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6, 2009

佛學 ABC 盧榮章居士

佛學 ABC

盧榮章居士 2OO5年于多倫多

有人問:「如果一位大專或以上程度的知識分子,他們很有誠意去研究佛學、和體驗祂的效果,下手方面和一般人學佛,是有甚麼異同呢」?
這是關於新學程度不同,下手和實踐先後的程序,現在分開下手時和實踐時來談談,本來佛性平等,這是佛成道時親証親說的,不過每人煩惱多寡亦是事實,知識不錯是可以幫助我們增加對事物和環境認識,可是不一定能夠為人類消除煩惱,佛說一切法不離因果,由因至果,其中就包合許多不同影響輔助條件的存在,那就是緣,因緣會合時,果報還自受,這是最真實的真理。

現在話說回來,知識份子下手時,對佛經裏的文字,當然沒有問題,文字的涵義,在每人自然有自己的見解,不過特別要提醒自己,自己的見解,永遠是你自己的,並不是佛的本懷‧因此我認為可以多讀、但不須急于多解,或希望立刻遇上一位大善知識,為你信仰的偶像,做你見解上的証明,這是慧多定少的現象 ‧維摩經說:「依法不依人」,用在這裡可以這樣說;多讀經不必依自己或他人的見解,這樣解讀是有根據的;過去學佛的行者,用閱讀大藏經為下手功課,英文翻譯是 reading meditation,需要做到的是字字相續,字字清楚,而不是要你立刻去明白經義;至於他人的註疏和見解,只可作參考資科看待,不管已經讀了多少經,不要忘記滿則損、謙受益,和自我中心應日日下放‧這樣經過十年八載,可能見解上有下列的情況:

一 對一般佛經的義理,可能達到融貫一致。
二 學習的信心,亦能堅定不移。
三 對前輩們安立不同的學系,平等看待。
四 心境現象的起伏,如 X光鏡照物、清晰無染。

不過上面情況一定要和日常生活一起投入,才可以產生效果的,否則解行脫節,就造成讀死書或讀書死了,上面舉出的下手方法,已經是辦得有恒,才有效用‧知行合一,這句話對初學的人是不錯的;由此亦應該明白到解行是同時投入,文字上是不能同時表達而已,楞嚴經說:「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文字有先後,同時亦有人 解思字即是了解,聞字是多讀多聽、思字卻不能說立刻就明白了解,這個思字是代表真智、術語上稱般若,無思而思、思而無思、思盡還元的思呵!除了善根極深厚的人,或用功多時快到家的才能直下承當,一般人就算是大學問家,也不離自己的見解吧!那麼新學的如何下手用功呢?怎樣做才不至白費功夫,走 枉路和浪費光陰?我相信大眾都會知道三無漏學「戒、定、慧」,這是學習歷程上的保險,可以保障我們的一切,只要我們依循三學的守則,循序漸進的話,是可以保証成佛無疑的。

那麼我們就談下手体驗方面了,怎樣依照保單去了解「戒、定、慧」呢?戒是生活的習慣、規矩、規則,每個人都由於環境、文化、愛樂、嗜好、性別、生活習慣等影響而不同,要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再加上自我中心的主觀成見,可以說是一個難字,不過佛教並沒有對我們過份地要求,所以戒律亦有多類,最好是依照我們的類別去做,切勿越位,不然就會畫虎不成反類犬了;我們只須安份,當然要對愛樂、嗜好等生活習慣有多少變更,因為許多都和學佛宗旨不相同,而成障礙的,直接對定慧不易修習;有人說`在欲而行禪'才是更現實的体驗,我可以說的;那只是大士們和光同塵的表現,初學初行只許知而不能學的,安份不是不求進取,是不非法爭取,由生活簡樸,妄想亦因而淡薄,生活的感受自然觀點改變,工作時工作、身心一處,不易錯亂,這是身心穩定的表現,如果思想漸次更清晰靈活,不假思索仿似自心現量,那是智慧將顯現的一角;戒、定、慧不是向身外求的,就在日常生活中增長,日久便能習以為常,趙州和尚說:「平常心是道」,大慨是指這種狀態了‧學習到這個階段,可能有下面情況:
一 佛經文字的義理,這時可能成為思想一部份。

二 生活上的表現,和學習前可能判若兩人,更活潑積極,無有恐怖、漸漸遠離顛倒夢想了。
華嚴經說:「初心究竟二不異、如是二心初心難」,上面雖然是對知識分子方便說,不過沒有文化的凡夫、愚夫愚婦,同樣可以學佛的,接引方法上有小不同而已,只要有心學,沒有不成功的。諺語說:「業精於勤荒於嬉、勤成於思毀於隨」,宜共勉之!勉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