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December 31, 2009

問:生者,達生體不可得者,由心空故 ... 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生者,達生體不可得者,由心空故,大地平沈,虛空粉碎,推求五蘊色心了不可得也。就是說,達生體不可得,則生而不生,不生而生,是以念佛心入無生法忍,終日念佛,終日念心,掣然往生,寂然無往,通過一個譬喻,就是剛才您講的……?

答:總之,都是個不即不離,生而無生,證無生法忍就是無生。實際上,這個無生不是沒有,而是生而無生,所以《生無生論》就很好。生而無生,生是事,無生是理,事理是一致的。

了達這個道理的時候,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了。實際當然了,這個形容詞形容得很好,那個境界,什麼叫虛空,什麼叫大地,虛空粉碎了,整個大地陷落了,真正到那個時候你的身體你的世界,真正體會到生無生之理,不是講誦之徒的那個講法。真正達到那個境界,那就虛空粉碎大地平沈了。還有一個四料簡,因為有人來問我,說是:生則者決定生,去則實不去。是一個意思。生嘛往生嘛,我一定生;去嘛,沒有去。這不很矛盾嗎?生不就是去,生就一定生。「生則決定生」,就決定往生極樂世界了。往生的世界就在我心內嘛,所以還在我心內,我哪兒也沒去呀,就是這個意思,這一切都是如此。還有兩句就回答你這個了:「去則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生無生,去一定去,去極樂世界,那兒有佛土,極樂世界,一定去。但是生則實不生,因為生,你證無生法忍,你證無生,這哪兒有生?這也是四料簡。

總之,反來覆去說,就是破我們的成見,提高我們的智慧。這一些個道理,都是我們本有的,我們聽著很玄,都是自性本有的。現在被這個污染哪,北京的污染嚴重極了,空氣、水、噪音,都超過國際標準多少千倍,我們的自性也就是被汙染了。這是講的生無生。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Wednesday, December 30, 2009

問:《谷響集》,《宗鏡錄》上的,永明大師講的,「泥牛水上行」?

問:《谷響集》,《宗鏡錄》上的,永明大師講的,「泥牛水上行」?

答:對,這是禪宗的。「若問吾宗旨」,所以它全都是講道理的。「化人問幻師」變化出來的人問幻術出來的師。谷響,在山上喊一聲「啊」,山就「啊」,——谷響,所以稱《谷響集》。「谷響答泉水」,泉水在嘩啦嘩啦響,所以山谷就響,所以以前所有這些問答,你問的人不過是化人,我回答的人不過是幻師。問的不過是聲音,是泉聲,我回答的不過就是空谷的回音。「若問吾宗旨」,你一定要問我,你永明大師是什麼宗旨啊,就這一句話:泥巴的牛在水上走路。

這就是言語道斷,不能再用言語去解釋了,再用言語去解釋,有四個字是最好的形容:畫蛇添足。

全部的宗旨是什麼?就是這一句話,泥巴的牛水上走。

我稍微給你說一點兒。聽到這一句,你是什麼心情啊?——納悶,想不下去,沒有什麼可想的——這就對,這就近了。你說我懂得什麼了,懂得好多好多,天花亂墜,壞了!

所以,知解門開,悟門塞,悟門就關起來了,你開了知解了。不懂他還近一點兒。所以講誦之徒不值錢哪,就在這兒。泥牛水上行,前頭說了半天,宗旨是什麼?泥牛水上行──悶住了,想不下去了,這個,很近哪。不是說這就是,這錯了。近了!比你懂得很多要近,你越懂得多就越遠。佛法妙就妙在這些地方。所以有的人就越求越遠哪。為什麼我說看一點禪宗的書,是避免這一種遠。不是要去參禪,我的意思,我也不是從參禪得到什麼,偶爾參過一次,確實懂得參禪了,不是按禪宗正宗的,閉關,參一個話頭。

這個法門也是自宋朝以來有許多人解決問題。現在也難啦。要懂得這些個事情,懂得這些個微妙,讓心境開闊。

實際上孔子並不是那樣岸然道貌,那麼書卷氣,酸秀才味,不是那樣。四書,四書�頭,現在我看很有興趣的就是孔子問弟子:你們每人談談你們的志願。

子路,軍事,曹勇,保衛祖國;有的理財,經濟;有的搞政治;有的搞教育。各人說出自己的抱負。那時候外交也很要緊哪,你要打我,我要打你,要是幾句話說好了,就避免一場戰爭。

各人談各人的志願。大家都說著,有一個人在彈琴。這個人是曾子的父親,曾參,傳孔子道的,他一直在彈琴,古瑟,瑟的弦比琴多,琴瑟琴瑟,古瑟。輪到他的時候,古瑟不大彈了,聲音微下來了,捨瑟而坐,把手放下,把古瑟推開,站起來了。他就講了他的志願,「暮春者」,春天來了,到了暮春,三月了(王羲之「暮春三月」,暮春就是三月。)「暮春者春服既成」,春天的衣服做好了。「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小孩,五六個人;冠者,二十歲的年輕人,當然都是男的。冠者,男孩,男青年。童子五六人,冠者六七人,加起來十多個人。「風乎齊浴乎武威」,到齊的那個地方,暮春三月天氣很暖和了,也許是山東,靠南一點,北京還不行,去就要乘涼了。「風乎齊浴於武威」,在武威那兒洗洗澡,游泳。「詠而歸」唱著歌回來。孔子說——這是總結了——「我跟他一樣」,我的志願就是這一樣。不是怎麼講大道理啊什麼什麼,這才是聖人。後來那個宋儒裝模作樣,所以沒有生氣,呆板。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Tuesday, December 29, 2009

問:回向西方也是回向我們自性,是不是?西方也是我們的自性? 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回向西方也是回向我們自性,是不是?西方也是我們的自性?

答:對。所以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不妨老老實實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世界名為極樂,其中有佛號阿彌陀,這才事理都圓融。如果你覺得既然是自性,就用不著回向了,這就也沒什麼叫生了,也沒什麼叫去了,都沒有了,這都偏在一邊。雖然如此,我還是回向,生到十萬億佛土那個極樂世界,親近那個阿彌陀佛。再一說呢,那就是我的心,就是我心內的佛,不相妨礙,這就是理事無礙。

問:《金剛經》本來有八句偈子,玄奘法師譯的,後來鳩摩羅什簡化成四句,請您老開示一下。

答:這個是這樣,它好像是「應觀佛法性…法性非所識…」,也不可說,所以你不要觀這些個,應觀佛法性,法性你是不可知的。回頭可以找出來。玄奘譯的就是《能斷金剛經》,《能斷金剛經》長,把這四句補上了,那就全了。不然就是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就好像趨於斷滅了。沒有色相,不能音聲,這都沒有,應觀,觀佛法性,但是這佛法性你不能認識。少這四句。這四句就圓滿了,不是斷滅。這個佛法性你不可以色見聲求,那你給我看佛法性?法性你看不到的,所以補上就全了,玄奘就是……很多翻譯都有這四句,文字稍有出入,意思沒有出入。所以說你只管放心。

問:您講離四句,有一句,無一句,亦有亦無一句,非有非無一句,這樣在生活中怎麼入?

答:生活上,終日吃飯——這是禪宗的話——未曾嚼著一顆米。不是不吃飯,你沒嚼著米,就是這種境界。終日穿衣,沒有披著一寸絲。即相離相。就在這個物質�頭,就在生活這些相�頭,離開這些事,離開這些相。所以終日度生終日無度。我在家�頭跟愛人談話,照顧愛人,就好像世間的夫妻情感哪,實際都遠離。跟看見玫瑰花,看見牡丹花一樣。所以即這個而離這個,不是只要離,也不是只有即。即這個,就鑽到�頭去了。這就是我的義務,我要把家庭搞好,把家庭維持好,孩子教育好,為這個,忙那個,這個沒做好,哎喲我就造業了——這就即了,太即了。離了,都不管,我就修行去了——又太離了。不妨管嘛。在管之中,心不存這些想。不是那種感情了。夫婦,再進一步說,就是提升為道侶,菩提眷屬,修道的伴侶了,就不是那種感情——哎喲,我照顧你啊,身體好啊,多穿些,而是希望你成佛,你出生死。是愛人以德,不是愛人以姑息了。愛人哪,我就是心疼你,要你好一點,富一點,多留點錢——這是愛人以姑息,多享受一點。愛孩子儘是以姑息的話,你把孩子害了。愛人以德!好好教育他;朋友也好好地直言忠告,對於一切人都是愛人以德,這就是轉換了。

問:香港的好多法師來講經,有人是覺得什麼法師來他都要去聽,但是有的初學的人他不能辨別,您的看法?

答:這很可憐。他就是結緣,可以達到結緣的目的。他根本也不能深入,最怕的就是好的他不深入,跟壞的他結上緣了,而且不解緣了,這就墮落了。往往就是平等的,好的我也結點緣,壞的我也結點緣,這還可以,還差不多。就怕這個沒有辨別能力。往往向上總是難的。

為什麼練氣功的人這麼多?就是因為它是向下。一練它就出來了,出來奇異功能啦。其實現在很多這些個大氣功師,他們都是鬼作他們的後臺,他死後就要去替鬼值班哪!

最有名的一個人哪,他在北京是了不起啊。葉劍英生病,他去了之後,這一扶頭,葉劍英就睜開眼睛能說話了,他一放下手,葉劍英就昏迷了,他鬧情緒了,就跑出中南海,而且沒有人敢問問他,刁難他,誰要給張找一點麻煩,你就丟東西,證件沒了,槍沒了,要緊的東西丟了。他自由出入。他有三部汽車,闊得不得了。他死後幹什麼?就是一個無頭的鬼要投胎了,所以要訓練一個人去接替他,他就是接替這個職務!

從前的魔術,中國老的古典魔術,有一種專案叫做「五鬼搬運法」從前這個縣官說:印是辟邪的,官印哪,你能搬我的印嗎?一樣搬!鬼很有惡勢力。五鬼,有一個鬼,這鬼是無頭的,名字叫「阿本」(音)。這都是他告訴我的,要不我怎麼知道?我一個朋友是科學研究院的教授,他跟他談話,他是被他所攝化,實際上就是個鬼。然後他就……,所以他是變壞了。

到香港去表演的嚴新哪,你們知道這個人嗎?他很慘!他自個兒說,「我嚴新沒有好下場」——他自個兒的書上說的,不是別人給貶抑他。他一個多月就要到墳地�去,鬼要出來,鬼從嘴�吐出一些黑的粘涎,他拿碗要接,這麼一碗半碗,他吃下去。

為特意培養他接班人,找了些孩子來訓練。一個孩子站一個墳頭。墳�的鬼出來的時候,好多孩子嚇哭了,不敢學了。有的給他黑水吃,他不肯吃,你說是不是本來也很難哪。還有人不怕,還是吃了,所以他還有接班人,將來要傳這些人。以後他不就是往下�變嘛!

人是三善道。天比我們強。修羅也比我們強——有的地方,修道的人比破壞佛法的修羅要好得多。不過整個這一道,他的福報、威力比我們厲害,神通大極了,他領著八萬四千魔軍跟天打,天打不過,天就要修法啦,修法魔就失敗了。他領著八萬四千魔軍藏在一根藕絲�頭。藕絲多細?八萬四千魔軍可以藏在一根藕絲�頭,神通大極了吧。這是比我們高的。再底下是畜生、鬼、地獄。這是鬼怪這些東西,你跑到他那個水平去了,是我們從人的地位下降,是走到下流去了。就好像一個人,你不好好務正,你參加黑幫,黑社會,這樣就有力量,你可以橫行,別人惹你不起,你就下流嘛,這是一樣的例子。所以要力爭上游!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Monday, December 28, 2009

問:宗通有的說不通,那像六祖你說,宗通說還不通?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宗通有的說不通,那像六祖你說,宗通說還不通?
答:有。你看四料簡。宗通說不通。通宗不通教,開口被人笑;通教不通宗,長蟲鑽竹筒;宗教兩俱通,慧日耀天空;宗教兩不通,隨其……

六祖的話:西方極樂世界離咱們十萬里。就是錯的。錯他不改。你看《壇經》�頭從來就是這兩句話,沒有改。沒有弟子說:看,這是師傅說的錯話,咱們可不可把它改過來。真實嘛,是什麼就是什麼,沒有造作。而且這話沒有說對,並不妨礙六祖。你一定要說十萬里錯了,那個才對,你還是有空間概念,不是嗎?還一定有個距離嘛?這距離說它多少都可以,都沒出自心。這距離本來是人的錯覺。你這頂什麼真哪?!所以他開口被人笑,被咱們這些人笑,佛不笑。所以這個也很好,就不改,就十萬里,誰不知道錯了,就讓它錯。可它稱經,厲害不厲害!佛的東西稱經,連龍樹菩薩他們都稱論,六祖的稱經──《壇經》沒有誰反對嘛,公認。

要知道心地法門的重要,到了密宗的最高最高,還是心地法門。有的人以為密宗有雙身像,雙身威猛像,這些個殊勝啊。不是不是。它殊勝還就是在於心地法門它很透徹。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unday, December 27, 2009

問:宗說俱通是說與自本性突然相契合,一發一切發。宗說俱通?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宗說俱通是說與自本性突然相契合,一發一切發。宗說俱通?

答:宗說俱通這個名詞是這麼說的,一個是說通,一個是宗通,兩件事情。要講經的人起碼應該說通,就是你確實能在說上是通達的。這一句話是什麼道理,這經是什麼宗旨,這都講得頭頭是道,一點錯誤都沒有,才叫說通。宗通呢,剛才的迦葉微笑,這就證明。這個證明在《涅槃經》上也有,將來一切經典的解釋權在迦葉,他就是宗通。大家這些說通的人你弄不清楚的話,請教迦葉,是他的心,宗實際就是心,他的心真跟佛的心相通了,他傳的是佛的心印。所以怎麼能夠輕視禪宗呢?禪宗是佛的心印哪,傳佛的心印,佛的心而且是印。但是現在沒有了。我的老師虛老,開悟了。現在還有,圓瑛法師,好,是善知識,他自個兒講了,他有兩次接近開悟,還沒有開悟,但是已經《楞嚴》獨步,還沒有真實的宗通。他說得很清楚,他一次得了之後,非常……,後來告訴師傅,師傅說這境界很好,你不是還希望得這個境界?說,是,我希望還有一次。不好啊,這要著魔啊。你看,你希望別的,當法師,有多少多少門徒,有多少多少供養,蓋什麼樓,那更是魔!就是還希望這清淨的境界再出現,就不好。他就警惕了。果然,後來又來了一次,比前一次還好。他底下說,他因為有很多事情,要弘法度眾生,來不及再繼續努力了,就再也沒有了。

就那兩次,這樣的話,他已經──就是說這幾個人之外,三大德,諦老、虛老、印老之後,當然有人推弘一法師,再底下呢,當然就是圓瑛法師,可以提得出來了。這已經很難得,目前要找個圓瑛法師還是很難。他講了一百多次《楞嚴》,他講一次提高一次,都有新的體會。他就是那兩次,在禪上通了若干消息,可以這麼說,而不是真正的宗通。現在有的人就把這也叫做宗通,或者說是客氣話,或者對於宗通理解得不夠,反正不嚴格。總之這跟宗通有關係,真正說要開悟,開悟不一定要從禪才能開悟,什麼都能開悟,念佛一樣開悟。念佛念到一心,到了理一心還不開悟啊?理一心你見法身了,破無明瞭,不開悟是什麼?就是開悟。什麼都可以開悟,學教可以大開圓解,大開圓解是解悟,不見得是證悟,再進步就是證悟。所以什麼都可以。你看經,看經一樣可以開悟,大開圓解。當然,大開圓解不是這麼理解了,它是忽然一下,什麼都理解了。這還不是宗通,這還是屬於解悟,還是理解,總之說宗通的人現在很難找了,我見著幾個。我也很榮幸。所以,有時候我就說這話:對於我學佛來說,是正法,就是釋迦牟尼佛在世,我學法所遇到這個因緣,也不過如此!

這個就是說宗通。大家知道夏老是淨土宗,不知夏老在宗上造詣很深哪。所以虛老來了之後,對於夏老,他歡喜極了,讚歎哪。北方本來佛教不如南方,北方是道教天下。「本來我以為找個正知正見的人都難得,沒想遇見這樣一個大德。」對追隨夏老的人說:「你們追隨夏老,能遇見他,而且能跟著他,如果你們這輩子還不成功,你們就不能怪別人,只能怪你們自己了。」

這個話說得很深刻。所以他們這些人一見就投契。另外一種人呢,他就是反對。譬如說,他們對於會集經典,經過這個會集,罵夏老師:你怎麼能會集啊,一個普通人,一個居士!反對的人很多。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aturday, December 26, 2009

問:廣結善緣的含義?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廣結善緣的含義?

答:我回答他兩句《無量壽經》。你這個廣結善緣,究竟是集中一處?還是集中若干處?還是廣結?這個問題不作回答了。我用《無量壽經》的兩句回答他:「假令供養�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所以現在出家人的毛病——我說老實話——即是居士的毛病,就是到處修供養。到處修供養,本來是很難得,善財難捨嘛,你肯把錢拿出來供養,功德很大,在這上頭很難得了,是個善人哪,但是這一種福都是人天福報。所以法藏比丘他就是這麼說,你供養�沙的聖,(現在也沒有這麼多聖),供養的功德也不是很大。就是供養了�河沙那麼多聖,……這是根本,希望我們一切佛教界的人士記住法藏比丘這兩句,不是到處去供養,今天朝山拜廟,廣跟人家結緣。我是希望跟我結緣的人你最好不要來。不要用這個方式來結緣,你看我的書嘛。你真正是為了解決你的正覺問題,覺悟的問題,這樣才有意義,我們才能深入,這個時間才值得花。大家辛辛苦苦來,來就結個緣。哪年哪劫才開花結果?我們這個時間這麼

用,太可惜了。我們還可以做別的事情,不是沒事幹。所以這個結緣之風很盛,是好事,但是有比它更好的事——堅勇求正覺。就說這個話,一切問題,關鍵在提高自個兒的覺悟,你自個兒覺悟不高,什麼事情也辦不成。哪個人是善知識,哪個人是惡知識?哪一句話說的是錯的,哪一句話說的是對的。哪幾句說的都是對的?但是水平不一樣?既然都是對的怎麼水平不一樣呢?佛教叫親疏的不同。都是皇帝的親戚,可是有親有疏啊。皇帝的兄弟封王,皇帝的侄子就不能封王了,清朝叫貝子,再下一層叫貝勒。譬如李鴻章,賞個黃馬褂,後來剝掉他的黃馬褂。皇帝的兒子稱皇太子。都是皇帝的親戚,為什麼有分別?親跟疏不一樣,親的程度不一樣。雖然都是正確的話,親疏可以不同。所以這些東西那要都能理解清楚,必須自個兒要提高嘛。賣瓜的誰都是說自己的瓜是甜,不說瓜苦,尤其是那些個越是不成才的,越就喜歡吹。甚至於說妄語,種種的,所以必須要很好的辨別。

供養是好的,你是遍供,還是應當收斂一點,我就提供一點,你最好是求正覺。把這個時間拿來真實地用功,真實地看經、學習,學習法藏比丘——我們的導師。

120x90_buddhawaynet.gif
buddhawaynet.blogspot.com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Friday, December 25, 2009

問:有人腳踏兩隻船,就是兼修。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有人腳踏兩隻船,就是兼修。

答:兼修是不好,但是你要融合起來。兼修一般指禪淨兼修,禪淨兼修,還有一句話比這句話更嚴格的,就是不贊成的──二門俱破。你對於禪也信不及,對於淨土也信不及,為什麼你要兼修啊?就是覺得必須兩個擱在一起我才保險嘛。那麼這樣一來,對於禪你也信不及,對於淨你也信不及,兩個門都叫你破了,你不是兼修兩個門,你是破了兩個門。因此印光法師竭力提倡,就是修淨土,不管禪。這個對於初機是完全正確的,你搞得個兩門俱破,什麼都不是,這還不如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

可是這個就不能絕對化。太過了,過猶不及。太過了,跟那個達不到──達不到那個水平當然不好了──太過了,你跟那個達不到是一樣的。過猶不及,不及是達不到。都是不要過分。太過就完全不許了,那就沒有祖師了,沒有帶角虎了,有禪有淨土,才有帶角虎。所以這要從根器看問題,不是兼修。你說我是兼修不是兼修呢?我說我說不出來。你說我修什麼都可以,你說我修禪也可以;你說我修禪還剛剛在參話頭也可以;你說我已經開悟也可以;你說我修密也可以;你說我修密剛剛念咒也可以;你說我在修大圓滿也可以,你說我是淨土宗在念佛,可以,說什麼都可以,沒有分別。沒有分別就無所謂兼了嘛。

還有一個傳說,傳說得不太對。說我現在是把密宗都放棄了,專修淨土。實際不是這樣,一個過程是如此:在抗戰回來的時候,日本投降了,我來接收。我在接收時我沒有五子登科,五子登科嘛恐怕早已槍斃了。那個時候主要弘揚的修持的是密宗。解放以後,經過組織分配,到了山西大學──我以前不是教育界,解放以後才做,我不做事情──我就到教育界了,山西大學到北洋大學到天津大學到北京郵電學院,從外頭轉一圈回來,到北京郵電學院又回北京了,這次從天津回來,以禪為主,大談禪,與同修啊什麼,以禪為主……但都是為主,不是別的不要了……那麼經過文化大革命,啊呀我就說,我所遭受的分給幾個人,恐怕幾個人都要沒有了,都要翹辮子了,這都是自個兒的罪業,但我卻是很得法益,反而比那個平平安安的時候進了一大步。這個回來之後,淨土了。就是真正感覺,認識了很多問題,只有這個最應機。所以在弘揚方面,主要弘揚的是淨土。

談這個過程,過去說……我現在為什麼要更正?因為這要變成我妄語了。現在對於密排斥,其實不能排斥,淨土宗就是密教顯說。

但是國外有我的師兄,他有許多弟子,他死了,他的法大家只學了一半。在這個情況下……很發心的一些人,不能……我來圓滿這些事情。所以這些事情也還是做,但是在國外,國內我保密。你們也不知道我密宗怎麼樣,今天我來了你們才知道,不來你們也不知道。現在還在保密。所以不能說……完全就跟事實不合了,所以我們就要如實。

所以說到這個兼哪,就是說你把它融進來了。夏老師就是攝禪歸淨,攝密歸淨。把禪的所有的好處攝在這�,歸到淨土。密宗,我理解很多,這兒有很多很多好處,也歸到淨土,這就很好很好。但是這個呢,夏老師才合適,一般人不見得。所以還是告訴你專門依止淨土,你都有了!「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你還找什麼禪哪?!就念阿彌陀佛就是最深的禪,真實如此。

不是非得參禪才是禪哪,參禪已經苦啦,那是到了沒辦法的辦法。宋朝以後就參個話,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什麼面目啊,萬法歸一,都歸一了不是很好嘛,一歸到哪兒去?一歸何處?所以現在參禪不容易得結果,問題就在這�,你萬法還沒歸一呢,一歸何處你問不到,歸一之後你再說。一切法都成了一法啦,到了這個境界一到哪兒去?

所以現在水平不夠了。密宗也是,極傷心的事,我也不忍說了,不忍說了,太可憐了──著名的城市,著名的道場,搞得這個半夜三更讓警察來把大家趕走──不忍說了,就說到這兒為止了。新近的事情。所以密宗,他叫我學(傳)密,我一句話就回答他了:《谷響集》�不是說了嗎?師傅要看徒弟三年,徒弟要看師傅三年,才能我說我自個兒說的話,當然我自個兒得遵守。這來一紙介紹信我就……所以說話不是說給別人聽的,首先是說給自己聽的,我就首先得服從,我自個兒不服從,那別人就可以都……

所以兼,還是勸大家……。但是可以看看禪宗的書。不是要去參話頭,你對於禪宗的事情瞭解一些,大可以使你的思想活潑一些,不然太死了,思想可以活潑一些。

大家知道,禪宗第一件公案是梵天的天王供養佛天花,然後把自個兒的身體布施供養做成佛的座位,這是恭敬嘛。梵天的天王,他趴在地上當座位,請佛坐在他身上說法。佛就拿了一支花,給大家看。佛拈了幾枝花,沒說話,人天大眾,人界天界很多人,請大家看。大家莫名其妙,拿花給我們看,什麼意思?正納悶的時候,迦葉,老的那個──兩個侍者,年輕的是阿難,老的是迦葉──迦葉破顏一笑,這就是第一件公案。

所以佛教�頭,「講誦之徒」是一句貶義詞,是批評的話,是罵人的話。「你啊,你就會講講經,念念經。」講誦之徒,講是講經,誦是誦經,是罵人的話。現在以這個講啊,覺得不得了了。

遠遠超過講的。一直沒講,這個關鍵大了。佛就說,「我有正法眼藏,」正法眼的藏,法眼而且是正法眼,「涅槃妙心,囑咐摩訶迦葉。」傳給摩訶迦葉。這就是禪第一件公案。迦葉就成為第一代祖師,阿難後頭是跟迦葉開悟的──第二代。

這些公案,在明朝的時候知識份子沒有一個對於禪是陌生的,都知道好多事情。即便是看現代的郭沫若,郭沫若的詩�有一句是「泥牛入海莫消息」泥巴的牛進到海�頭去了,莫是沒有,沒有消息了。這是哪來這麼的詩啊?李白杜甫誰也沒有這個詩,四書五經也沒有。不是咱們這個學問�頭的話。泥巴的牛跑到海�去了,到現在沒有消息,這是禪宗祖師的話,所以他們都讀書很多,而且他記住了,入了他詩�去了,這是黃龍禪師的話,「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看見兩個泥巴的牛在鬥,鬥鬥鬥鬥到海�頭去了,「直至如今沒消息」,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消息,不知哪兒去了。聽話的就禮拜就磕頭。這是大德。

所以禪宗就是這樣,沒有那些跟你講這講那,講道理,不許看經!所以你要知道各種法門很多都是為了弟子權說,護持你,所以是擁護法門的話,就是叫你老老實實地學,就是為了這個,不是絕對的,所以你要把它看成絕對的,那師傅都冤枉了。

不許看經?那藥山──也是一位禪宗祖師,一天他在看經,弟子就問他:「師傅啊,您不讓我們看經,您為什麼自己看哪?」

藥山說:「我啊,遮一遮眼。」擋一擋眼睛,經書一擋就看不見你們了。

弟子也有意思──他接著問:「能讓弟子也拿一兩本遮遮眼,行嗎?」

所以,它這個就很活潑,很有趣味啊。

「你啊,牛皮也得穿!」你遮不住眼。

所以「講誦之徒」是罵人的。

一個人在行堂的時候,打赤膊。方丈就說了,你啊,修許多癡福,你為大家這麼辛苦,熱天背著飯鍋,繞著廚房跑來跑去。發了這個心,做了許多癡福,愚癡的福,你將來「座下千僧」,你座下有一千個和尚,「無一衲子」,衲子也是和尚,沒有一個衲子就是沒有一個真和尚。和尚兩字的定義很深,識心達本名為沙門哪。要達自本心,達了自己的本體才叫和尚。你一千個和尚可是就是沒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和尚。

果然,他後來廟�有一千人,都是講誦之徒。你看「講誦之徒「就是說明這個的,就是他師父所說的,你都是修的癡福,你將來得的就是有一千個人,但就這水平。文字都是太重覆了,不多說了。果然都是講誦之徒。

所以我現在說老實話,我也就是不甘心當個講誦之徒。

所以這個專。我現在這麼主張,我們誰都這樣。應該廣學,即《淨修捷要》中「廣學就為深入」嘛。「為學要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挖一個洞裝電線杆,電線杆這麼粗,洞就挖這麼大,怎麼放得進?你總要大一點才能挖下去啊。你不大一點,不能深哪。所以「廣學原為深入,專修即是總持」,你專修一門即是總持一切法,所以念一句佛號,什麼禪定,什麼公案,什麼教典,什麼密法……一切一切,都在�頭。

一就是多,只要你信得及,不需要什麼都來一點,什麼都懂。你看那個中國的小說,關公就是刀,張飛就是丈八長矛,趙雲就是一杆槍;還有,你把他那個武器給偷走了,他就很困難──所以先派人把典維的雙戈拿走了,他用慣的武器,你拿跑了,他就發揮不出來了,就連打網球的拍子你給他換一把都困難哪,那個乒乓球拍子他就是那個武器啊。

專!所以就是這樣,什麼都可以。你說到底是,關公是因為刀所以才稱關公,那張飛怎麼就因為槍所以稱張飛呢?趙雲比他們都強,他又是槍,也不是丈八蛇矛,所以他他就因為習慣了。講到他最開始,他就應該有武器,他已達到了後頭這個水平,但他這個已經熟了。這個我們就明白了,所以這不是換來換去,也不要什麼都學,但你在瞭解這些方面,不妨多一點,不要太瘦了。除了這個法門之外,別的我都不知道,那這個法門你也很難理解得很深入。很多地方大家要用禪宗的公案來理解,對禪宗一點都不知道,這些地方就不容易深入。這也是辯證的。

腳踏兩條船,不好,就二門俱破。踩兩條船,這船往這邊開,這船往那邊開,你不就掉水�去了。就這意思,一條船才平安。兩條船看著很好,兩條都保護你,一個往東一個往西你馬上掉水�頭,所以腳踏兩條船不好,腳踏兩條船就是二門俱破,你哪條船也沒有可靠,都不可靠,都很危險。不要說一個往東一個往西了,差個四十五度就不得了,怎麼辦?哈哈……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Thursday, December 24, 2009

臨終見佛的時候,是自性佛來迎,不是諸佛遣化身來迎的? 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問:臨終見佛的時候,是自性佛來迎,不是諸佛遣化身來迎的?

答:都是,這兩種說法一樣。這個名詞叫做什麼呢?叫做自他不二,自和他不是兩個。華盛頓有個人,他是那�佛教會會長,他當時來迎接了,同時他提了個問題:「阿難應該在極樂世界,《無量壽經》他當機。但虛老上了兜率天,看見阿難在兜率天,在兜率內院哪,這是怎麼回事?」這個都是一樣的問題。到了這個境界,他遍一切處,任何地方都可以有我。這不是我們凡夫的境界了。我們凡夫呢,站在這兒我就不可能在香港,也不可能在華盛頓,那是凡夫,有來有去啊。如來——《金剛經》說的,《無量壽經》上也有——無所從來,也無所去,沒有來去嘛。

所以佛來接引你的時候,實際上根本也無來去。也無來去,可是你確確實實看見了佛來接,而且確確實實你的往生全因為佛來接。這是咱們淨土法門最要緊的一件事(他力)。

現在還有一個錯誤,許多淨土宗的人,強調一心不亂。所以佛的意思我們要把他領會到恰恰如佛的真實義,確實是不容易。所以武則天也很聰明,「開經偈」�她祈禱: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願佛加被我,讓我能夠理解佛的真實義,理解真實義的確很難哪。

不去念是一個偏差,認為非念到一心不亂不能往生,這又是一個很普遍的(偏差),過去到現在都有,而且很有名的人都有這種看法。他不知道,等你念到一心不亂的時候,你的往生就超過了凡聖同居土了。你至少是方便有餘土了,高一級了。你再要念得好一點,你就可以跑到實報壯嚴土了,甚至於跑到最高級的常寂光土了。到了事一心,見惑、思惑就斷了,方便有餘土,那就不是凡夫了,是聖了,他不是同居了。你要念到破無明,菩薩境界呀,實報壯嚴土──菩薩境界,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你可以分證寂光,部分地達到寂光。

所以,真要達到一心不亂,那是很難哪,很高,不是說不需要,太好了,但是凡夫很難做到。很難做到。

所以只要肯念,只要有信有願哪,就能到凡聖同居土。而這個你既然是凡,還能夠往生,就要靠他力了。是聖就自個兒的力了。你是凡,凡夫,我們都是凡夫啊,十萬億佛土多遠哪,一個佛土是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十億個三千大千世界,遠得沒法說了。

現在天文學發現,有的天體離咱們是一百四十億光年。光跑一年叫一個光年,是個距離的單位。光要跑一百四十億年,才能到這兒,它那兒放的光,經過這麼多年才能照到我們這兒,這是實際天文上量到的。十萬億佛土比這還要遠哪,連阿羅漢都去不了,所以必須仗佛的接引。至於來的佛,佛一定要派一個化身來接你,這就把佛說得太淺了。所以我們常常就拿我們的心情去推測佛的境界──要來接引的話,佛要自個兒化一個身到這兒來接你──還是有來有去啊。

這個譬喻是什麼呢?一千個江,每個江都有水,要不,一個水坑也行啊,月亮出來的時候,每個江都有月亮。月亮是不是在天空,月亮不需要真真買飛機票,坐到水這兒來,水也不需要飛到天上去接月亮,而月亮在水�顯出來了,這是佛的境界,不是需要我們凡夫的境界,還要這些作為,還要派遣,還要簽證,太苦了!不自在。

你知道有這個因緣,到時候自然這個因緣具足。水很混,水很動,月亮不顯。「潭靜風清月自臨」嘛,很安靜,沒有風,月亮就顯出來了。佛就顯出來接引你,而且關鍵靠佛的接引。

佛是誰?佛跟我們是同體的嘛。底下我們就要談,昨天我們談了「其唯自性歟」,這就講念佛念法身佛。法身流出報身,流出化身。所以法身佛是本體,法身佛的本體就是我們的自性,一個本體,所以自和他沒有兩樣。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Wednesday, December 23, 2009

西方三聖像改成一尊阿彌陀佛像,可以嗎? 黃念祖老居士答問

…… 因病予藥,你是什麼病,給你什麼藥。著涼了,喝點薑湯。他已經受熱,都在流鼻血,還給他薑湯?該吃涼藥。所以沒有絕對的,應該吃熱的,還是退熱的,不能太機械了。所以今天大家交談交談,每人談談自己。實在覺得不想談,我們也不勉強。大家絕對的自由,高高興興。我也就隨便談談。

這兩段內容呢,一個就是引出整個的《無量壽經》來了,是一段。昨天的這個呢,蓮池大師第一句話說的就是這個,當人的自性;第二句妙用。有體就有用。妙用── 《阿彌陀經》。《阿彌陀經》用在那裏呢?就是念佛、往生、持名。《阿彌陀經》全部是持名。《無量壽經》雖然很多很多,但它的願的核心是第十八願,是阿彌陀佛最偉大的。

正果法師,有人說他不是淨土宗,但有人請他談淨土的經,他說:我就談一個第十八願;談一個《觀經》的出世三福。

對了!這很好,就夠了。第十八願就是只要聽到佛的名號,至心信樂,一切功德回向往生,十念必生!念十句就一定生!必生!佛經的字啊!所以我們增加了信心。

我一個妹妹,昨天接到她的信,我又高興又難過。她從小就信,是小時候就信的。我父親死的時候,請和尚念經,和尚圍著棺材轉,我就跟著後頭轉。廣濟寺以前是釋迦牟尼佛的……快了,臘月初八成道日,那天晚上,念到深夜,我母親他們都覺得晚了,回去了。我那時還跟著大家在繞大殿,不肯走,後來到了二三點鐘了,把我接回來了。

念中學了,自己頭腦也發達一些了,看到這些個——當時大家來往都是很有名的人物,我舅父,他是南梅,是居士的代表人物。我是很有因緣嘛,居士兩個,一個南一個北,所謂南梅北夏,一個是我的舅父,一個是我的老師。我母親也能講經,我外婆也能講經,因為我舅舅的舅舅,是榜眼,是文庭侍,他是珍妃的老師。戊戌政變,康梁變法,怎麼這些個辦法、這些東西,光緒能知道呢?因為珍妃!珍妃怎麼能知道呢?因為我舅舅的舅舅!但是他是內線人物,外頭沒有他的名字,所以沒有殺他。也是居士。他聰明,詩詞好極了。

來往的都是大居士、大和尚,他那兒有很多很多。當時的感覺,這樣一些學佛的人物,當時都是很有名望的人,怎麼還是那樣,勾心鬥角,還是沒有離開世間。我就說這個證明佛法無用——這是我的錯誤。我說如果有用的話,他們搞了這麼幾十年,應該有變化嘛,應該和世間的一般人不同。怎麼它換了一個形式,換了衣服,換了……但是實際上還是世間這一套。還是要恭維有權有錢的人。這個徒弟要優待,沒錢沒有權的人就冷遇。這太不平等了嘛。就這一個問題就夠了!這樣的佛法,那怎麼行?沒有用!

所以,我妹妹那時她念佛,我就給她搗亂,我就罵她:你這迷信老太婆!後來我信佛,她最懷疑了:他怎麼能信佛呢?

她從小信。昨天接到她的信,也可能從小就沒信,這幾十年從小就沒信。她到現在還不知道怎麼發願。所以過去佛教那一套東西,實在是太可憐了,說是信,一直也在念佛,後來我告訴她有定課,有定課之後好一點了。原來她有個毛病,她從來沒說過,這次信上說了:這大便小便不能自控。出去了,時間上不定那麼合適。有時候就在自個兒家裏也會有這個毛病,她不願意讓兒孫們知道,怕看不起她,說她髒啊,討厭啊,所以從來沒有說過。

那麼在今年二月裏頭,說我從來沒有在佛前求什麼,我現在求一下試試,求什麼呢?我自個兒這個大小便能夠自控。

現在完全好了。而且這一冬——她每年冬天要吐血什麼,全好了,所以她很高興。她到北京來了之後,我曾經給她講了六部經。

所以佛法難聞哪。你說到了現在她還不求,她還問我:我應該求什麼?你看她不知道求往生!所以難哪,佛法真難真難!

所以各人情形不一樣,我們相見,雖然沒有交談,已經可以感覺到咱們心氣可以相通。

從前中國有個外交官叫吳朝書,在外國做公使很多年。他恐怕還在顧維鈞之前,顧維鈞是少壯派,他叫吳朝書。他就有個特點——各國大使,都可以有時候去參加國會,旁聽,有辯論、討論。他就說,等一下這兩個人一定會辯論。大家說這兩個沒有一點辯論的樣子,坐在那好好的。果然,他說對了,這個發言,那個起來辯論,這個起來反辯論,吵得一塌糊塗。

每言必中。問他怎麼回事,他說,這兩個人在沒有辯論之前,他們每個人頭上都有氣,他們兩個人頭上的氣已經在那兒打起來了。他們思想不一樣,為什麼辯論?一個問題,他是這麼想,他是那麼想。他倆個的思想就是這麼反對了。從來沒說錯過。所以這個氣很有關係。

我想請大家進一步談談,今後還有兩次,盡可能所供養的東西呢,能夠更適合大家的口徑。

問:修淨土,很多大德都供一尊佛,他們原來供三尊,現在想供一尊佛,是因為想專一。一尊佛也是一個體,阿彌陀佛代表體,流現出報、化啦,觀音、勢至。這樣的話,供一尊佛有沒有跟原來相抵觸?西方三聖像改成一尊阿彌陀佛像,可以嗎?

答:這樣改一改,有人是這麼做的,是可以的。跟咱們淨空老法師的思想一樣,專。就是說,我不供別的佛,只供一尊佛;不念別的經,就念淨土這幾本經,只念彌陀名號。尤其這種做法在閉關的時候,採用這種方式的很多,是可以的。古人也是這麼做的。

但是,也不是說必須要這樣。華嚴的境界,一多是一回事,一多相即。所以佛的法身、報身、化身,這三就是一,一也就是三。所以你只供一尊佛的時候,同時也還是供了觀音、勢至。並不是觀音、勢至我不供了,供了三尊佛,還是很專一,並不是說分成三處了。這就平等了。

所以我們掌握了一個精神哪,就什麼都逢源,都好辦了。不然的話,這樣才行,那樣不行,必須得改或者你就是不能改——這就人為地出了好些分別和障礙。都對的,都可以。就是你怎麼喜歡。所以我常常說,我從來不勸人改變他的修持方法。你修什麼的,你已經習慣了,你就這麼修下去。不要說,你這個不好,必須得換。後來他原來那個丟掉了,新的又拿不起來,什麼都不是。

所以我從來都不干涉人家的。你願意修什麼就修什麼,只要你誠懇,真發心。所以釋迦牟尼佛的一個徒弟,笨,周利阍陀伽,笨極了,什麼都不會,就叫他念掃帚,掃地的掃帚。笨到什麼程度?掃帚在印度文它也是兩個字,他記了上頭那個字,忘了底下那個字;記了底下那個字,忘了上頭那個字。後來還是證阿羅漢。鈍到這個程度。所以掃帚都可以念。所以我們就靈活了,我們舉一就要通很多很多,一通百通,一個道理通了一切都貫通。佛法本來是通的,就是人為的有些障礙,只許這樣不許那樣那樣,這樣這樣……造成了好多好多的……不是就是說……當然初修的人,你要控制他一下,他意馬心猿,今天想學這,明天想學那。你就告訴他,你只許學這個,不學就不好,你怎麼怎麼樣,那麼他才安心。實際說到實際,佛從來沒有說,只許你學這一樣,不許你學那一樣。佛沒有這些個分別,都可以的。總的就是來莊嚴自心。它起了這個作用。不是說,我念了佛,佛會保佑我,因此我就可以放膽做壞事,有人認為是這個關係。要是這樣,再念,再磕頭,再禮拜,再供養也沒用。

我們答一個問題,這一類的好多問題我們都可以通了。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Tuesday, December 22, 2009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唐佛陀多羅譯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他,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密,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云何無明。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

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

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

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

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

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

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

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


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為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

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

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

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

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

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

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與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當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


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善男子,覺性圓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

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

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

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

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

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

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

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未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迴,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巳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相,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

未曾有始終,若以輪迴心。

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

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

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

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

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

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

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

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云何五性,


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


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巳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


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


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城。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

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

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

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

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願。

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

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

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巳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辯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

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

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

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

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

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

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

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

供養�沙佛,功德已圓滿。

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唯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知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

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

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

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

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

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

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

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

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

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今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

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

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

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

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

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

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

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

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演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歷�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緩,攝養乖方,微加鍼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


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


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入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

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

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

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

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

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

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

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清淨,示有諸過,讚嘆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藐三菩提。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驕慢,況復摶財妻子眷屬,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萬剎。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


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驕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

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

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

謂作止任滅,親近無驕慢。

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

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

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

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

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

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惟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


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


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

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

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

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

畢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靜。

三摩正憶持,禪那明數門。

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

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

常當勤心懺,無始一切罪。

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


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皈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又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銷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爾時大梵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荼,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空中談佛法

空中談佛法
盧榮章一九七六年于多倫多 

各位聽眾,多倫多多元文化電臺華語廣播,今天能夠撥出一節時間,作首次空中談佛法節目,這機會是非常難得,現在向各位介紹一些雖然是很普通的,對一般從來沒有接觸過佛教聽眾認識;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已經有接近三千年歷史,不過在北美洲的時間,只有一個世紀左右,故此對大部份人都感引陌生的;因此有對佛教 解和歧視,也有名義上是佛教徒而不明白佛教的,亦有不是佛教徒想探討佛教哲理而沒有機會的,為甚麼有這些情形出現呢?因為佛教在這裡的推廣不足,現在先要談的幾點,是解釋一般人的 會和猜疑,例加盛載食物的器皿,必先清潔後才使用,否則食物染污,吃下便會生病。接受佛法亦復如此,將先入為主和不正確觀念清除,是必要的•話說回來,今天要說的有下面幾點: 

第一佛教不是宗教,佛教在中國流傳久遠,一般人都把民間傳統的神教、和各種迷信習俗,都放進佛教�面,例如燒元寶臘燭、金銀衣紙、符咒占卜、星相風水、拜斗練丹等,都硬加在佛教頭上去。其實這一切和佛教是絕對沒有關係的,佛教是釋迦牟尼的教育,本人研究佛教多年,雖然不敢自認是大通家,但是對佛教經典、三藏十二部,曾經涉獵過的,在中國歷代高僧的著述中,數目亦不少,所有文獻的內容,都是沒有上面民間迷信習俗等述及的一切,同時佛在經中,處處告誡弟子們,不可以邪命為活,上面民間迷信習俗等述及的、都屬於邪命一類,所以佛教不是一般迷信的宗教。 

第二 佛教不是消極避世的,許多文化上有問題的人,認為信佛的讀經知研究佛法,是一種消極避世行動,其實是絕對不一樣,佛教精神所在、是利他為大前題的•譬如有人溺在海裡,你雖然有心救人,如果不懂游泳,怎樣做呢?只有先熟習游泳和拯溺方法 •佛教徒讀經知研究佛法亦是一樣,是利他的準備呵!其實讀經不單是佛教徒如此,其他宗教的修士,何嘗不是先到神學院去攻讀,然後才出來傳教呢?佛教積極救世精神,是最澈底的,地藏菩薩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這是一種積極大無畏的表現。 

第三 佛教是正信不是迷信,許多人一提起佛教,就說是迷信•其實佛教絕對不是迷信,佛教是要我們反迷就悟,轉愚成智,面對現實,改造生活環境,用平等慈悲愛心,去安慰勉勵他人•這些都是依靠我們各人自己力量和智慧,並不是祈求鬼神們來施恩惠的,今日社會文明進步,全是人類智慧和力量造成,這算是迷信嗎?佛教是信仰自力主義和主張解行一致的宗教,怎可以說是迷信哩! 

第四 佛教與國家, 解佛教的人,以為佛教徒不從事生產,便肯定他們對國家沒有貢獻 •其實這是似是而非吧!佛教中除了出家的和尚尼姑,衪們的專職是擔任傳教工作,而在家的信徒,都是從事社會中士農工商各階層人士,如何可以說對國家沒有貢獻呢?佛教我們要報恩,第一種就是國恩,因為國家保衛我們的生命和財產,維持社會秩序和良好風氣等,所以一個真正的佛教徒,是愛國和守法的公民。 第五 佛教與科學,有人以為今日社會文明,是拜科學發達造成,難道佛教可以拿來和科學相提並論嗎?不錯,社會中物質文明發達,確大部份是與科學有關係,但科學主義是有廣有狹的,狹義是指化學、物理、生物、醫學等每一學科,廣義方面說;凡是有系統條理的學問,亦可以稱為科學,是包括政治、社會、經濟、歷史、宗教、地理等等•研究科的精神,在乎純粹客觀不襯帶情感,著重分析和實驗的正確結論。在佛經的翻譯,是絕對科學化的,唐朝時候翻譯的佛經,一個翻譯場所,有多至一千人,其中分開主譯、譯語、筆受、証義、潤文多種職位和部門,所以一本佛經的譯成,幾經考訂,雖微小地方,亦不會放過;同時每本佛經開始的時候,都有說明何時、何地、何人、何事等等,作為考據的,這些事實,難道不是科學化嗎? 

第六 佛是一個人,有歷史根據的,在世界百科全書,有關偉人記載中的第一位,不是先知告訴我們的,在中國傳統多神教中,是神佛不分,老是混淆不清的,因此在這�清楚說明,佛是由人修養和實踐才成的,道德人格臻於戶圓滿,智慧學問亦啟發至最高峰的人,便稱為佛,因此人人都可以成佛。 今天可以說是空中談佛法的開場白,下次節目時間再說,祝褔各位身心健康,二六吉祥!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Monday, December 21,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十二講 第八識頌

第十二講 第八識頌 

一 首頌詮釋 

第八阿賴耶識,是八個識中最重要的一個識。它是前七識的根本 (前七識由第八識的種子生起) ,也是宇宙萬法的本源。這宇宙萬法本源作何解釋? 原來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在「因能變」時,種子生起第八識; 在「果能變」 前七識相繼生起,八識識體各各生起相、見二分。而第八識的見分,是識體「能認識」的功能,它所認識的物件就是相分。第八識所緣的相分,是「根身、器界、種子」 ,根身就是有情的肉體,第八識「攝為自體]; 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質世界,第八識「領以為境」; 種子就是能生起萬法的功能 (可以說就是一種能量) ,第八識「持令不失」。由第八識的種子「起現行」生起萬法,這時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識的「根身」,所以才說第八識是宇宙萬法的本源。這些、在下一節還會講到,於此先詮釋第一頌,頌文是: 

性唯無覆五遍行,界地隨他業力生,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了四個主題,就是第八識的性別、相應心所、界地定位,及它的理證。茲分述如下: 

一、性別: 第八識在善、惡、無記三性中,它是屬於「無記」,無記有兩種,一種是有煩惱心所覆蓋,使之成為染汙識,如第七識。一種是無煩惱心所覆蓋,單純的無記性,就是第八識。第八識何以必須是無記性呢? 因為「冰炭不同爐、薰蕕不同器。」善、惡相違而不能相容。第八識含藏萬法種子,如果第八識性善,則不容納惡種子; 如果性惡,則不能容納善種子。必須是平等的中庸無記,才能兼蓄並容,統納一切善惡種子。 

二、相應:相應就是相應心所,在八個識中,第八識的相應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觸、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它是「周遍而行」,通於一切識、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所以五遍行心所與第八識相應。而且於五遍行的受心所,三受之中也只有與第八識相應,而苦受樂受不與第八識相應。因為苦樂二受容易轉變,不是一性連續,而捨受卻是「性不變遷、相續不斷」,所以與第八識相應。再者、因為第八識的活動是一類相續,行相微細難知,無以分別其順違的境界,而苦樂二受 (或加憂喜二受) 行相粗顯,亦是不能與第八識相應的原因。同時第八識為末那識所緣之境,它「�轉如瀑流」,一類相續,而苦樂等受有轉變、有中斷,此亦為不能與第八心王相應的原因。以上就是「性唯無覆五遍行]一句的詮釋。 

三、界地:此指「界地隨他業力生」句。界是三界、地是九地。「由他業力生」句,他是指前六識。第八識本身並不造業,前六識以其思心所的作用,支配著身體、語言,造作下身、語、意三種業。業的性質又分為善、惡、無記三性,善業召感未來的樂果,惡業召感未來的苦果,無記業不感果。而或善或惡的業種子,就含藏在第八識中,到業因成熟,眾緣具足,就是第八識受報的時候了。 

第八識又名異熟識,舊譯為果報識,它是三界有情所招感的總報體。換言之,它是業力寄託的所在,也是生死輪迴的主體。它以善惡業力的牽引,輪迴於三界九地(此中即包括六道在內),所以界地由他業力生也。 

四、理證: 理證是指「二乘不了因迷執,由此能興論主諍」二句。第八阿賴耶識,行相深隱幽微,不但世間凡夫不能瞭解,即二乘聖者也難以通達。因為佛陀住世說法時代,只說到生滅無常的前六識,不曾說六識之後還有個執持自我的末那識,也不曾說末那識之後、還有個一類相續,含藏萬法種子,執持根身器界的阿賴耶識。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個阿賴耶識的存在。當初佛陀在說 <阿含經> 時,何以不對二乘行者直說阿賴耶識呢? 這在 <解深密經> 中如下說明:「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 阿陀那識、就是阿賴耶識的異名。 

因為佛陀住世時代、不曾說過此識,所以二乘行者迷惑執著,不承認此識的存在,以此引起大小乘論師的諍論也。 

二 次頌詮釋 

次頌的四句頌文是: 

浩浩三藏不可窮,淵深七浪境為風,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在這首頌文中,包括著第八識的體相、依緣、業用三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體相: 阿賴耶識,華譯為藏識,此識有「三藏」之義,即能藏、所藏、執藏: 

1、能藏: 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猶如倉庫,能藏一切米麥糧食。無始以來,有情所作一切善惡之業的種子,唯有此識能為儲藏,此約其持種一面而說。 

2、所藏: 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猶如倉庫,為米麥之所依。此識是一切善染法所依處處,故名所藏,此約受識一面而說。 

3、執藏: 執是堅守不捨的意思,猶如米麥糧食為農家所堅守。此識為第七末那識執為自我,故第七末那為能執,第八阿賴耶為所執,故名執藏。 

二、依緣:「浩浩三藏不可窮」者,喻此識如汪洋大海,浩翰無涯,不可窮盡。藏識如如海,淵深不可測; 而色、聲、香、味、觸、法諸境如風,境風鼓動,生起七識波浪。即所謂「淵深七浪境如風」也。這比喻我人的前七識,為外境所轉,起惑造業。 <楞嚴經> 有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 

三、業用: 業用,是指此識的作用。此識的作用,大概來說可分別為五種,即受熏、持種、內變根身、外變器界,以及「去後來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頌文[受薰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茲分述如下: 

1、受薰: 受薰、就是接受薰習。關於薰習,見本文第五講,即七轉識是能薰,第八識是所薰——接受七轉識薰習的受薰體。受薰體有它一定的條件, <攝大乘論>中立有「所薰四義」,即一者堅住性,受薰體要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二者無記性,即受薰體性是無記,法體平等,不分善惡都能接納。三者可薰性,受薰體性非堅密,有隙可乘。四者與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與受薰之間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在八個識中,只有阿賴耶識具備以上四個條件,所以可作受薰體。 

同時,在 <成唯識論> 中也立有「能薰四義」,於此附帶一述。所謂能薰者,指的是變動不居的前七識。能薰者也要具備四個條件,即一者有生滅,有生滅變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習種子。二者有勝用,勝用就是作用力強,此有二種,一者是能緣的勢用,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無此作用; 二者是強盛的勢用,是「作意籌度」的作用。三者有增滅,其強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減,方能發揮其作用。四者與所薰和合性,即能薰與所薰同時同處,和合相應。 

2、持種: 持種就是攝持種子,「種子生現行」的種子,是能藏 (能持) ,「現行薰種子」,就是所藏 (所持) 。這是指第八識攝持萬法種子而說的。 

3、內變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識中的色法種子所變現。原來第八識所緣的,是根身、種子、器界三類色法,種子是識中的潛勢力 (潛在的能量) ,根身、器界是從這潛勢力變現出來的。種子何以能內變根身、外變器界?原來阿賴耶識能變現出四種功能,即堅實的功能,流潤的功能,炎熱的功能,飄動的功能。由這四種功能集體發生作用,使我感覺到有物形體的存在。由於四種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顯示出各種不同密度的物質。其實以上四卻種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風四種物性主觀上的感覺,地大雖然有堅實 (質礙性) 的功能,但它是眾多極微所聚的假有,根本不是實質。 

4、外變器界: 器界即物質世界,佛經上稱之為器世間,此亦第八識色法種子所變現,如上節所述。 

5、去後來先作主公:第八識是無始以來、無終以後,一直存在。它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所謂去後來先者,指一期生命的開始與結束而言。此識是有情業力寄託的所在,是生死輪迴的主體,是三界的總報主。它在三界六道的生命之流�,頭出頭沒,不知凡幾。每當一期生命結束的時候,前七識的功能隱沒,不起現行,第八識最後離開身體,至此命根即不存在,生命宣告結束。 <雜寶藏經> 有偈以明六道差別,偈云:「頂聖眼生天,人心餓鬼腹,旁生膝蓋離,地獄腳板出。]來先者,當第八識離開肉體,成為中陰身時,無明種子仍一念執著,蠢蠢欲動,以其過去業力之牽引,於冥□中遙見一片光明——淫光,與其有父母緣者正在行淫。 <瑜伽師地論> 卷一稱:「、、、、、、父母及子有相感業方入母胎。又彼中有欲入胎時,心即顛倒,若是男者於母生愛於父生憎,若是女者於父生愛於母生憎,於過去生所造諸業,而起妄想作邪解心、、、、、、其時中有作此念已即入母胎,應知受胎名羯羅藍。] 

生命的開始,是由男女精子卵子結合、成為受精卵的一剎那,即「納識成胎]。 

此即所謂「來先」 ,去後來先作主公,即是說明此識是生死輪迴的主體。 

三 末頌詮釋 

第八識頌的末一頌,是頌第八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第八識,轉成無以漏的大圓鏡智。此四句頌文是: 

不動地前才舍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這四句頌文,可分為四段來講,即三位轉捨,智力斷障,轉依、果德,分述如下: 

一、第八識體,由凡夫到成佛,歷經長時,要經過染淨三個位次,三位名稱是: 

1、我愛執藏現行位:第七識妄執第八識見分為「實我」,而起我愛執著。於此、第七識是能執,第八識是所執,故第八識又名「我愛執藏」。由凡夫、二乘有學位、及七地以前菩薩,全為此位所攝。二乘無學修到無學位,菩薩修到八地,俱生我執斷時,才捨去藏識之名,稱為異熟識。此即「不動地前才舍藏」。 

2、異熟業果位:阿賴耶識又名異熟識,因為它是善惡的異熟業所招感的異熟果,所以第八識有異熟識之名。由凡夫到二乘無學位聖者,大乘十地菩薩,全是此位所攝。必須到十地菩薩滿心,即金剛道現前,一剎那間,永斷世間二障種子,轉第八識成大圓鏡智,此時捨去異熟之名,而稱為阿陀那識,此即金剛道後異熟空。 

3、相續執持位: 證得佛果的第八識,至無終盡期,都名阿陀那識。這是無上轉依的清淨位,純粹是至善無漏的識體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點說,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學位、大乘七地菩薩,阿賴耶、異熟、阿陀那三名具備; 二乘無學位,八地以上菩薩,已捨去阿賴耶識名稱,只剩下異熟識及阿陀那識二名; 到究竟佛果位,異熟一名也捨去,就只稱阿陀那識了。 

二、智力斷障: 菩薩以智慧斷除執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斷除分別起的煩惱障與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斷除俱生我執,而微細的俱生法執猶在,唯有到十地滿心,才永斷二障種子,轉識成智。 

三、轉依:轉依二字,轉者轉捨、也是轉得,依是所依。即是轉捨去第八識中的二障種子,轉得菩提與涅槃二勝果,而所轉捨的二障種子,與所轉得的菩提與涅槃二妙勝果,都是以第八識為所依,故稱轉依。亦即是修行菩薩,到十地滿心,於金剛喻定現前之際,剎那之間,二障種子斷盡無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而清淨的無垢識亦同時生起,與大圓鏡智相應,即所謂「大圓無垢同時發,普照十方塵剎中。] 

四、果德: 大圓鏡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證得萬法平等實相,離諸分別; 二者所緣行相,微細難知; 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 四者性離染,淨德依持,五者現身土影,盡未來際; 六者如大圓鏡,現眾色相。以此鏡智,普照十方塵剎。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第八識境、量、性、界總表: 

┌——境 ├——量——現量

├——三性——無覆無記

├——界地——欲、色、無色三界 (隨他業力生)

├——相應心所——遍行五

├——依緣——根 (以末那識為俱有依) 、境 (以根身、器界、種子為所緣境 第八識—┤ ) 、作意、種子依,共四緣

├——體相——浩浩三藏不可窮

├——業用——受薰,攝持種子、根身、器界,業力寄託、輪迴主體

├——斷惑——不動地前 (遠行地) 俱生我執已斷,捨去藏識之名

│ 金剛道後,俱生法執永斷,不感生死,空去異熟識之名。至此轉成「大 │ 圓鏡智」

└——果用——圓明普照於十方世界,微塵剎土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unday, December 20,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十一講 第七識頌

第十一講 第七識頌 

一 首頌詮釋 

第七識即末那識,末那是梵語的音譯,義譯為「意」,但恐與第六意識混淆,故保留末那原音。此識是第六意識之根,意識以末那為俱有依。何以第六名識,而末那名意呢?因為此識任運�審思量,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自我。〈成唯識論〉卷五曰:「�審思量,正名為意。」 

〈八識規矩頌〉的第七識頌,首頌頌文如下: 

帶質有覆通情本,隨緣執我量為非,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四句頌文,包括四個主題,即所緣、性別、識量、相應,茲分述如下: 

1、所緣:「帶質有覆通情本」一句,是說明末那所緣之境,即其識性。在第六講中說到三境,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而第七識所緣的境,就是帶質境。帶質境的意義,是心識不能如實認知此境,這在三量中就成為非量。 

第七末那勢所緣的境,只是帶質境一種(不通於三境),它是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境,即是托第八識的本質境,變起自心中的相分,作為自己的所緣,所以名為帶質境。換句話說,第七識的見分是能緣之心,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七八識見分均為實種所生,稱為「真帶質」,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由七、八兩識的見分生出一個相分,此即所謂「通情本」。此帶質境通於第七識的能緣之心,此能緣心�起執著,即是妄情;又通於第八識見分,是所緣之境,此境是實種所生,自有其本質。此境以常似一之相配合,生出中間的相分,所以叫做「真帶質」。 

2、有覆:有覆二字,是明此識的性別。識性分為三類,即善、不善、無記,而此末那識在三性之中,是屬於無記性。無記性又分兩種,稱「有覆無記」和「無覆無記」。無覆無記,是說識性既非順益,又非違損,非善非不善,長保其中庸之性,無可記別。在八個識中、唯有第八識是無覆無記。而第七識,雖然也是非善非不善的中庸性,無奈它為「四惑」——我癡、我見、我慢、我愛四種根本煩惱所覆蓋,隱藏了它真實的義相,致令它辨別不清,幻起「我相」的錯覺。此外又有八大隨煩惱和它相應,使它成為一個染汙識,由於此識的污染,連帶前六識也受到它的影響。 

3、識量:「隨緣執我量為非」一句,指的是此識的識量——即現量、比量、非量的量。末那以第八識的見分為所緣之境,它於所緣境上虛妄生起一個我相,並且「�審思量」,執持不捨。而第八識的見分並不是常、主宰之我,這是末那的錯覺,所以在三量上屬於非量。至於「隨緣執我」四字,末那識的作用,是隨著因緣「任運而轉」,不假外力,所以是隨緣執我。 

4、相應:相應,指與末那識相應的心所。與末那相應的心所有十八個,就是頌文所稱:「八大遍行別境慧,貪癡我見慢相隨。」即是八大隨煩惱心所,五遍行心所,四個根本煩惱心所-貪、癡、慢、見、再加一個五別境中的慧心所。為什麼這十八個心所與之相應呢?因為愛著於我,故有我貪;迷戀於我,故有我癡;執著於我,故有我見;依持於我,故有我慢。八個大隨煩惱,遍及於一切染心;五個遍行心所,遍及於一切心、性、時、地,而染慧生起,分別計度,所以都與第七末那相應。 

心所有法共五十一個,何以除此十八個外,其餘三十三個心所全不與末那識相應呢?因為末那識性唯無記,並不是不善性,所以兩個屬於不善的中隨煩惱不與相應。末那行相微細,而十個行相猛利的小隨煩惱也不與之相應。末那唯緣現在境,它沒有希望、不印持決定、也不憶念過去,也不須定境,所以別境中的欲、勝解、念、定、四心所不與之相應。 

末那識唯執著自我,愛戀自我,故沒有嗔心所。末那唯執我見,所以無疑心所。末那性染,故不與十一善心所相應。末那不造善惡業,故無追悔心所。末那不緣外境,不感身心重昧,故無睡眠心所。末那於意言境(意之所思)不起推度,故無尋、伺心所。 

二 次頌詮釋 

第七識頌的次頌,四句頌文是: 

�審思量我相隨,有情日夜鎮昏迷,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三個主題,即是行相、業用、作依。分述如下: 

5、行相:首句「�審思量我相隨」,是明末那的體性及行相。〈唯識三十頌〉頌文: 「思量為性相」,意思是說末那以思量為性,以思量為相。不過認真的說,思量只是末那的行相(末那識見分的行相)。末那識的體性,微細難知,舉用顯體,就說末那是「思量為性相」了。 

思量又名意,往寬泛的地方說,八個識皆可稱意,皆有思量。但以作用殊勝說,只有末那識稱思量。八個識的思量作用,有下列四種分別: 

1、�而非審的思量,此指第八識,第八識無始以來,�時相續,而不審察。 

2、審而非�的思量,此指第六識,第六識有思量作用,但有時中斷。 

3、非�非審的思量,此指前五識,前五識既不�常,也不審察。 

4、既�又審的思量,此指第七識,第七識�時相續,且審察思量。 

由上看來,唯有第七識是「�審思量」。它思量什麼呢?它一味執取我相,從不暫捨。而我相,又有人我相與法我相的分別。人我相,就是執著於有情的生命體為實我;法我相,是於世間仗因托緣生起諸法上,執為實法。或問,末那識所執的我相,是人我執呢?還是法我執?據唯識學理論,是二執俱通的。因為第七末那識不瞭解阿賴耶識也是因緣生起的假法,以阿賴耶識執持根身、器界,故執我法為實有。護法論師曰:「五八無法亦無人,六七二識甚均平。」是指五識八識無我法二執,六識七識有我法二執。 

6、業用:頌文「有情日夜鎮昏迷」句,是指末那的業用。有情,是指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各有八識,各以末那識執著自我。以執自我故,便有了彼、有了他,就有疆界與分別。為了自我的生存、享受,則衣食財產,名譽地位,貪得無厭,攫取追求。甚而為了保護自我的利益,不惜損人利己,鬥爭不已。這一切,不全是以執著自我而沈醉昏迷嗎?有情日夜鎮昏迷著,日夜表示生死,鎮是常的意思。一切眾生,沈迷於生死苦海,無以自拔者,皆以有我執之故也。 

7、作依:作依,是指第七末那,為第六識的染淨依。頌文:「四惑八大相應起,六轉呼為染淨依。」四惑,是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八大,是八個大隨煩惱心所。四惑八大相應而起,就使這個本是中庸無記的末那識成為染汙識,所以末那號稱「染汙意」。 

在唯識學上,以第八阿賴耶識為本識,前七識通稱轉識,因為前七識都是由本識轉變生起之故。前七識雖然同稱轉識,但彼此間又有相生為依的關係。如第六識以第七末那(意根)為所依,第六意識得以生起。前五識又以意識為所依(分別依),前五識得以生起。因此,前七識對本識而言,稱七轉識;前六識對末那識而言,稱六轉識,這是約前六的染淨轉易而說的。因為前六識的轉染轉淨,全受末那識為影響故也。 

三 末頌詮釋 

第七識頌文的末頌,是頌第七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第七識,轉成無漏的平等性智。頌文全文是: 

極喜初心平等性,無功用行我�摧,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三個主題,即智力、轉依、果德,茲分述如下: 

8、智力:是末那識在修行階位中,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的情形。「極喜初心」四字,極喜是十地中初地歡喜地的異稱,初心是登入初地入心。修唯識行,至初地入心,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已斷,第六識由此際初轉為下品的妙觀察智,而末那識亦由此際轉為下品的平等性智。此即所謂:「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六、七二識在登入初地已開始轉識成智,而五、八二識必須到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無間道之後,才轉為成所智和大圓鏡智。末那識在修行位次中有三個位次,曰生我見相應位,法我見相應位,平等性智相應位。1)生我見相應位,又稱人我見相應位,凡夫、二乘有學、或七地以前菩薩,以有漏的第七識見分、緣第八識見分執持為我,此時稱生我見相應位。2)法我見相應位,指凡夫、二乘及未得法空智的菩薩,在法空智未現前時,末那識見分緣第八異熟識,法我執尚未斷除,此時稱法我見相應位。 3)平等性智相應位,修行菩薩於登地後的見道位、修道位上,法空智果現前時,平等性智生起,稱平等性智相應位,以至於證得佛果,亦為此位所攝。以上三位,前二位是有漏,後一位是無漏。有漏位中,第一位是染汙位,第二位是無染位。 

9、轉依:「無功用行我�摧」,無功用行,指第八地。第七識為第六識之根,第六識為第七識所發之識,在見道位前的資糧位、加行位上,以第六識的聞、思、修三慧,修習生、法二空的觀智,對於第六識分別起的我法二執,盡力伏滅。到初地入心,始契合二空,見道證理,這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已滅,證得妙觀察智。而第七識亦藉著第六識斷執的力用,來阻礙自心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現行(第七識無分別起的我法二執),以此生起無漏的體性,轉為下品的平等性智。但這只是第一番轉,此後仍須藉第六識的推動力,續作二空觀。而俱生我執非常頑強,由初地到七地所修的觀行,不是「任運而轉」,仍屬於有功用行。也就是行者入觀時,無漏智現前,使俱生我執受到壓制,但出觀後無漏智不能相續,我執又生。必須至第八不動地,其時觀行任運而轉,自然發生作用,無漏的生空觀智,即�時無間斷現行,俱生我執永伏不起,即「無功用行我�摧」,此際就轉為中品的平等性智,也就是第二番轉。在此以後,仍須藉著第六識的綿密觀察,再來伏滅俱生法執,進而斷所知障。一直到證得佛果的究竟位,煩惱、所知二障,種子、現行俱盡,這時平等性智轉為上品,才算圓滿。 

10、果德:此「如來現起他受用,十地菩薩所被機。」二句,是指平等性智的妙用。菩薩證得平等性智,瞭解自他不二,為大悲心所驅使,而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度他眾生。進而隨順所應度化的機宜,示現各種不同的身相和國土,為十地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 

如來、指證覺的佛陀,如來所示現的身相,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三種。自性身又名法身,為一切諸法自性的本體,真常不變,無生無滅,而為受用、變化二身之所依止。 

〈成唯識論〉曰: 

「自性身者,謂如來真淨法界,受用變化平等所依,離相寂然,絕諸戲論,具無邊際、真淨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實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大功德法所依止故。受用身,此有二種,一自受用,謂諸如來於無數劫修集無量福慧資糧所起無量真實功德,及極圓淨常遍色身,相續湛然,盡未來際,�常自受用廣大法樂。二他受用,謂諸如來由平等性智,示現淨功德身,居純淨土,為住十地諸菩薩眾現大神通,轉正法輪,決眾疑網,令彼受用大乘法樂,合此二身名受用身。變化身,謂諸如來由成所作智變現無量隨類化身,居淨穢土,為未登地諸菩薩二乘異生稱彼機宜現通說法,令各獲得諸利樂事。」 

以上三身,如來以他受用身,為十地菩薩示現。如來現起的他受用身,何以獨被機於十地菩薩呢,因為地前行者沒有證得真如,仍有人相在,是佛變身度化的物件,要到十地菩薩地位,才能見到如來的受用身。 

【附 錄】相關名相表解 

1、第七識境量界地等總表: 

境-真帶質境。 

量-非量。 

三性-有覆無記 

界地-欲界、色界、無色界。 

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一(慧)、善十一、根本煩惱四(貪、癡、慢、我見)、大隨煩惱八,共十八心所。 

第七識 依緣-根(末那依阿賴耶為根據)、境(阿賴耶見分)、作意、根子依,共四緣。 

體相-�審思量,執著自我 

業用-為前六轉識染淨之依。 

斷惑-極喜地初心,俱生我法二執初伏,初轉下品平等性智。到第七遠行地後(八九十地),俱生我執永斷,轉中品平等性智。金剛喻定現前,俱生法執永斷,轉為上品平等性智。 

果用-現起他受用身,以十地菩薩為所被機而教化之。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Saturday, December 19,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十講 第六識頌

一 首頌詮釋 

第六識,在八個識中,是作用最為明顯、最強銳的一個。前五種感覺官的見聞覺知,全由第六識來瞭解分別; 善惡的造作,是非的分辨,美醜的觀感,自他的爭執,全是第六識的作用。所以,第六識可以說是我人心理活動的綜合中心。 

前五識依於五淨色根,所依的是色 (物質) 法之根; 第六識依於意根 (第七末那識) ,依的是心 (精神) 法之根。前五識緣色、聲、香、味、觸五種色境,是現量、性境,第六識緣法境 (宇宙萬法) ,通於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且於緣法境時,通於過去、現在、未來三時。於此,我們來看第六識頌首頌的頌文: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輪時易可知,相應心所五十一,善惡臨時分配之。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五個主題,即是第六識的性別、識量、緣境、界地、相應,現在分別敘述如下: 

一、性別: 性別,指的是善、惡、無記三性。第六識作用範圍寬乏,通於善、惡、無記三性,當心識生起,一念濟世利人之心生起,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則為善法; 如一念損人利己之心生起,二十六個煩惱心所與之相應,則為惡法。如獨頭意識作意籌度,或利人或利己,亦通於善惡,如獨頭意識任由意念遊走,既無有益人群之心,亦無謀己私利之意,就成為無記法。 

二、識量: 識量有三,曰現量、比量、非量,見第七講。前五量唯是現量,第六識五俱意識初起,第一剎那是現量,第二念即墮入比量。獨頭意識中的定位意識是現量,夢中意識是非量,散位意識通於三量。 

三、緣境: 心識緣境,境有三類,曰性境、獨影境、帶質境,見第七講。前五識唯緣性境,第六識通於三境。以上為首句「三性三量通三境」的說明。 

四、界地:界地,是解釋「三界輪時易可知」一句。三界即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隸有九地,見第七講。三界是有情業力招感的依報,意識行入相粗顯,遠非他識可及。雖然前五識能增強意識造業作用,但實際上牽引果報體受報的,仍是由第六識負責。意識通於三界,若造作五趣雜業,則業力寄託的果報體 (第八識) 就落欲果; 若造作四禪定業,果報體即落入色界;若造作四空定業,則落入無色界。果報識在三界輪迴,以造作的業力而定。所以鑒因知果,事先便有跡象可尋,此即是「三界輪時亦易可知」也。 

五、相應: 此指的是「王所相應」,即是心王與心所相應的情形。心王有八個,心所有五十一個,在八個心王中,唯一與五十一個心所全體相應的,只有第六識。 

王所相應,並不是心王與全體相應的心所同時生起,而是視臨時的情況,一部分心所生起與之相應。如以第六識來說,第六識生起,遍行心所是必然生起的,別境則繼遍行心之後,視特殊情況,需要某一心所,某一心所生起。善與煩惱心所,亦視情況需要,如果一念善心生起,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完成意識所要作的善行。相反的,如果一念不善心生起,則無慚、無愧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忿、恨、覆、惱、害、嫉、慳七個小隨煩惱心所,及根本煩惱的嗔心所,共計十個心所與之相應,視需要而生起。如果意識接觸不善和有覆無記境而生起活動,這時根本煩惱中的貪、癡、慢、疑、不正見五個心所,小隨煩惱中的諂、害、驕三個心所,和八個大隨煩惱心所,一共十六個心所與之相應,視需要而生起,完成意識所要作的惡業、及有覆無記。有覆無記、是無記的一種,其性染汙,覆障聖道,染汙心識,而其勢用力弱,不能引生異熟果,故稱有覆無記。至於不善法,以其勢用強,可招感異熟果,故不稱為有覆無記。 

如果以上善、煩惱心所全不與第六識相應,或相應後退出,這時唯有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與第六識相應。以上善、煩惱兩類心所,體性相違,決不能同時生起。至於兩類心所自類之間,十一個善心所體性相順,所以可能同時生起;至於煩惱心所,是否俱起或不俱起,則不一定,要看當時情形,有的可俱起,如無明 (癡心所) 與八大隨煩惱心所,可與一切惡心所俱起;至於貪與嗔,慢與疑,疑與見,不同時俱起;十個小隨煩惱心所,因為它們互相相望,彼此行相互相乖違,所以不能同時生起。至於兩個中隨煩惱,僅能與小隨煩惱中的忿、恨、惱、嫉、慳、害、驕七個心所同時生起,而不能普遍與一切染心所及有覆無記性相應。至於五遍行、五別境、及四不定心所,本身沒有善惡的屬性,是隨著善、惡、無記三種心性,其體也就成為或善或惡或不定性,所以可以與善、煩惱心所同時生起。 

二 次頌詮釋 

第六識的第二首頌文,是: 

性界受三�轉易,根隨信等總相連,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 

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第六識的行相、業用兩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行相:意識的活動,範圍廣泛,千頭萬緒。因此、它隨時變易,來應付各種不同的境界。頌文中首句「性界受三�轉易」,性,是善、惡、無記三性,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受是苦受、樂受、捨受三受,或加憂喜二受成為五受。第六識在活動時,有時是善心生起,有時是惡心生起,有時是無記心生起。當善心生起之際,也會忽然轉變為不善心或無記心。而不善心生起之際,也會忽然轉變為善心或無記心。 

第六識在活動時,欲界眾生,有時也會生起色界、無色界之心,如欲界眾生修四禪定,在定境中就生起色界之心。若欲界眾生修四空定,在定境中就生起無色界心。在定境中是如此,但在出定之後,仍然生起欲界心。色界眾生如修四空定,在境中也可生起無色界心,而出定後仍是色界之心。如天臺宗的「一念三千」,我人一念之中具足十法界,所以一念之中也可在三界中轉易也。 

受者三受,即苦、樂、無記三受,若加上憂、喜二受,稱為五受。這五種受,在第六識活動時也是不斷的變易,這要看當時所緣的境而定。因為受是一種領納作用,其所領納的是當前的現量境 (憂喜通於三時) ,隨著境的轉變,苦樂憂喜捨之受、自然也隨轉變。所謂「心隨境轉」,就是這個意思。 

頌文次句「根隨信等總相連」,根是六種根本煩惱,隨是二十種大、中、小隨煩惱,信是十一種善心所。第六識念念生滅,五十一個相應心所,隨著心王之性別相應生起。如果識是善性,信等十一個善心所與之相應,如果識是不善或無記性,則貪等煩惱心所、或遍行、別境等心所與之相應。這三性的轉易,心王與心所互相牽連,協同造作,造作的後果就是業。 

二、業用: 頌文「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牽。」由於善、不善、無記心所與第六識相應,造作了善惡之業。而業有三種,稱身業、語業、意業。三業之中,以意業為主導,身體的動作,口中的語言,全是受意識的支配。若認真的說,意業是以思心所為主導。思心所要經過三個程式,即是: 

1、審慮思: 塵境當前,思心所繼想心所之後,先作一番籌度思量的工作,以審察應如何應付。 

2、決定思: 經過籌度,已有所決定。 

3、動發勝思: 此即是於決定之後,付之於行動。所謂行動,即是由身、語二者去執行。 

於此,若第六識一念起善,則有身語的善行善語; 若一念起惡,則有身語的惡行惡語,身語二者之行為,全是第六識推動引發,第六識作用強銳,所以稱它「動身發語獨為最」。 

最後「引滿能招業力牽」句,身語意三業,能招引滿二種業果,牽引八識受生死輪迴之苦。引業、是起始之業,就是引導牽引。與第六識相應的思心所、造作的強有力的善惡業,熏習所成的業種子,含藏在第八阿賴耶識中,到了業力成熟時,能牽引第八識在五趣 (或六道) 中,感受一期相續不斷苦樂總報體——即是在某一道中的一期生命體。滿業、可說是業的究竟,這是缺乏推理作用、又不能發潤的前五識相應的思心所所造的善惡業,此業亦是由第六識所引起,但不如引業之思強而有力,故其造成的業力非常薄弱,此種薄弱業力熏成的業種子,含藏在阿賴耶識中,到了業力成熟時,能招感五趣總報的別報。 

總報,是眾生生命體之報,如生於人趣,則彼此之人類,受同一人界之果報,名為總報; 如同為人趣,六根有好醜,壽命有長短,種種差別,名為別報。於此附帶解釋正報依報,眾生的身心——生命體,是正報; 生命體所依止的身外之物,如世界國土,房舍器物,衣服飲食,是依報。 

三 末頌詮釋 

第六識頌的第三首、即末四句頌文,是頌第六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的修習程式。這首頌文是 

發起初心歡喜地,俱生猶自現纏眠,遠行地後純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 

在這四句頌文中,也有兩個主題,一者智力,二者轉依。分述如下: 

一、智力:智力,是以修習無漏之智,證得出世聖果。首句一頌文中的「初心」、是在修習過程中,歷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初登十地中的初地入心,至此始入見道位,己斷分別起的我法二執,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故初地名歡喜地。入歡喜地,妙觀察智已開始發起,故頌文曰:「發起初心歡喜地」。 

唯此時分別起的我法二執雖斷,而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未能斷除,所以在入觀位的時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不起,但在出觀位時,有漏識依然生起,還不能做到無漏一味相續,這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猶仍不時現前,故稱「俱生猶自現纏眠]。纏眠,為煩惱的異名,亦作現行解,眠即隨眠,又稱種子,俱生二執種子現行,即「現纏眠」也。以俱生二執未斷,所以第六識所轉的妙觀察智,仍是下品的妙觀察智。古德云: 初地下品轉,八地中品轉,等覺上品轉。 

二、轉依:此指「遠行地後成無漏,觀察圓明照大千。」遠行地,即十地中的第七地,遠行地後,指的是八九十地,修行至八地,轉為中品妙觀察智,猶未至最極,直到十地滿心,方轉為上品,故曰圓明。在十地滿心金剛喻定現前時,大圓鏡智現起,這就是究竟位。在究竟位中,諸漏永盡,性淨圓明,到此位時,第六識方純淨無漏,即轉成妙觀察智,而圓明普照於大千世界矣。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第六識境、量、性、界等總表: 

┌——境——通於性境、帶質境、獨影境三境

├——量——通於現量、比量、非量三量

├——三性——通於善、惡、無記三性

├——界地——通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

├——相應心所——五十一個心所全部與之相應

├——依緣——依境、作意、染淨依、根本依、種子依五緣

第六識—┼——體相——隨念分別、計度分別、自性分別

├——業用——動身發語,造引滿美,招輪迴三界果報,三性、五受變易

├——斷惑——資糧位中,漸伏我、法二執種子現行

│ 見道位中,分別起的我法二執種子斷滅,在初地中轉為下品妙觀察智、 │ 修道位中,伏斷俱生起的我法二執現行種子

│ 遠行地後,俱生起的我執種子斷滅,成純無漏

│ 等覺位,俱生起的法執種子斷滅,轉為妙觀察智

└——果用——智照大千內眾生機宜,隨應說法。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Friday, December 18,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九講 前五識頌

一 首頌詮釋 

<八識規矩頌> 講記,為了解釋頌文中許多專用名詞,佔用了八次的時間。但是以往的時間並沒有浪費,如果我們已經瞭解講過的名詞,現在來讀頌文,大半的涵義都能讀得懂了。由這一講開始,進入十二首頌文的講解,現在先講前五識頌。 

八識規矩頌頌文的組織,十二首頌文分為四章,分別為前五識頌、第六識頌、第七識頌、第八識頌。每章頌文三首十二句,前八句頌凡夫位,後四句頌聖賢位。現在來分析前五識頌,在凡夫位的八句頌文中,前四句分為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後四句分為依緣、業用兩個主題; 在聖賢位的四句頌文中,包括智力、轉依、果德三個主題。現在先看前四句頌文: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嗔癡。 

在首頌四句頌文中,包括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五個主題,分述如下: 

一、緣境: 性境,是三境之一。經云:「法不孤起」,又說:「心因境有」。心識生起,要因緣具足,而境,就是四緣中的所緣緣。境有三類,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前五識所緣的,只是性境,不緣獨影境和帶質境。因為前五識是感覺器官,只緣「色法」,不緣「心法」。色法,是第八識中實種所生,有實體之相,且得境之自相者。此如鏡之鑒物,故為性境。 

二、識量: 量指三量——現量、比量、非量。五識緣境,是根、境對照而生識 (即五遍行心所的觸,觸者三和。) 這是直接感覺,初一剎那,無籌度心,不帶名言,所以是現量而非比量; 到墮入第二念,種種分別生起 (即第六識五俱意識生起),這時就有比量和非量了。 

三、性別:性別是指善、惡、無記三性,心王生起,與善心所相應者,就是善; 與煩惱心所相應者,就是惡;與善或煩惱心所均不相應者,就是無記。五識是感覺器,本來沒有善惡,但以第六識的五俱意識與之俱起,五俱意識隨著前五識緣境而瞭解分別,因而善或煩惱心所與之相應,或善、煩惱不起一而是無記,這時前五識隨著第六識的行動,亦就通於三性了。以上三項,就是首句「性境現量通三性」的解釋。 

四、界地:界地,指的是三界九地。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 九地,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 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我們所依託、生存的世界,是欲界、五趣雜居地。欲界的範圍,上有六欲天——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大梵天,中有人界四洲,下至無間地獄。生活在欲界的眾生,即所謂五趣——天趣、人趣、畜生趣、餓鬼趣,地獄趣。五趣即是五道,如果再加上阿修羅道,就成為六道了。 

頌文第二句「眼耳鼻三二地居」,所謂二地,是指欲界的五趣雜居地,及色界的雜生喜樂地。雜生喜樂地的範圍,初禪三天皆屬之。欲界有段食,除眼、耳、身三識外,尚須以鼻識嗅香,以舌識嘗味,所以五識俱全;若至色界初禪天的離生喜樂地,初禪天人,以禪悅為食,不食段食,故鼻舌兩識無用,故只有眼、耳、身三識,所以稱眼、耳、身三識「二地居」,居是止的意思,眼、耳、身三識,亦只以初禪天為止,若到二禪天的定生喜樂地,其靜慮之心,專注於第六識間,前五識都不現起(此界眾生化生,有微妙色身,為莊嚴身相,五根完整,唯不起用。)所以欲界眾生,八識具備; 色界初禪的離生喜樂地,前五識的鼻、舌二識不起作用,只有八識中的六識;到二禪天,眼、耳、身三識亦不起用、、、、 

五、相應: 心王生起,必有心所與之下相應,而與前五識相應的心所,共有三十四個,它們的名稱是: 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十一個善心所,兩個中隨煩惱心所,八個大隨煩惱心所,還有根本煩惱中的貪、嗔、癡三個心所。 

遍行心所,是遍及於一切心、一切時、一切性、一切地,所以是必然生起的,前五識與五俱意識同起,而與意識相應的五別境心所,亦導引前五識對所緣之境、發起希望、決定、明記、專注、和抉擇的作用。前五識既然通於三性,所以有時與善性相應,故十一個善心所全俱; 有時與不善相應,所以根本煩惱中貪、嗔、癡,中隨煩惱的無慚無愧,大隨煩惱全部,亦參與前五識的活動。 

二 次頌詮釋 

前五識頌的次頌,有兩個主題,一者是依緣,二者是業用,我們且看頌文: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以上頌文,前兩句說的是五識的依緣,後兩句說的是五識的體用,分述如下: 

一、依緣:五識依於五根生起,隨根立名,根名眼、耳、,鼻、舌、身五根,識亦名眼、耳、鼻、舌、身五識,而根有兩種,一者外根,一者內根。外根不能生識,生識的是內根。外根又名扶根塵,就是我人視覺可見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和身體。 <楞嚴經> 云:「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葉,鼻如雙垂瓜,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類。」此稱為扶根塵者,以其為扶持內根的塵法。內根又名淨色根,亦稱為勝義根。佛經上說,內根為清淨四大所成,質淨而細,猶如琉璃,肉眼不可見,唯佛眼天眼可見之。不過若以現代科學知識來看,內根就是五種感覺器官的神經纖維,和大腦中的神經細胞。五種感覺器官生起五感覺 (識) ,而由第六識瞭解分別。 

心識生起,必仗因托緣,生識之緣共有九種,而各識全缺則不相同,此已在第六講中敘述。眼識生起須九緣具足,此處再加以說明如下: 

1、根緣: 眼識以眼根生起的助緣,如眼根損壞,則眼識不能生起。 

2、境緣: 眼識以色境為所緣緣,無境不能生識。此即心法四緣之一。 

3、空緣: 眼識是離中取境,識與境之間必須保持距離 (空間) ,否則識不生起。 

4、明緣: 眼識生起須以光明為助緣,否則不能了別。 

5、作意緣: 眼識了境,須以作意力為助緣,若無作意力,則視而不見。 

6、種子緣: 種子為眼識生起的親因緣,此為四緣中的第一種緣。 

7、分別依緣: 第六識的作用是瞭解分別,故眼識以第六識為分別依緣。 

8、染淨依緣: 第七識是意識之根,其染淨亦影響前五識,故眼識以此為染淨依。 

9、根本依緣: 根本識是第八識,此識是諸識根本,故眼識以此為根本依。 

二、業用: 頌文「合三離二觀塵世」句,指前五識之於境界,鼻、舌、身三識是合中取境,而眼、耳二識是離中取境。 

觀塵世三字,塵是五塵,亦稱五境,即是色、聲、香、味、觸五種境界。塵有染汙的意思,以其能染汙我人的心識,故稱五塵。五塵是五根所照,為五識所緣。五識緣塵世之境,由於具緣多少的不同,就有了識取境合離的不同。如眼識生起要九緣,耳識不需要光明,只須七緣,這二者都是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取境時,必須根、境相合,識□發生作用,這三者是合中取境。 

[愚者難分識與根」 一句,愚者、指當時的一部分二乘行者,因為分辨不出根與識的作用,就出現了一部分「根見家], 以為了境者是根;另一部分識見家,主張了境者是識。當時為了「根見」、「識見」,曾引發過一陣諍論。根見識見,看起來是小問題,但這牽涉到哲學上「唯心」、「唯物」,就成為根本上的大問題了。 

三 末頌詮釋 

前五識頌的第三頌,是頌前五識依無漏種子,轉識成智——由有漏的前五識,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頌文全文是: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在這四句頌文中,包括有三個主題,即是智力、轉依、果德,茲分述如下: 

一、智力:修唯識行,在資糧位,歷經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階上,廣修六度萬行,儲備福慧資糧,圓滿順解脫分的善根。進而於加行位,修四尋思觀,得四如實智,此智又名加行智,由此更勇猛精進,至通達位,入十地的初地歡喜地 (極喜地) ,至此遠離遍計所執的能取所取,亦即是證得所取之境空,能觀之智空,證此二空之智,無能緣所緣之差別,名無分別智,亦稱根本根,根本智是直契真如之智。由證得根本智後,再起分別一切差別相的智慧,此稱分別智,亦稱後得智。見道位的菩薩,就是以此根本、後得二智,緣真俗二境。根本智挾帶本質,沒有相分,心無分別,亦沒有見分; 而後得智托質變相,似有相分,起認識 (分別) 作用,似有見分,即緣真如,亦不親證,只能變我空的影像而審觀之,這就是[變相觀空唯得」。 

這後得智,在因、果二位都能證得。不過前五識與第八識,是聯帶相生的,因為五根是第八識所緣的相分,而五識是依五根而生起活動,所以在第八識未轉識成智前,前五識不能單獨轉識成智,必須到十地滿心,金剛無間道時,第八識轉為大圓鏡智,前五識同時轉為成所作智。此即所謂:「六七因中轉,五八果上圓。」但已轉為成所作智的前五識,在佛果位中仍不能親契真如,何以故呢?當知五識依五根而起,緣現量、性境,但它只能觀察諸法的事相,不能體悟諸法的理性。在因中如此,在果上亦是如此,所以說它「果中猶自不詮真」。詮,在此處作[證得」講。 

二、轉依: 第三句頌文:「圓明初發成無漏」,此是指第八識轉為大圓鏡初一剎那,前五識也同時轉為無漏的成所作智。因為前五識是依五根而現起,而五根又是第八所變的相分。在能變現的第八識未轉成無漏以前,其所變現的五根相分,當然不可能先變為無漏。所以必須在第八識圓明初發,五根五識才能轉成無漏。至此,與前五識相應的根本煩惱貪、嗔、癡,大八隨煩惱,中二隨煩惱盡皆捨除,即五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善法十一心所,也都轉成無漏了。 

三、果德: 五識轉為無漏,其所應作的自利事業——所應斷應修的,皆已成辦,所以名為成所作智。至此,要進一步成辦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業,這是果地的成所作智。為適應淨穢國土中眾生機宜需要,如來作三類分身,為三界九地、四生六道的眾生,息其生死輪迥之苦也。三類分身是: 

1、為適應大乘四加行位菩薩的機宜,示現千丈盧舍那身,宣說地上的十波羅密,令其依法修行,息其變易生死的苦輪。 

2、為適應二乘及凡夫的機宜,示現丈六小化身,為說苦、集、滅、道四諦法門,令其依四諦法修行,息其分段生死的法苦輪。 

3、為適應各類不同的機宜,示現種種化身,隨宜說法,令其離苦得樂。如來慈悲,憐愍眾生備受眾苦,運用方便,化三類分身,為不同的眾生,說不同的教法,使得息諸苦輪也。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前五識境、量、性、界等總表: 

┌——境——性境

├——量——現量

├——三性——通善惡無記三性

├——界地——眼、耳、身三識通欲界五趣雜居地、色界離生喜樂地

│ 鼻、舌二識唯通五趣雜居地

前五識—┼——相應心所——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三 (貪、嗔、癡) │ 、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

├——依緣——眼識九緣、耳識八緣、鼻、舌、身三識七緣

├——業用——眼、耳二識之離中取境,鼻、舌、身三識合中取境

├——斷惑——第八識轉識成智時,根成無漏,前五識亦轉為成所作智

└——果用——分為三類化身,教化眾生,永息苦輪。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八講 修行五位

一 修行五位 

八識規矩頌講座,已講過七次,今天是第八講。八周以來,我們講過八識、心所、種子、四分、四緣五果,三境三量等等,今天要講修行五位。諸位或問,十二次講座已過了三分之二,何以還沒有講到八識規矩頌的頌文? 原因是這樣,譬如建房子,我們先要把磚瓦木石準備齊全,材料不齊全不能動工,不然,中途勢將因材料不齊而停頓。我們前八次講的材料,都是準備後四次使用的,下一次起,即將次第講到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及第八識的頌文。現在我們開始講五位修行。 

學唯識,目的不是在增加知識,而是學得唯識後,依法修行。也許,我們的修持不夠,尚不能修止修觀,但在我們在瞭解得八識、五十一心所之後,我們於起心動意之時,常常省察我們的心識,我一念慈悲的善心生起,是那一個心王、心所的作用? 我們一念嗔恚心,一念妒嫉心生起,又是那個心王、心所發生的作用? 所謂「究幾於心意初動之時」,把唯識用在日常生活上,這就是修行。我人的前六識,一向是攀緣外境,與五欲六塵打交道,我們從來不曾想到過省察內心,觀照內心。修行無非是修正身、語、意三者的行為,但三者以心識為主導,正本清源,我們要由修心做起,因此省察與觀照我們的心識,就是修行的基礎。現在我們開始講修行五位。 

照唯識學的修行理論來說,修唯識行,要經過五個階段,稱為「唯識五位」,五位是資糧位、加行位、通達位、修習位、究竟位。分述如下: 

一、資糧位: 這在五位修行中,只算是方便道,是修唯識行的初位。稱資糧者,譬如有人遠行,要先準備下資財糧食,以備途中所需; 修唯識行,也要先積聚下相當的智慧和福德,作為修行的資糧。智慧福德的資糧如何積聚呢? 就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修六波羅密、四攝法、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 

修此位的菩薩,是以四種「勝因緣力」而開始修行的。即一者因力,就是具備有大乘種性。二者善友力,就是受善知識朋友的影響。三者作意力,即有修唯識行的決心。四者資糧力,是發心行菩薩道積聚下的智慧福德。 

二、加行位:修行菩薩在資糧位所修的,如行菩薩道、六度四攝等,是福德重於智慧。而進入加行位要修的,是智慧重於福德。所以在此位的菩薩,要修四尋思觀、四如實觀,以伏斷分別起和俱生起的所知、煩惱二障。四尋思觀,是名尋思觀,事尋思觀,自性尋思觀,差別尋思觀。名是能詮的名言,事是所詮的事相、自性是事相的體性,差別是名事上的分齊。其內容是: 

1、名尋思觀: 名是一切事物的名稱,名是「假名施設」,假為安立的,它雖代表一種事物,但並不是事物的本身。僧肇法師曰:「以名求物,物無當名之實;以物求名,名無當物之功。」又曰:「物不即名而就實,名不即物而履真。]人不了此理,執名求實,生出種種煩惱。尋思此義,以伏斷執障。 

2、事尋思觀: 事者事物,是見聞覺知的物件。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以至於山河大地,人牛馬羊。但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的組合,並沒有事物的本體。我人妄執一切為實有,以名推求,對事執著,也就成為種種執著與煩惱。 

3、自性尋思觀: 世間萬有,皆是仗因托緣生起的假法,其本身沒有實在的體性。自唯識學上說,萬法唯識所現,離識非有,由此可知名、事、自性皆空,此即自性尋思觀。由此尋思,以伏斷執著和煩惱。 

4、差別尋思觀: 名稱與事物,各有種種差別,名如名身句身,事如長短方圓,一一法上,各有差別相,唯此差別,皆是一時現象,假有實無,由此尋思,伏斷執障和煩惱。 

以上四觀,是唯識止觀的最初入門觀法,由此觀察,可生四如實智。即是: 

1、由名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2、由事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3、由自性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4、由差別尋思觀所引生的如實智。 

如實智,是如實的了知諸法實相之智。由前述四觀而引生四智,以此進入唯識實性。而修四觀,引生四智,要經過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位四位。四位之中,前二位修四尋思觀,觀所取之境空,後二位修四如實智,觀能取之境與所取之智空。 

三、通達位:修唯識行,歷經資糧、加行二位,執障伏斷,智慧發出,已能體會出真如實相的境界,這時進入通達位,已算是「見道」。所見之道,即是由二空所顯的真如。此處又有真見道和相見道之分。真見道,是在此位起無漏的根本智,證見二空真如,斷二種障。然後更起後得智,以了知一切差別相上的如幻俗事。見道菩薩,就是以此二智——根本智和後得智,緣真俗二境。 

四、修道位:在資糧位中,修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在加行位修四尋思觀,得四如實智,在通達位已「見道」,體會得唯識實相——二空真如。在見道位,已入十地中初地入心。十地由初地到十地,每地分入、住、出三心,故在此修道位,則是由初地住心、到十地出心,十地出心又稱滿心。在此階段,數數修習無分別智,捨斷煩惱所知二障種子,到十地滿心,已是妙覺菩薩了。 

五、究竟位: 究竟位就是佛位,諸漏永盡,清淨圓明,轉八識成四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這時所證得大菩提與大涅槃二種勝果,便是圓滿的佛果了。 

二 四十一階 

大乘因位菩薩,修唯識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長時,斷我、法二執,煩惱所知二障,證得我法二空,而後才能證得大菩提與大涅槃二勝果——就是佛果。唯在修行過程中,要經過五位、四十一階,才到達佛的果位。五位已如前述,四十一階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茲分述如下 

一、十住: 十住位,是修菩薩行者,在此位安立其心,唯於六度萬行等,尚未殊勝,故曰住。在 <華嚴經> ,把修行階位分為五十二階,在十住之前,尚有「十信]十個階位,在妙覺菩薩之前,尚有等覺菩薩一個階位。唐代慈恩大師窺基,把十信攝入十住的發心住,把等覺攝入十地的法雲地,這樣就成了四十一階了。十住的名稱是: 

1、發心住: 此位菩薩,發菩提心,修十信行,於六度等,尚未殊勝,曰發心住。 

2、治地住: 此位菩薩,淨修身口意三業,大悲一切有情,有如大地能生萬物。 

3、修行住: 此位菩薩,修勝理觀,起六度妙行,稱修行住。 

4、生貴住: 此位菩薩,依佛法教化,如聖賢生正法中,種性高貴,曰生貴住。 

5、方便住: 此位菩薩,所修善根,皆為救濟有情,利益眾生,曰方便住。 

6、正心住: 此位菩薩,於一切毀譽,心定不動,曰正心住。 

7、不退住: 此位菩薩,於所聞之法,心堅定而不退轉,曰不退住。 

8、童真住: 此位菩薩,三業清淨,不受世間法之染著,曰童真住。 

9、法王子住: 此位菩薩,解悟法王之法,有如將襲法王的王子,曰法王子住。 

10、灌頂住: 此位菩薩,如法修行,有如王子之堪受王位,曰灌頂住。 

二、十行: 修行菩薩,於此位修六度萬行,逐漸殊勝,故稱曰行。十行是: 

1、歡喜行: 此位菩薩,修布施行,施捨一切,令見者歡喜,曰歡喜行。 

2、饒益行: 此位菩薩,持三聚淨戒,不染五欲,饒益有情,曰饒益行。 

3、無恚行: 此位菩薩,修忍辱行,忍受怨敵,曰無恚行。 

4、無盡行: 此位菩薩,修精盡行,受諸劇苦,精進不懈,曰無盡行。 

5、離癡亂行: 此位菩薩,常住禪定,於世出世法,無有癡亂,曰無癡亂行。 

6、善現行: 此位菩薩,修智慧行,悟入諸法皆無自性,不受繫縛,不受染著,隨機教化眾生,曰善現行。 

7、無著行: 此位菩薩,修方便行,對於空有兩端,通達無礙,一無所著。 

8、尊重行: 此位菩薩,修願力行,尊重善根智慧,增益自利利他,曰尊重行。 

9、善法行: 此位菩薩,修力行,成就諸善慧法,除眾生煩惱,曰善法行。 

10、真實行: 此位菩薩,修智行,成就誠實了悟,言行相應,日真實行。

三、十回向: 菩薩修至此位,上為求菩提,下為度眾生,以所修之善根,回向法界,故立十回向之名。十回向名稱如下: 

1、救護眾生離眾生相回: 此位菩薩修六度四攝,救濟一切有情,而怨親平等。 

2、不壞回向: 此位菩薩,於三寶發不壞信,以己善根,回向有情。 

3、等諸佛回向: 此位菩薩,學三世諸佛悲智,與諸佛等,回向有情。 

4、至一切處回向: 此位菩薩,以所修善根,供養三世諸佛,利益一切眾生。 

5、無盡功德藏回向: 此位菩薩於諸佛及一切眾生所有善根,悉皆隨喜,而回向之、 

6、隨順一切堅固善根回向: 此位菩薩,施捨一切,以身代眾生苦,而回向之。 

7、等心隨順一切眾生回向: 此位菩薩,以所修善根,回向一切眾生。 

8、如相回向: 此位菩薩,以正智正念,隨順真如平等之相,而回向之。 

9、無著無縛解脫心回向: 此位菩薩,以無縛無著解脫之心,而回向之。 

10、 法界無量回回: 此位菩薩,說法利生,莊嚴世界,此善根回向,量同法界。 

四、十地: 由初地入心,至十地滿心,要修兩大阿僧祗劫之久,如下節所述。 

三 菩薩十地 

菩薩修行,進入見道位,已算是登地菩薩,唯還是在十地的初地入心修行。到了修習位,則是由初地住心,修至十地滿心,。十地滿心,已經是妙覺菩薩的地位,在此位中,以金剛心、無間道,便證得轉依——轉八識成四智,就是究竟佛果了。 

十地,是修唯識行最後十個階位,十地的名稱是: 

一、歡喜地: 始入見道位,見證我法二空,能自利利他,生大歡喜,曰歡喜地。 

二、離垢地: 修行菩薩,在此地時,一切戒垢,無論粗細,盡皆遠離,名離垢地。 

三、發光地: 此地菩薩,成就勝定,能發無邊妙慧,曰發光地。 

四、炎慧地: 此地菩薩,得最勝定,以智慧火,燒滅煩惱薪,曰炎慧地。 

五、極難勝地: 此地菩薩,其根本智與後得智,互相違返——即根本智無分別,而後得智辨析世俗諸法則有分別,在此地使之融攝,此事甚難,故曰極難勝地。 

六、現前地: 此地菩薩,觀諸法緣起,以勝智力,引發最勝般若現前,故曰現前地。 

七、遠行地: 此地菩薩,修迥向方便及濟拔方便,以已所作一切善法,回向廣大菩提,此即大智; 以種種方便九濟拔眾生,此即大悲。有此士悲智二種方便,故能遠行,曰遠行地。 

八、不動地: 此地菩薩,其根本無分別智,任運相續,不用加行力,亦能現前,不為一切煩惱、及一切境界所動,稱不動地。 

九、善慧地: 此地菩薩,成就微妙四無礙智,此智慧微妙殊勝,故曰善慧地。 

十、法雲地: 此地菩薩,總緣一切法智,具足自在,能藏眾定慧功德,能隱覆無邊惑障,猶如雲蔭作大法雨,稱法雲地。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菩薩修行五位: 大乘因位菩薩,修唯識行,要經過三大阿僧祗劫的長時,斷得煩惱、所知二障,證得我二空,才獲致大菩提與大涅槃二勝果,這其間,其經過五位、 

四十一階,如下表所示: 

┌——資糧位—————————————┐ ├——加行位—————————————┼方便道 菩薩修行五位┼——通達位——又名見道位——————┤ ├——修習位——又名修道位——————┼ 無漏聖道 └——究竟位——即證得佛果之位————┴ 佛果 

┌——十住 (攝十信) —————————┐ ├——十行——————————————┼ 三賢位——凡 四十一階—┼——十回向—————————————┤ ├——十地——————因———————┤ └——妙覺——————果———————┴————— 聖 

二、四加行位: 修行菩薩,進入加行位,修四尋思觀,生四如實智,這其間,要經過暖位、頂位、忍位、世第一四位,於前二位修四尋思觀,於後二位,修四如實智,如下表所示: 

┌——暖位————┐ 四加行位—┼——頂位————┼四尋思觀—————————————-有漏 ├——忍位————┤ ——所取之境空 └——世第一位——┴四如實智——所取之境與能取之智空—-無漏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Thursday, December 17,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七講

第七講 三境三界

一 三境三量 

在 <八識規矩頌> 中,有幾個以三為名數的名詞,如三境、三量、三性、三受、以至於三界等,這些都是唯識學上非常重要的名詞。如果不瞭解其內涵及意義,不但八識規矩頌讀不懂,其他的唯識書也讀不懂。我們先來探討這些名詞的意義,現在自三境說起。 

三境的境,一般說來,是感官與心識所認識的物件,亦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所緣慮了別的色、聲、香、味、觸、法六境。六境又稱六塵,這即是我人所認識的客觀世界。但在唯識學上,不以此客觀世界是識外之境,而是八識變現的相分。唯識家以八識變現塵境性質的不同,而分為三類境,即是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原來一切有情,各有八識,而一切識,皆為能變。八識變現的方式有兩類,一是因緣變,一是分別變。所謂因緣變,是能緣的心,任運而起 (任由因緣,非由作意籌度,稱因緣變) ,其所變現的相分,是實種所生 (不與見分同種生起) 。分別變者,是隨著心識分別勢力而變現 (其變現的相分,不是實種所生,是隨著見分種子生起) 。其所變之境,也就是八識的相分。前五識、第八識的相分,都是因緣變; 第六識的獨散意識 (不包括五俱意識) 的相分,和第七識的相分,都是分別變。因緣變所變的相分,是性境; 分別變所變的相分,是帶質境或獨影境。茲分述三境如下: 

一、性境之性,是「實」的意思,亦可說是現前的實境。性境是實種(色法種子)所生,是以因緣變而變現,不是隨第七識的「非量」認知,或第六識的分別心幻化假設,亦不是已落謝的六塵影子。所以在唯識學上,性境有三個條件: 

1、是實種所生: 前五識的相分,第六識五俱意識的相分,第八識的相分,所緣的全是色法,都是實種所生。 

2、有實體之用: 色法有質礙性,有其實用, 

3、現量所證: 現量有三個條件,一者現前顯現,二者非構思所成,三者不是在錯 亂情形下所見。 

玄奘大師有偈子曰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隨見,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不隨心者,是此境不隨著第六識的分別心而改變其本質。 

二、獨影境,獨者簡別於本質;影者影像,即是相分,合而言之,就是沒有本質的相分。這是能緣之心的虛妄分別而變起之境,它沒有本質,僅為影像。如第六意識虛妄分別、以想像力變起龜毛、兔角的幻影。獨影境不是色法實種所生,而是第六識見分的一部分,所以它是隨心(第六識見分)生起。此境有三種隨心:一者性隨心,謂境與能緣之心同一性,二者種隨心,謂境 (相分) 與能緣之心 (見分) 由同一種子所生。三者係隨心,謂種與能緣之心同一界系。 

三、帶質境:帶質境即是此境兼帶本質。能緣之心緣所緣之境,其相分是實種所生,有其所依的本質,而不能如實的為見分所認知者。如第七識之見分,緣第八識的見分(以第八識的見分為其相分),為常、一、主宰的自我,第八識見分不是自我,而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為「真帶質」,所謂「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又如第六識緣草繩誤為是蛇,草繩固有其本質,但並不是蛇,這也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此稱作 :「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 

其次再探討三量,三量,是現量、比量、非量。量是認識、知識,也是測量的準繩。如以鬥量米,以尺量布,以至於以秤量物。唯識學立有三量,是明心識所具的量度。在我人的心識活動中,能認識的作用是識,所認識的物件是境,在此能認識與所認識之間,心識是能量,所認識之境是所量,此能所之間,有識量的生起。如販布者不用尺量,則不知長度,吾人心識認識外境,如果沒有心識的計慮量度,則不知此境是黑是白,是圓是方,可見識量在認識作用上的重要性。以能量量所量,所得之果曰量果——知識。識之量度有三種,隨因的不同,其果亦有差別,即是,即現量、比量、非量。分述如下: 

一、現量:現量是能緣之心,量所緣之境,不起分別計度所獲之量果。但現量之境,要具備三個條件,即一者是現在,以簡別於過去或未來。二者心識認識的物件必須要顯現出來,亦即必須是現行位之法,在種子位不能成為現量。三者現有,在能所位上,即能量之心與所量之境,二者俱是明白現前,和合俱有。 

二、比量: 心識所量度的物件,沒有呈現在前,但可藉著知識經驗,推測比度而獲致量果。如見山上有煙,推知該處必有火; 見牆外有雙角,推知牆外有牛。 

三、非量: 此是一種錯誤的認知,即是於所緣之境,以錯覺之心錯為分別所獲致之量果,如見繩以為是蛇,見騾誤認為馬,都屬於非量。 

八識緣境,前五識量度之境,是根塵相對的而生識的直接感覺,此時無分別心,不雜名言,所以是現量。例如眼識緣色,唯緣青黃赤白四實色,不緣長短方圓之假色、及取捨伸屈之形色。但當五俱意識生起,有了分別,就墮入比量或非量了。第六識通於三量,在五俱意識初起剎那,也是現量,第二念就有了分別,即是比量或非量。第七識唯緣第八識的見分執為自我,唯是非量。第八識緣根身、器界、種子,唯是現量。 

二 三性三受 

在唯識學上,三性有兩種,一者是稱為「三自性」的三性,即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一者是善、惡、無記的三性,我們此處所討論的,是善、惡、無記的三性。 

三性,是以善、不善等的性質,分一切諸法為善、不善、無記等三性。茲分述如下: 

一、善: 善是能順益此世、他世之法,其定義是指能於現在世、未來世中,給與自他利益者。善與惡,都有理、事之分,理是分析善惡的性質,事是說明善惡的行為。先以善來說,在理的一面, <俱舍論> 十三,把善分為四種,一者勝義善,二者自性善, 三者相應善, 四者等起善。在事的一面來說,修唯識行,持五戒、行十善,是基本的行持。十善是: 

1、不殺生,進而行放生、救生、護生。 

2、不偷盜,進而行施捨,財施、法施、無畏施。 

3、不邪淫,進而修梵(清淨)行,出家人則完全斷淫。 

4、不妄言,進而說誠實語。 

5、不綺語,進而說質直語。 

6、不兩舌,進而說調解語。 

7、不惡口,進而說柔軟語。 

8、不貪,進而修不淨觀,以對治貪欲。 

9、不嗔,進而修慈悲觀,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 

10、不癡,進而修因緣觀。 

二、不善: 不善又稱為惡,指其能違損此世他世之法。 <成唯識論> 中稱:「違損此世、他世為惡。] <俱舍論> 十三,把惡也分為四種,即一者勝義不善,二者自性不善,三者相應不善,四者等起不善。在事相一面,與十善相對者即是十惡。十惡就是殺生、偷盜、邪淫、妄言、綺語、兩舌、惡口、貪婪、嗔恚、愚癡。 

三、無記: 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不能記為惡,故稱無記。 

三受之受,即五蘊中色、受、想、行、識的受蘊,也是心所有法五遍行心所中的受心所。受者領納之義,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感受。 <成唯識論> 曰:「受謂領納順違境相為性,起愛為業,能起合離二非欲故。」這在 <大乘廣五蘊論> 說的更明白一點:「云何受蘊,受有二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 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二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 

受也是「十二緣生」 中第七支「觸緣受、受緣愛」的受,所以 <緣起經> 中說,「受有三種,謂樂受、苦不苦不樂受。」受以領納為性,領納、就是感受外境。受所領納的外境,有順益境,有違損境,有順違俱非境。緣順益境,就是樂受; 緣違損境,就是苦受;緣順違俱非境,就是中容受、此亦稱捨受。對於樂受有「和合欲」,捨不得離開,對於苦受有「乖離欲」,避之唯恐不及。對於非苦非樂的中容受,既無和合欲,亦無乖離。 

受是主觀的感覺,苦樂是比較而來,沒有一定標準。譬如窮人在烈日下挖土作工,以能有樹蔭蔽日為樂,富人在大廈中吹風品茗,以未裝冷氣為苦,可見苦樂不能以客觀標準來衡量。不過苦樂之受,一般說是與前五識相應,這是生理上的感覺,憂喜之受,是與第六識相應的受,這是心理上相應的受。譬如兒子聯考題名,分發國立的名大學,當然喜在心頭; 若愛妻罹患重病,朝不保夕,難免憂心不已。三受加上憂喜二受,就稱為五受了。 

三 三界九地 

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六道眾生所依託生存的環境,是有情業力招感的依報。 <顯揚聖教論> 上稱:「界有二種,一、欲等三界。二、三千世界。欲等三界者,一、欲界,謂未離欲地雜染煩惱諸蘊差別; 二、色界,謂己離欲地雜染煩惱差別; 三、無色界,謂離色、欲地雜染煩惱差別。、、、、、、] 

大致說來,欲界、是具有淫欲、情欲、色欲、食欲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欲界的範圍,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下至無間地獄等二十處;此界男女參居,多諸染欲,故稱欲界。色界,色是變礙或示現之義,這是遠離欲界淫、食二欲、而仍有清淨色質等有情所居的世界。此界在欲界上,無有欲染,亦無女形,此界眾生皆由化生。其所居宮室苑囿,壯麗高大,係由色之化生,一切均殊妙精好,以其尚有色質,故稱色界。無色界者,此界無有色身,無淫、食二欲,無宮殿、國土及一切物質,唯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界,這只是一個精神存在的世界。 

照佛經上說,三界有九地、二十八天,茲列表說明如下: 

┌——欲界——五趣雜居地 │ ┌—離生喜樂地 ├——色界┼—定生喜樂地 │ ├—離喜妙樂地 三界┤ └—捨念清淨地 │ ┌—空無邊處地 └—無色界┼—識無邊處地 ├—無所有處地 └—非想非非想處地 

三界二十八天,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其名稱為: 

欲界六天: 四天王天、仞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色界天: 初禪天三天,為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 

二禪天三天,為少天、無量光天、光音天。 

三禪天三天,為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四禪天九天,為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無想天。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三境: 八識緣境,能緣的是見分,所緣的是相分,此相分即是境。而此境就其性質、分為三種,即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性境: 性境就是實境,是實種所生,事實上就是色聲香味觸五種 │ 物質實境

三境—┼——獨影境: 這是沒有本質的影像,是第六識虛妄分別想像出來的影子

└——帶質境: 這是有本質的相分,而為見分所錯誤認知者。 

二、三量: 量是測量的標準,引伸為認識、知識,唯識學上立為心識緣境的量度準則。 心識緣境,有三種量度,即現量、比量、非量。 

┌——現量: 心識緣境,緣當下性境,沒有分別,不帶名言,此稱現量

三量—┼——比量: 心識緣境,以知識、經驗推測比度所獲的量果

└——非量: 心識緣境,對所緣境認知謬誤所獲的量果。 

三、三性: 分為善、不善、無記三種。 

┌——善性: 於現在世未來世、於自他順益者

三性—┼——不善性: 於現在世未來世、於自他違損者

└——無記性: 非善非不善,不能記為善、亦不能記為惡者。 

四、三受: 受是領納作用,有苦、樂、捨三受,如加憂喜二受,就成為五受了。 

┌——一苦受: 領納違損境之謂

三受—┼——樂受: 領納順益境之謂

└——捨受: 領納順違俱非境之謂。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六講 九緣生識

一 緣起 

緣起,是佛教的基本理論,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證悟真理,他所證悟的就是緣起。不過佛陀最初證悟的緣起,是有情生命流轉的緣起。像 <過去現在因果經> 中說: 

「爾時菩薩,至第三夜,觀眾生性,以何因緣,而有老死,即知老死,以生為本;若離於生,則無老死。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 

這就是因緣二字的來源。因緣、簡稱為緣起或緣生。什麼是緣起或緣生呢? 在 <阿舍經> 中這麼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又說:「譬如有兩根□蘆,互相依倚才能植立。朋友們,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 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正復如是。朋友們,兩根束蘆,拿去這根,那根便豎不起來,拿去那根,這根便豎不起來,名色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正復如是。] 

名色和識互相依存,才有生命體的存在。所以因緣二字,簡單的說,就是組成一切事物的關係和條件。生命體的存在,是以名色和識互相依存而有的。但其存在,有其前因後果的依存關係(因果關係),也有識和名色 (精神主體和物質性身體) 同時的依存關係。這異時的因果和同時的依存關係,就叫做因緣。不過最早的因緣——即緣起,是生命流轉的緣起,到後來則擴大到萬法生滅變化的緣起。譬如 <入楞伽經> 中說: 

「大慧,一切法因緣生有二種,謂內及外。外者謂以泥團、水、杖、輪、繩、人工等緣合成瓶、泥缽,草席、種芽、酪酥亦復如是,各外緣前後轉生; 內者謂無明、愛、業等生蘊、處、界法,是謂內緣起,此但愚夫之所分別。]內緣起,是有情生命流轉緣起,即是佛法中的「十二緣生」,也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是我們蒙昧的生命原動力,行、是盲目意志衝動之下的行為,識、是業力寄託的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受業力牽引,納識成胎,這時的受精卵,已經成為精神和物質的混合體(即所謂生命體),所以稱為名色。以名色為緣,而有六入,六入、就是母胎中的嬰兒發育到六根位 (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備)。觸是出生後數歲以內的幼兒,感覺器官與外界接觸,童心未鑿,只是直覺,無分別心,所以叫觸。受、是年齡漸長,對外的感覺有了領納的作用。領納有三種,順我意者稱樂受,違我意者稱苦受,不順不違的稱捨受。有了苦樂之受,以受為緣,就有了愛—— 愛憎取捨。愛就是貪,貪名貪利、貪財貪色,以貪為緣而生起取。取可說是佔有,對所愛的一切固執不捨,由取而成為有。有是「存在」的意思,也是業的意,這是由取而熟切追求,由此造成必得後報的業。有了業因,必有果報,這果報就是生——即是下一世生命開始的生。有了生、就必有老死。在生後死前,又有觸、受、愛、取、有,周而復始,就是生命流轉。 

外緣起,是萬法生滅的緣起,最普通的例子,就是以麥種豆種為因,以陽光、雨露、及人工等為緣,就有麥子豆子的生起;以泥土調水及工具為因,就有瓶、缽的生起。生起起要仗因托緣,變異、壞滅也要仗因托緣,仗因托緣,就是仗依生起此法的因素和條件。一切法是依賴因素條件組合而有,所以一切法只是現象,不是「本體」。一切法受到因素條件 (因緣) 的變異而有變化,所以一切法無自性 (沒有固定之性) 。無自性又稱性空,此稱之為「緣起性空」。 

萬法離不開緣起,大致說,這就是緣起。 

二 四緣五果 

有為法的生起,必依因緣之和合。有因有緣,必然生果。因此,唯識學上立有「六因、四緣、五果。」之說。事實上,因和緣沒有什麼差別,概略的說,因即是眾緣之一,緣也是生果之因,不過在生起萬法的關係條件上,因是較重要的一個條件而已。因此,六因之說,只是四緣的另一種分類方式。於此先介紹四緣,四緣是因緣、等無間緣、所緣、增上緣: 

一、因緣: 因緣,是事物生起的眾多關係條件中,具有生果能力的條件。經上說,「謂有為法,親自辦果], 稱為因緣。但僅只有因仍不能生果,要因、緣具備才能生果。同時、在唯識學上的因緣,又不同於一般緣起的因緣。唯識學以「萬法唯識」 立論,萬法生起,皆是種子起現行的後果,因此,唯識學上的親因緣,就是第八阿賴耶識中含藏的種子。以種子生現行,始有宇宙萬法。但「法不孤起」,種子生現行,須要下列三緣具備。 

二、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舊譯次第緣,新譯等無間,意思是「密密遷移,等無間隙],這是指我們的心識生起,念念生滅,剎那不停,前念心為後念心開導,引令後念心生起,前念為後念的緣,後念亦為前念的緣,次第生起,故亦稱次第緣。 

三、所緣緣:所緣緣舊譯緣緣,這是心識攀緣外境的時候,此能攀緣之心,對所攀緣之境而生起,即是以境為其所緣。所緣緣這兩個緣字,前一個緣是境,後一個緣是四緣之一的緣。語云:「境由心生,心因境起。」心生之境是法境,屬於心法,引心生起之境是外境,屬於色法,二者全是心識攀緣的物件。 

四、增上緣:增上是增加或加強的意思,對於一法的生起,有扶助之義,所以也稱助緣。增上緣有順益、違損兩方面,自順益方面說,能促成一法生起或成長者,稱「與力增上緣」,不妨礙一法生生起或成長者,稱「不障增上緣」;自違損方面說,此一法對他一法有妨害障礙者,如雨露是花木的順益增上緣,而霜雹為花木的違損增上緣。 

唯識學是以「萬法唯識」 立論,以一切法(色法及心法)的生起,皆是種子起現行的果,因此,種子是一切法的因緣。再者,心法生起,要四緣具足; 色法生起,只須因緣與增上緣兩種緣。 

六因、是能作因、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事實上,六因只是四緣的另一種分類。也就是把四緣中能辦生自果的因緣,開展為俱有因、相應因、同類因、遍行因、異熟因;而把等無間緣、所緣緣、增上緣三種,合併為一個能作因。能作因不俱辦生自果的功能,但能給具有生果功能的因予以資助,這又分積極與消極兩方面,前者是予生果之因以資助,稱為「與力能作因」,後者是對生果之因不予障礙,稱為「不障能作因],這與增上緣的功能類似,此處為篇幅所限,也就不再一一詳述了。 

世間萬法,因緣具足,必定生果,所生之果,分為五類,是異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離系果,分述如下: 

一、異熟果: 這是有情生命流轉的果,有情以其善惡行為所造作的業因,導致來生三界六道的苦樂之果。其實異熟果就是眾生的第八識,第八識又名異熟識,舊譯為果報識,所以稱為生命流轉的果體。 

異熟二字十分費解,據窺基大師 <成唯識論> 述記中的解釋,謂異熟有三義: 

1、異時而熟: 由因到果,時間不同,稱異時而熟。譬如果樹,由開花結果,到果子成熟,必要經過一段時間。有情所造善惡諸業,由造業時望果熟受報,也要經過相當時間,此稱異時而熟。 

2、變異而熟: 由因至果,必有不同程度的變異,曰變異而熟。譬如造酒,由水米和合到醞造成酒,必有變異。有情造作各種業因,到隔世成果,也必有變異,曰變異而曰變異而熟。 

3、異類而熟: 由因到果,類別有異,曰異類而熟。譬如江河之水,性質各異,但流入大海,就混同一味了。有情所造的或善或惡的業,,而善業感樂果,惡業感苦果,這苦樂之果非善非惡,則是無記。由因果之間性質不同,故曰異熟。 

二、等流果: 由因流出果,由本流出末,謂之等流。第八識中的善種子生善的現行,從惡種子生惡的現行,種子是因,現行是果,此果是等流果。 

三、士用果: 士是「士夫」,是人的異名,用是作用,即人力之作用。如農夫耕作而有米麥之果,工匠工作而成器物之果,依其作用所獲之果,稱士用果。 

四、增上果: 以一因緣法之果,望其他因緣,曰增上果。因為一法生起獲果,一切因緣皆予以增上之力,故曰增上果。 

五、離系果: 離系果是道果,這是修唯識行,斷我、法二執,證我、法二空,斷去煩惱、所知二障的系縛,證得的道果。 

三 九緣生識 

依照唯識學的理論,第八阿賴耶識,含藏萬法—— 色心諸法種子,種子起現行,而有人生和世界 (主觀的認識作用,和客觀的外境) 。但色心諸法生起,要因緣具足。因緣,即上節所稱的四緣。心法生起要具足四種緣,色法生起只需具備兩種緣。但唯識學上又有一個名詞,叫「九緣生識」,意謂心識生起,要具足九種緣,這是不是矛盾呢? 此處我們先看生識的九緣是那些緣,現在以眼識生起為例,眼識生起的九緣是: 

一、空緣: 空即空間,眼識取境,須保持距離,否則不能取境,此謂空緣。 

二、明緣: 明即光明,眼識取境,須要光明,否則不能取境,此謂明緣。 

三、根緣: 眼識依於眼根而生起,謂之根緣。 

四、境緣: 眼根觸對色境,生起眼識,境為識之所緣緣,此謂境緣。 

五、作意緣: 作意即是注意,若不注意,則視而不見,此謂作意緣。 

六、種子緣: 阿賴耶識含藏的眼識種子,為生起眼識的親因緣,此謂種子緣。 

七、分別依緣: 分別指第六識,眼識生起,依第六識分別外境,此謂分別依緣。 

八、染淨依緣: 染淨指第七識,此識是意識之根,亦影響前五識,此謂染淨依。 

九、根本依緣: 根本指第八識,第八識為諸識根本,此謂根本依。 

以上九種緣,為生起眼識缺一不可的條件。但是這和四緣之說是否抵觸呢?事實上並不抵觸,原來以上九緣,種子緣就是四緣中的親因緣(因緣),境緣就是四緣中的所緣緣,而其餘的七種緣,全是增上緣。九緣之中,還少了一個等無間緣,但等無間緣、是在心識連續生起的時候才有的,此處的九緣生識,是在生識的橫切面(不包括時間因素)來看,所以不把等無間緣列入。如心識連續生起,加上等無間緣,就成十緣了。 

眼識生起要具備九緣,那麼耳、鼻、舌、身諸識呢? 是否也需要九種緣呢? 不需要,八種識的生起,所需的緣各不相同,茲列表如下,以資分別: 

一、眼識: 眼識生起要具九緣、已如上述。 

二、耳識: 耳識生起,須具八種緣,即在九緣中減去明緣。因耳識緣聲境,耳朵聽聲音不需要光明,黑暗中也可以聽,所以只須八緣。 

三、鼻識: 鼻識緣香境,是「合中取境」,不需要光明和距離,所以在九緣減去空、明二緣,只須要七緣。 

四、舌識: 舌識緣味境,這也是「合中取境」,根 (舌) 境 (飲食) 接觸才能生識,所以也不需要光明和空間,只須要七緣。 

五、身識: 身識緣觸境,必須接觸才有感覺,這也是「合中取境」,也不需要光明和空間,只須要七緣。 

六、意識: 意識取境,要具五緣,即根緣 (第六識以第七識為根,亦以第七識為染淨依) 、境緣、作意緣、根本依緣,和種子依緣。即九緣中減去空、明、根、分別依四緣。 

七、末那識: 末那取境,只須四緣,即根緣 (末那識依阿賴耶識為根緣,復以阿賴耶識為根本依緣)、境緣 (末耶緣第八阿賴耶識) 、作意緣、種子依緣。 

八、阿賴耶識: 賴耶取境,也要四緣,即根緣 (賴耶識依末那識為根) 、境緣 (其境為根身、器界、種子) 、作意緣、種子依緣。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六因、四緣、五果: 唯識學立有「六因、四緣」,為萬法生起之條件。有因有緣,必然生果,各如下表所示: 

┌能作因 ├俱有因 六因—┼相應因 ├同類因 ├遍行因 └異熟因 

┌因緣 四緣—┼等無間緣 ├所緣緣 └增上緣 

┌異熟果 ├等流果 五果—┼士用果 ├增上果 └離系果 

二、八識具緣: 八識生起,具緣不同,如下表: 

┌眼識——九緣——空、明、根、境、作意、種子依、分別依、染淨依、根本 │ 依緣

├耳識——八緣——空、根、境、作意、種子依、分別依、染淨依、根本依緣

├鼻識——七緣——┐ 八識具緣┼舌識——七緣——┼—— 各具根、境、作意、種子依、染淨依、根本依緣

├身識——七緣——┘ ├意識——五緣——根緣、境緣、作意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

├末那識——四緣——根緣、境緣、作意緣、種子依緣

└阿賴耶識——四緣——根緣、境緣、作意緣、種子依緣。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Tuesday, December 15, 2009

八識規矩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 講述 第五講 種子、薰習、識體四分

第五講 種子、薰習、識體四分 

一 種子 

本文第二講第二節,講過「萬法唯識」,其中說到,識是一種功能,功能未起現行時,不稱識而稱為種子; 種子起現行時,不占種子而稱識。所以種子是潛在的功能,識是潛在功能發生作用。 

由上所述,可知種子只是一種功能,此功能非物質而有物質的力用。世間萬法,皆自此能、此力生起。於此,種子有下述定義: 

一、種子非色非心,只是一種功能。 

二、此種功能遍宇宙,故種子亦遍宇宙。功能一旦起用 (起現行) ,宇宙萬象森羅。故種子無盡,宇宙亦無盡。 

三、種子無大小輕重之分,種子起現行時,「相分」由「見分」而顯示。故心識分別一生,即攝盡全宇宙,無一法不在心識之中。 

於此可知,所謂宇宙萬法,皆是第八阿賴耶識中、含藏的萬法種子變現而來。因此,<成唯識論> 卷二曰: 

「此中何法名為種子? 謂本識 (阿賴耶識) 中,親自生果,功能差別。此與本識,及所生果,不一不異。體用因果,理應爾故。] 

以上這段論文,如果加以語譯的話,就是說: 什麼叫敘種子呢? 就是阿賴耶識中,能夠親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這種功能,與阿賴耶識,及所生果法,既不是一,也不是異。 

第八阿賴耶識中,含藏有萬法種子,此種子從何而來呢? 這有三種不同的說法: 

一、唯本有說: 這是印度護月論師等的主張,他認為,阿賴耶識中的一切有漏無漏種子,是無始以來,「法爾本具」,後來再從薰習新生。 

二、唯新薰說: 這是印度難陀論師等的主張,他認為,一切種子,皆是無始以來,從現行薰習新生的。 

三、本有新薰並有說: 這是印度護法論師的折衷主張,他認為,無始以來,阿賴耶識中,有「法爾本具」的種子,同時也有從現行薰習的新薰種子。 

以上三說,後世以護法的說法較為圓滿。 

在 <成唯識論> 中,為種子的體性立有六條定義。這六條定義是: 

一、剎那滅: 種子只是一種功能,不可以色、聲、香、味、觸去測量,但在發生作用卻有力用。這種力用,才生即滅,即所謂「無間即滅」,中間沒有「住」的階段,這叫做「剎那滅」。 

二、果俱有: 種子起現行,雖然剎那即滅,但不是滅後始有果,而是剎那生滅之際,「正位轉變,能取與果」,也就是即因生現果,這果就是新薰的種子。 

三、�隨轉: 種子起現行,剎那滅,果俱有。但不是滅了即斷,而是前滅後生,相似隨轉,�常不斷。 

四、性決定: 種子隨其能薰因力的善惡,而決定其性別,成為善業種子或為惡業種子,而在起現行的時候,善業種子起善的現行,惡業種子起惡業現行。此一原則,決定不變。 

五、待眾緣: 種子起現行,要眾緣具足,心法生起要具備四緣,色法生起具備二緣,關於各種緣,將在下一節課講述。 

六、引自果: 種子並不是一類種子生各類的果,而是色法種子生色法的果,心法種子生心法的果,此一法則不能錯亂。 

二 薰習 

種子是為第八識所攝持 (即儲藏於第八識中) 、能生自果的一種功能。這種能生起萬法的種子,在第八識中,是前念種子生後念種子,前滅後生,「自類相續,有如瀑流」,這叫做「種子生種子」。另一方面,某一類種子,在眾緣和合 (四緣具備) 的時候,能生起各自的果法,這叫做「種子生現行」。當其生起現行之剎那,有強盛的勢用,剎那之間,再薰習各自的種子,這叫做「現行薰種子」。被薰的種子成為新種子,則仍儲藏於第八中。不過認真的說,所謂「現行薰種子」,是具有見聞覺知作用的前七識。前七識的見聞覺知作用,就是「現行」——現在的行為,身、語、意三方面的行為。 

種子生起現行的時候,種子是因,現行是果; 而現行薰習種子的時候,現行是因,受薰的新種子是果。這三者 (種子、現行、薰習) 之間的關係,是「剎那生滅,與果俱有]。所以古德曾說: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三法 (種子、現行、薰習) 輾轉,因果同時。]

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剎那滅,果俱有 (種子六義的第一二義) 。而受薰的種子成為新種子,新種子又起現行,這種前滅後生,有如瀑流,亙古不息者,就是「�隨轉]。在這前生後減的隨轉中,具有「三法」和「二重因果」。 

所謂三法,是能生的種子,生起的現行,和受薰的新種子。所謂二重因果,即種子生現行,種子是因,現行是果,是一重因果; 現行薰種子,現行薰種子,現行是因,種子是果,這是又一重因果。這三法輾轉,剎那之間,成為二重因果。 

種子與第八識的關係,以因果來說,種子是因,第八識是果,因為第八識是現行,種子是生現行之因 (第八識是種子所生之果,後面另有解釋。) 另以體用來說,第八識是體,種子是用,故攝用歸體,攝果歸因,這二者的關係,是「非一非異」 。 

種子與前七識的關係,是在「因能變」中,種子生出第八識。在果能變中,第八識生出前七識,同時八個識體上各各生出「相分」、「見分」。前七識以其見聞覺知的認識作用,又薰習了起現行的種子。因此,就薰習面來說,前七識是因,受薰的新種子又成為果了。 

什麼叫薰習呢? 我人身、口、意三者所表現的善惡行為,其「氣分」留於第八識中,就叫做薰習。也可以說,第八識把我人行為經驗的痕跡保留下來,這經驗痕跡就就是種子,亦名氣分,也叫習氣。<大乘起信論> 曰:「薰習義者,如世間衣服實無於香,若人以香而薰習故,則有香氣。] 

在薰過程中,前七識是能薰,第八識是所薰。在能薰與所薰之間,各要具四種條件,所以在 <成唯識論> 中立有「能薰四義」,在 <攝大乘論> 中立有「所薰四義」。能薰者是前七識,它所具備的四種條件是: 

一、有生滅: 能薰者要有生滅,有生滅變化方有作用,方能薰習種子。無為法是不生滅的常法,不能薰習,前七識是因緣生起的生滅法,可以薰習。 

二、有勝用: 勝用有,一者能緣的勢用,二者強勝的勢用。心法中的前七識,具此二條件,所以為能薰。譬如用香料薰衣,香料要有強烈的氣味才能薰,氣味微弱不能薰,第八識性唯無記不能薰,物質無緣慮作用不能薰,唯前七識為能薰。 

三、有曾減: 有了勝用,且高下不定,有增有減,方是能薰。佛果是圓滿的淨法,不能薰; 前七識是雜染的有漏法,所以能薰。譬如以樟腦球放在衣箱中,衣服薰香了,樟腦球也散發了。金球玉球本身無增減,不散發,也不能薰衣。 

四、與所薰和合而轉: 能薰與所薰同時同處,不即不離,和合而轉。本身之前七識,唯能薰本身的第八識,不能薰他人的第八識。 

在 <攝大乘論> 中立有「所薰四義」,所薰者是第八識,它所具備的條件是: 

一、堅住性: 受薰者要一類相續,能持習氣,始可受薰。前六識有變易,第七識是染汙識,不能受薰,第八識一類相續而不間斷,可以受薰。 

二、無記性: 第八識性唯無記,法體平等,無所違拒,能容習氣,故可受善惡現行的薰習。所以清淨的佛果,和有漏的前識不能受薰。這好比沈麝不能薰成臭的,蒜薤不能薰成香的,因為它本身氣味已固定了。 

三、可薰性: 這是指受薰體性非堅密,有隙可乘,始可受薰。真如堅密,不能受薰;第八識體性虛疏,能含容種子,可以受薰。這好比衣服體性虛疏,可以受薰,而金器玉器體質堅密,不能受薰。 

四、與能薰和合而轉: 此與能薰的第四條相同,即第八識唯受本身的前七識所薰,不受他人的前七識所薰。 

三 識體四分 

宇宙萬法,都是阿賴耶識含藏的萬法種子變現而來的。它是如何變的呢?「識變」、是唯識學中、是非常深奧難解的一部分,若要細說,幾個小時講不完。簡單的說,阿賴耶識中的種子,生起現行,這時以種子為因,生出現行的果。此現行的果,就是第八阿賴耶識。此處有個疑問,種子含藏於第八識中,種子又如何生出第八識呢? 原來無始以來,第八阿賴耶識,與它所藏的種子,是同時而有的。種子是生識之因,是能生; 第八識是所生之果,是所生。這能生與所生之間,是「因果同 時」 , 同時是念念相續,「�轉如瀑流」似的,不停的轉變、變現,因此,種子生出第八識,第八識同時也含藏、攝持種子。這種子生出第八識,以種子為因,第八識是果,這叫 做「因能變」。 

在種子生出第八識的同時,第八識種子生出前七識,並且包括第八識及前七識在內的八個識,自識體上各各生出「相分」、「見分」二分。這第八識生出前七識,同時八識體各各生出相分、見分的變,是第八識識體的變。第八識識是種子生出的果,因此這種變叫做「果能變」。 

八個識的識體,在果能變時,識體上各各生出相分、見分。什麼叫做相分、見分呢? 原來相分的相,就是世間萬法——世間各種事物的形相。相分的分,是一部分的意思。因此,所謂相分,就是識體上事物形相的一部分。見分的見,是能「了別」——瞭解分別的作用,也就是我們認識作用的一部分。 

原來唯識學的基本理論,就是「萬法唯識,識外無境。」我們六種識所觸對的六種境——色、聲、香、味、觸、法方六境,都不是實境,全是我們心識上變現出來的。我們心識變出相分 (世間各種事物的形相) ,再由心識的見分去認識。這叫做「識所緣,唯識所變。] 

<成唯識論> 卷二上說:「以所緣相說名相分,以能緣相說名見分。」 又解釋說:「相分名行相,見分名事,是心、心所自體相故。] 

現在再換一個方式來說,在果能變中,識體上變現出相、見二分,這時識體本身就叫做「自證分」。如以眼識為例,了別 (認識) 色境的作用,是見分;所了別的色境,是相分。換句話說,見分是主觀做能認識的主體,相分是客觀的所認識的對像。而所謂「客觀」,並不在心識之外,仍是在心識之內。原來我們眼識所見之境,是我們第八識的色法種子 (相分色) ,變成我們眼識的相分,因此,我們所看到之相,是八識種子變出出來的相,不是心識外的境相。 

當心識上變現出相分、見分的時候,八個識的識體就叫做「自證分」。譬如以眼識為例,眼識了別外境的作用,即是見分; 眼識所了別的外境,即是相分。那麼,見分了別外外境,會不會發生錯誤呢 (此即所謂非量) ? 這時識體要來驗證一下,因此識體就叫做自證分了。可是,識體的驗證是不是正確呢? 這時識體還有一種「再度證知」的作用,這再度證知的作用叫做「證自證分」 。這樣一來,每個識體就有了四分,那就是相分,見分,自證分,證自證分。 

所謂四分,就是識體的四種作用。相分是外境的影相 (這影相是第八識色法種子變現的) ,見分是心識的認識作用;自證分是心識的驗證作用,證自證分是心識再度證知的作用。如果以鏡子為喻,相分好比鏡子中的影像,見分、好比鏡子能見照的作用,自證分好比是鏡體,證自證分好比是活動鏡架,鏡子在活動鏡架上,就可上下左右隨意活動見照了。 

再以尺子量布為比喻,眼前有一塊布,它由第八識的色子種子,在眼識的相分上映出影像,此就像是相分。而見分相當於尺子,去量布的寬度與長度; 自證分的作用,是根據尺子所量的結果,知道這塊布的寬度與長度,證自證分就是再檢查所量的結果是否正確。 

此處特別加以說明的一點,所謂「識體四分」之說,正確的說,並不僅限於八識識體,而是包括各各相應的心所在內。 

附錄: 相關名相表解 

一、種子的分類: 種子,是阿賴耶識中、能親自生出不同果法的功能,它有種種不同的 分類方法,如下表所示: 

┌——本性住種,是無始以來法爾本具的,是先天本有的

依生起分類—│ └——習所成種,是種子生起現行,受現行薰習而成的新種子

┌——有漏種子,是三界六道眾生輪迴生死的種子

依有無漏分類│ └——無漏種子,是大乘菩薩轉染成淨、修行證果的種子

┌——善、不善、無記種子,是三界眾生的有漏種子

依三性分類—│ └——純善種子,是出世聖者轉染成淨的無漏種子

┌——名言種子—表義名言│即等流種子│名言習氣 有漏種子分類│ 顯境名言│ │我見習氣 └——業種子——即有支習氣——亦名異熟種子 

二、識體四分: 是八識識體在「果能變」時生起的四種功能。 

┌——見分: 八識識體主能觀的認識的功能

識體四分—┼——相分: 為見分所認識的影像

├——自證分: 識體證知見分所見有無謬誤的功能

└——證自證分: 識體再度驗證的功能

│ 圓成實性——真空妙有│ 


120x90_buddhawaynet.gif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

Monday, December 14, 2009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唐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稱讚如來勝功德已,告諸菩薩及善財言:『善男子!如來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諸佛,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演說,不可窮盡!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善財白言:「大聖!云何禮敬乃至迴向?」普賢菩薩告善財言:「善男子!言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世尊,我以普賢行願力故,深心信解,如對目前,悉以清淨身語意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及微塵數佛。虛空界盡,我禮乃盡,以虛空界不可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此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稱讚如來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我當悉以甚深勝解,現前知見,各以出過辯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無盡音聲海,一一音聲,出一切言辭海,稱揚讚嘆一切如來諸功德海。窮未來際,相續不斷,盡於法界,無不周遍。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讚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讚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廣修供養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極微塵數佛,一一佛所,種種菩薩海會圍繞。我以普賢行願力故,起深信解,現前知見,悉以上妙諸供養具而為供養。所謂華雲、鬘雲、天音樂雲、天傘蓋雲、天衣服雲、天種種香、塗香、燒香、末香,如是等雲,一一量如須彌山王。然種種燈,酥燈、油燈,諸香油燈,一一燈柱如須彌山,一一燈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善男子!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善男子!如前供養無量功德,比法供養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羅分、算分、數分、喻分、優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諸如來尊重法故。以如說行,出生諸佛故。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此廣大最勝供養,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煩惱不可盡故,我此供養亦無有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懺悔業障者,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淨三業,遍於法界極微塵剎一切諸佛菩薩眾前,誠心懺悔,後不復造,恆住淨戒一切功德。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懺乃盡,而虛空界乃至眾生煩惱不可盡故,我此懺悔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隨喜功德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為一切智,勤修福聚,不惜身命,經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劫,一一劫中,捨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頭目手足。如是一切難行苦行,圓滿種種波羅蜜門,證入種種菩薩智地,成就諸佛無上菩提及般涅槃,分布舍利,所有善根,我皆隨喜。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轉法輪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中,一一各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廣大佛剎。一一剎中,念念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諸佛成等正覺,一切菩薩海會圍繞。而我悉以身口意業,種種方便,殷勤勸請,轉妙法輪。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請佛住世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極微塵數諸佛如來,將欲示現般涅槃者,及諸菩薩、聲聞、緣覺,有學無學,乃至一切諸善知識,我悉勸請莫入涅槃。經於一切佛剎極微塵數劫,為欲利樂一切眾生。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勸請,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常隨佛學者,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如來,從初發心,精進不退,以不可說不可說身命而為布施。剝皮為紙,析骨為筆,刺血為墨,書寫經典,積如須彌。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況王位、城邑、聚落、宮殿、園林,一切所有,及餘種種難行苦行,乃至樹下成大菩提,示種種神通,起種種變化,現種種佛身,處種種眾會,或處一切諸大菩薩眾會道場,或處聲聞及辟支佛眾會道場,或處轉輪聖王、小王眷屬眾會道場,或處剎利及婆羅門、長者、居士眾會道場,乃至或處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眾會道場。處於如是種種眾會,以圓滿因,如大雷震,隨其樂欲,成熟眾生,乃至示現入於涅槃,如是一切,我皆隨學。如今世尊毗盧遮那,如是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剎所有塵中一切如來,皆亦如是,於念念中,我皆隨學。如是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學,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恆順眾生者,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剎海所有眾生,種種差別。所謂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或有依於地、水、火、風而生住者;或有依空及諸卉木而生住者,種種生類,種種色身,種種形狀,種種相貌,種種壽量,種種族類,種種名號,種種心性,種種知見,種種欲樂,種種意行,種種威儀,種種衣服,種種飲食,處於種種村營、聚落、城邑、宮殿。乃至一切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如是等類,我皆於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如奉師長及阿羅漢,乃至如來,等無有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闇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何以故?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砂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何以故?若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於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復次,善男子!言普皆迴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迴向,盡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願令眾生,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諸眾生,因其積集諸惡業故,所感一切極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眾生,悉得解脫,究竟成就無上菩提。菩薩如是所修迴向,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迴向,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善男子!是為菩薩摩訶薩十種大願,具足圓滿。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熟一切眾生,則能隨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是故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知。若有善男子、善女子,以滿十方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一切世界,上妙七寶,及諸人天最勝安樂,布施爾所一切世界所有眾生,供養爾所一切世界諸佛菩薩,經爾所佛剎極微塵數劫,相續不斷,所得功德;若復有人,聞此願王,一經於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優波泥沙陀分亦不及一。或復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所有世間身心等病,種種苦惱,乃至佛剎極微塵數一切惡業,皆得消除。一切魔軍、夜叉、羅剎、若鳩槃茶、若毗舍闍、若部多等,飲血啗肉諸惡鬼神,皆悉遠離。或時發心,親近守護。是故若人誦此願者,行於世間,無有障礙。如空中月,出於雲翳。諸佛菩薩之所稱讚,一切人天皆應禮敬,一切眾生悉應供養。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圓滿普賢所有功德。不久當如普賢菩薩,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到已即見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觀自在菩薩、彌勒菩薩等。此諸菩薩,色相端嚴,功德具足,所共圍繞。其人自見生蓮華中,蒙佛授記。得授記已,經於無數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普於十方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以智慧力,隨眾生心而為利益。不久當坐菩提道場,降服魔軍,成等正覺,轉妙法輪。能令佛剎極微塵數世界眾生,發菩提心,隨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盡於未來劫海,廣能利益一切眾生。


善男子!彼諸眾生,若聞、若信此大願王,受持讀誦,廣為人說,所有功德,除佛世尊,餘無知者。是故汝等,聞此願王,莫生疑念,應當諦受。受已能讀,讀已能誦,誦已能持,乃至書寫,廣為人說。是諸人等,於一念中,所有行願,皆得成就;所獲福聚,無量無邊!能於煩惱大苦海中,拔濟眾生,令其出離,皆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欲重宣此義,普觀十方,而說偈言:


「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

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於一塵中塵數佛,各處菩薩眾會中,無盡法界塵亦然,深信諸佛皆充滿

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辭,盡於未來一切劫,讚佛甚深功德海

以諸最勝妙華鬘,伎樂塗香及傘蓋,如是最勝莊嚴具,我以供養諸如來

最勝衣服最勝香,末香燒香與燈燭,一一皆如妙高聚,我悉供養諸如來

我以廣大勝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悉以普賢行願力,普遍供養諸如來

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十方一切諸眾生,二乘有學及無學,一切如來與菩薩,所有功德皆隨喜

十方所有世間燈,最初成就菩提者,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

諸佛若欲示涅槃,我悉至誠而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眾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眾生及佛道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供養一切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所有十方三世剎,廣大清淨妙莊嚴,眾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十方所有諸眾生,願離憂患常安樂,獲得甚深正法利,滅除煩惱盡無餘

我為菩提修行時,一切趣中成宿命,常得出家修淨戒,無垢無破無穿漏

天龍夜叉鳩槃茶,乃至人與非人等,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勤修清淨波羅密,恆不忘失菩提心,滅除障垢無有餘,一切妙行皆成就

於諸惑業及魔境,世間道中得解脫,猶如蓮華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悉除一切惡道苦,等與一切群生樂,如是經於剎塵劫,十方利益恆無盡

我常隨順諸眾生,盡於未來一切劫,恆修普賢廣大行,圓滿無上大菩提

所有與我同行者,於一切處同集會,身口意業皆同等,一切行願同修學

所有益我善知識,為我顯示普賢行,常願與我同集會,於我常生歡喜心

願常面見諸如來,及諸佛子眾圍繞,於彼皆興廣大供,盡未來劫無疲厭

願持諸佛微妙法,光顯一切菩提行,究竟清淨普賢道,盡未來劫常修習

我於一切諸有中,所修福智恆無盡,定慧方便及解脫,獲諸無盡功德藏

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一一佛處眾會中,我見恆演菩提行

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一切如來語清淨,一言具眾音聲海,隨諸眾生意樂音,一一流佛辯才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入

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

我於一念見三世,所有一切人師子,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脫及威力

於一毛端極微中,出現三世莊嚴剎,十方塵剎諸毛端,我皆深入而嚴淨

所有未來照世燈,成道轉法悟群有,究竟佛事示涅槃,我皆往詣而親近

速疾周遍神通力,普門遍入大乘力,智行普修功德力,威神普覆大慈力

遍淨莊嚴勝福力,無著無依智慧力,定慧方便威神力,普能積集菩提力, 清淨一切善業力,摧滅一切煩惱力,降服一切諸魔力,圓滿普賢諸行力

普能嚴淨諸剎海,解脫一切眾生海。善能分別諸法海,能甚深入智慧海

普能清淨諸行海,圓滿一切諸願海,親近供養諸佛海,修行無倦經劫海

三世一切諸如來,最勝菩提諸行願,我皆供養圓滿修,以普賢行悟菩提

一切如來有長子,彼名號曰普賢尊,我今迴向諸善根,願諸智行悉同彼

願身口意恆清淨,諸行剎土亦復然,如是智慧號普賢,願我與彼皆同等

我為遍淨普賢行,文殊師利諸大願,滿彼事業盡無餘,未來際劫恆無倦

我所修行無有量,獲得無量諸功德,安住無量諸行中,了達一切神通力

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迴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

三世諸佛所稱歎,如是最勝諸大願,我今迴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

願我離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一切圓滿盡無餘,利樂一切眾生界

彼佛眾會咸清淨,我時於勝蓮華生,親睹如來無量光,現前授我菩提記

蒙彼如來授記已,化身無數百俱胝,智力廣大遍十方,普利一切眾生界

乃至虛空世界盡,眾生及業煩惱盡,如是一切無盡時,我願究竟恆無盡

十方所有無邊剎,莊嚴眾寶供如來,最勝安樂施天人,經一切剎微塵劫

若人於此勝願王,一經於耳能生信,求勝菩提心渴仰,獲勝功德過於彼

即常遠離惡知識,永離一切諸惡道,速見如來無量光,具此普賢最勝願

此人善得勝壽命,此人善來人中生,此人不久當成就,如彼普賢菩薩行

往昔由無智慧力,所造極惡五無間,誦此普賢大願王,一念速疾皆消滅

族姓種類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圓滿,諸魔外道不能摧,堪為三界所應供

速詣菩提大樹王,坐已降服諸魔眾,成等正覺轉法輪,普利一切諸含識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

若人誦持普賢願,我說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圓,成就眾生清淨願

我此普賢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於如來前,說此普賢廣大願王清淨偈已。善財童子,踴躍無量,一切菩薩,皆大歡喜。如來讚言:「善哉!善哉!」爾時,世尊與諸聖者菩薩摩訶薩,演說如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勝法門時,文殊師利菩薩而為上首。諸大菩薩,及所成熟六千比丘,彌勒菩薩而為上首。賢劫一切諸大菩薩,無垢普賢菩薩而為上首。一生補處住灌頂位諸大菩薩,及餘十方種種世界,普來集會。一切剎海極微塵數菩薩摩訶薩眾、大智舍利弗、摩訶目犍連等而為上首。諸大聲聞,并諸人天一切世主、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Posted via email from Buddhaway.net's poster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