭解分別,因而善或煩惱心所與之相應,或善、煩惱不起一而是無記,這時前五識隨著第六識的行動,亦就通於三性了。以上三項,就是首句「性境現量通三性」的解釋。 四、界地:界地,指的是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九地,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 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我們所依託、生存的世界,是欲界、五趣雜居地。欲界的範圍,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大梵天,中有人界四洲,下至無間地獄。生活在欲界的眾生,即所謂五趣——天趣、人趣、畜生趣、餓鬼趣,地獄趣。五趣即是五道,如果再加上阿修羅道,就成為六道了。 頌文第二句「眼耳鼻三二地居」,所謂二地,是指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及色界的雜生喜樂地。雜生喜樂地的範圍,初禪三天皆屬之。欲界有段食,除眼、耳、身三識外,尚須以鼻識嗅香,以舌識嘗味,所以五識俱全;若至色界初禪天的離生喜樂地,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兩識無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識,所以稱眼、耳、身三識「二地居」,居是止的意思,眼、耳、身三識,亦只以初禪天為止,若到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地,其靜慮之心,專注於第六識間,前五識都不現起(此界眾生化生,有微妙色身,為莊嚴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所以欲界眾生,八識具備; 色界初禪的離生喜樂地,前五識的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只有八識中的六識;到二禪天,眼、耳、身三識亦不起用、、、、 五、相應: 心王生起,必有心所與之下相應,而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它們的名稱是: 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八個大隨煩惱心所,還有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三個心所。 遍行心所,是遍及於一切心、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所以是必然生起的,前五識與五俱意識同起,而與意識相應的五別境心所,亦導引前五識對所緣之境、發起希望、決定、明記、專注、和抉擇的作用。前五識既然通於三性,所以有時與善性相應,故十一個善心所全俱; 有時與不善相應,所以根本煩惱中貪、嗔、癡,中隨煩惱的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全部,亦參與前五識的活動。 二 次頌詮釋 前五識頌的次頌,有兩個主題,一者是依緣,二者是業用,我們且看頌文: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以上頌文,前兩句說的是五識的依緣,後兩句說的是五識的體用,分述如下: 一、依緣:五識依於五根生起,隨根立名,根名眼、耳、,鼻、舌、身五根,識亦名眼、耳、鼻、舌、身五識,而根有兩種,一者外根,一者內根。外根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外根又名扶根塵,就是我人視覺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 <楞嚴經> 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類。」此稱為扶根塵者,以其為扶持內根的塵法。內根又名淨色根,亦稱為勝義根。佛經上說,內根為清淨四大所成,質淨而細,猶如琉璃,肉眼不可見,唯佛眼天眼可見之。不過若以現代科學知識來看,內根就是五種感覺器官的神經纖維,和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五種感覺器官生起五感覺 (識) ,而由第六識瞭解分別。 心識生起,必仗因托緣,生識之緣共有九種,而各識全缺則不相同,此已在第六講中敘述。眼識生起須九緣具足,此處再加以說明如下: 1、根緣: 眼識以眼根生起的助緣,如眼根損壞,則眼識不能生起。 2、境緣: 眼識以色境為所緣緣,無境不能生識。此即心法四緣之一。 3、空緣: 眼識是離中取境,識與境之間必須保持距離 (空間) ,否則識不生起。 4、明緣: 眼識生起須以光明為助緣,否則不能了別。 5、作意緣: 眼識了境,須以作意力為助緣,若無作意力,則視而不見。 6、種子緣: 種子為眼識生起的親因緣,此為四緣中的第一種緣。 7、分別依緣: 第六識的作用是瞭解分別,故眼識以第六識為分別依緣。 8、染淨依緣: 第七識是意識之根,其染淨亦影響前五識,故眼識以此為染淨依。 9、根本依緣: 根本識是第八識,此識是諸識根本,故眼識以此為根本依。 二、業用: 頌文「合三離二觀塵世」句,指前五識之於境界,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而眼、耳二識是離中取境。 觀塵世三字,塵是五塵,亦稱五境,即是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塵有染汙的意思,以其能染汙我人的心識,故稱五塵。五塵是五根所照,為五識所緣。五識緣塵世之境,由於具緣多少的不同,就有了識取境合離的不同。如眼識生起要九緣,耳識不需要光明,只須七緣,這二者都是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取境時,必須根、境相合,識□發生作用,這三者是合中取境。 [愚者難分識與根」 一句,愚者、指當時的一部分二乘行者,因為分辨不出根與識的作用,就出現了一部分「根見家], 以為了境者是根;另一部分識見家,主張了境者是識。當時為了「根見」、「識見」,曾引發過一陣諍論。根見識見,看起來是小問題,但這牽涉到哲學上「唯心」、「唯物」,就成為根本上的大問題了。 三 末頌詮釋 前五識頌的第三頌,是頌前五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前五識,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頌文全文是: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三個主題,即是智力、轉依、果德,茲分述如下: 一、智力:修唯識行,在資糧位,歷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階上,廣修六度萬行,儲備福慧資糧,圓滿順解脫分的善根。進而於加行位,修四尋思觀,得四如實智,此智又名加行智,由此更勇猛精進,至通達位,入十地的初地歡喜地 (極喜地) ,至此遠離遍計所執的能取所取,亦即是證得所取之境空,能觀之智空,證此二空之智,無能緣所緣之差別,名無分別智,亦稱根本根,根本智是直契真如之智。由證得根本智後,再起分別一切差別相的智慧,此稱分別智,亦稱後得智。見道位的菩薩,就是以此根本、後得二智,緣真俗二境。根本智挾帶本質,沒有相分,心無分別,亦沒有見分; 而後得智托質變相,似有相分,起認識 (分別) 作用,似有見分,即緣真如,亦不親證,只能變我空的影像而審觀之,這就是[變相觀空唯得」。 這後得智,在因、果二位都能證得。不過前五識與第八識,是聯帶相生的,因為五根是第八識所緣的相分,而五識是依五根而生起活動,所以在第八識未轉識成智前,前五識不能單獨轉識成智,必須到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時,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同時轉為成所作智。此即所謂:「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但已轉為成所作智的前五識,在佛果位中仍不能親契真如,何以故呢?當知五識依五根而起,緣現量、性境,但它只能觀察諸法的事相,不能體悟諸法的理性。在因中如此,在果上亦是如此,所以說它「果中猶自不詮真」。詮,在此處作[證得」講。 二、轉依: 第三句頌文:「圓明初發成無漏」,此是指第八識轉為大圓鏡初一剎那,前五識也同時轉為無漏的成所作智。因為前五識是依五根而現起,而五根又是第八所變的相分。在能變現的第八識未轉成無漏以前,其所變現的五根相分,當然不可能先變為無漏。所以必須在第八識圓明初發,五根五識才能轉成無漏。至此,與前五識相應的根本煩惱貪、嗔、癡,大八隨煩惱,中二隨煩惱盡皆捨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轉成無漏了。 三、果德: 五識轉為無漏,其所應作的自利事業——所應斷應修的,皆已成辦,所以名為成所作智。至此,要進一步成辦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這是果地的成所作智。為適應淨穢國土中眾生機宜需要,如來作三類分身,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眾生,息其生死輪迥之苦也。三類分身是: 1、為適應大乘四加行位菩薩的機宜,示現千丈盧舍那身,宣說地上的十波羅密,令其依法修行,息其變易生死的苦輪。 2、為適應二乘及凡夫的機宜,示現丈六小化身,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令其依四諦法修行,息其分段生死的法苦輪。 3、為適應各類不同的機宜,示現種種化身,隨宜說法,令其離苦得樂。如來慈悲,憐愍眾生備受眾苦,運用方便,化三類分身,為不同的眾生,說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諸苦輪也。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前五識境、量、性、界等總表: ┌——境——性境├——量——現量├——三性——通善惡無記三性├——界地——眼、耳、身三識通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離生喜樂地│ 鼻、舌二識唯通五趣雜居地前五識—┼——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三 (貪、嗔、癡) │ 、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依緣——眼識九緣、耳識八緣、鼻、舌、身三識七緣 ├——業用——眼、耳二識之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合中取境├——斷惑——第八識轉識成智時,根成無漏,前五識亦轉為成所作智└——果用——分為三類化身,教化眾生,永息苦輪。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