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然,念彼觀音力,尋聲自迴去。
此頌免惡獸難。尋聲自迴去,謂毒虫聞聲而自退也。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此頌免天災難。以上為三災七難。眾生猝遭此厄,迫無能逃,至心求救,此時凡情盡息,歸命極虔,是以能為夙具悲願之觀世音菩薩天眼、天耳所見聞,他心通所寂照,而以神力加被護持之,使獲安隱。然苟非平日早生淨信,夙切皈依,廣結佛國之因緣,勤除本身之業妄,亦豈易以倉猝稱名、臨時一念,便獲感通之效,立免惡報之加乎?故應於無災無難之時,即當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之慈悲利他功德,息息持名,心心念德。并以觀世音救苦救難之慈心為心,悲願為願,而後始可永離於災難。即不幸偶有所遭,亦庶易得臨時之感應而獲濟於危乎!
庚三 兼答化行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此頌現身滅苦。妙智、即由根本後得智所起之利他大悲方便智。以具此智,故有救世間苦之力。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謂并漸令解脫於生死輪迴之苦,使得涅槃,不僅救免其暫時之災難而已。
庚四 歎德勸歸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此頌五觀應常願仰。一、真觀,謂以妙智觀於真性,知自身、眾生身、一切身平等不二,此即同體大悲之所由起。二、清淨觀,謂觀於淨法,從本以來不與染法相應,遠離我、我所之二障。三、廣大智慧觀,以自心清淨故觀於真俗二諦之法,一一照了,無有遺漏。四、悲觀,觀於生佛同體,而悲眾生以惑業故不能免苦。五、慈觀,觀世音菩薩以悲願救苦,故常念給眾生以樂。以上五觀,眾生當常願行此并常瞻仰也。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此頌大智能滅災難。無垢清淨光,即智慧之光,能破諸闇。以先降伏本心之災──無明風、煩惱火等,故能以普遍光明之智,觀照世間一切眾生而加以救濟。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
此頌法施能除煩惱。以同體大悲之願力,興起一切戒法,如雷之始震。戒能滅一切惡,遍與眾生法樂,故如慈雲。戒能滋生一切善,故如露雨。如是,則煩惱熱燄可以銷除矣。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此頌無畏施能除怖畏。諍訟、戰鬥,均可怖畏之事,觀世音菩薩本號為施無畏者,故至心敬念,得蒙加被,眾冤自然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此頌觀世音須常持念。能觀世間音者,本為不可思議、不可測度之微妙性體,以此微妙性體能持音故,為眾音所從出故,故名妙音。而其大用所在,即觀眾音聲而施救濟,故名觀世音。以能觀之妙音及所觀求救之音悉清淨故,故名梵音。又此音使求救者當機獲益,應時解脫,如海能受而遍容,如潮有汎而應時,故曰海潮音。而皆為超出世間一切音之殊勝音,是故須常敬念此觀世音也。常念之道奈何?即先將本品所述菩薩之種種慈悲利他功德,悉體會明了於自心,更時時稱名而念,時時憶德而念,斯為真念觀世音菩薩者矣。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此頌敬念能免苦厄。蓋所謂世者、即三災七難之世間相。觀、即上五觀。音、即上五音。如能常念不疑,則觀世音菩薩遂可於怖畏之中作依怙矣。以觀世音為福聚之海,其功德威神至無量也。
戊四 持地讚歎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薩之別名,如地為功德力用所持載之義。自在之業,謂觀世音菩薩三業神通之用,無障無礙,隨生示現,隨眾所求,能得自在。但聞此品所說神通力者功德即為不少,正顯能了解、能受持者,其受益為更多。故獲聞此品者,亟應未解求解,未行起行,方為不負持地菩薩之所咐囑耳。
戊五 時眾獲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釋時眾獲益。無等等、謂真如性為絕對無等,而正遍覺則等於此無等之真如也。
此頌免惡獸難。尋聲自迴去,謂毒虫聞聲而自退也。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此頌免天災難。以上為三災七難。眾生猝遭此厄,迫無能逃,至心求救,此時凡情盡息,歸命極虔,是以能為夙具悲願之觀世音菩薩天眼、天耳所見聞,他心通所寂照,而以神力加被護持之,使獲安隱。然苟非平日早生淨信,夙切皈依,廣結佛國之因緣,勤除本身之業妄,亦豈易以倉猝稱名、臨時一念,便獲感通之效,立免惡報之加乎?故應於無災無難之時,即當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之慈悲利他功德,息息持名,心心念德。并以觀世音救苦救難之慈心為心,悲願為願,而後始可永離於災難。即不幸偶有所遭,亦庶易得臨時之感應而獲濟於危乎!
庚三 兼答化行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此頌現身滅苦。妙智、即由根本後得智所起之利他大悲方便智。以具此智,故有救世間苦之力。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謂并漸令解脫於生死輪迴之苦,使得涅槃,不僅救免其暫時之災難而已。
庚四 歎德勸歸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
此頌五觀應常願仰。一、真觀,謂以妙智觀於真性,知自身、眾生身、一切身平等不二,此即同體大悲之所由起。二、清淨觀,謂觀於淨法,從本以來不與染法相應,遠離我、我所之二障。三、廣大智慧觀,以自心清淨故觀於真俗二諦之法,一一照了,無有遺漏。四、悲觀,觀於生佛同體,而悲眾生以惑業故不能免苦。五、慈觀,觀世音菩薩以悲願救苦,故常念給眾生以樂。以上五觀,眾生當常願行此并常瞻仰也。
『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闇,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此頌大智能滅災難。無垢清淨光,即智慧之光,能破諸闇。以先降伏本心之災──無明風、煩惱火等,故能以普遍光明之智,觀照世間一切眾生而加以救濟。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燄。
此頌法施能除煩惱。以同體大悲之願力,興起一切戒法,如雷之始震。戒能滅一切惡,遍與眾生法樂,故如慈雲。戒能滋生一切善,故如露雨。如是,則煩惱熱燄可以銷除矣。
『諍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冤悉退散。
此頌無畏施能除怖畏。諍訟、戰鬥,均可怖畏之事,觀世音菩薩本號為施無畏者,故至心敬念,得蒙加被,眾冤自然退散。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此頌觀世音須常持念。能觀世間音者,本為不可思議、不可測度之微妙性體,以此微妙性體能持音故,為眾音所從出故,故名妙音。而其大用所在,即觀眾音聲而施救濟,故名觀世音。以能觀之妙音及所觀求救之音悉清淨故,故名梵音。又此音使求救者當機獲益,應時解脫,如海能受而遍容,如潮有汎而應時,故曰海潮音。而皆為超出世間一切音之殊勝音,是故須常敬念此觀世音也。常念之道奈何?即先將本品所述菩薩之種種慈悲利他功德,悉體會明了於自心,更時時稱名而念,時時憶德而念,斯為真念觀世音菩薩者矣。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此頌敬念能免苦厄。蓋所謂世者、即三災七難之世間相。觀、即上五觀。音、即上五音。如能常念不疑,則觀世音菩薩遂可於怖畏之中作依怙矣。以觀世音為福聚之海,其功德威神至無量也。
戊四 持地讚歎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
持地、菩薩之別名,如地為功德力用所持載之義。自在之業,謂觀世音菩薩三業神通之用,無障無礙,隨生示現,隨眾所求,能得自在。但聞此品所說神通力者功德即為不少,正顯能了解、能受持者,其受益為更多。故獲聞此品者,亟應未解求解,未行起行,方為不負持地菩薩之所咐囑耳。
戊五 時眾獲益
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此釋時眾獲益。無等等、謂真如性為絕對無等,而正遍覺則等於此無等之真如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